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497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70 大小:1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程之星用户手册.doc(1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瑞得GPS应用软件系列工 程 之 星(Engineering Star)用 户 手 册第三版广州瑞得仪器有限公司二一年十月第三版 前 言工程之星RTK测绘软件是广州瑞得公司开发的GPS RTK控制采集手簿软件,其融合了南方软件多年来在野外测绘软件上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同类先进软件的相关功能,根据国内测量行业的野外生产习惯而开发的,是广州瑞得公司专门为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和工程建设而设计的功能强大野外测绘软件。工程之星测绘软件以精益求精为原则,结合用户的需求,不断做出改进,已经历了工程之星1.0、工程之星2.0、工程之星2.8等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形互动、人性化操作等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瑞

2、得公司因此推出了全新的工程之星3.0。工程之星3.0继承了上一版本的强大功能,推出了全新的操作界面,更加符合现代化测量习惯,富有时代气息。 本书主要介绍工程之星3.0的菜单功能和野外基本的操作模式。目 录第三版 前 言1第一章工程之星安装与概述41.1 工程之星的安装41.2 工程之星软件概述4第二章软件介绍工程62.1 新建工程62.2 打开工程182.3 文件导入导出182.3.1 文件导入192.3.2 文件导出212.4 关闭主机282.5 退出29第三章 软件介绍输入303.1 坐标管理库303.2 道路设计413.2.1 元素模式423.2.2 交点模式453.3 求转换参数493

3、.3.1 四参数503.3.2 七参数583.4 校正向导60 3.4.1 基准站架在已知点校正61 3.4.2 基准站架在未知点校正(直接校正)63 3.4.3 基准站架在未知点校正(先采点再校正)65第四章 软件介绍配置674.1 工程设置674.2 仪器设置68 4.2.1 移动站设置69 4.2.2 基准站设置70 4.2.3 主机模式设置734.3 电台设置/网络设置75 4.3.1 电台设置75 4.3.2 网络连接764.4端口设置(连接仪器)81第五章 软件介绍测量865.1 点测量865.2 自动测量905.3 控制点测量915.4 点放样955.5 直线放样995.6 道路

4、放样102第六章 软件介绍工具1116.1 串口调试1116.2 坐标转换112 6.2.1 坐标转换112 6.2.2 计算转换参数1156.3 坐标计算117 6.3.1 计算坐标118 6.3.2 计算方位角120 6.3.3 偏角偏距121 6.3.4 偏点计算122 6.3.5 交会计算124 6.3.6 夹角计算1256.4 其他计算127 6.4.1 面积计算127 6.4.2 空间距离1306.5 其他工具1316.6 数据后处理134第七章 软件介绍关于1407.1 主机注册1407.2 主机信息1427.3 软件信息143第八章 工程之星在RTK中的快速应用1448.1 G

5、PS坐标转化原理1448.2 工程之星坐标转换方法1458.3 快捷方式及文件156附录A GPS 测量概述161GPS系统简介161GPS测量方法162影响RTK作业的因素163GPS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164多天工程的参数沿用建议164附录B GPS产品技术规格165风云K9技术指标165附录C 联系方式166第一章 工程之星安装与概述工程之星3.0软件(以下都简称为工程之星)是安装在Psion工业手簿上的RTK野外测绘软件。1.1 工程之星的安装工程之星的安装程EGStar.exe。用户可以通过存储卡或是数据线直接把安装程序复制到Psion手簿的Flash DiskEGStar文件夹下(如

6、果没有Egstar文件夹,可以自己建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存储器或Flash Disk是Psion手簿rom存储器,也就是说装在系统存储器或Flash Disk里的程序不会因为手簿的断电而丢失。一般在GPS出厂的时候都会给手簿预装上工程之星软件,用户在需要软件升级的时候直接覆盖以前的工程之星就可以了。1.2 工程之星软件概述运行工程之星软件,进入主界面视图如图1-1所示:快捷按钮快捷按钮状态栏菜单窗口图1-1工程菜单主界面窗口分为六个主菜单栏和状态栏菜档栏集成着所有菜单命令,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工程、输入、配置、测量、工具、关于,六个部分在接下来将分六五个章节分别介绍。状态栏显示的是当前移动

7、站接收机点位的测量坐标信息和差分解的状态,及平面和高程精度情况,中间的信号条表示数据链通讯状态数据链前面的数字表示当前的电台通道。主窗口的右上角电池标志和文件标志代表的是手簿的电池信息和当前的参数信息,点击可以看到详细信息。中间的菜单栏分别有子菜单,单击看以呈现出子菜单,然后选择子菜单就可以进入所需要的界面。第二章 软件介绍工程单击工程,出现图2-1所示的工程子菜单界面:图2-1工程菜单工程菜单中包括四个子菜单:新建工程、打开工程、文件导入和导出、关闭主机、退出。以下分别对各个子菜单的操作和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工程之星是以工程文件的形式对软件进行管理的,所有的软件操作都是在某个定义的工程下

8、完成的。每次进入工程之星软件,软件会自动调入最后一次使用工程之星时的工程文件。一般情况下,每次开始一个地区的测量施工前都要新建一个与当前工程测量所匹配的工程文件。2.1 新建工程一、 详细操作操作:工程新建工程图2-2 新建工程单击新建工程,出现新建作业的界面,如图2-3所示:图2-3 输入工程名首先在工程名称里面输入所要建立工程的名称,新建的工程将保存在默认的作业路径 “ Flash DiskEGJobs”里面,然后单击“确定”,进入参数设置向导,如图2-4: 图2-4 工程设置顶部有五个菜单:坐标系、天线高、存储、显示和其他。坐标系统。坐标系统下有下拉选项框,可以在选项框中选择合适的坐标系

9、统,也可以点击下边的“浏览”按钮,查看所选的坐标系统的各种参数。如果没有合适所建工程的坐标系统,可以新建或编辑坐标系统,单击“编辑”按钮,出现如图2-5所示, 图2-5 坐标系统选择编辑单击“增加”或者“编辑”按钮出现图2-6所示界面图2-6 坐标系统编辑输入参考系统名,在椭球名称后面的下拉选项框中选择工程所用的椭球系统,输入中央子午线等投影参数。然后在顶部的选择菜单(水平、高程、七参、垂直)选择并输入所建工程的其他参数,并且点击“使用*参数”前方框,方框里会出现,表明新建的工程中会使用此参数。如果没有四参数、七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可以单击“OK,则坐标系统已经建立完毕。单击“OK进入坐标系统

10、界面。四参数是同一个椭球内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参数。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GPS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工程之星提供的四参数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参数计算/计算四参数”来计算,另一种是用“控制点坐标库”计算。两种计算方式的具体方法请查看相关章节的说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57公里以内。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平移、Y平移、旋转角和比例。校正参数是工程之星软件很特别的一个设计,它是结合国内的具体测量工

11、作而设计的。校正参数实际上就是只用同一个公共控制点来计算两套坐标系的差异。根据坐标转换的理论,一个公共控制点计算两个坐标系误差是比较大的,除非两套坐标系之间不存在旋转或者控制的距离特别小。因此,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基础上才使用的。如图2-7所示:图2-7 四参数的设置高程拟合参数。GPS的高程系统为大地高(椭球高),而测量中常用的高程为正常高。所以 GPS 测得的高程需要改正才能使用,高程拟合参数就是完成这种拟和的参数。计算高程拟和参数时,参予计算的公共控制点数目不同时计算拟和所采用的模型也不一样,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具体的使用说明请参阅“3.2控制点坐标库

12、”。高程拟合参数共为六个参数。在如图2-8所示:图2-8 高程拟和参数设置七参数。七参数是分别位于两个椭球内的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七参数指的是GPS测量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工程之星提供了一种七参数的计算方式,在“工具/坐标转换/计算七参数”中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七参数计算时至少需要三个公共的控制点,且七参数和四参数不能同时使用。七参数的控制范围可以达到10公里左右。七参数的基本项在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比例尺因子,需要三个已知点和其对应的大地坐标才能计算出。 图2-9七参数设置垂直平差参数。此参数为Trimble手簿测量软件的参数,工程之

13、星3.0加入垂直平差参数,即可以直接兼容Trimble的DC参数文件。图2-10 垂直参数设置天线高。输入移动站的天线高,并勾选”直接显示实际高程”,这样在测量屏幕上显示的便是测量点的实际高程,如果不勾选的话,屏幕上显示的是天线相位中心即天线头的高程。在此设置了天线高以后,在进行测点存储时,当天线高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输入天线高。如图2-11所示:图2-11 天线高设置天线高的量取方式有三种:直高、斜高和杆高直高:地面到主机底部的垂直高度+天线相位中心到主机底部的高度斜高:橡胶圈中部到地面点的高度杆高:主机下面的对中杆的高度此处点击“详细”按钮可以进行天线高的计算,如图2-12所示,工程之星

14、会读出主机的天线信息,输入测量的高度,选择相应的测量方式点击“计算”,便可以得出直高。图2-12 天线高计算存储。图2-13为存储设置对话框,此界面有三项设置分别为:存储类型设置、存储点屏幕显示、属性设置。图2-13存储设置存储类型设置是设置软件存储测量点类型,其类型有以下三种:一、一般存储:即对点位在某个时刻状态下的坐标进行直接存储。(点位坐标每秒刷新一次。)操作方式有快捷键操作和菜单操作。二、平滑存储:即对每个点的坐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存储条件选择平滑存储,然后平滑存储下面设置平滑存储次数。图2-14平滑存储设置图2-15正在进行平滑处理三、偏移:类似于测量中的偏心测量,记录的点位不是目

15、标点位,根据记录点位和目标点位的空间几何关系来确定目标点。例如要测量A点,但在A点不能或不便进行GPS测量(如房屋内或遮蔽物下),这时就要用到偏移存储了。如果在B点可以测量,又知道AB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和AB之间的高差,那么通过偏移存储就可以测出A点的坐标了。 图2-16偏移值输入的对话框一般存储模式分常规存储和快速存储两种模式,常规存储是指按照正常的程序,按“A”存储后界面会显示存储的点位信息,快速存储是指按“A”存储之后,不显示点位信息界面,点直接存储到坐标管理库中。“点编码模式”是设置测量点的属性(即点存储时点名下面的那一项)。如图2-17,“通用”表示默认点的属性为在此输入的值;“同上

16、一编码”是指编码和上一测量点的编码一致;“同点名”表示点的属性和点名设置相同。图2-17 点编码设置显示。显示是指在测量界面上所显示出来的点位信息,如图2-18所示 图2-18 显示设置显示在界面上的内容,可以有点名编码和高程,可以多选,也可以选择不显示字体符号,是指显示在界面上的点位的字体的大小以及点位的样式。显示的数量,主要是指在界面上显示多少个点,可以是测量的最后一个点也可以输入要显示的测量点的个数。网格线及网格坐标,网格线是把界面分成几个网格,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到点位的大概位置信息。连接所有的测量点,显示在界面上的点是否需要用直线连接起来。其他。图2-19 其他设置卫星截止角。由于低高度

17、角的卫星信号穿透电离层和对流层引起的折射大,并且由于多路径效应,使得低高度角卫星的信号在接收时有衍射作用,所以GPS测量时对观测到的卫星必须加以选择,软件在这里可以对卫星的使用进行限制,以屏蔽低高度角的卫星。如图2-16输入高度截止角为10o,这样10o以下的卫星将被屏蔽而不会采用。一般最高的截至角设置都在20o以下。时区。这里的时区主要是与状态栏上的卫星时间有关,全球通过平分经度,共分为24个时区,15为一个时区,中国共跨越东五、东六、东七、东八、东九五个时区,我国统一时间所用的是东八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不过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把某一个时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

18、采用的时间。例如,我国把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坐标显示顺序。设置坐标显示的顺序,(北,东)或(东,北)。单击“确定”,工程建立完毕。二、简单操作(一般操作)一般我们在新建工程的时候是不需要改变上述中的所有参数的,点击“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选择坐标系统点击“浏览”按钮看中央子午线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返回坐标系选择界面点击“编辑”按钮进行编辑单击“确定”,工程建立完毕,可以开始使用。说明:工程建成之后,要改变上述的参数,可以在“配置”“工程设置”中修改2.2 打开工程操作:工程打开工程图2-20打开工程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工程,例如要打开工程20100526,打开

19、EGJobs2010052620100526.eg,20100526.eg是一个系统参数设置文件,每打开工程时都必须要选择“工程名.eg”才可。2.3 文件导入导出操作:工程文件导入导出图2-21文件导入导出说明:在作业之前,如果有参数文件可以直接导入,测量完成后,要把测量成果以不同的格式输出(不同的成图软件要求的数据格式不一样,例如南方测绘的成图软件CASS的数据格式为:点名,属性,Y,X,H)。2.3.1 文件导入操作:工程文件导入导出文件导入如图2-22所示图2-22 文件导入在导入文件类型的下拉选项框中选择要导入的参数的文件类型,主要有南方加密参数文件、天宝参数文件等。 图2-23 选

20、择导入DC文件打开文件选择要导入的参数文件,如图 2-24所示点击“OK”图2-24 DC文件导入完毕点击“导入”则参数文件导入到了当前工程中2.3.2 文件导出 操作:工程文件导入导出文件导出图2-25选择文件输出的格式及路径 打开“文件导出”,在数据格式里面选择需要输出的格式,如图2-26所示: 图2-26 选择数据格式如果没有需要的文件格式,点击“自定义” 图2-27 自定义文件格式填入格式名和描述以及扩展名,在数据列表中依次选中导出的数据类型点击:“增加”图2-28 自定义文件格式全部添加完之后点击“确定”或是“OK”则自定义的文件类型文件类型列表中图2-29 选择文件格式说明:此处的

21、编辑只能编辑自己添加的自定义的文件类型,系统固定的文件格式不能编辑。选择数据格式后,单击“测量文件”,选择需要转换的原始数据文件,如图2-30: 图2-30选择需要输出的原始测量数据文件然后单击确定,出现如图2-31:图2-31 选择源文件完成此时单击“成果文件”,输入转换后保存文件的名称,如图2-32:图2-32输入目标文件的名称然后单击“确定”出现如图2-33所示: 图2-33 数据格式、源文件和目标文件设置完毕最后单击“导出”,出现如图2-34所示的界面,则文件已经转换为所需要的格式。 图2-34 转换后的成果文件路径转换格式后的数据文件保存在“Flash DiskEGJobs20100

22、526data”里面。图2-35为上面事例转换后的文件格式。 图2-35转换后的数据文件格式文件类型说明:工程都保存在EGjobs文件夹下,如图2-36所示:图2-36 job文件夹图2-37工程0901包含的文件图2-38 data文件夹中的文件 图2-39 Info文件夹中的文件2.4 关闭主机操作:工程关闭主机图2-40 关闭主机关闭主机功能是手簿与主机相连时,可以通过此功能来控制主机的关闭,如图2-40,点击“yes”则主机被关闭。2.5 退出操作:工程退出图2-41 退出工程之星点击“OK”手簿退出工程之星3.0软件。第三章 软件介绍输入工程之星的输入菜单包含的是三个方面的功能:1.

23、坐标管理库。坐标管理库是查看和调用工程中所有点的点库,可以是平面坐标、经纬度、空间直角坐标。2.道路设计. “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根据需要输入线路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要素,软件会按要求计算出线路点坐标和图形。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3.转换参数的求算. 由于GPS 接收机直接输出来的数据是 WGS-84的经纬度坐标,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测量需要,需要把WGS-84的经纬度坐标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对参数进行设置。这里涉及到的参数主要是四参数和校正向导。输入菜单中共包括四个一级菜单:坐标管理库、道路设计、求转换参数、校正向导。图3-1输入

24、菜单3.1 坐标管理库 坐标管理库是工程之星3.0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与2.0相比改动的比较大的地方。工程之星3.0的坐标管理库与工程中的参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联动性。所以在操作中用户一定要注意相关方面的内容。说明:用来管理测量中要使用的坐标,工程之星凡是涉及到所有的坐标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查看、编辑和存储。包括平面坐标、经纬度等。注意:工程之星3.0的坐标管理库是和工程中的参数紧密相关的,即改变工程中的参数,坐标管理库中的与参数有关的坐标是会改变的,牵涉到的坐标文件是.nib文件,.dat里的文件不会改变。操作:输入-坐标管理库。图3-2 坐标管理库菜单工程之星3.0坐标管理库提供测量点

25、搜索功能,可以通过点名或编码关键字搜索。在处输入搜索信息。图3-3 坐标搜索 坐标管理库中采用彩色的显示,索引列可以直观的看到坐标类型,绿色代表平面坐标,黄色代表经纬度,蓝色代表空间直角坐标并且前面的图标代表属性类型,输入点、控制点等类型下面具体介绍怎样使用坐标管理库:增加 在坐标管理库中增加一个点。单击“增加”,出现如图3-4所示。图3-4 增加点输入点的所有信息,并选择坐标类型和属性类型后,单击“确定”,增加点完成,可以在坐标管理库中查看输入的点,如图3-5: 图3-5 查看增加点编辑:如果一个点的坐标有问题,我们可以先选中这个点,然后单击“编辑”,弹出的对话框中列出了这个点的坐标,我们可

26、以在这里对点的坐标进行编辑,如图3-6所示:图3-6 编辑点此处的编辑是不能够改变坐标类型和属性类型的。编辑完成后单击 “确定”即可!删除:如果一个点的坐标不需要,可以直接在坐标管理库中删除,如图3-7所示图3-7 删除点注:对坐标管理库中的坐标所作更改的结果保存坐标管理库里面,即在格式为“*.rib”的文件里,在坐标管理库中所作的更改对原始坐标文件(即“*.dat”和“*.RTK”的文件)不起作用,原始坐标文件的数据不会有变化。文件:可以对坐标进行保存、导入和导出等操作图3-8 文件保存.对当前坐标管理库中的坐标进行保存,不管是当前工程中的坐标,还是调入的其他工程中的坐标,只要是显示在当前坐

27、标管理库中的坐标,都会被保存在信息文件夹中,工程之星3.0的信息文件夹为“info”文件夹,是和“data”文件夹平行的文件夹,保存的文件后缀名为nib。导入.把当前工程或是其他工程中的坐标导到当前工程的坐标管理库中,后缀名为 “.dat”、“.RTK”、“.nib”、“.txt”等格式的数据文件都可以导入到坐标管理库。单击“导入”,出现如图3-9图3-9 导入文件在导入文件格式的下拉选项框中选择需要导入的文件格式,主要有四种文件格式、“.nib”、“.txt”(从第四到第十三都需要有txt的文件格式):一般常用的是“.dat”和“.RTK”, .dat:测量成果坐标(x,y,h).rtk:测

28、量成果原始坐标(WGS84经纬度坐标) .rib: 坐标管理库中保存的坐标 .txt 文本文件,可以是其他方式装换过来的,或是编辑出来的。图3-10 选择导入文件格式例如:导入一个RTK文件。选择“工程之星3.0经纬度文件(*RTK)”,点击“确定”出现如图3-11: 图3-11 选择导入文件选择好要导入的文件,如工程20100526下面的Data文件夹下的 .RTK,单击“确定”,出现如图3-12所示界面。 图3-12查看导入数据导出,把坐标管理库里的坐标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下面。选择“文件”“导出”出现如图3-13 图3-13选择导出文件类型第一个下拉选项框中选择导出的数据格式,然后点击成果

29、文件,输入成果文件的所保存的文件名.如图3-14所示.图3-14输入成果文件名点击确定,弹出导出文件设置界面,坐标管理库中可能有多种类型的点,可以全部导出,也可以只导出某一类型的点,有测量点、控制点、输入点、计算点、放样点等。 图3-15输入成果文件名选择好导出文件类型,点击“确定”,出现如图3-16. 图3-16导出文件文件导出完毕,文件保存在,界面上提示的路径。细节:细节分点细节和库细节.通过点细节可以查看每个坐标点的详细信息,如图3-17和3-18所示.图3-17 点细节图3-18 点细节库细节可以查看坐标管理库的综合信息,方便查阅.如图3-19所示 图3-19 库细节设置:通过设置界面

30、可以设置坐标的显示类型与每个坐标信息显示顺序,如图3-20所示.图3-20坐标显示设置过滤:如果不需要在坐标管理库显示所有类型的点,点击“过滤”出现如图3-21所示界面图3-21过滤勾选需要显示的点的类型点击“确定”。单击“确定”,则退出坐标管理库并保存对坐标管理库的修改;单击“取消”。则退出坐标管理库并询问是否保存对坐标管理库的修改。3.2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功能是道路图形设计的简单工具,即根据线路设计所需要的设计要素按照软件菜单提示录入后,软件按要求计算出线路点坐标和图形。道路设计菜单包括两种道路设计模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图3-22 道路设计3.2.1 元素模式“元素模式”是道路设计

31、里面惯用的一种模式,它是将道路线路拆分为各种道路基本元素(点、直线、缓曲线、圆曲线等),并按照一定规则把这些基本元素逐一添加组合成线路,从而达到设计整段道路的目的。步骤依次为:进入道路设计的元素模式,进入数据录入对话框(图3-23)。图3-23 元素模式数据录入“间隔”为生成线路点坐标的间隔;“整桩号”、“整桩距”是生成坐标的方式; “里程”为起始点里程。在添加各种元素数据之前,需要“新建文件”(图5-42)或者“打开文件”。元素模式的文件格式后缀名为rod,如果没有新建或者打开已有文件,系统会提示:“数据文件名为空,请新建或打开文件!”(图3-24)。图3-24 新建文件 “新建文件”或者“

32、打开文件”后即可按要求添加元素数据了,要素输入框见图3-25。图3-25 曲线要素输入框道路元素分为:点、直线、缓曲线、圆曲线。各种元素的组合要遵循道路设计规则。要根据界面提示添加相应的数据信息,如:点要素就只需要输入X坐标和Y坐标,直线元素只需要输入方位角和长度。线路设计完成后点“保存”(图3-26)或“计算”后,软件会生成与元素*.rod文件同名的*.dat文件,以便在线路或者点放样时能调用*.dat文件。图3-26 输入完保存点击图3-39的“图形绘制”按钮,看到道路的计算后绘制的图形,如图3-27:图3-27 图形绘制3.2.2 交点模式交点模式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道路设计方式。用户只需输

33、入线路曲线交点的坐标以及相应路线的缓曲长、半径、里程等信息,就可以得到要素点、加桩点、线路点的坐标,以及直观的图形显示,从而可以方便的进行线路的放样等测量工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点击菜单项“工具”“道路设计”“交点模式”(图3-28)。图3-28 道路设计二新建或打开交点设计文件(图3-29)。交点模式的文件的后缀名为ip。图3-29 打开文件图3-30 线路设计交点模式如果不是打开,必须新建道路文件,然后输入线路名。图3-31 新建文件三插入交点数据,输入交点坐标(可以列表选择也可图形选择)左缓长、右缓长及半径,如果没有缓曲的部分输入零或不输入,第一个交点和最后一个交点没有左、右缓曲长及半

34、径输入,第二个交点处必须输入里程,程序依自动计算其它交点的里程。图3-32 曲线要素输入如果输入的数据有误,可以点击修改按钮修改数据,输入或修改完毕,保存数据。4、选择计算模式:整桩距还是整桩号,输入桩距,然后计算,保存同时,生了同名的*.ROD文件、数据成果文件*.DAT文件。图3-33 数据保存打开图形显示(图3-34)。图3-34 图形绘制3.3 求转换参数GPS 接收机输出的数据是 WGS-84 经纬度坐标,需要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和设置,转换参数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工具。求转换参数主要是计算四参数或七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可以方便直观的编辑、查看、调

35、用参与计算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的校正控制点。在进行四参数的计算时,至少需要两个控制点的两套坐标系坐标参与计算才能最低限度的满足控制要求。高程拟合时,使用三个点的高程进行计算时,高程拟合参数类型为加权平均;使用4到6个点的高程时,高程拟合参数类型平面拟合;使用7个以上的点的高程时,高程拟合参数类型为曲面拟合。控制点的选用和平面、高程拟合都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这些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布设经典测量控制网的知识,在这里没有办法多做介绍,建议用户查阅相关测量资料。求转换参数的做法大概是这样的:假设我们利用A、B这两个已知点来求转换参数,那么首先要有A、B两点的GPS原始记录坐标和测量施工坐标。A、B两点的

36、GPS原始记录坐标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布设静态控制网,采用静态控制网布设时后处理软件的GPS原始记录坐标;另一种是GPS移动站在没有任何校正参数起作用的Fixed状态下记录的GPS原始坐标。其次在操作时,先在坐标库中输入A点的已知坐标,之后软件会提示输入A点的原始坐标,然后再输入B点的已知坐标和B点的原始坐标,录入完毕并保存后(保存文件为*.cot文件)自动计算出四参数或七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下面以具体例子来演示求转换参数。3.3.1 四参数四参数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GPS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与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

37、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20-30平方公里以内。操作 :输入求转换参数,如下图3-35图3-35 求转换参数打开之后单击“增加”,出现图3-36所示界面。 图3-36 输入已知点坐标软件界面上有具体的操作说明和提示,根据提示输入控制点的已知平面坐标,控制点已知平面坐标的录入有两种方式:一、 从坐标管理库中选择已经录入的控制点已知坐标。 二、 直接输入已知坐标控制点已知平面坐标输入完毕之后,单击右上角的“OK”或“确定”(点击“X”则退出)进入图3-37所示界面: 图3-37 增加点的原始坐标根据提示输入控制点的大地

38、坐标(这里即控制点的原始坐标)。原始坐标有三种输入方法(图3-37):1从坐标管理库中调出记录的原始坐标(图3-51)。单击“从坐标管理库中选点”出现如图3-38:图3-38 增加点的原始坐标然后选择需要的坐标点(如果没有显示出来,就需要导入已有的原始坐标,导入操作详见3.1坐标管理库),单击“确定”,出现如图3-39:图3-39控制点的原始坐标2读取当前点坐标(即在该点对中整平时记录一个原始坐标,并录入到对话框)。3输入大地坐标。第一种输入方法是最简单、清晰的,建议用户采用这种方式。 这时查看调入的原始坐标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单击右上角“OK”,出现如图3-40:图3-40增加点完成这时第一

39、个点增加完成,单击“增加”,重复上面的步骤,增加另外的点。说明:一般平面转化最少需要2个点,高程转化最少需要3个点。若某水准点没有平面坐标,则先在点采集中采集该点,然后在调入该点地方坐标时,把高程改为已知高程。文件进行保存前最好检查“水平精度”和“高程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向右拖动滚动条查看水平精度和高程精度,如图3-41:图3-41 查看水平精度和高程精度查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出现如图3-42所示界面。图3-42保存控制点参数文件在这里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天工程下文件名Info文件夹里面,。完成之后单击“确定”出现如图3

40、-43所示界面。图3-43 保存成功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完成后出现如图3-44所示界面。图3-44 坐标录入完成图3-45 参数赋值此时单击右下角的“应用”出现图 所示,点击即可。这里如果单击右上角的“X”,这表示计算了四参数,但是在工程中不使用四参数。点击下面的按钮查看所求的四参数,进入开始界面后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查看四参数,如图3-45:图3-46 查看四参数图3-47 水平参数查看 如果某一个点平面或是高程不确定不能参与计算,选中该点点击“使用”按钮,如图3-48所示图3-48 四参数计算设置 只勾选“使用平面”或是“使用高程”就可以了。

41、设置。坐标转换方法设置,图3-49 四参数计算设置注:“增加”,增加一对控制点;“删除”,删除控制点;“编辑”,编辑一个控制点,对其所含数据进行修改; “打开”,打开一个已有的参数文件,后缀为“.cot”的文件:“保存”,将控制点坐标库里面的数据及计算出来的四参数保存为一个参数文件,“查看”,查看所求的参数。3.3.2 七参数计算七参数的操作和计算四参数的基本相同,相关操作参见上一节。七参数的应用范围较大(一般大于50平方公里),计算时用户需要知道三个已知点的地方坐标和WGS-84坐标,即WGS-84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的七个转换参数。注意:三个点组成的区域最好能覆盖整个测区,这样的效果较好。测

42、量点键已知点键图3-50 三已知点与测区示意图七参数的格式是,X平移,Y平移,Z平移,X轴旋转,Y轴旋转,Z轴旋转,缩放比例(尺度比)。使用四参数方法进行RTK的测量可在小范围(20-30平方公里)内使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精度与已知的控制网之间配合很好,只要采集两点或两点以上的地方坐标点就可以了,但是在大范围(比如几十几百平方公里)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转换参数不能在部分范围起到提高平面和高程精度的作用,这时候就要使用七参数方法,。首先需要做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在区域中的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做静态控制,然后再进行网平差之前,在测区中选定一个控制点A做为静态网平差的WGS84参考站。使用一台静态

43、仪器在该点固定进行24小时以上的单点定位测量(这一步在测区范围相对较小,精度要求相对低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然后再导入到软件里将该点单点定位坐标平均值记录下来,作为该点的WGS84坐标,由于做了长时间观测,其绝对精度应该在2米左右,然后对控制网进行三维平差,需要将A点的WGS84坐标作为已知坐标,算出其他点位的三维坐标,但至少三组以上,输入完毕后计算出七参数。七参数的控制范围和精度虽然增加了,但七个转换参数都有参考限值,X、Y、Z轴旋转一般都必须是秒级的;X、Y、Z轴平移一般小于1000。若求出的七参数不在这个限值以内,一般是不能使用的。这一限制还是比较苛刻的,因此在具体使用七参数还是四参数时要

44、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而定。操作:输入求转换参数图3-51转换方法设置图3-52 七参数查看操作同四参数求法,先输入至少3个已知点的工程坐标和原始坐标,点击“设置”,在坐标转换方法的下拉框中选择“七参数”,点击“确定”或是“OK”,返回到求参界面,“保存”“应用”即可,七参数计算完毕。注:有一个三参数的概念实际上是从七参数的延伸出来的,当七参数不考虑各轴旋转和尺度比的时候,就只有平移参数,多数用在范围小,要求不高的地。3.4 校正向导校正向导是灵活运用转换参数的一个工具。由于GPS输出的是WGS84坐标,而且RTK 基准站的输入坐标也只认WGS84坐标,所以大多数GPS在使用转化参数时的普遍方式为

45、,把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上,在基准站直接或间接的输入WGS84坐标启动基准站。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每次都必须用控制器与基准站连接后启动基准站,这种模式在测量外业作业时在操作上会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使用校正向导可以避免用控制器启动基准站,可以选择基准站架设在任意点上自动启动,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校正向导需要在已经打开转换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校正参数一般是用在求完转换参数而基站进行过开关机操作,或是有工作区域的转换参数,可以直接输入的时候,校正向导产生的参数实际上是使用一个公共点计算两个不同坐标的“三参数”,在软件里称为校正参数。校正向导有两种途径,基站架在已知点上和架在未知点上,还有两种方法,输入已知点直接校正,或是先采点再进行校正,下面进行一一介绍。 3.4.1 基准站架在已知点校正当移动站收到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自动发射的差分信号以后软件进行以下操作才有效。步骤依次为: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