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538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2010年第lO期总第205期兰卅I学刊LanzhouxHekanNo.102010Genera1.No.205城乡差别:高行健车站被忽视的主题罗长青(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摘要文学批评界通常忽视了车站这部作品对城乡差别的深刻揭示.文章运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法,从社会文化,物质生活,权力结构三个方面展示车站这部作品是如何通过农村人的现实诉求方式间接地呈现1980年代中国社会城乡差别.关键词高行健;车站;城乡差别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0)10015703收稿日期20100723作者简介罗长青,

2、男,湖南衡阳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高行健的戏剧车站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排演后,在观众中弓l发了较大的反响,当然也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关注.由于车站与等待戈多之间出现的相似等待,以及高行健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书对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赞赏,批评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注的是车站与等待戈多的类似性.虽然人们承认这部作品还不是纯粹荒诞派作品,但仍然坚持车站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荒诞的影响,_2当时人们的分歧并不在于车站与等待戈多究竟有没有相似之处,而是这种相似所体现出来的借鉴究竟是否合理.多年以后,人们重新阅读这部有争议的作品才逐渐发现,车站与等待戈多的相

3、似之处,其实并不像先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多,有研究者甚至称之为貌合而神离,其中最具说服力的理由包括:等待戈多中出现的等待,逃避,挣扎均是徒劳的,戏剧人物的行动不能直接体现出意义;车站中出现的人物等待行为,都预设着行动可以改变命运.既然车站这部作品并不是像评论家所说的那样表现意义的缺失与虚无,那么,作品的真正主题何在呢?不要等待,要做时间的主人,不要怨天尤人,克服自身思想惰性诸如此类的阐释,只能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思想价值,这类批评确实具有接受美学分析的价值,但是它更多是通过比附的方式考察作品的象征或隐含意义,因此也就少不了过多比附色彩.本文所要提醒的是,在车站这部戏剧中,人们的苦苦等待就是为

4、了进城:姑娘希望能够进城约会;母亲惦记着城中的丈夫与孩子;老大爷要到城里的文化宫赶一局棋;戴眼镜的要进城报考大学;师傅应外贸公司邀请进城开班授徒;愣小子要进城喝酸牛奶;马主任要到城里赶一个饭局.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讨论车站所反映的城乡差别问题?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的比附色彩,而是切切实实地植根于作品创作的2O世纪80年代社会现实.除此之外,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作品中,像车站这样涉及城乡差别社会背景的作品也为数不少:高沙叶新,李守成,姚明德等人创作的话剧假如我是真的(注:该剧于1979年8月发表,同年9月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随后在许多城市公演.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剧本创作座谈会将该

5、剧作为反面案例进行分析,认为该剧现在还不成熟,还有比较大的缺点),农场知青李小璋冒充高干子弟招摇撞骗,就是为了把自己从农场调回城市;路遥的小说人生中个人奋斗者高加林,就是试图突破城乡差别界限闯入城市因此,车站这部作品如何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差别,这应当是一个通常被忽视,却又非常值得探讨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当然,既然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就不能写成分析2O世纪80年代城乡差别问题的社会学论文,而更应该考察文学作品是如何运用艺术手段反映城乡差别问题.戴眼镜的想进城,他是为了考大学.熟悉20世纪80年代社会现实的读者知道,上大学意味着获得农转非户口,由国家财政拨付工资,享有城镇居民教育,医疗,养

6、老等社会福利,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脱离农村的唯一出路.在车站这部作品中,农村人要接受高等教育,从报名到考试,从考试到入学,都得进城才行,这是不是说明城市比农村更有教育文化的优势?相关研究表明,农村人当时的受教育状况确实很不理想:学龄儿童入学率城镇为99%,农村只有80%左右,边远山区和牧区只有50%左右.(1987)小学毕业的升学率,城镇已基本普及,农村只有59%;初中毕业升学率,城镇为69%,农村只有10%.(1987).戴眼镜的使劲而痛苦地背Openyourbooks!Openyourpigsbik,pook,痛苦与别扭可能象征着农村人获得教育机会的艰难和酸辛,蹩脚甚至是错误

7、的英语则可能象征着农村人在教育方面的笨拙和劣势.大爷进城是为了赶上文化宫下棋.文化宫应该可以看成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毕竟,除了少数发达的示范村镇之外,中国农村几乎没有文化宫这也是一个事实.大爷已经六十多岁,行动自然会许多不便,还得赶文化宫比赛下棋.这就生动地说明,城市文化不仅占据着教育优势,还占据着娱乐优势.这同20世纪80年代社会现实也是极为相符的:至今(1989)仍有许多县没有剧场,电影院和图书馆,半数的乡没有文化站,平均300多万人才有一个艺术表演团体,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听不到广播和看不到电视,电视机在城市已普及,农村普及率只有24%,农民一年花在购买文娱用品,书报杂志和文娱费支出仅l8元,

8、占生活消费支出4.6%,比城市平均71元,占8.1%低得多.除此之外,车站还通过语言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城市文化中心观念.这郊区学校的教学水平,您不是不知道,哪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朝愣小子努努嘴)我可不能叫我倍倍混成那样,耽误了他的前途.做母亲的这句话侧面反映出农村人对自己身处环境教育状况的评价,我们很难证明这样苛刻的评价就带有什么偏见,愣小子就是农村教育失败之生动而又形象实例;并且,您不是不知道,这又是在向读者暗示:包括大爷在内的更多人,对农村教育也有类似看法.这样的看法完全可以在剧本中得到印证,例如愣小子靠在铁栏杆上晃了晃,大爷就对他说:小伙子,你这学算是白上啦!更有甚者,愣小子本人对此也供

9、认不讳咱没正经上过几天学,可咱挤过车.饶有兴味的是,城市并不是通过自然竞争而是通过社会政治与特殊地理优势获得文化中心地位.大爷嘀咕不就因为他住城里?咱要也在城里这句话中的他代表的是象棋冠国李墨生,咱代表的是大爷自己,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大爷认为他如果能够及时看到晚报,就有可能参加象棋比赛,甚至有可能获得冠军.不过,这样的想法确实有点不现实,即便像马主任那样掌握社会资源的农村人,也未必能及时看到城里的晚报,因为城里的晚报要第二天中午才能送到镇上邮局,第二天下午才能分到供销社.值得注意的是,马主任的工作单位是农村供销社,当时的供销社通常位于交通方便的镇,在20世纪80年代的行政管理体制中,镇是介于农

10、村与城市的单位,这是不是暗示真正农村能够看到晚报的时间会更晚些?还是暗示农村人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晚报?毕竟,并不是所以农村人都像马主任那样能够看到先天天城里的晚报,否则喜好吹嘘的马主任也不会觉得此事值得吹嘘总是留着吃过晚饭再看,城里的新闻,过一宿,我没有不知道的.愣小子进城就是为了喝酸牛奶.在市场经济实施多年且保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喝牛奶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刚刚结束文革不久的2O世纪80年代初期,喝牛奶并非易事,酸牛奶这种保质期特别短的特殊饮品只有在城市才可能实现配送,所以,喝牛奶代表着当时较为高级的物质享受.如果愣小子真能如愿以偿进城,他可能还会想要可乐,水果罐头,奶油蛋糕也就是说,

11、愣小子进城是为了享受只有城市才能享受到的丰富物质生活.在戏剧的结尾部分,愣小子竟然因为喝不上酸牛奶而号啕大158哭,其中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喝不到酸牛奶,而是因为他无法享受到他十分渴望能享受到,最终却又无法享受的丰富物质生活.从戏剧人物的食物爱好也可以看得出来城乡之间的物质消费水平差异.例如,姑娘所要约会的情人在戏剧中未能出场,不过,从姑娘的谈吐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不喜欢吃白糖的,豆沙的,五仁馅的元宵,姑娘所说的那句偏偏就要吃这芝麻馅的中的偏偏,这不仅体现出他们二人之间的口味差异,更重要的是代表着城乡饮食结构的不同:白糖的,豆沙的,五仁代表的是朴素农村饮食结构,而芝麻则代表精细的城市饮食结构.又

12、例如,师傅在戏剧中说的那句饿的吧?俺包里还有块煎饼也值得特别关注,煎饼不仅是农村人的一种主食,也被农村人当成旅行食品,不过,对于那些吃惯了芝麻馅元宵的城市人来说,煎饼被当成旅行食品这是很难想象的;也正是农村长期稳定的饮食结构,让师傅觉得城市人就是不惯得吃东西,好好的牛奶要搁酸,弄得像马尿一样难喝.除了饮食结构之外,城乡差异还体现在社会生活设施方面.马主任到同庆楼赴宴,就特别值得一提,马主任自己说过,他家也不是没有茅台酒,不过,作为城市人的重要聚会场的酒店,酒店所能体现出来豪华,体面和气派恐怕是任何农村饮食店都望所莫及.除此之外,姑娘将要约会的公园,也同样应该看成是健全的城市生活基础设施一部分,

13、公园不仅是城市人的休闲场所,更代表着城市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姑娘进城是为了约会,她约会的情人将在路灯杆下,飞鸽自行车旁同她相会.如果说路灯和马路代表着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话,那么飞鸽白行车就代表着当时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注:据说有人甚至愿意花费5元钱买一个飞鸽商标安装在自己的杂牌自行车上),应该被看成是20世纪80年代城市生活物质最璀璨的亮点.当愣小子百般无聊地发火城里的马路就许他城里人逛?咱就不是人?就不能进城去遛遛?我们应该知道,愣小子质疑的并不是马路本身,而是在城乡差异的条件下,农村人无法平等享受到马路所象征的全部生活基础设施.最后,城市也意味着时尚.姑娘说道:可我见城里来的姑娘,人家穿双

14、高跟鞋,心里也不是滋味,我觉得他们踩了我,还要到我面前来气我.这句话是特别值得分析的,高跟鞋可能象征着城市的时尚,而姑娘心理不平衡就有可能是城乡差异心理反映,当然,也许由于这种城乡差异不平衡心理的存在,姑娘约会时才会按照城市姑娘的标准带着紫红皮包.文革结束之后,城市女性开始学着打扮,开始变得时尚,虽然姑娘来自于农村,但她到了城市之后,也会变得时尚,紫红皮包显然成为城市时尚生活不太起眼但又不可忽视的重要象征.紫红皮包与酸牛奶,飞鸽自行车,同庆楼酒店一样成为当时城市生活的象征标志.虽然车站并没有对城市作过直接描述,但等车的农村人,他们的对话形象地展了城市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是何等优越.农村人

15、之所以会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苦苦等待进城,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但绝对少不了城市生活所能带来的那些物质享受.马主任形象颇有点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官职并不太大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主任,马主任却有着土皇帝般的权利,这诚如他自己所说:就我那供销社的百来号人,股长,组长的也不下十多个,还没一个是我的对手呢,不信,您问他们去!或许正因为有了权利,马主任抽的烟才会是紧缺商品的大前门,戴的手表是进口听俄美加,喝的则是誉满全球的茅台酒(注:这些都是20世纪8O年代的着名品牌,以大前门香烟为例,王尧在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回忆说:如果追溯历史,或许与我少年时期对飞马和大前门香烟的迷信有关.这两个牌子的香烟,特别是锡纸装的大前门

16、香烟是不敞开供应的,需要关系才能买到.即便是昂贵的茅台酒,马主任甚至还不用自己去买还甭劳神抬个腿,有人就给提溜来了.已经有很多评论者注意到马主任体现出来的官僚特征,笔者也就不再去去分析这个官僚令人痛恨的腐化之处,而是要注意这一土皇帝形象又是如何反映出车站全剧的城乡差异.马主任到同庆楼去,是为了赶上一个饭局.尽管他强调说是别人在请他吃饭,然而,他又认真地解释酒我(他)家里也不是没有.这实际上是官场的夫子自道:进城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吃饭喝酒,而是要同人拉关系,有可能是他找关系户办事,也有可能是关系户找他办事.我们可以对马主任进城作两方面的分析:一种情况是,马主任求关系户办事,如果是这样的话,人家请客

17、就是马主任的自我夸饰,从戏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确实具有这一性格特征,我们从他对大前门香烟和俄美加手表的夸饰就可以看得出来;另一种情况是,关系户求马主任办事,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关系户的社会地位就非同一般,否则,为什么人家不是从城里到乡下来拜访你?关系户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非同小可,根本用不着自己登门拜访,让马主任进城吃喝一顿就能让他把事情办了.无论哪一种情况,在戏剧中未能直接展示出来的隐含关系户应该有着比马主任更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或者政治经济权力,也就是说,马主任这样的土皇帝,手中的权力还是无法与城里的关系户相比.车站的马主任形象并不仅为了展示官僚主义者的丑态,而是要见证农村人无法拥有城市人同等的权

18、力.马主任在乡下的社会关系和更强的活动能力事实上已经不低,然而,即便是马主任这样的农村官僚也仍然无法与城市人媲美.马主任面对众人吹嘘自己走后门卖紧缺商品,自然可以显示出他在农村拥有肆无忌惮的权力,但是,马主任在农村的地位越显赫,就越能说明农村人的权力是如何无法同城市权力比拟,因为马主任这样的官僚实际上代表了农村社会中的最高权力,最高权力仍然要屈服于来自于城市的权力,其他普通农村人的遭遇完全可想而知.走!我得进城告他们汽车公司去!我要找他们经理,问问他们到底替谁开车,是他们自己方便,还是为乘客服务?这样折腾乘客,他们要负责任!我要去法院起诉,要他们赔偿乘客的年龄和健康的损失!进城告他们是不是暗示

19、城市才是1980年代中国社会的权利中心?汽车公司是城市的运营企业,公司经理则是城市企业的法人代表,要去告他们吧,起诉的法院也是在城市呀!这形象地说明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监督权也像社会执行权一样,处于城市人而不是农村人的手中.饶有兴味的是,当大伙儿提到沉默的中年人,马主任立即紧张起来,他十分担心那个中年人是城里下来调查的干部,他还特别关切地打听:他有没有注意我们的讲话他没有收集比方说,咱这里香烟供销的情况?开后门卖大前门的情况?我们从马主任顾虑当中,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权力从城市向农村的散布,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出,并且在文中反复强调的社会城市权力中心.进行下棋,

20、进城报考,进城恋爱,进城照顾家人,进城务工,进城吃饭,进城喝酸牛奶这些均象征着农村人的现实诉求:城市占据着教育文化优势;城市占据着物质消费优势;城市占据着政治权力优势.戏剧车站细腻入微地描摹了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不过,剧本并没有像先前别的作家的剧本那样,通过揭示,批评的方式来再现社会的真实,而是通过农村人进城等车这一事件,间接刻画出2O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城乡差异.我们并不否认车站这部作品存在着多样的复杂主题,但是我们执信,这其中一定会包含着城乡差异这一主题.很不幸的是,当代文学的批评家们长期忽视了作者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参考文献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2杨蓉

21、莉.等待戈多与车站J.外国文学研究,1988(04).35晓女.关于话剧车站的争论c.中国戏剧年鉴编辑部.中国戏剧年鉴1985A.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230.4向心韵.貌合神离的等待一等待戈多与车站比较J.电影评介,2006(23).67朱庆芳.城乡差别与农村社会问题J.社会学研究,1989(02).8王尧.一个人的八十年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郭洪UrbanRuralDifferences:NeglectedTopicofTheStationLuoChangqingAbstract:LiterarycriticsoftenignorediscoveringurbanruraldifferencesinGaoXingjiansTheStation.Fromtheviewofsocialculture,materiallife,powerstructure,thisarticledemonstratethisworkhowshowtheurbanruraldifferencesin1980sChina1980.Keywords:gaoxingiian;TheStation;urbanruraldifferencesl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