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7700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10.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实验法.ppt(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授课形式:多媒体讲授+病例分析+实物演示+主动参与+角色扮演+观看录象授课重点:1、掌握给药的基本原则、各种给药方法的操作 程序及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结果判断。2、熟悉各种给药方法的原理、药物过敏反应的 原理及临床表现、抢救措施。3、了解药物的保管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第一节 概 述,药物治疗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目的: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疾病、协助诊断以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执行药疗:是护士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药疗中,护士的角色,药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病人安全用药的监护者,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三查七对”制度,给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一)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3、按需要进行过敏试验4、临床试验用药中的职责(1)应了解所试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2)征得病人的同意(3)用药中密切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做好有关记录,给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一)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二)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三)促进疗效及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四)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给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1、专人负责领取和补充病区药物2、检查药物,保持药柜整洁,药品标签清晰并分类放置3、对麻醉药、剧毒药品应加锁保管,严格执行交班制度4、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保管方法,给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五)参与药物管理,

3、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一)药物方面 1、药物用量:与药物的血药浓度有关 2、药物剂型:内服药 注射药 外用药 新型制剂 粘贴敷片 胰岛素泵、植入慢溶药片,3、给药的途径:吸收速度由快至慢:静脉 吸入 肌注 皮下 直肠黏膜 口服 皮肤4、给药时间:取决于药物的血浆半衰期5、联合用药: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拮抗作用,减少药物副作用,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一)药物方面,1、生理因素:(1)年龄与体重:一般成人:体重,药物用量 儿童与老人较特殊(2)性别:男女性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特殊时 期(妊娠、月经期)应谨慎 2、病理状态:尤以肝功、肾功授损者特别注意 3、心理、行为因素:病人情绪

4、、对药物的信赖程度、对治疗是否配合等最重要,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二)机体方面,(一)评估 1、基本生理状况 2、病理状况 3、用药史:以往用过哪些药、药效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及过敏史。4、目前用药的作用、性质 5、心理社会评估,三、给药的护理程序,(二)拟出护理诊断:常见/相关的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与不了解药疗知识有关 2、不合作: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3、焦虑:与疾病预后(或不良反应)有关 4、不良反应:并发症(属医护合作性问题),三、给药的护理程序,(三)计划:1、拟订护理目标:即用药预期达到的最佳效果 2、制定护理措施:(1)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2)合理的安排给

5、药时间(3)列出所用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4)制订加强药效的措施(5)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6)健康教育,三、给药的护理程序,(四)实施:注意1、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指导与鼓 励有效配合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注射给药的无菌操作规程3、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及时、准确的记录,三、给药的护理程序,(五)评价:1、是否做到准确给药 2、是否产生预期的疗效 3、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程度如何,护理干预是否生效 4、病人是否遵从医嘱用药,是否 获得并理解有关用药知识,三、给药的护理程序,四、医院常用缩写 bid tid qid q2h qod a.m p.m 12n st prn

6、sos ID H im iv ivgtt po,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一、目的:药物经胃肠道黏膜吸收产生药效二、评估:1、病人能否自理服药 2、病人的吞咽能力,有无疾患 3、病人是否合作服药,有无不遵医行 为 4、病人是否具备所服药物的有关知识,特点:常用、方便、经济、相对安全、吸收率低、生效时长,三、计划 1、用物准备:医嘱用药、药匙、量杯、滴管、乳钵、药杯、小毛巾、服药卡、发药盘、小水壶等。2、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 意事项。3、环境的准备:备药环境清洁、安静且有足 够的照明。,四、实施:1、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准备 用物准备齐全 查对 先摆固体药,后备水剂与油剂 摆

7、药 药匙取固体药;量杯量取液体 查对 药液不足1ml时用滴管吸取,15滴=1ml 查对 自理者 见病人服药 取回药杯 发药 不能自理者 协助喂药或鼻饲 整理,备药,备药,查对,发 药,2、健康教育:宣传用药常识(1)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 有效浓度,应准时给药。(2)健胃药宜饭前服;助消化及对胃黏膜有 刺激的药宜饭后服。(3)服安抚呼吸道黏膜的药后不宜立即饮水。,(4)某些磺胺类药物服药后要多饮水或服 5%碳酸氢钠碱化液。(5)服强心甙类药物时加强心率节律监测,脉率60次/分或节律不齐时,暂停服用 并告知医生。(6)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吸管吸服。,Case 1,患者小李,男,20

8、岁。因鼻塞、流涕、咳嗽、咳痰7天,加重3天,急诊入院。体查:T40、HR108次/分、R28次/分、Bp104/64mmHg,双肺听诊:可闻少量痰鸣音、无干湿罗音。医生处置:急诊留观并下医嘱:NS100ml+青霉素320万u ivgtt Bid;10%GS500ml+10%KCl ivgtt Qd;安普索30mg tid po;青霉素皮试 st。请问:如何给予小李药物治疗的相应护理?,第三节 常用注射给药法,皮内注射 ID皮下注射 H肌内注射 IM/im静脉注射 IV/iv,常用注射法,优 点:药物吸入快,血药浓度迅速上升,吸收量准确。使用于:需迅速发生药效作用时 各种原因不能口服药物 药物易

9、受消化液影响 不能经胃肠黏膜吸收的药物,1、注射盘:内放消毒液、消毒棉签、消毒镊子、消毒治疗巾、砂轮、启瓶器、弯盘等。,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一)注射用物,2、注射器和针头,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一)注射用物,各种型号射器,各种针头及注射器的用途,5-50,5-50,5,6,-5 1/2,(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出现变色、沉淀、浑浊、过期 及安瓿有裂痕或密封瓶盖松动等不能应用。(3)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二)注射原则:,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1)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并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2、严格遵守无菌

10、操作原则,(2)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 皮肤常用方法:2%碘酊棉签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涂擦,范围5cm干后;用70%乙醇同法脱碘.,(4)现用 现配 现抽药物,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及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应锐利,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的衔接应紧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应密封,并在有效期内。,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1)避开神经和血管(2)不可在皮肤有炎症、硬结、疤痕或有皮肤 病处进针(3)需长期

11、注射的患者应 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4)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 应由远端到近端,5、排除空气,避免空气栓塞和药液浪费,6、检查回血,动脉、静脉注射必须有回血方可注射;皮下、肌内注射,无回血方可注入药液,如发现有回血,应拔除针头重新进针。,7、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不可完全刺入针梗,(1)做好解释与安慰,消除病 人的不安和害怕心理(2)指导并协助病人采取适当 的体位与姿势,以利肌肉 放松(3)做到“二快一慢”即:注射 进针、拔针快,推注药液慢,8、减轻病人的不适与疼痛,(4)需同时注射几种药液时,应先注 刺激性弱的,后注刺激性强的。(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 长针,且进针较深。,8、减轻病人

12、的不适与疼痛,1、自安瓿中吸取药液法,(三)吸取注射用药液,砂轮划环行锯痕后以70%乙醇棉签擦拭锯痕,2、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1)开启瓶盖并消毒 启去铝盖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瓶塞。(2)抽吸药液 先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空气;针头于液面下,药 液倒转,抽吸药液后以示指固定针栓并拔针,(三)吸取注射用药液,1、不同剂型药物(结晶或粉剂)应先用无菌生理 盐水、注射用水或专门溶媒充分溶解后再吸取 2、混悬剂摇匀后吸取 3、油剂或混悬剂宜选较粗的针头吸取,注意:,请课后练习抽吸药液,二、肌内注射法,IM,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定义:,(一)目的 1、用于因药物或病情不宜采用口服给药者 2、要求

13、药物在较短时间发生疗效但又不宜 用静脉注射 3、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 下注射,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再次为上臂三角肌,(二)部位选择:肌肉丰富、远离大血管和神经的部位。,臀部肌肉解剖与坐骨神经体表投影,(三)常用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1、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1、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2)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

14、嵴下缘处,髂嵴、示指、中指间的三角区 为注射部位。(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人手指宽度为标准),在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宽度为7.5cm的区域为注射部位。,3、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为注射部位,4、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定位,(四)评估:重点 1、注射部位皮肤与肌肉情况。2、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3、病人对肌内注射给药的认识及合作程度。,(五)计划 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病人合作、药物过敏史 部位选择、体位准备 环境准备,(六)实施(观看录象),留置气泡技术 Z 型肌内注射,课后练习:1、识记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

15、肌、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2、在自己身体上识别以下解剖定位点:臀裂顶点、髂嵴最高点、髂前上棘、尾骨,三、皮内注射法,(ID),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定 义,(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中段内侧,毛发少、色素较少、皮肤较薄的部位,(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选择部位:,(一)目的: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注射或 作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二)评估 1、病人的用药史与过敏史 2、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三)计划 1、用物准备 2、病人准备 3、环境准备 4、操作者准备,(四)实施 操作者 病人 准备 用物 环境 配制皮试液 根据医嘱用药 皮内注射 选择部位 5角进针 固定 注射药

16、液 拔针 计时 观察 判断结果 阴性()记录 签名 阳性(+)整理,(一)评估:重点 1、仔细询问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试验 2、曾使用青霉素,但停药3天后再使用;再使用过程中更换批号的制剂都需重做皮试 确定阴性方可使用,四、青霉素过敏试验法,(二)计划 1、用物准备:(1)常规物品、青霉素G、生理盐水(2)抢救药品及物品:1%盐酸肾上腺素(3)青霉素应现配现用,配好尽快使用 2、病人准备:(1)病人不宜空腹皮试(2)让病人了解目的,皮试期间不可离开;不可搔抓或揉按皮试局部皮肤;如有不适及时反馈。3、环境准备,(三)实施 1、配制皮试药液方法(1)青霉素 80万U+NS 4ml 20万

17、U/ml(A)(2)0.1 A(2万u/0.1)+NS 0.9ml 2万U/ml(B)(3)0.1B(2000u/0.1)+NS 0.9ml 2000U/ml(C)(4)0.10.25C(200500u/0.1)+NS 0.9ml 200500u/ml(D)(5)取0.1 D(2050u)皮试液皮内注射,2、皮内试验:20min后观察,结果判断标准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3、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病历、医嘱单、床头卡和注射本上注明,并告知病人及

18、家属结果。皮试结果如有怀疑,可于对侧前臂做盐水对照试验。,链霉素1克/瓶(100万u)皮试液配制方法 1、100万U链霉素+NS 3.5ml 4ml(25万U/ml)A 2、0.1A(2.5万U/0.1ml)+NS 0.9ml 2.5万U/ml B 3、0.1 B(2500U/0.1ml)+NS 0.9ml 2500U/ml C 4、取0.1ml C(250U)皮内注射。,五、链霉素过敏试验法,1、评估时注意停药一周以上的均需重做TAT过敏试验2、皮试液配制的方法:TAT 1500U/ml(1支)(1)TAT 0.1ml(150U)+NS 0.9ml 150U/ml A(2)取0.1ml A(

19、15U)皮内试验3、皮试结果判断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1.5cm,红晕范围4cm 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反应同青霉素,六、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4、TAT脱敏注射法 是将所需TAT剂量分次少量注射进体内(1)原理:小剂量注射TAT可使生物活性介质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内连续多次注入 药物可逐渐消耗体内已产生的IgE,最终全部 药液注入而不引起发病,(2)方法:分次注入稀释的TAT药液,总量1500U,方法:取0.25%普鲁卡因液0.1ml皮内注射 20min后观察结果。结果判断:同青霉素,七、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1、皮内实验法(

20、1)细胞色素C粉针(15mg)+NS 2ml 7.5mg/ml A(2)0.1ml A(0.75mg/0.1ml)+NS 0.9ml 0.75mg/mlB(3)取0.1ml B(0.075mg)皮内注射,20min后观察。阳性:局部发红,直径1cm,出现丘疹。,八、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2、划痕试验 在前臂下段内侧,取原液(7.5mg/ml)1 滴,滴于皮肤上,用无菌针头在表皮上划 痕2道,长0.5cm、深以微出血为度。20min后观察反应。,以先锋为例,0.5g/瓶。方法:1、先锋(500mg)+NS2ml 250mg/ml A 2、0.2ml A(50mg)+NS0.8ml 50mg/ml

21、 B 3、0.1ml B(5mg)+NS0.9ml 5mg/ml C 4、0.1mlC(500微克)+NS0.9ml 500微克/ml D 5、取0.1ml D(50微克)皮内试验。,九、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十、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 1、过敏反应原理:机体药物(抗原)产生抗体IgE、G、M T淋巴细胞致敏 过敏 药物(抗原)特点:发生于少数人,与药物的作用及剂量无关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型变态反应,特点: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初次+组织蛋白 青霉素制剂中青霉烯酸 机体 青霉噻唑酸(半抗原)再次 相同的变应原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活性介质释放 组胺、激肽、白三烯 慢反应物质

22、血管扩张、Cap通透性增高、平滑肌痉挛 支气管扩张加剧 皮疹、哮喘喉头水肿、休克,3、评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于注射后520min(1)呼吸系统症状: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4)其他过敏反应:寻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4、计划 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密切观察用药反应,5、急救措施(1)立即停药,病人平卧。(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病情不缓解可每隔 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它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 首选药(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

23、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 200400mg加入糖水静滴;应用非那根2550mg等抗 组胺药。,(5)静滴糖水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必要时用升压药。(6)心跳骤停者,应立即复苏抢救。(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护记录病人呼吸、血压、脉搏、神志、尿量。,课后练习:1、正确选择皮内注射的部位。2、识记青霉素皮内试验的方法。3、描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十一、皮下注射法,(H),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定义,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或两侧腹壁,部 位:,用于不宜经口服给药,但要求较口服给药作用迅速,较肌内、静脉注射吸收慢的情况。,目 的,1、病人用药史、过敏史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所

24、用药物可产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 估,1、操作者准备2、用物准备:注射盘、2ml注射器、5.56号针头、药物3、病人准备:解释并取得合作;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部位。4、环境准备,计 划,实施 操作者 准备 环境 一查 用物 病人 抽吸药液 排气 二查 皮下注射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3040角进针 三查 抽回血 注药 拔针按压 整理 记录 洗手 记录,十二、静脉注射法,(IV),常用的静脉:四肢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股静脉,定 义,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一)四肢浅静脉注射法常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腕部及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1、需迅速发挥药效,尤其在治疗急

25、重症时2、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3、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检查,目的,1、注射用静脉显露情况及肢体循环情况2、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病人的认识与合作程度,评估,1、操作者准备2、环境准备3、用物准备,计划,4、病人准备(1)向病人解释,消除顾虑,取得合作(2)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计划,(3)选择合适的静脉:选择粗直,弹性好,较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长期用静脉给药者,要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的由远至近心端的选择血管。,计划,4、病人准备,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1、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静脉位置较深,先扎止血带找合适静脉并摸清走向;加大进针角度3040,从血管正面刺入。,提高静脉

26、穿刺成功率的方法,2、水肿病人:按肢体浅静脉走行位置,先用手指按压局部推开皮下组织间液,迅速穿刺。,3、休克病人:扎上止血带,反复推揉局部,使血管充盈进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4、老年人:用手指固定静脉防止滑动,穿刺时用力勿过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5、天气寒冷: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局部热敷,使血管充盈。,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1、穿刺过浅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入血管内,若推注药液,药液注入皮下,局部隆起疼痛,抽吸无回血。,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2、穿刺过深,针尖穿透血管,穿刺时可见回血,但推药时药液进入血管下组织,患者有痛感,抽吸无回血。,静脉注射失

27、败的常见原因,3、针头部分进入血管,抽吸有回血,但推药时药液溢入皮下,局部疼痛隆起,再抽仍有回血。,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4、针尖刺破对侧血管壁,针尖斜面部分在血管内,推药时药液部分注入深部组织,局部无隆起,但患者有痛感,回抽仍可见回血。,5、针头刺入皮下后,未能一针见血,反复沿静脉壁穿刺,擦伤血管壁。,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微量注射泵:是将小剂量药液持续、均匀、定量输入 人体静脉的注射装置。1、结构 2、操作程序 接电源、打开开关 固定注射器 设定注射 速度 连接穿刺针 消毒皮肤、穿刺 固 定 按“开始”键 注药 药完报警 按“静音”键 拔针 取注射器、断电源,微量注射泵的应用,(二)小

28、儿头皮静脉注射,常见的头皮静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1、分支多,相互交错沟通2、表浅易见,不易滑动,易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头皮动脉与静脉的鉴别,评估,重 点:用药目的、不良反应;鉴别头皮动脉与静脉,计划,注 意:1、去甲肾上腺素、尿素、钙剂等刺激性药物 不宜采用头皮静脉。2、固定小儿头部,穿刺部位剃发。,注意:1、婴幼儿皮肤消毒用70%乙醇 2、针头与皮肤呈1520角进针 3、应用刺激性药时,备生理盐水注射器,实 施,(三)股静脉注射法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是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由外至内依次排列由此区通过,股

29、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0.5cm处,常用于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计划1、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 外旋,臀下垫枕充分暴露。2、小儿注射,应遮盖会阴,防尿液污染。3、有出血倾向,不宜采用法。如需用可穿刺后延长按压 时间或置砂袋压迫。,实施1、消毒术者左手示指和拇指,并固定血管。2、穿刺部位:腹股沟中1/3与 内1/3交界处,股动脉内 0.5cm处。3、穿刺角度:45或90角4、拔针后加压止血35min。,十二、动脉注射法,(IA),定 义:是将药液加压注入动脉的方法。常用的动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桡动脉,重点:病人病情、动脉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目的,1、抢救重度休克2、用于施行

30、某些特殊检查3、用于区域性化疗,评估,计划,1、股动脉为最常用的部位2、新生儿多选用桡动脉3、血液病患者禁忌此法,1、穿刺角度:垂直于血管或与动脉呈40角2、加压注射,防止血液阻塞针头。3、迅速拔针,局部加压5min。,实施,第四节 吸入给药,一、概述 1、吸入给药法: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 滴,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吸入 2、特点:奏效快,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 3、主要方法:超声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二、超声雾化吸入法 原理:超声发生器薄膜 深吸 药液 雾滴 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高频震荡,目的 1、吸入抗感染、祛痰或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炎症

31、、哮喘等疾病 2、吸入温暖、潮湿的气体,减少呼吸道刺激,减轻呼吸道炎症和 3、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评估 重点评估病人呼吸系统状况,自理能力及用药情况计划 1、用物准备:超声雾化器、药物(抗生素、糜蛋白酶、安茶碱、地塞米松)其他用物。2、病人准备:取得合作,病人坐位或侧卧位。,实施 1、操作步骤 操作者 洗手 准备 药物 遵医嘱,量3050ml 用物 备齐,水槽内冷蒸馏水250ml 携用物至床旁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接电源 调节雾量 吸入 时间1520min,并指导病人深呼吸 撤电源 关雾化开关 关电源 整理 整理床单位,消毒用物 观察并记录 必要时协助排痰,2、健康教育 重点指导如何配合

32、治疗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产生疗效。原理: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 生负压,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管吸出;所 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的高速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形成气雾喷出。,氧气流量68L/min,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主要适用于雾化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药液预置于雾化器内的送雾器中 目的 用于吸入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评估 病人的呼吸功能,药物的性能及相 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计划 遵医嘱备含药的手压式雾化器。,实施 1、操作步骤:取保护盖 摇匀药液 放置雾化器 倒置放于两唇间 喷药 深吸气,12喷 屏气 10s 呼气 间隔时间34小时 2、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并指导病人 适宜运动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第五节 局 部 给 药 1、滴药法 滴眼药法 滴耳药法 滴鼻药法 2、插入法 直肠栓剂插入法 阴道栓剂插入法 3、皮肤用药 4、舌下给药,滴 眼 药 法,滴 耳 药 法,滴 鼻 药 法,直 肠 栓 剂 插 入 法,阴 道 栓 剂 插 入 法,皮 肤 用 药,舌 下 给 药,雾化给药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