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087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学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互联网学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互联网学习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互联网学习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互联网学习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学习心得.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能感知与“互联网+”学习心得体会一、知识点总结1.1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不足,处于价值链低端,生产经营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我国制造业形势严峻,但也面临极大的机遇,以数字化制造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

2、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其总体结构体现为“一二三四五五十”。“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

3、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十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1.2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传感器作为工业基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的主机性能,其核心元器件发展滞后,制约着我工业由大变强的主要障碍。它已经列为我国工业强基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化、微

4、型化、无线化、集成化、多样化。技术发展路线为:由机械式、机电式(MEMS IC制备)总线式、无线式到智能型。特别是基于光纤激光传感器在光电信息、先进仪器制造、生物医学领域、航空飞机制造领域、建筑工程领域等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传感器主要解决精度低和可靠性不稳定的问题。1.3机器人 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美国、德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将机器人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将影响整个制造业格局,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已经成为机器人最大市场。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大爆发。但目前我国制造能力不及国外。 机器人的种类主要有:我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

5、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本体核心技术、专用伺服电机与驱动技术、高紧密减速器核心技术、传感器及控制系统核心技术。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已经形成重大发展专项。1.4互联网与大数据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6、,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上缺的不是产品,而是销产品的人。如果你要把自己的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就必须用到SEO这种技术,可以给你的产品带来大量的精准流量。互联网+有六大特征:

7、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二是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三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四是尊重人性。五是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互联网+”与大数据密不可

8、分,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大数据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大数据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制造业网络化和智能化,正成为工业领域的发展热点。明确工业是大数据的主体,工业大数据的价值正是在于其为产业链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提升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工业大数据的最终作用是为工业的发展、为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二、 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体会)2.1、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的对制造企业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

9、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制造企业、市场与用户的互动程度和范围极大扩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正重塑产业组织与制造模式,重构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互联网+制造业”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新方式,驱动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变革,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互联网,通过大规模协作生产,引发资源配置方式变化,释放企业内外大量资源的创新潜力,使得传统的、集中式经营活动逐渐被分散经营方式取代,“社会化生产”将呈爆发式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产品大数据,工业大数据技术给智能制造带来无限空间。2.2、互联网给

10、企业带来的管理变化传统行业面临全面转型,实体经济需要网络互连,虚拟经济需要实体支撑。 2.2.1.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形层级变化为扁平式和虚拟化、分散化的结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最终消费者市场的特定的需求潮流汹涌莫测,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频繁。传统的企业组织大多采用金字塔形层级结构,信息集中于极少数人或一人,最高管理层决定一切。指令按最高层到中间层再到基层传递,信息按相反的层序反馈,大企业中的信息传递更加复杂,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在获得客户特定需要的订单后,信息传递、指令下达到最终生产线等执行终端时传递速度慢、容易失真,产品被生产出来必不能

11、满足客户的特定需要,企业因此而失去市场。所以减少管理环节,加强部门合作成为必需,提高企业获得信息的全面性、集中企业智慧对抗风险的能力,保证产品创新与市场需要的完美契合。企业为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快节奏,企业就要向扁平式组织结构和虚拟化、分散化组织方向发展。 2.2.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组织与管理工作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也会产生新的变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稳定、变更缓慢,显然已不适合现代管理的需要。企业为了生存,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产出产品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为达成此目标,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弹性十足,人力资源管理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12、,随着企业满足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目标或某项特定的生产订单而变更,人才外包等临时性雇佣措施增加,人员流动、员工培训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晋升管理在网络时代又有新的内涵,晋升机制不再单纯的依赖高层领导的个人感觉,与学历学位、以往的工作业绩、以往的发明创造相关,更与特定时期特定需要的产品创新能力直接挂钩,而且终身制大为减少,临时性的调整更加频繁。 2.2.3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毫无疑问,不同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一样的,纵观历史,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企业发展战略主要集中于物质资源的争夺,之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企业发展战略则集中于市场的争夺,在90年代以后则主

13、要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效率的争夺上,随着企业开始从关注成本的降低转变到关注收益的提高上来,从注重规模、效益转化到注重创新、速度,敏捷制造、敏捷供应、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主题。 2.2.4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活动内容不再仅是单一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企业知识的创造、应用与转化将成为重中之重,两者更多的时候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完善过程,而企业客户管理贯穿于企业所有活动内容的始终。企业经营活动形式发生变化,网络虚拟经营实体化(电子商务)与企业实体经营网络化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两种形式。2.3、制造企业应对变化的对策网络经济时代,企业面对管理变化

14、的必然与缺陷,需要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全员参与、合理面对、稳妥推进,而任何忽视和等待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企业只有彻底的转变观念,通过学习来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调整、变革企业的战略构想、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以求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合作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获取新的发展机遇。 2.3.1企业管理观念上的转变在网络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加快,参与同类产品竞争的企业迅速增加,其速度超过了同行业的市场需求的增加速度,而且客户的需求也在快速变化,谁最先发现最终的客户、发现最终客户的最本质的需求,并以最快的速度满足这种需求,最优先的为客户提供了其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谁就是最终成功者。企业管

15、理观念的转变应服从最优先为最终客户提供最终需要的规律。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是从企业管理的最高层,到企业管理最基层以及核心作业层全员的观念转变,通过企业培训、自我学习、讨论会等方式,来学习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管理作业实践最终掌握信息管理的规律性,全员从观念上理解了满足客户的特定需要贯穿产品创新、产品制造整个过程的意义所在,通过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达到优先满足最终客户的最终需要的目的。如此,在产品创新执行过程中,员工形成合力的方向一致性、同步性得到改善,工作速度大大加快,网络环境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大为提高。2.3.2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网络经济时代,虚拟的信息网络的连接,企业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16、和集成管理,使得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整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节点间的交流是相互平等的。节点间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而是互相管理与监督的关系。相对平等的关系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才能,互相监督减少了互相推诿,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因为网络信息传递的优点,各层管理者控制的幅度都大为增宽,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开展创新的业务活动,管理层级关系得到优化。传统的层级传递逐渐减少消失,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职位权力也逐渐被职能权威或文化权威取代,局部的专业性的功能性的小组出现,企业经营管理手段不断创新,从而使得组织机构决策迅速,反应灵活、快捷,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17、。这些,从企业内部来说,使企业可以围绕短期目标、长远战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从管理决策开始到售后服务终止,都将更多地向客户靠拢,向经济发展前沿靠拢。从企业外部来说,要求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便捷,互相渗透更容易,让同行企业形成以专业化联合的、共享过程控制和共同目的为基本特征的企业间的合作方式,让供应上下游企业间的整个作业流程逐渐优化,形成有机联系、同进共退的利益群体,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课题。2.3.3供应链管理的建立与改善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

18、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供应链管理的建立与改善需要深入到各层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而成立一个专门的供应链管理小组也是必需的,企业应该增强管理者管理供应链的能力,灌输理念、增强技能。2.4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方向目前互联网的应用将用户和制造商直接联系到了一起,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中间环节,这就为细分用户需求提供了可能。在我国全面生产过剩的前提下,个性化客户体验成为新的需求方向,“一米宽,一百米深”的专业全国化全球化的模式更加适合中小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发展的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就是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数

19、据平台的建设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但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设计出清晰的平台框架,形成模块化的结构,逐步实现子系统的功能,最终实现平台的搭建。数据平台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互联网为基础,通过现场设备数据采集器将数据采集回数据中心,通过服务部的数据终端电脑将数据录入数据中心,服务人员、销售人员、设备使用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将数据录入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将数据分析之后,显示到公司数据显示平台,下发至服务部数据终端电脑或移动终端,从而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务的发展。【参考文献】:1李晓琳:网络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17期2王定安: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卷第13期3汪星明 周山芙: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