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127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摘 要:分析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与可用性设计的关系,建立了针对性的评价准则,并结合一个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设计作了准则的应用。关键词:网络课程;可用性;评价准则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网络教育与远程学习日益受到重视。从电子课件、电子邮件、BBS到辅助网站,目前已经逐步向虚拟学习环境(VLEs)方向发展。实际上,虚拟学习环境既是支持和管理各项教学活动的网络环境,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就是这种虚拟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由于网络教学中角色、内容、形式以及过程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其“教与学”的新模式的研究。同

2、样,因其涉及大量的信息技术问题,信息技术工作者则更加关注相关技术实现问题的研究1-3。但是,如何利用技术来有效地表示并实现教学思想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仍然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应该具备学习、交流和管理的功能,而且这样的系统应该让学习者、指导者和各类参与者容易接受,建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被社会接受。这就要求网络课程不但具有实用性,还要具有良好的可用性(Usability)。而可用性设计在国内起步较晚,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更缺少必要的研究。2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 可用性最早由Nielson提出,定义为“评价用户界面易于使用的质量属性”4。作为教学方式的延续和扩展,

3、网络课程需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但是教学设计无法代替可用性设计。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第一,设计对象和目标不同。根据现代建构主义观点进行的教学设计,以“知识建构”为设计对象,目标是建立符合人类学习与创新发现规律的教与学的过程,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社会帮助作用,建构有个体体验的概念结构和知识体系。可用性设计则是以以“用户界面”为设计对象,以工具系统的使用效率、安全性和愉悦性为目标,旨在充分发挥人机系统的特有效率,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简便高效的工具和环境。第二,设计属性不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指引顺序、学习评价等课程属性以及学习工具等方面。作为

4、用户界面中的属性,可用性实际有许多组成部分,概括有以下五个方面:(1)可学性( Learnability ):系统应该易于学会,从而使用户能尽快用该系统开展实际工作。(2)效率性( Efficiency ):系统的使用应该具有效率,一旦用户学会了使用,就可能产生好的生产效率。(3)可记性( Memorability ):系统应该便于记忆。这样,对于偶然用户来说,隔一段时间再回来使用这个系统时不必再从头学一遍,而可以马上进入状态。(4)出错量( Errors ):系统应尽可能少地出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较少出错,或者在出错时能很容易地改正过来或避开错误。另外,任何灾害性的错误是要绝对避免的。(5)

5、满意度( Satisfaction ):使用系统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从而让用户满意并喜欢它。4可见,网络课程这种具有强烈计算机系统特征的教学形式,它也是一种机器系统,仅有教学设计是不够的,还有社会学问题、人机工程学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换言之,虚拟学习环境能否被学习者和社会接受,既有教学设计因素,又有可用性设计因素。一般教学设计关注网络课程的功能度,而可用性设计则重在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功能。目前,各种学习管理系统(LMS)成为网络课程的主要形式,如WebCT、Moodle、Blackboard等等。同时也逐步出现了一些标准,如SCORM和AICT。这些新的形式和标准要求教师和学生学习并接受新工

6、具、新方法,才能开展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从可用性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系统的用户,而用户体验不是系统本身能够自然发生的过程,因此需要进行认真的计划和设计5。许多学习管理系统的用户体验是高度程序化的,只支持简单的“点击”体验。 这使得用户在学习环境中通过多次点击完成几个分散的任务,用户负担很重。他们既要了解课程资源与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并自己去查找相应的位置,还要探索网络课程的功能度。网络课程的用户集约特点使得师生经常为诸如导航困难、缺少一致性以及超出功能范围等界面问题而困惑不已。不仅如此,这样的用户经历大大影响了师生的学习与交互体验。笔者一直进行人机交互课程的双语教学,也有课件

7、制作和网络课程的设计应用经验,认为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嵌入可用性设计策略,从而改善各类参与者(用户)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3网络课程可用性评价与设计准则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评价包括网络虚拟整体环境与学校、学习或其他可比拟物的表现带给用户的体验感觉是否相当等许多方面。通过评价用户控制、导航性能、有用性、实用性、易学性、易用性等属性可以确保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的质量。根据网络课程特点,还要评价可读性、可重复性、灵活性和直观性等方面。Nielson定义了可用性设计的10条原理,已经成为用户界面设计的工业标准。以此原理为基础,Nielson和Mack又总结出10类可用性设计的准则,包括:系统状态

8、的可见性,系统与真实世界相匹配,用户控制与用户自由,一致性和标准化,出错预防,用“认识”代替“回忆”,使用的灵活性和效率性,艺术而简单的设计,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并纠正错误,帮助与文档。5这些准则已经广泛用于可用性评价,在Web设计和网络学习等领域得到应用。Sullivan在其“用户友好性调查表”中又根据站点导航和可读性增加了一些准则,如通信的简洁性、可访问性、可设计与可维护性以及视觉表示等。 Reeves等人根据网络课程中与内容直接相关的交互和信息表示的重要性,增加了交互性和信息设计两大类别。Dyson和Campello则提出了VLE的可用性评价框架。6 7实际上,可用性评价是很复杂的。不同的

9、技术方案需要不同的评价方法。而且在网络课程的评价中,可用性与课程学习本身是两个不同的内容,在评价中要有可以独立的度量办法,否则非常容易混淆。那么,具有良好可用性的网络课程具有那些特点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具有用户透明的学习环境,方便用户的教与学活动。(2)包含默契的指导与通信过程。(3)支持学习过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4)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同样,差的可用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很难想象的决定或用户响应的功能设置如下拉式日期控件(很长),作业的多次提交以及截止日期的任意延期。(2)偷懒的设计如课程的动态变化就要进行额外的开发和编程工作。(3)功能运行不稳定如邮件、论

10、坛帖子的丢失。(4)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如在某些环境下无法编辑论坛帖子。要使网络课程具有好的可用性,需要在设计早期引入可用性策略,在设计原型上进行启发式评价。评价调查表应该包括以下13类:直观性,功能度,艺术性,反馈与帮助,出错预防,易记性,课程管理,交互性,灵活性,一致性,高效性,冗余压缩,可访问性。(略去详细分项)。每一类的详细分项设计可以根据网络课程的内容、规模、性能等进行增减和修改8。4 一个网络课程的应用与效果2004年,笔者以开放源代码的moodle为基础,开发建设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已经有2个专业12门课程发布运行,同时建立了教学管理、学术讨论班、毕业设计以及党建工作

11、等不同栏目。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设计详细的启发式评价调查表,通过多次的调查、改进和实际使用,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投入正式使用。概括起来,其可用性特点包括以下表现:4.1网上教与学活动的透明性。活动包括资源浏览、作业、词汇、小组讨论、专题研究、论坛、公告、测验、问卷调查、聊天室,提供了建构型知识学习所需要的各种教学活动,所有活动仅需要一次用户验证。所有活动的交互形式在站内是统一的,只要参加过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中即可以立即使用。界面交互风格是简单一致的。如资源与活动类型标志、信息显示管理、按钮控制、导航与搜索、帮助与提示在站内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也符合网站标准和通用图形用户界面规范,如

12、许多标志直接采用Office、Adobe、Windows等资源,用户无须额外的学习。4.2功能度与可扩展性。由于moodle是一个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开发扩展能力。而在课程组织与管理方面,也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这些扩展都无须修改程序或重新开发。网站设立课程管理员,负责课程开设、教师任命等工作。一门课程有一位负责教师,控制课程的所有设置,如设置注册密码、任命本课程的其他教师。课程可以不定期备份和恢复。每门课程单独设置论坛,包括教师论坛、课程新闻、公众论坛和用户论坛,论坛可以自由添加或修改。4.3灵活性创造性。首先,内容和外观是按用户定制的。其中内容定制通过课程注册实现,外观

13、定制通过用户控制实现。通过CSS创建主题风格,一般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些主题进行个性化定制。管理员、课程教师可以灵活添加、删除或取消。级联样式文件有4个:layout.css, color.css, fonts.css, table.css。新增加的主题按照文件夹管理,不用修改程序,即可立即使用。第二,活动是开放的,师生可以协作完成。如词汇活动可以让每位用户记录新的概念、方法,供群体学习;小组讨论包括项目设计、协作、相互评价等自主活动;Wiki支持在线式协作设计。第三,学习评价是多方面的。作业既可以提交到小组内相互评价,也可以同时由教师批改评价。通过日志持续记录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活动过程。提供多种

14、方式查询或统计日志,分析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问题分类储存,并且在网站的任何课程中都授权使用。测验有时间限定,并可以进行多次,还可以有提示或正确答案。题目顺序可以随机组合。题型包括多选题、单选题、简答题、判断题、匹配题、随机问答、数字题、完形填空题,还包括有描述性的文本和图形。第四,用户验证是多机制的。现在实现的验证方式包括电子邮件、POP3、IMAP、LDAP、NNTP和外部数据库等11种身份验证方式,可以按照用户特点灵活设置,既能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又能保护隐私安全。4.4交互性。网络课程中不但有教学活动的交互,还有通信交流的交互。如短消息模块可以定向发送消息;后台cron命令定时向定制用户发送

15、课程消息和站内消息;新闻模块及时表现最新的论坛内容;最新动态模块根据用户登陆时间发布用户未见过的课程更新、内容变化等重要信息;内部邮件系统实现课程通知、作业批改和论坛订阅信息;通过RSS模块还可以建立摘要通知。这些方法对师生的及时交流都有很大帮助。5 结束语 本文对网络学习环境的可用性讨论仅仅是可用性工程的一小部分,也是在网络学习环境开发方面的初步研究。通过实际系统运行,证明可用性设计是有效的,学生与教师都反映了较好的满意度。随着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以用户任务为中心”的可用性工程设计将不断得到重视,特定的评价准则、评价方法也会得到进一步研究,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陆峥, 杨路明,

16、宋虹. 基于SCORM规范的教学管理平台的开发实现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33 (3):81-84.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2. 武汉美.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创新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15 (6):9-12.3. 陈士川, 蒋蕾, 曹雪花. 远程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 2004, 28(8): 72-74.4.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5. Sullivan, T. (2004). A reader-friendliness

17、checklist EB/OL.www.pantos.org/at/35317.html.6. Reeves, T.C., Benson, L., Elliott, D., Grant, M., Holschuh, D., Kim,B., Kim, H., Lauber, E., & Loh, S. (2002). Usabilit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heuristics for e-learning evaluation. World Conference on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

18、nications,2002 (1), 1615-1621.7 Dyson, M.C., & Campello, S.B. (2003). ”Evaluating Virtual Learnning Environments: what are we measuring?”J,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arning, 1(1), 2003, 11-20.8 Shneiderman, B. (1998).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策略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3Wesley Longman.On the Henristic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Courses Abstract: How to create practical heuristic checklist for effective presentation of the cours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uch heuristics are applied in an e-learning website on which many online courses has been created.Key Words: online course; usability; heuristi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