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610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教案(最新).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

2、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 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 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香味 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 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

3、 二、新课教学 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 1扩散现象 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 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看挂图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师我们上面做

4、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 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 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生丙 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 说明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生由此看出固体也有扩散现象 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说明热水扩散得快,扩散

5、现象与温度有关 师教师演示通过议论回答问题 想想议议 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扩散进行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 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25图 展示扩散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进行扩散的蓝色小球代表一种分子,粉色小球代表另外一种分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图可以看到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有时两个分子会撞到一起正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的宏观效果,一种分子混入另一种分子中去,宏观上就是扩散现

6、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生分子之间有引力 师请看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演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讲解 课本图151-6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

7、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四布置作业 P106 1,2五、板书设计分子热运动分子之间的引力分子之间的斥力 护散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第二节 内能【教学目标】1.知道内能的初步概念及内能跟温度的关系.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具】上面固定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辆,试管及橡皮塞,两个相同的烧杯,内能、机械能互变演

8、示器(J铎尔实验仪),硝化棉,乙醚,高锰酸钾晶体,纱带,钢锯条,粗铁丝,冷、热水,小球,火柴等.【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提问: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能是什么?什么是动能、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形式的内能(板书:21.3内能)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内能?演示:小球在桌面上滚动.问:小球具有什么能?(动能)演示:在试管里装入一些热水,用橡皮塞塞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膨胀做功冲开塞子.问:水蒸气对橡皮塞有没有做功?水蒸气是否具有能?学生:做了功,具有能.问:水

9、蒸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何特点?该具有什么能?学生:水蒸气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这些水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该具有动能.演示:高举起小球.问:小球与地球相互吸引具有什么能?(势能)问:分子间有什么力?(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演示:将两根分别固定在两辆小车上的条形磁铁,分开一段适当的距离(异名磁极相对),然后松开手,则可看到,小车互相靠近,直至两磁铁吸引在一起.教师分析:两辆小车上的外力辙去后,小车之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该实验对我们有何启示?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与上述实验类似,假如分子间的斥力突然消失,则分子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势能就表现出来,即分子间有因相互吸引而具有的势能.演示:

10、按住两小车上的磁铁,使两同名磁极相对、挨近(约23mm),然后松开手,可见小车相互推开.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与两相斥的磁铁类似,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即分子间也有因相互排斥而具有的势能。结论: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板书)强调: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具有的能量。说明:因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初中阶段暂不考虑它的变化,而只考虑分子动能对内能的影响.2.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板书)启发:猜想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盛有等量热水和冷水的两烧杯中(后面衬以白纸,以便同学们观察比较)。问:看到什么现象

11、?现象说明什么?学生分析: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快分子动能大内能大;温度低扩散慢分子运动慢分子动能小内能小。小结: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板书)教师:可见内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内能改变与否关键看温度,那么如何改变内能呢?3.改变内能的方式(板书)出示一根火柴,问:如何让上面的火药燃着?学生甲:和高温物体接触,如与火炉中的炭、烧红的金属块等接触。学生乙:放在煤油灯罩的上方。学生丙:太阳光下放凸透镜或凹面镜的焦点处。学生丁:在火柴盒上擦划。学生戊:用纸包着,放在石头上用铁锤砸!教师分析:火药能被点燃,说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达到了燃点。甲、乙、丙三种情况其实分别是用了热传

12、递中的传导、对流、辐射使火药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在这个过程中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结论: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一个物体的内能转移给另一个物体,能的形式没变.(板书)教师:显然,除了热传递,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演示:火柴在火柴盒上擦划、燃着.(纸包着,放在石头上用铁锤砸,可在课后做,但要强调注意安全!12根即可.)演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厚管中,放入绿豆大小的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则可见其猛烈燃烧,发出明亮的光.师生分析: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人消耗机械能,使空气内能增加,即机械能转化

13、为内能。结论:做功也可以改变内能,其实质是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转化,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板书)学生实验:两手合在一起用力搓,说出感觉.出示一钢锯条,让甲同学摸一下说出感觉,然后请乙同学持锯条在木块上来回急速地摩擦20次,再让甲同学摸一下,说出感觉.启发归纳: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板书)演示:用内能、机械能互变演示器,向管中倒入少量乙醚(约管上绕一圈,请一个同学迅速地来回拉动纱带,待一会儿,塞子就被冲开.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归纳: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板书)思考:出示钢锯条,问:如果只知道这根钢锯条温度升高了,而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能否判断是通过做功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它

14、的内能增加的.教师分析点拔: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所以无法判断.三、巩固练习1.内能和机械能有何本质区别?0的冰内能为零吗?2.从能的转化(或转移)角度解释本课开始时演示的水蒸气膨胀冲开塞子的实验的全过程.3.分析下列现象:太阳灶烧热水;铁匠给刀具淬水;第三节 比热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

15、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

16、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17、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4)比热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

18、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图2-15,2-16,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小 结: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1)在做课本图2-14的实验时,把水改换成蓖麻油,那么煤油和蓖麻油哪一个升温

19、快?为什么?(2)把质量相同的铝块、铜块、铅块放到沸水中加热,当沸水再次沸腾后,取出金属块,并把它们放到石蜡块上。它们都能使石蜡熔化,那么哪个金属块熔化的石蜡多呢?作业布置:复习本节内容,预习第四节p-130页 1-4板书设计: 第三节 比热容(1)演示实验: (2)比热容:(3)比热的单位: (4)比热表习题演练:一、填空题1比热容是指_温度每升高_放出的热量。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放出的热量,跟温度_吸收的热量_,即等于它的_。3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_。4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它表示_。5砖、水、铜、冰按其比热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6水的比热为_。二、选

20、择题1散热设备中常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B水是冷的不良导体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D水的比热容比较小2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质量 C比热容 D温度3下列物质中比热最小的是 A酒精 B橡胶 C花岗岩 D水银4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千克水在1时的热量是4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C1千克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52100焦的热量能使质量为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的温度正好升高1 A橡胶 B酒精 C煤油 D冰6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

21、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7质量均为1千克的下列四种物质各放出2103焦的热量,温度正好下降1的是 A煤油 B橡胶 C水银 D松木三、说理题 1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2为什么说水对气温的调节起较大作用?参考答案:一、1单位质量的物质,1 2降低1,升高1,相等,比热容 3焦/(千克)41千克的煤油,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2.1

22、103焦。5水,冰,砖,铜 64.2103焦/(千克)二、1C 2B 3D 4C 5C 6B 7B三1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泥土较多,这些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很快升高;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早晚温差较大。2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和其他液体相比:如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温升高比较小;如果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水温降低较小。在相同情况下,水能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变化减少,所以说水对气温的调节起较大作用。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一节 内能的利用(一)教学目的1知道利用内能的两种重要方式:加热和做功。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二)教具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三)教学过程1

23、复习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答略)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略)。2引入新课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源,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达到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3进行新课板书:(第二节 内能的利用)(1)利用内能来加热教师: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利用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天天吃饭,那么生米是如何变成熟饭的?学生:是通过加热,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使米变熟。教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学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内能。学生:热水袋暖胃利用了内能。(教师还

24、可补充一些加热的例子,如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教师: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板书:一、直接加热物体教师: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可以有多种方法。目前人们最普遍运用的还是用火直接加热。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烟囱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首先是能源浪费大。早在100多年前,门捷列夫就曾说过:“烧煤等于烧卢布”。因为煤、石油、天然气等本身都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其产品遍及医药、化工、纺织、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将它们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机会。再加上直

25、接燃烧效率较低,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其次是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后的废渣、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就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了趋弊兴利,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例如在冬季取暖问题上,把各家生火取暖改为分片供热(暖气)。用效率高的锅炉替代简易炉灶。有些地区还采用了大型工业锅炉的余热实行集中供热的方式。在家庭用火上,推广了以(煤)气代煤,从而提高了内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保护了环境。(2)利用内能来做功当然,节能降耗还有很多途径,如改烧煤为用电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提到用电,同学们知道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学生:是发电机发出来的。教师:不错,是发电机发出来的。那么发电机利用的又是什么能量?为了

26、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演示:书中所示的实验。教师:谁来说一下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学生:燃烧酒精放出的内能,传递给水蒸气,水蒸气内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动塞子做功,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机械能)(以上回答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板书:二、对物体做功教师:发电厂发电就利用了上述实验原理。发电厂,首先要用煤加热锅炉中的水,水蒸气获得内能后,带动发电机工作,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先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接着发电机又在运转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一转化将在电学中学习)利用上面实验的原理,人们还制造出了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发动机等。这些机

27、器的共同之处都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我们称之为热机板书: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的发明,是在17世纪末期。近300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研制和改进,它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机器。热机做为工业化生产飞速发展的催化剂,必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热机的种类很多,我们将在后面几节介绍它们中的几种。4小结(略)5布置作业(1)知道内能利用的两种方式。知道什么是热机(2)阅读:热机的发展。第二节 热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

28、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1)汽油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

29、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工作原理。(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

30、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能的转化。教师: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学生回答后总结:通过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

31、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打开flash课件,让学生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柴油机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工作过程上: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压缩情况不同(问: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

32、、压强多大?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要小得多。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已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用途方面:柴油机比汽油机便宜,但汽油机一般比柴油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小 结(略)布置作业(l)简述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2)回答下列问题:内燃机的四个冲程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动几周?第三节 热机效率教学目

33、标1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常识性了解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3培养学生重视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热机的效率难点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教具演示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二 新课引入: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三 新课内容。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做功)。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一般都较低。(参阅课本中的几种热机

34、的效率,内燃机的能流图以及火电站的能流图。)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1)废气污染(CO、SO、酸雨),(2)噪声污染。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

35、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6分层练习评析。7小结。8布置作业:阅读P40热机的发展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l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l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l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2.过程与方法l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l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l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

36、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 小 结:物体具有了吸引

37、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3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38、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学生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

39、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

40、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不同。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

41、电荷的多少不同。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元电荷:最小的电荷。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

42、电的物体。【板书设计】5.1 电荷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 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4.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金属靠_导电。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l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l 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 过程与方法l 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l 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l 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l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重点难点】1. 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