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692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种方法测固体密度赏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种方法测物质的密度在初中阶段,测量物质的密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简单的、直观的密度公式直接应用,也有较难的,用到浮力知识来测量密度,这也是考试时常出现的内容。总的来说,不论用什么方法,归根到底都会回到密度的公式上来,即 所以,下面归纳了几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本质上都是绕着这个公式的。物体的质量m物体的体积V一、原 理: 须解决两个问题: 然后将解决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组合后可测密度,所以,现在的任务是解决怎么测出质量和体积,不考虑任何特殊的情况下,最常规的方法是:用天平测出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当然题目中如果给出的不是常规的器材呢?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测出质量和体积。1、测固体密度 (

2、下面的方法都在水中进行的) 仪器:天平+量筒+水 mmlv1mlv2排水法体积V天平测出质量m:具体步骤:1.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将物体浸没于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密度表达式:变式:天平+量筒+水 步骤2中只需做出一点更改即可(器材里多加一颗大头针):1.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将物体置于水中,用大头针把物体压入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密度表达式:.仪器:弹簧秤+量筒+水弹簧秤重力Gmlv1mlv2排水法体积V表达式:仪器:天平(弹簧秤)+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天平:(表达式) 弹簧秤:(表达式) 拓展:测圆柱体密度

3、能用此方法吗?不行,圆柱体的底部直径必须用特殊方法测量,可以用刻度尺和三角板辅助,即卡尺法测出直径D,再按圆柱体的计算公式算出总体积V,从而算出密度。接下来,在器材中只给出测量质量的天平,或者只给出测量体积的量筒,加上其它的辅助工具,测出物体的密度。m1m2m3仪器:天平+烧杯+水 步骤:1.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1;2.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3.将物体浸没于烧杯的水中,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烧杯壁,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m3。 表达式:此题中的难点是如何测体积,我们注意到在装满水的杯中放入物体,使其浸没,则溢出的水和物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的目光转到如何让出溢出水的体积了

4、。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烧杯装满水来操作,除了操作不方便以外,还有增大误差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代替,如下:步骤:1.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1;2.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3.将物体用细线系好,浸没于烧杯的水中(不沉入底部),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m3。因为 所以表达式: 这里的难点是,需要理解的是浮力大小其实就等于物体对液体的压力,它们两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仪器:量筒+水+大头针 mlV11v3mlv2ml分析:一漂得质量: (原理针压得体积:表达式:此题的方法,我们也可归纳为“一漂一压法”,物体漂浮,根据漂浮特点可以求出物体的m, 用“针压法”(也为“排水

5、法”)求出物体的体积V,即可求取密度值。拓展一:如果给出的物体是,那么,我们不能让物体漂浮起来,如何求得质量m?仪器:量筒+水+小烧杯mlv1v2mlv3ml分析:一漂得质量: 一沉的体积: 表达式: 此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归纳为“一漂一沉法”,这里的物体不能在水中漂浮, 我们就想方设法让它“漂”起来,把物体装在小烧杯中,物体可以和烧杯一起漂浮。还可以继续延伸,只要能给一个环境,让物体漂浮的是不是还可以用小木块、小塑料块,甚至是小泡沫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拓展二:如果给出的具体物体是橡皮泥,那么,这道题要求质量和体积就都简单了,因为橡皮泥的形状是可变的,不同的形状,它可以漂浮,也可以沉底。仪器:

6、量筒+水+橡皮泥 步骤:1.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2.将橡皮泥做成船形放入量筒中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3.将橡皮泥捏成团浸没于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3。表达式: 仪器:弹簧秤+水+容器二提解决体积水F一提解决质量G表达式:此实验中根本思想是石块的体积和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用到的器材只有弹簧测力计,用第一次测出质量,用第二次测出体积,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双提法”。h2仪器:刻度尺+水( ,且形状规则)h1 分析:漂浮:表达式: 此题较特殊,密度比水小,而且形状也规则,只需用一次漂浮,即可求出答案,所以我们可称为“单漂法”。仪器:杠杆+水oGABGBL2L1 分析:杠

7、杆第一次平衡时:杠杆第二次平衡时: 表达式:这里用到两次杠杆平衡,也称为“杠杆双平衡法”,只是这种方法用较难,也用得较少。 综合上述所以的实验,不论难易,都用到最基本的公式 天平 (1) 解决质量用: 弹簧秤 量筒和水 漂浮: 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量筒、水、(加)大头针(2) 解决体积用 天平(弹簧秤)、水 : 弹簧秤、水 利用浮力 : 将解决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组合后可测密度二、测量液体的密度m1m2仪器:天平(或弹簧秤)+瓶子(带盖)+水m3 步骤:1.用天平测出带盖的空瓶子的质量m1;2.在瓶子中装满水,盖上盖子,擦干瓶子外部的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3.把瓶子中的水倒完,装满待测液体

8、,盖上盖子,擦干瓶子外面的液体,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3。分析:表达式:此题中最重要的思想是“等体积”,同一个容器,无论装哪种液体,只要是装满的,体积都相等。h2h1仪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薄塑料片步骤:1. 在大容器中装适量的水;2. 把薄塑料片放在玻璃管的一端,慢慢放入水中,至塑料片离大容器的水面距离h1;3. 在玻璃管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直到塑料片正要脱落,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片到液面的距离h2。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表达式:此题的重要思想是“等压强”,抓住塑料片正要下落的瞬间,塑料片受到的上下压强是相等的。 仪器: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细铁丝)+刻度尺

9、+水+烧杯h2待测液体h1水 步骤:1.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2. 把均匀的木棒放入装水的烧杯中,使之竖直着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木棒底端到水面的距离h1;3. 把均匀的木棒放入装待测液体的烧杯中,使之竖直着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木棒底端到液面的距离h2; 分析: 木棒漂浮: 两次的浮力相等:表达式: 此题的重要思想是“等浮力”,用两次木棒都漂浮,让木棒所受的浮力相等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而这个简易的装置(缠铁丝的木棒),我们可称之为“土密度计”,这种密度计不能直接显示出液体的密度,但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仪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石块A待测液体AF2水AF1G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1;2. 把石块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2;3. 把石块浸没在装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3;分析:A在水中所受的浮力:A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得: 如果用到前面两个图,用了两次弹簧测力计,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我们前面称之为“双提法”;而我们在此题中,用了三次弹簧测力计,我们可称为“三提法”。这题最根本的思想是:同一个石块在水中和另一种液体,只要是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都是一样的。 我们总结了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求法,其实根本出发点都是密度公式,我们的目光都是聚焦在如何求质量m和体积V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