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526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开发实习讲义文档模板.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软件开发实习文档模板计算机学院附录A1 需求分析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背景说明: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4参考资料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2、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2任务概述2.1目标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2.2用户的特点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甩频度。这些是软

3、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2.3假定和约束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3.2对性能的规定3.2.1精度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3.2.2时间特性要求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a响应时间;b更新处理时间;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d解题时间; 等的要求。3.2.3灵活性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

4、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a操作方式上的变化;b运行环境的变化;c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d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e计划的变化或改进。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3.3输人输出要求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3.5故障处理要求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

5、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3.6其他专门要求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4运行环境规定4.1设备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a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b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c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d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e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4.2支持软件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4.3接口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4.

6、4控制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附录A2 需求设计说明书实例1引言1.1编写目的本说明书根据用户提供的需求生成。主要纪录C/S构架及时通讯系统的用户需求,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做指导。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用户、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人员。1.2背景软件名称:XX开发者:XX用户:客户端用户和服务器端用户1.3定义1.4参考资料2任务概述2.1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个C/S构架的及时通讯软件,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相互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送文件。2.2用户的特点本软件的用户为本科及其学历以上的学生和老师。2.3假定和约束经费限制:0元开发期限:14天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

7、定本软件分为两个子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客户端功能规定:(1) 客户端界面为一个对话框,上面可显示:与服务器的连接情况,服务器地址,向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和文件,以及从服务器发送回来的信息以及数目,还有便于用户察看的日志信息。(2) 客户端根据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到服务器。当连接成功时,自动向服务器发送信息“hello,server”,并修改修改连接情况;连接失败,则向用户报告失败的原因。(3) 客户端可以断开和服务器的连接。连接断开后,修改连接情况。并将连接断开的消息写入日志。(4) 如果服务器主动断开连接,则修改连接情况。并将连接断开的消息写入日志。(5) 当服务器有信息发送过来时,将该

8、信息记入日志,修改信息数目。服务器端功能规定:(6) 服务器端界面为一个对话框,上面可以显示:与客户端的连接情况,客户端地址,向客户端发送信息和文件,以及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信息和数目。(7) 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做出响应。(8) 能选定某个已登录的客户端,断开与其的连接。(9) 当与客户端的连接情况改变时,可以及时更新信息。(10) 能选定某个已经登录的客户端,向其发送信息和文件。3.2对性能的规定3.2.1精度3.2.2时间特性要求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延迟控制的0.5ms内。3.2.3灵活性3.3输人输出要求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服务器能同时处理5个以上并发的客户端通信。3.5故障处

9、理要求本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所有错误或异常都应该记入日志文件,或者向用户提示信息。本系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异常包括:服务器端口被占用;客户端无法连接服务器;连接异常中断;等。3.6其他专门要求4运行环境规定4.1设备系统:windows 2000 及以上或者Linux处理器:1GHz以上内存:256M以上网卡:10M/s以上,支持TCP/IP协议4.2支持软件4.3接口4.4控制附录B1 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背景说明:a.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 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1.3定义

10、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2.2运行环境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

11、用图表的形式。2.4结构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程序1程序2程序n功能需求1功能需求2功能需求n2.6人工处理过程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2.7尚未问决的问题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3接口设计3.1用户接口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3.2外部接口

12、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3.3内部接口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4运行设计4.1运行模块组合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4.2运行控制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4.3运行时间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5.2物理结构设计要

13、点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6.1出错信息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6.2补救措施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a. 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b. 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

14、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c.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6.3系统维护设计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附录B2 概要设计说明书实例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对本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概要的描述。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系统设计人员、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1.2背景软件名称:客户端/服务器程序开发者:XX用

15、户:XX1.3定义1.4参考资料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本软件分为两个子系统:服务器本软件分为两个子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客户端功能规定:(6) 客户端界面为一个对话框,上面可显示:与服务器的连接情况,服务器地址,端口号,向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和文件,以及从服务器发送回来的信息以及数目。(7) 客户端根据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到服务器。当连接成功时,修改连接情况;连接失败,则向用户报告失败的原因。(8) 客户端可以断开和服务器的连接。连接断开后,修改连接情况。(9) 如果服务器主动断开连接,则修改连接情况。(10) 当服务器有信息发送过来时,修改信息数目。服务器端功能规定:(11) 服务器端界

16、面为一个对话框,上面可以显示:与客户端的连接情况,客户端地址,向客户端发送信息和文件,以及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信息和数目。(12) 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做出响应。(13) 能选定某个已登录的客户端,断开与其的连接。(14) 当与客户端的连接情况改变时,可以及时更新信息。(15) 能选定某个已经登录的客户端,向其发送信息和文件。2.2运行环境系统:windows 2000 及以上或者Linux处理器:1GHz以上内存:256M以上网卡:10M/s以上,支持TCP/IP协议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本系统使用socket的一般模式进行开发。2.4结构如上图所示,本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模块

17、,这两个模块之间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没有直接的调用关系。客户端的主要负责与服务器中间的通信和连接。服务器用于管理多个客户端连接。2.5功能器与程序的关系程序1程序2功能需求1功能需求2功能需求3功能需求4功能需求5功能需求6功能需求7功能需求8功能需求9功能需求102.6人工处理过程本系统将由人工启动、停止并操作(包括信息交换和文件交换)。2.7尚未问决的问题 客户端: 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文件,显示从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的信息及数目,当连接失败时向用户报告失败原因。 服务器端:选定某个已经登录的客户端,向其发送文件和信息。主动断开与某个客户端的连接。3接口设计3.1用户接口3.2外部接

18、口3.3内部接口4运行设计4.1运行模块组合客户端和服务器运行在TCP/IP协议的windows 32位系统之上。4.2运行控制4.3运行时间服务器和客户端都将占用5M左右的内存空间。5数据结构设计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在本系统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传输的信息格式如下:Struct Packet;元素名称类型功能typeshort=0表示为文字信息,=1表示为文件信息,=2表示为文件,其他值无效lengthint信息或文件的总长度textChar*包的内容(信息或文件)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信息的发送时,都使用结构Packet,而不能直接发送数据。比如客

19、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ello”,则应打包成packet,然后发送出去。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6.1出错信息本系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异常包括:服务器端口被占用;客户端无法连接服务器;连接异常中断;系统将以文本的形式向用户输出错误。6.2补救措施6.3系统维护设计附录C1 详细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背景说明:a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1.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

20、机关的批文;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2程序系统的结构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 的层次结构关系。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 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可。3.1程序描述给出对该程

21、序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程序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程序的特点(如 是常驻内存还是非常驻?是否子程序?是可重人的还是不可重人的?有无覆盖要求?是顺序处理还是并发处理等)。3.2功能说明该程序应具有的功能,可采用IPO图(即输入一处理一输出图)的形式。3.3性能说明对该程序的全部性能要求,包括对精度、灵活性和时间特性的要求。3.4输人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入的方式。数量和频度、输入媒体、输入数据的来源和安全保密条件等等。3.5输出项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出的形式、数量

22、和频度,输出媒体、对输出图形及符号的说明、安全保密条件等等。3.6算法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3.7流程逻辑用图表(例如流程图、判定表等)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逻辑流程。3.8接口用图的形式说明本程序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及隶属于本程序的下一层模块、子程序,说明参数赋值和调用方式,说明与本程序相直接关联的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文卷)。3.9存储分配根据需要,说明本程序的存储分配。3.10注释设计说明准备在本程序中安排的注释,如:a 加在模块首部的注释;b 加在各分枝点处的注释;c 对各变量的功能、范围、缺省条件等所加的注释;d 对使用的逻辑所加的注释等等。3.1

23、1限制条件说明本程序运行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3.12测试计划说明对本程序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3.13尚未解决的问题说明在本程序的设计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软件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用类似F3的方式,说明第2个程序乃至第N个程序的设计考虑。.附录C2详细设计说明书实例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是在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对本系统的将要进行的开发工作作了详细的描述。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1.2背景软件名称:客户端/服务器程序开发者:XX用户:XX

24、1.3定义1.4参考资料2程序系统的结构如上图所示,本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之间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没有直接的调用关系。客户端的主要负责与服务器中间的通信和连接。服务器用于管理多个客户端连接。3客户端设计说明3.1程序描述该模块是一个简单的即时聊天客户端,利用这个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方便的和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流。该模块是一个可重入的可执行程序,需要常驻内存。3.2功能本模块需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发送用户输入的信息;接受来自服务器端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文件。3.3性能3.4输人项用于传送的信息长度:1000个字节以内。用于传送的文件长度:1G以内。3.5输出项与输入

25、项保持一致。3.6算法3.7流程逻辑3.7.1 发送信息发送信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描述:程序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信息后,将信息发送出去。3.7.2 接收信息接受信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描述:程序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的信息后,将该信息按照packet的形式进行解包,然后将信息显示到界面上来。3.7.3 发送文件发送文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描述:当用户要求发送文件时,系统首先将文件的信息进行打包发送到服务器;然后才将文件的内容打包发送。3.8接口3.9存储分配3.10注释设计3.11限制条件3.12测试计划3.13尚未解决的问题向服务器发送文件,接受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的信息。4服务器设计说明4.1程序描述该模

26、块是一个简单的即时聊天服务器端,利用这个服务器端软件,用户可以方便的和多个客户端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流。该模块是一个可重入的可执行程序,需要常驻内存。4.2功能本模块需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发送用户输入的信息;接受来自客户端的信息;接受来自客户端的文件。4.3性能4.4输人项用于传送的信息长度:1000个字节以内。用于传送的文件长度:1G以内。4.5输出项与输入项保持一致。4.6算法4.7流程逻辑4.7.1发送信息发送信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描述:程序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信息后,将该信息按照packet的形式进行打包,然后将信息发送出去。4.7.2接收信息接受信息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描述:程序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的信息后,将信息显示到界面上来。4.7.3接收文件接收文件的流程图如下:描述:程序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的文件后,将该文件的信息按照packet的形式进行解包,然后将文件信息显示到界面上来。4.8接口4.9存储分配4.10注释设计4.11限制条件4.12测试计划4.13尚未解决的问题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信息,接收从客户端发来的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