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微视频制作的困境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微视频制作的困境探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微视频制作的困境探析 【摘 要】教学微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前提,微视频制作的质量关系着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着“翻转课堂”实施的成效。由于对微视频内涵理解的不同、自身素养与能力的不同,教师在录制微视频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选题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和语言表达,每一个方面存在的困境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这些困境在实践中产生,也在实践中解决,最终使教学微视频更加完善和精美,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教学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制作;困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6-0063-04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什么影响?可以说,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资源,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变革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翻转课堂”的实验在教育技术革命中悄然兴起,而作为实施“翻转课堂”重要准备的教学微视频,则在中小学校掀起了一股技术学习的风潮。 对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学微视频的制作仍是一个新事物。由于理念的不同、技术的不熟练等因素,在教学微视频制作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境。结合目前微视频制作的现状,笔者对这些困境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对中小学教师制作教学微视频有所帮助。 选题设计方面 选题与选题设计是制作教学微视频的第一步,直接关系着微视频中内容的设计,也影响着
3、教学目标的实现。选题及选题设计方面容易陷入的困境如下。 1.选题与实际所讲解的内容不对应 一是选题对应的知识内容范围大于微视频中实际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以逻辑与语文学习为例,选题对应的知识内容是“各种逻辑形式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而在微视频中实际只是讲解一种逻辑形式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二是选题对应的知识内容范围小于微视频中实际讲解的知识内容,以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算法设计为例,选题对应的知识内容是“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算法的具体解析”,但在微视频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讲解“二进制及其应用、二进制数转十进制数算法”等,只有小部分的时间在讲解选题对应的内容。尽管前部分的知识点可能是后面内容的铺垫或基础,但在1
4、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中,应该将重点放在解析选题对应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晰。 2.选题设计发生偏离 微视频在知识内容上与选题基本对应,但在选题设计上发生偏离。以认识人民币为例,选题对应的设计思路是呈现旧版和新版人民币,并加以分析,使学生获得对人民币的初步认识。而在实际的微视频教学中,教师却将重点放在分析国外的币种,偏离了预先设计的目标。以双语美术课堂为例,教师只在视频开始和结束时使用了双语,而在美术教学中却没有使用双语,很明显这种设计偏离了重点,也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实然”的选题设计与“应然”的选题设计要保持一致,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内容呈现方面 内容呈现是微视频制作的核心要
5、素,视频容量、内容结构、设计思路等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视频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呈现,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内容呈现方面容易遭遇的困境如下。 1.视频容量过多 有些视频容量过多,即视频内容上,是对应教材的一堂课的知识容量,时间长达2030分钟。形式上,包括教师出现在“镜头”里,把教师的讲解完整地拍摄下来;把课堂完整地拍摄下来;教师出现在视频的一角,进行讲解;教师不出现在视频中,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呈现的都是完整的一堂课,只是将现实的课堂照搬到屏幕上而已,事实上,视频中的有些内容更适合在课堂活动中完成。 这种类型的视频,一方面,将“微视频”和“微课程”的概念相混淆,意图以“视频”
6、代替现实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这类视频与传统的视频课程差别不大,实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课程资源,无法与现实的教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微视频制作的理念是为实践“翻转课堂”做准备,是学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前提。“微视频”的定位在于,集中阐释一个知识点,短小精悍。目标在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而对这个知识点的巩固、拓展和研究则在课堂中进行,肯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是说,微视频和课堂活动是紧密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到学会应用、分析,并逐渐培养学生的评价和创新能力。 2.知识内容的“整张推出” 有些微视频在呈现知识内容时,一个页面里的内容同时
7、呈现出来,然后对内容进行逐一讲解。这种知识内容的“整张推出”问题,容易出现在两种录制形式中:“录屏软件+PPT”和“录屏软件+Word”。学生观看微视频时,在同一时间接收到的是布满整个屏幕的信息;教师在讲解部分内容时,其他的内容会对学生造成干扰,学生很可能分不清楚教师所讲的是哪一个知识点。这种类型的微视频其实就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强调的仍然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强制性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没有思考过程。这类视频缺少吸引力,学生很难有兴趣完整看完视频;即使看完视频,学习效果也不明显,只是获得对知识的粗浅认识。 3.呈现思路不清晰 微视频中知
8、识内容的呈现只有思路清晰,才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体验。有些微视频中,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思路不清,逻辑不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能掌握知识点,反而会产生诸多困惑。具体表现在:一是视频中各部分内容的呈现只是堆砌,内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主题无关的信息过多,重点不突出,造成整体画面混乱,教学主线不明。二是视频中知识内容的呈现过快,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消化,就已经进入了新知识内容的学习。以理科性质的学科为例,在解题时需要一步步呈现,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学生了解整个推演过程,在不断的“演练”中,熟悉并掌握解题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而如果整个解题过程同步呈现,教师只是一笔带过,就进入新的内容,
9、没有解题思路的分析与引导,学生只会机械记忆一道题的解题步骤,并没有真正理解,更谈不上运用。 技术运用方面 优质教学微视频的成型,不仅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有技术的辅助。技术的良好运用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教学微视频整体更加精美,增加微视频本身的吸引力。但技术的运用也容易面临以下困境。 1.媒介运用不恰当 信息传播有不同的媒介,包括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这些不同的媒介要素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各有优势。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同样可以借助于这些媒体形式。一方面,多种媒体的使用,可以使知识本身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另一方面,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10、,可以将这些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知识多样化呈现,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在多种信号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动机,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抽象的内容可以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可见,媒介的合理运用,可以使知识的讲解过程形成一组和谐的画面,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微视频的制作需要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微视频导入环节中,所选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与教学主题关系不紧密,造成微视频冗余信息过多。二是所选的媒体形式与知识内容不符,意义牵强,并不能很好地表达知识内容的含义,有时甚至会出现扭曲。三是对媒体信息综
11、合处理不当,有些教师单纯追求技术精湛,却忽视了内容本身。比如背景音乐声音过大,覆盖教师讲解的声音;背景图片太过花哨,影响视频内容的清晰呈现;插入的动画设计不当,在教师重点讲解文本时动画依然重复播放,没有作适当停顿,分散学生注意力等。这些形式的运用,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 媒介的运用是为教学服务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明确媒介的辅助功能,才能真正有效地呈现知识本身。 2.录制方式选择不当 微视频的录制有多种方法,比如自由拍摄式、录屏软件录制式、合成式、混合式等,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录制,才能达到最有效的呈现。就目前的录制情况而言,因不熟悉各种录
12、制方式的运用,教师往往拘泥于最简单的或者是最熟悉的方式。 以自由拍摄式为例,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摄像机+白板”、“手机+白纸”,两种形式操作简单,教师能够很快掌握相应技巧并进行录制。有些学科,如美术课,需要对操作技巧作精细呈现,就比较适合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诸多缺陷,如仍给学生一种在课堂听课的感觉,不利于知识点的形象化呈现;不利于复杂内容的讲解;教师或者教师的手出现在镜头里,容易转移学生的视线,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聚焦。因此,对于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动态展现的学科而言,并不适合以这种方法进行录制。 以录屏软件录制式为例,这种录制方式有三种表现形式:“录屏软件+PPT”、“录屏软件+PPT+
13、手写板”、“录屏软件+手写板”。其中,运用频率较高的是“录屏软件+PPT”的形式。但有些学科内容并不适合这种形式,如需要对解题思路进行逐步呈现的学科,则更适合采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的形式。且“录屏软件+PPT”的形式本身也有局限,大部分教师仅仅是将原有的PPT内容“读”出来,并没有结合知识点进行重新设计。 以合成式为例,这种录制方式是将已有的视频、动画、文本等进行组合,比较适合讲述故事、呈现情境和分析案例等,可以作为视频的导入内容,或者在视频内容讲解过程中穿插出现,但如果知识内容完全以这种形式呈现,对于理科类性质的学科并不适合。 混合式录制方式是将多种录制方式结合运用,需要教师对学科内容呈现
14、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耗费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教师往往因教学任务重,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研究和设计,而仅仅采用单一的录制方式。 3.视频画面设计不协调 每一种录制方法都会涉及视频画面设计的问题。整体视频画面的协调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如果视频画面设计不当,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下面以“录屏软件录制式”为例分析。 其一,以“录屏软件+PPT+手写板”的形式录制微视频,教师在讲解PPT上文本内容时,可以借助于手写板对重难点问题作深入分析;而对于插入的图片或者链接的视频,也可以在手写板上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但往往是PPT页面、图片或者链接的视频占据了大部分的版面,而用于重点知识讲解的手写
15、板却只占小部分,造成主次颠倒,不利于学生对重要内容的思考。这些插入的图片或者视频,其实只是辅助知识点理解的工具,而在手写板上知识点的深入解析才是要重点突出的内容。 其二,以“录屏软件+手写板”形式录制微视频,教师可以在手写板上直接呈现知识内容,这种方法更适合于讲解“数理逻辑”类知识点,教师在手写板上逐步展示讲解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对一个页面的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往往将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布满整个画面,即使是逐步呈现后的结果,也会导致整个视频画面的拥挤和混乱,不利于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 4.视频录制不精良 教学微视频的录制需要很强的耐心,有时即使准备好了脚本和其他教学素材,在录制过程中也难免
16、会出现各种瑕疵,需要后期制作加以编辑、修饰。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视频画面不清晰。有些视频可能因为导出的格式不对,或者是页面背景色与笔触色对比不明显,造成视频画面闪烁、模糊,学生看不清画面内容或者看得很吃力,都会引发学生学习的负面情绪。 杂音干扰。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没有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内容无关的声音也出现在视频中,如办公室其他教师的声音、教室里学生的声音等,或者出现麦克风电流声、按键音、点击鼠标的声音等,这些噪音干扰有时甚至贯穿于微视频的始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微视频的效果。 语言表达方面 在微视频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表达是否正确、
17、流畅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微视频的成效。受思维定式、教学习惯的影响,这一方面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味”浓 在制作教学微视频的初期,教师往往很难脱离传统课堂中“权威角色”的影响,所录制的微视频依然给学生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具体表现在:常带有上课的一些口头禅;讲解知识点时过于严肃、生硬等。 这种“学究式”的讲解,是在“训练”学生,而不是“教育”学生;这种“训练”隔离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雅斯贝尔斯有言:“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18、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微视频中即使重在知识内容的传授,也不能完全脱离情感和忽视学生自我生命的觉醒,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并引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语言表达力求生动、活泼,具有亲和力,营造出一种与学生“面对面聊天式”的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语速过快 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案、学生现场的反应,很好地控制教学节奏。而微视频制作中,教师不直接面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讲解清楚一个知识点,总是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结果微视频中教师只是在快速地念出PPT上的知识内容而已。 根据学习的认知观点,在大脑的信息加工系统
19、中,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到工作记忆再进入到长时记忆中,工作记忆是重要的“工作台”,但它持续的时间很短,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加工维持,很快就会遗忘。教师在快速的讲解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学生还来不及加工处理,就已经进入了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超出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造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一知半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消化和理解,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放慢语速,在重难点问题上有意识地作短暂停留,给学生的思维以“喘息”的空间。 教学微视频制作中面临的困境,在实践中不断产生也在实践中逐渐解决。教师在录制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以建构主义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熟悉各种录制技术,最终使教学微视频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田爱丽.教学微视频评析R.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内部培训资料,2014.2.22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3,4. 美安妮塔?伍尔福克著,伍新春等译.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原书第11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04-20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