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声音的产生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614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声音的产生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1声音的产生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1声音的产生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声音的产生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声音的产生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编写:华宁公司子弟学校 杨 兵 四年级: 课题三1声音的产生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过程与方法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学生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概括出物体发声时的变化。2、科学知识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学会尊重事实。 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

2、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学法指导课前准备1分组材料:食品保鲜袋、尺子、队鼓、绿豆、鼓槌、干净的透明瓶子、细盐、纸杯、水、蜡线等。2演示材料:带有音乐的小布熊、音钹一副等。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问题生成1谈话:同学们请看它是谁?(出示带有音乐的小布熊)今天我们要和小布熊一起进行科学探究,你们高兴吗?那你们大声向小布熊问声好吧!(学生大声向小布熊问好,由于振动小布熊音乐响起。)2提问:当你听到小布熊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呢?3学生提问题,教师根据情况板书。4选择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揭题,板书课题)5

3、谈话: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6教师播放有多种声音的光盘。7汇报:是什么声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8教师补充说明: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探究新知(一)制造声音1谈话:你能想各种办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吗?2学生自行制造声音,把你制造声音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73页上。3汇报实验情况:你怎样使食品保鲜袋发声的?4小结:搓保鲜袋、拉平放在唇间吹奏、放在桌上使劲摩擦、吹足气后钻一个小孔放气、吹足气后再用指头弹击、敲击桌面、来回绷紧袋子、吹足气后系紧再挤破、风吹、放个豆子在吹气的袋子里晃5教师注意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6比赛: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4、?看谁制造的多,并认真观察发音物体有什么特点?7小结:能发生的物体其实很多,发声的方法也很多。(二)作出假设 1小组猜测: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2学生作出自己的假设,并填在活动记录表上。3学生汇报假设。 (三)实验验证1提问:你们能利用身边材料发出声音吗?2教师提要求:制造声音不要太用力,以免影响其他班上课。3学生自选材料,制造声音。(分组实验,轮流操作,认真感受) 4实验前分发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5学生汇报制造声音的过程。6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你们在制造声音时,有什么发现?7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四)得出结论1讨论:大家的实验结果

5、,说明了什么? 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3师生小结: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物体都在“振动”。4研究怎样让物体停止发声。(1)提问:你怎样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2)教师敲一下音拨,谈话:现在音拨发出了声音,怎样使它停止发出声音?(3)学生讨论实验方案。(4)学生上台表演。(5)提问:同学们的表演说明了什么?(6)小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三、巩固应用1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放松一下,闭上双眼,认真地听!(播放唱歌声、说话声、咳嗽声录音) 2汇报:你听到了什么?3讨论:人体是怎样发声的? 4多媒体课件演示:人的发声器官。5学生手摸喉结,体会人体发音。6说一说:应该怎样保护声带?对待发音有障碍的人应该怎样做。四、本课总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讨论:我们是怎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 3教师小结研究方法: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到结论 五、课后延伸谈话:你们在课外还想研究有关声音的更多、更有趣的问题吗?课后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好吗?同学们可以自己一个人研究,也可以组成研究小组一起研究。当堂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