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7562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产业政策司侯世国,2,中国人民银行 国 家 经 贸 委关于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的通知银发2000184号 二年六月七日,3,一、淘汰落后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4,近年来,在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激励下,工业领域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生产能力不断扩大 主要行业的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都已位居世界前列,有效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5,6,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结构 总体水平落后 组织结构 企业数量多,规

2、模小 产品结构 产品竞争力弱 布局结构 集中度不高,7,部分行业产能超出实际需求,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工艺技术落后的产能比重大,与先进产能并存,甚至落后产能多于先进产能,8,9,落后产能消耗高、污染重,对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推进产业调整振兴、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措施。,10,每万美元GDP消耗能源,11,二、淘汰落后产能的措施、任务及进展情况 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提出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政策方向。,12,先后分三批次发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

3、,列出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300余项,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 第6号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盛华仁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二日,14,中国人民银行 国 家 经 贸 委关于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的通知银发2000184号 二年六月七日,15,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实施要求,针对上述两类目录,银行限制或禁止贷款工作分为三种情况:(一)对限期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要立即

4、停止发放新的贷款,并抓紧催收已发放的贷款;(二)对目录中标明“新建”字样的项目,只限制对新建项目贷款,但允许对其改、扩建给予贷款;(三)对目录中未标明“新建”字样的项目,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都不得予以信贷支持。各商业银行要对上述目录涉及到的贷款企业进行清理分类、区别对待。对限期关停的企业,应加大力度清收本息,最大限度减少银行的信贷资产损失;对需整改的企业,必须停止增量贷款投入。,16,国家经贸委从行政体系组织各地进行宣传和贯彻。经几年的努力,淘汰了一批水平十分低下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如土法炼铅、炼汞、炼油,土法烧结、土窑炼焦、水泥及砖瓦土窑等,17,200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

5、整暂行规定在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列出了十五个行业399项淘汰类项目,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40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主任马凯 二五年十二月二日,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三类淘汰类 一、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一)农林业1.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2006年)2.滴水法松香生产工艺(2006年),20,2007年,国务院在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任务,21,22,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制订实施了不同的推进淘汰方案:对小火电的淘汰充分利用企业扩大电

6、力装机规模的积极性,施行“上大关小”;钢铁行业采用国家发改委与省政府签订责任状的方式进行推进;,23,水泥行业借助企业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动力,实施“等量置换”,逐步淘汰立窑;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经报国务院批准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通过制定行业准入条件和实施准入管理,公告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并协调金融、出口配额、运力、电价等公共资源向公告企业倾斜,引导企业逐步达标,收到较好成效。,24,中央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和支持。07、08年分别安排转移支付资金32亿元和62亿元,由财政系统下达安排使用。,25,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落后产

7、能盲目扩张势头,关闭了一大批非法生产和落后工艺装置,如地条钢、土冶炼、土焦、水泥土立窑等已基本绝迹,促进了落后企业提高水平、配套环保设施,治理排放污染,加强综合利用,改变落后面貌,26,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的主要难点 淘汰落后面向众多行业和企业,涉及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及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问题,也面对经济体制机制上难点的制约,情况十分复杂,工作难度很大,27,一是执行措施薄弱淘汰和遏制措施大部分属于行政管理办法和部分经济调节手段,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执法单位系统推动和落实。,28,二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将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落后产能比重大,经济欠发达,财政拮据,关停这些产能不

8、仅影响地方发展,29,三是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尚未建立 关停企业的资产损失、债务处理、人员就业、社会保险等尚无统筹解决办法,30,四是随着淘汰标准的提高,需要淘汰的是正在生产的能力,对地方财税、企业效益和职工就业负面影响更大,淘汰阻力也进一步加大。,31,四、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任务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文件规定的各行业落后产能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的十一五期间淘汰任务,32,3、国务院发布的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各地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

9、落后产能目标任务,33,34,五、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35,淘汰落后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目标的关键措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功能职责作用,制订和实施多项政策措施,集中力量,统筹推动。,36,总体方向:一是淘汰落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依法行政,体现公信力;二是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措施的协调配合,集中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职能,综合运用法律制约、经济引导和行政管理措施,收紧落后产能生存空间,施加压力;,37,三是采取援助和激励措施,妥善处理落后产能退出过程的关联问题,奖先罚后,增加动力;四是建立部门和地方工作责任制,

10、加强对各项措施落实及淘汰落后进程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提高执行力。,38,(一)分解落实目标责任1、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要提出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39,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具体企业。,40,(二)完善政策约束机制1、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等指标约束作用,尽快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和落后产能界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41,2、限制落后产能企业生产。强化对落后产

11、能的监督性环境监测、减排核查、环境执法检查、执行产能能耗限额标准监察,制定措施加快重污染企业退出。,42,落实和完善资源及环境保护税制,加大对落后产能执行差别电价力度。提高落后产能土地使用成本。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市场需求,严格限制相关产品出口。,43,3、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实行“区域限批”吊销排污许可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建设项目必要时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44,国土资源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质监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证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45,(三)完善政策激励机制1、中央财政

12、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点支持解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等问题。,46,2、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妥善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与职工就业的关系,认真落实和完善企业职工安置政策。,47,3、支持企业升级改造。统筹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48,(四)完善监督检查机制1、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49,2、加强监督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对各地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进展情况报告国务院。,50,3、实行问责制。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未按要求完成淘汰落后任务的地区要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对瞒报、谎报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情况或整改不到位的地区,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51,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