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7382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调查分析.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切口皮肤金葡菌耐药性及术后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主要内容,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背景,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切口延迟愈合,甚至崩裂,造成患者住院日延长和经济损失,严重的外科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背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背景,皮肤?,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皮肤和黏膜的常驻菌群,为切口部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背景,思路:调查切口皮肤金葡菌定植情况及耐药情况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种类、病原菌分析术

2、前定植与术后感染的关系,主要内容,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方法,入选标准进入手术室患者拟手术部位皮肤,分成I(I类切口)、II、III组标本;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能依从于在切口处皮肤取样;,实验流程,主要内容,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果,金葡菌检出率共收集标本151份,类切口72份,类切口75份,类切口4份,金葡菌2株,金葡菌检出率1.32%;易高林1等人在I类切口皮肤金葡菌的带菌率2.32%。1中国药房 2012 23(14):1278-1280,结果,药敏结果对2株金葡菌进行药敏实验,一株对青霉素敏感,对红霉素耐药,余全部敏感;另一株对青霉素耐药,余全部敏感;,结果,术后感染情况术

3、后14位出现感染迹象(发热、血象升高、切口红肿热痛等),感染率为9.3%(具体见表1)。,表1.术后感染类型,注:其中一人同时发生肺部及切口感染,表2.切口引流物/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结果,定植金葡菌患者切口感染率术前监测到的切口皮肤定植金葡菌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与Hiroshi等的研究结果类似。,主要内容,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讨论,皮肤金葡菌检出率低,可能的原因有:取样部位为皮肤;表皮葡萄球菌,会覆盖和竞争金葡菌的生长;取样范围小使SA不容易取到;术前洗浴可减少切口部位皮肤的定植菌量。,讨论,皮肤金葡菌耐药性此研究表明:切口皮肤定植的金葡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解除了临床医生对

4、于类切口手术使用一代头孢预防可能耐药的担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术后感染致病菌种类 高新云等1报道4335例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率为436,切口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79.0,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及管理策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6):496-497.,讨论,术后感染致病菌种类 本研究切口感染率为6.62%稍高,I类切口感染率为4.17;类切口为9.3,切口感染的致病菌首位是大肠埃希氏菌。,讨论,讨论,术后切口感染原因,需要加强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不足之处,标本量少,组标本量不均衡,切口分泌物未区分定植与致病菌,结论,皮肤定植的金葡菌耐药率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减少术后感染,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