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539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格式] 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文/邢岚枫黄白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摘要】黄自是一位集作曲,理论,教育于一身的优秀音乐家.本文以他的代表作思为研究课题,在较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后,对如何演唱这首歌曲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以求对声乐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黄自;思;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提示黄自(19041938年),字今吾,江苏JII沙(今属上海市)人,20世纪30年代中国音乐界的杰出代表,是一位集作曲,理论,教育于一身的优秀音乐家.本文以研究其代表作思乡为课题,在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后,对如何演唱这首歌曲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以求对声乐教育工

2、作者和学习者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一,思乡的创作背景1.歌词的创作背景思乡的词作者韦瀚章(19051993年)是我国第一代从事现代歌曲创作的歌词大师.自1932年在上海国立音专工作期间写出处女作思乡以来,他一生共创作了500多首歌词.韦翰章不仅从事歌词创作,还进行歌词创作的理论研究.他提出音乐创作中”歌与乐”的结合,”歌词”这一专用术语也是由他率先提出来的.思乡歌词创作于1932年的暮春时节,韦翰章久居上海,过着清苦单调的教书生活,在孤寂的心情下,他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遂有感而作.2.歌曲的创作背景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中国国土沦丧,民不聊生.面对日寇的入侵,满腔爱国情怀

3、的黄自积极投入到支持抗战的活动中.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抗日爱国歌曲,如旗正飘飘,九一八,睡狮,热血歌等,将自己忧国忧民,无奈感伤的心情寄托于音乐,以寻求思想和情绪上的解脱.思乡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在浅吟低唱中流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怀旧之情.歌中的家乡既可以理解为字面之意家乡故土,也可深层次地理解为作者对”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归宿”的执着追求.二,思乡的艺术特点1.吟诵调元素吟诵调的形成要素有两点:第一,”平长仄短”的原则,凡遇平声宜拖长,仄声宜适时收住,尤其是句尾押韵之处;第二,如遇仄声押韵而旋律又需拖腔,则在韵字之后加上休止符略施顿歇,然后拖腔.在思乡的艺术创作中,黄自暖旨墨囝邢岚枫

4、,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教师.运用自己纯熟的创造技巧,成功地将吟诵调元素融入作品.以乐句”柳丝系绿凭栏无语”为例,此句体现了吟诵调的第一要素.按照歌词内容和吟诵习惯,”柳丝”和”清明”易弱声起,而且时值不易太长,否则易感觉诵读不自然,不流畅,有拖沓之感.因此,作者在音乐中将前两小句运用弱起小节,并把这几个字放在弱拍,时值运用八分音符.依照吟诵调”平长仄短”的原则并结合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作者将”凭”字放在音乐的强拍上,并运用了全句最长时值两拍半,演唱是做渐强处理;”无语”二宇的时值也做了相对延长,突出人物内心的彷徨和精神上的无依.再如半吟半唱的乐句“一声声道:不如归去”.其中的”道”字后八分休止符和

5、”去”字拖腔的使用就明显体现了吟诵调的第二要素.2.情景交融,写意传神中国古典诗学与美学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_1J(的美妙境界.作品思乡中,黄自运用音乐语言传达诗词中的看”柳绿”,听”鹃啼”,思”别绪”,愿”同去”,将游子思归心切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部分(1-12小节)以写景为主.第一句”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作曲家用生动的音乐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颇具民族特色,清雅淡彩的水墨画:清明时节,一人独自轻倚栏杆,此时看到迎风摇曳的柳枝,听到杜鹃的声声呜啼,不由得触景生情,优美流畅的旋律中夹杂着一丝哀伤.作曲家在此处的伴奏织体运用舒缓

6、的和声节奏和抒展的音乐线条,为营造”思乡”的情绪做背景和铺垫.后一乐句”更那堪墙外鹃啼”处,”堪”字到”墙”字处运用跨度较宽的四度长音,旋律起伏加大,与之前舒缓,稳定的乐句形成对比.此句借杜鹃啼鸣之声,为引出游子难以掩饰的思乡之情,道出声声:”不如归去!”的内心愿望,做了完美的过度和连接.随后的间奏部分(13-15小节)采用模仿手法.伴奏承接上句歌词的乐思,在两次模仿杜鹃的啼叫声之后,通过一连串变化的和声进行,使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趋向不稳定,进入全曲的高潮乐段.第二部分(1626小节)”惹起了万种闲情,满,t;FU绪”,伴奏改为和声织体,柱式和和弦不断向两端扩张,节奏紧促,情绪激昂;接着”问落花

7、,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在”问”字上出现全曲的最高音并延长,充分地表达了游子思乡心切的神情.歌曲结尾处(25-26小节)伴奏又重新出现了对柳丝的描写,加深了”思乡”的主题.三,思乡演唱提示1.理解作品,把握风格首先,通过对思乡创作背景的了解,分析出作曲家的创作动因,为理解歌曲找到大的思想框架.接下来,反复吟诵,细细品味歌词.通过吟诵,一则感悟歌词之深意,挖掘歌词之内涵;-g0找到语感并体会诗歌与旋律,曲调的关系.其次,把握歌曲整体的演唱风格.艺术歌曲的演唱较之华丽多彩,戏剧性强,叙事性为主的歌剧咏叹调来说,更突出歌曲与诗歌相结合所营造的诗意美,韵律美.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更注重细腻,深刻地内在情

8、感的表达,音色细致多变,声音处理较含蓄.思乡属于中国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其民族元素主要体现在歌曲音调与歌词吟咏调的完美结合上.演唱时要在把握艺术歌曲演唱的整体基调的基础上将其中的民族元素准确地体现出来.演唱者要通过对音色,音量的控制,调整,将歌词营造的诗意,唯美的画面有层次地展现出来,切不可因为过分追求声音的共鸣而忽略歌词语言的完美表达.2.作品分析此曲是一首带有前奏,间奏,小结尾的结构完整的艺术歌曲,单二部曲式.作者以歌词第一句”柳丝系绿”的语言音调,创立了这首歌曲的核心音调,并以此动机贯穿全曲,手法十分简练,歌曲的前奏即以此动机发展而成.歌曲第一乐句从分裂到综合,以核心音调的两次模进与延伸

9、构成.此乐句音乐创作手法上采用了连续三小节模进式下行,好似主人公的声声叹息,表达了主人公层层递进的悲切,伤感的情绪.第二乐句仍以核心音调的变化引申,造成了前半句的小高潮;后半句转为朗诵性风格并引向结尾.间奏中依然用核心音调的变化发展,并模拟出杜鹃的叫声,增添了无限愁绪.第二乐段”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句,用朗诵音调唱出,情绪激动;钢琴伴奏中织体加厚,左右手反向进行,形成渐强的效果;歌声则以半音级进上行,直接引向高潮.”问落花”句,采用高音区,强力度,并拉宽了节奏,成为全曲情绪的最高点.前边两句歌词在音乐上一气呵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乐句.”渺渺微波”处.力度较强的琶音奏出IV级大七和弦.给音乐

10、增添了浩渺迷茫的感觉.一小节的间奏之后,最后一句以拉宽而捎带自由的节奏,”弱一强一弱”的力度处理,引向全曲的结尾.其音调是前段第二句开始材料的拉宽变化,带有再现意味.J【3.艺术处理的总体预设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从思乡乐曲的一开始(第4小节),”柳丝”便是一个由小字一组的升f音进行到小宇一组的g音所构成的一个小二度的旋律进行,要注意把握音准,在好的气息支持下,有控制地把这个小二度唱出来.同时注意起音”柳”字的弱起唱法.因为”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是全曲的开始,主要是营造”思乡”的情绪,为随后的情感发展做铺垫.因此,演唱者应以主人公的身份,描述性的语气柔和地将此句唱出.”独自个凭栏无语”此

11、句人物睹物思情,内心深处的情感已略泛起波澜,要通过歌声将这细微的感情变化表现出来.”更那堪墙外鹃啼”是歌曲上半部分的高潮,在演唱时要有情绪上的对比,在音量上有个渐强到渐弱的变化过程.”墙”字的渐强和略微延长应把握”适度”的原则,注意不要影响歌曲的整体流动性和平衡感,要唱的自然,优美.此外,整个乐句不要突强或突弱,破坏了音乐的线条感和作品诗的意境.接下来的结尾句”一声声道:不如归去”,杜鹃啼鸣声声牵动游子的还乡之情.整个乐句音乐上半吟半唱,”一声声”的三连音要唱准确,之后的半拍休止符很有意味,演唱者切勿忽视,要细细体会,准确表达.第二部分开始(1618小节),伴奏织体由第一部分的分解和弦加厚为柱

12、式和弦,之间通过降E大调副属和弦的连续进行,以及高声部与低声部半音化反向进行不断向两边扩张,造成情绪渐趋激动的效果.此处伴奏可以表现得稍强些,在推动音乐发展的同时.给予演唱者力度上的支持.此时演唱者要与伴奏默契配合,情绪上要互动.”别绪”在演唱时需渐慢,渐强;深换气后,用深的气息支持,良好的共鸣位置,深情,饱满地唱出”问”字.演唱者情绪上要足够兴奋,好似所有的感伤悲切之情都在”问”处奔涌,爆发,歌唱表情为f和着重强调.接下来”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处,用略带童真的疑问语气唱出,原来激动的情绪也随着高潮的结束逐渐平静.此句不应换气,”流”字是此句的难点,所以气息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保证最后一个字

13、”流”的从容延长.最后一句”我愿与他同去”点明主人公归乡心切之情,情感表达要到位,”去”字先渐强再渐弱,待尾声伴奏响起后渐渐收束,更好地体现出作品如诗如画般的意境.四,结语思乡是黄白艺术歌曲中的精品,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杰出代表作,要从容自如地驾驭它,唱出既能贴切地表达作曲家创作意图又独具个人风格和气质的歌声,在练就过硬的声音技能的同时,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尤其要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要有深入的认知,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审美品位.美好,动听的歌声是演唱者思想感情,人生体验的自然流露,是演唱者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的综合体现.园l参考文献:l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l2004.12朱敬修.音乐作品分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l2006.1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