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614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2012级 韦贝贝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评价的意思是衡量、评定其价值,标准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善恶是指对人们的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一般道德标准,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趋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效果是由动机引起的行为实践及其客观结果。在此,我想明确的是,在此辩题中,若判断结果与动机哪个更适合作为评价善恶的标准,则动机与效果都是确定的,即我们所说的动机一定是指由效果推导出的最原始的、最真诚的心理过程。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陈述我方以动机作为评价善恶的标准的论点。第一,善恶是用来评价人性的,行为有正确错误之分。中国伦理思想中,关于善恶来源的探讨往往和人

2、性问题的论述联系在一起,例如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孟子、荀子等认为,行为的正确与否在于人性本身的善或恶。辞海上说,动机是指人们行动的主观愿望,所以善恶的发生体是一定是人,因为行为本身没有主观愿望,我们只能对自己发生的行为来评价它的正确或错误。例如盗窃,我们无法说盗窃是善是恶,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行为,我们评价这个行为是错误的,而对于产生这个行为的人,他是恶的。第二,效果具有不唯一性,而标准要求具有普遍性、唯一性的衡量标尺。一件事完成后效果已然确定,但此效果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得到相异的评价。例如你借了别人一件物品,从你角度说,效果是你得到了一件物品,但从别人角度说,效果是别人缺少了一件物品,此时,两个

3、都合理的评价又怎能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呢?显然,会变得混乱,无法评价。然而,动机却是确定且唯一的,就如在前例中,动机是互相帮助,我们用动机作为评价的标准可以最贴近行为产生时的根源,又不会让人产生判断上思维的混乱,判断标准明确也会给人在行为上以正确的方向引导,从而使在努力时目标更明确,促进更快的发展。第三,良好的社会向导,需要以动机作为评价善恶的标准,我们所弘扬的是以诚相待精神品质。有些情况下,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结果,即所谓事与愿违,坏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即所谓的歪打正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用动机来评价善恶。行为虽由动机驱使,但只有转化成相应的效果,才能完成动机的作用。若事态发展脱离了预期效果,那么,此事发生的这件事虽由发生者所做,但却非他要做的事,也就是说,如果可以选择与掌控帮助,行为的实施者根本不会做这件事,这就相当于用另一个人做的事来评价行为实施者的善恶,显示着是不公正的。若凡事只看效果,把那些好心办坏事的人说成是恶,如此,一颗善心就这样受到冷漠地对待,那么以后谁又愿意去帮助别人表达自己的善呢?我们所要建设的是和谐、温暖的社会,若连乐于助人这简单的事都做不到,又谈何构建呢?用动机评价善恶,弘扬美好品德,可以帮助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善美,即使不小心办错事,也能得到大家的原谅,在改正错误中进步,如此,社会会更加美好。综上,我方认为评价善恶的标准是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