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620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媒体设计 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一: (放映电影阿q正传的片断)同学们

2、,这是由鲁迅先生著名小说阿q正传改编的影片片断,故事通过阿q的命运表现了鲁迅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审视和热切关注。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投影鲁迅像)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鲁迅有进一步的了解,营造庄重的气氛;同时,新旧知识的联系

3、又方便了学生的接受。多媒体的使用也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 导语设计二: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

4、、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共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