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702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9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3页
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3页
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3页
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3页
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襄垣县七一煤矿.doc(2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编号:2011001应急预案版本号:004编制单位: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颁 布 日 期:二O一一年一月三日评审人员:矿 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1: 矿长助理:总工程师: 经营矿长: 工会主席: 机电矿长: 安指中心: 安 技 科: 机 电 科: 通 风 科: 督 查 科: 生 技 科: 信 息 科: 安全监控室: 探放水队: 维 修 队: 运 输 队: 综 采 队: 综 掘 队: 炮 掘 队: 开 拓 队: 隐患处置队: 编 制: 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4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22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28第五章 应急响应

2、35第六章 信息发布44第七章 后期处置45第八章 保障措施46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51第十章 奖惩52第十一章 附则53第十二章 瓦斯超限、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7第十三章 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2第十四章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5第十五章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4第十六章 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66第十七章 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94第十八章 主扇无计划停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19第十九章 矿井提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43第二十章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69第二十一章 矿井辅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96第二十二章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24第二十三章 锅炉事故应急救

3、援预案342第二十四章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357第二十五章 井下煤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69第二十六章 饮用水超标应急救援预案389第二十七章 工伤急救应急救援预案411第二十八章 主皮带断皮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30第二十九章 主皮带着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55第三十章 液化气火灾、爆炸应急救援预案478第一章 总则一、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到瓦斯、矿尘、火、水、顶板等灾害的威胁,当矿井发生事故后,如何安全、迅速、有效地抢救人员、保护设备、控制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防止事故扩大,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任

4、何怠慢和失误,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建立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的。为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了本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二、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的依据是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长安局应急发2007112号)。三、适用范围因本应急预案是根据山西襄矿西故县

5、煤业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体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仅适用于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井上、下轻伤事故(级)以上灾难的应急救援、应急救援工作。四、应急预案体系本矿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如下:县政府及县安全生产委员会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属各单位的救援工作小组。五、应急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县政府及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

6、领导下,负责本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公司属各单位在矿安全生产委员会和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分管事故灾难的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工作。(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

7、日常管理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一、矿井概况“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原名“襄垣县下良镇西故县联营煤矿”,成立于1980年,原属村镇联办集体企业,井田面积2.5797km2,批准开采山西组3#煤层(3#号煤层在我矿井田内分为3#2和3#3两个分层),主要产品为煤炭。西故县煤业位于山西省襄垣县境内,行政隶属襄垣县下良镇管辖,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襄垣矿区的东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0011130109,北纬:363829361951。原生产能力3万吨,2004年实行综采机械化改革,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

8、,干部职工由原来的210余名增加到386人,特种作业人员76名,专业技术人员32名,2009年6月被襄矿集团兼并重组。矿井距襄垣县城西北约14km,交通方便,西距太长高速约12km,距榆(榆次)黄(黄碾)公路5km,东距襄(襄垣)武(武乡)公路2km,距襄垣火车站15km。 矿井资源条件: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和煤层地质储量: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井田经兼并重组后,形成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9.4294Km2,批准开采山西组3#煤层(3#号煤层在我矿井田内分为3#2和15-3#煤层,井田内现有煤炭储量为600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扩建项目。矿井瓦斯情况:根据井田揭露瓦斯情况,在井田3#2煤层中,

9、以210采区集中巷为界(东西方向),该巷往南为北高南低,越向南煤层倾角越大,瓦斯相对也越高,坡度在612,但煤层赋存稳定,虽有小断层等构造,对回采作业影响不大,煤层瓦斯含量约2.0-5.0m3/t左右、瓦斯压力约0.26-0.5Mpa;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存在超限现象,2202综采面回风流中平均瓦斯浓度在0.32%左右变化(瓦斯涌出量约3.2 m3/min);两个掘进面回风流中平均瓦斯浓度为0.05%左右(瓦斯涌出量约0.15 m3/min);煤层赋存较稳定,瓦斯含量约在2.0m3/t以下,瓦斯压力约在0.26以下,本矿在2000年曾发生过瓦斯燃烧事故,因此在瓦斯治理方面,绝不能掉以轻心,要以

10、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等方面,确实抓好瓦斯治理,真正实现安全生产。2009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6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8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46m3/min,相对涌出量为1.16m3/t;水文地质:3#煤层远离大的地表水体,煤层直接顶、底板含水较弱;3#3煤层下距主要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主要含水层约138m左右。目前矿井尚未发现与主要含水层沟通的断层,根据矿井目前的生产实际情况,正常涌水量为18m3/h,最大涌水量为20 m3/h。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条件: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3#2煤层直接顶为粉砂岩,老顶为细砂岩,底

11、板为泥岩,3#3煤层直接顶为泥岩,据以往开采情况,顶板破裂不发育,冒顶情况较少发生,底板未发生底鼓现象,顶底板较好管理。据钻孔岩石力学试验资料,顶底板岩石平均抗剪强度为5.29Mpa,平均抗拉强度为1.15Mpa,平均抗压强度为32.93Mpa,开采条件较好。煤尘爆炸与煤层自然发火:根据2009年鉴定结果,矿井煤层具有爆炸性,不易自然。主要安全、生产系统: 通风系统:矿井采用立井开拓,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回风井回风,配备有FBCDZ-NO16B/752主扇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要开采3#2煤层,布置有2202综采工作面一个、33101回风顺槽、33101运输

12、顺槽掘进面各一个;其中矿井总进风量为2310m3/min左右,总回风达2340m3/min左右;风井风机负压为1100pa;通风系统可靠;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我矿安全监控系统目前使用的是抚顺煤科院生产的KJF2000系统。通过多次系统改造和升级,由单一的瓦斯监测监控发展到现在按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管理规范要求布置,共配备监测分站10台,每台监测分站配备相关监控探头,主要监测探头有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温度、风量、馈电、烟雾传感器等,对全部工作面进行全面监测监控,目前基本能实现全矿井覆盖式的安全监控。下井人员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佩戴便携式瓦检仪或光学瓦检

13、仪。西故县煤业按标准设置了安全监测监控机构,并配齐管理、技术及操作人员,有效维护、检查、管理好监控系统,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断电可靠,安全监控设备定期进行调校,系统设备性能完好,工作正常,保证监控有效。监控中心室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监控系统与上级监管部门远程联网,实现多层次监控。矿井防尘系统:西故县煤业防尘供水系统采用地面静压水工作供应;静压水通过4寸管道经过主井进入各生产水平,大巷主水管通过巷道用1寸半或2寸水管与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连接形成防尘网络,在主要进回风大巷、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煤矸渣装载点和转载点,安设净化水幕或防尘喷雾装置,并在主要进回风大巷、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安设隔爆设施,以

14、满足各生产地点的防尘防爆要求。矿井防灭火系统:我矿3#煤层经鉴定属于不易自燃煤层,故矿井火灾防治的重点放在外因火灾的防治上。防治和扑灭火灾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杜绝高温热源;(2)、清除易燃物;(3)、防止火区扩大。地面设置了消防水池,并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不少于200m3);井下铺设了消防管路系统,每隔100m设立了一个三通阀门,皮带运输巷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井下所有皮带运输机都安设了堆煤、打滑、跑偏、溜煤眼满仓、烟雾报警和超温洒水保护装置;井下中央变电所、移动变电站和机电设备处均配备了足够的灭火器材、砂箱,消防锨等。矿井供电系统:西故县煤业地面工业广场设10kv变电所一座,两回路电

15、源线路分别引自店上35kv变电站和下良35kv变电站,两回电源线路均为架空线路。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煤矿中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有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灾,冲击地压,大面积冒顶,重大运输事故等。针对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源,现对危险源分析如下:(一)瓦斯爆炸及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为高瓦斯矿井,在下列情况下,可能造成瓦斯爆炸及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事故:(1)主要通风机风机性能与矿井通风网络的风量不相匹配,通风机运行不能满足矿井通风对风量和风压的要求,造成矿井供风量不足。(2)局部通风机选型不合理或安装和使用不当

16、、风筒损坏漏风,导致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或无风。(3)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因设备故障、供电故障或人为操作等因素引起停电、停风,导致矿井或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或无风。(4)矿井通风设施设置不当、质量差或损坏,造成漏风和风流短路,导致作业地点风量不足或无风。5、由于矿井或作业地点风量不足或无风,造成瓦斯积聚超限,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即可引起瓦斯爆炸。6、如果由于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7、已采区和盲巷未及时进行封闭,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浓度大,引起缺氧,人员误入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死亡。8、与老空区贯通,造成老空区积聚的有毒有害气体侵入本矿井造成危害。 9

17、、未按有关规定排放瓦斯,排放瓦斯无安全措施。1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传感器设置不当或失效,矿井瓦斯检查制度不严,空班漏检,未能检测出瓦斯浓度超限情况,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事故发生。11、另外,在管理不当造成瓦斯积聚浓度超限、有明火的情况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二)矿井火灾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开采的3#煤层经鉴定为不易自燃煤层,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外因火灾事故:1.胶带输送机未使用阻燃输送带,托辊的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和包胶滚筒胶料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不符合要求,温度、烟雾和自动洒水灭火装置不完善或失效,当出现堆煤或打滑时,使输送带与滚筒或堆积物产生摩擦,发热升温以致着火。2.液力耦合器使用

18、可燃性传动介质,同时易熔塞和防爆片又不符合要求,在过负荷或充液量不当的情况下,可使充填液喷出,造成人员的灼伤和引燃输送带等易燃物着火。3.井下使用非阻燃电缆,在其过负荷、短路或损坏时可能引起火灾。4.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失爆,其隔爆腔内的电气火花,可能引起火灾或点燃瓦斯、煤尘,造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5.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使用未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各种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或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电气火灾事故。6.进风井口的空气加热设施不符合防火要求,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不完善。7.矿井地面建筑和井下巷道支护使用易燃材料,油脂的贮存、使用不当,这些都是火灾隐患。8.违章使用电(氧)焊或不按照操作规程

19、进行作业、未采取安全措施,可能引起火灾事故;9.矿井消防供水管路系统和防灭火设施不完善,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备有灭火器材,地面的消防水池不能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是着火事故形成灾害的重要原因。(三)尘毒危害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开采的3#煤层煤尘经鉴定具体爆炸危险性,在下列情况下,可能造成煤尘爆炸和对职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1.防尘供水管路系统不完善。2.矿井的防尘设施不完善。3.矿井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不完善。4.职工个体防护意识不强,工作当中不配戴个人防尘或防毒劳动保护用品。(四)矿井水灾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但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矿井水灾事故:1. 西故县煤

20、业有限公司的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且多暴雨,易引发山洪,给煤矿井上下造成一定的威胁。2.矿井内存在的断层和隐型地质构造,在未查明的情况下盲目采掘,若与导水、富水断层或隐型地质构造打透,有可能造成突水或透水事故。3.矿井内和矿井附近存在着老空区,老空区可能存有积水和有害气体,在未探明的情况下盲目采掘,可能发生老空区积水和有害气体突出。4.相邻煤矿越界开采是可能造成矿井救护的一个重要因素。5.矿井采用走向长壁重型支架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因煤层的开采所造成的“三带”,可以破坏开采煤层上方隔水层的隔水功能而使含水层的赋水性、渗透性得到加强,并使含

21、水层相互连通。若“三带”高度范围达到地表,可能连通地表水体。因此,“三带”可以将地表和地下水体导入矿井中,轻则增加矿井涌水量,重则可能发生突水事故。6.地面采空塌陷区,遇大雨和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井下,就会形成矿井救护。7.工业场地汇水面积大,最高洪水位资料不清,导致洪水灌井。8.钻孔未封闭或封孔质量不好,将成为矿井的人工导水通道,威胁矿井安全。9.如果矿井未做好水害分析预报,不能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采)”的探放水原则,均可能造成矿井水灾事故。(五)矿井采掘工程危害矿井采掘工程达不到规程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矿井采掘工程事故:1.开拓方式工程事故矿井现

22、有3个井筒。其中一个井筒输入新鲜风流,另外一个井筒回风,另一个井筒和井下巷道正在扩建,井下风量必须调节好,否则形不成井下空气不断流动的通风系统。如果有一个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及空气质量不符合规程规定标准,将危及作业人员身体健康。2.安全出口工程事故矿井不能保证至少2个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井下采区和采煤工作面没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当发生灾害时,因受灾地区的人员无法迅速撤离,就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果井下巷道未设置路标,立井未设行人梯子间,向地面撤出人员困难,会威胁外撤人员安全。3.巷道断面工程事故 井下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断面尺寸必须符合规程要求,能够满足通风、行人、运输及设备检修

23、的需要。若是巷道断面小,高度和宽度不够,易发生车辆掉道、行人被挤压等事故。 井下主要硐室的结构和尺寸应符合规程规定要求,如果井下变电所和主要水泵房地面标高比井底车场或大巷底板低、不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若其它地点发生的水灾和火灾蔓延到这些要害场所,会引起停泵、停电,使灾情扩大。 4采、掘工作面顶板冒落及片帮事故 如果采煤工作面及巷道掘进穿过断层、冲刷带、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时,支护方式不能有效控制围岩压力,施工措施不得力,可能造成冒顶和片帮事故。 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或周期来压时未及时加强支护,造成顶板垮落事故。 采煤工作面采煤时,未及时支护,可能造成顶板冒落事故。 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控顶

24、面积大,又处于动压较大地带,如果支护方式不合理,维护距离不够,支护不及时,则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采煤工作面支架支撑力达不到要求,易发生冒顶事故。 掘进巷道采用爆破法掘进时,在爆破前,对工作面支架未进行加固,容易崩坏支架造成冒顶事故。对失效或损坏的支架或支柱,应及时进行更换,否则会造成冒顶事故。(六)爆炸材料和爆破事故矿井掘进使用爆破器材,存在爆炸材料爆炸和爆破事故隐患:1.没有按照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贮存、运输、发放和使用爆炸材料。2.爆炸材料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3.井下爆破人员,包括爆破、运输人员未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对爆炸材料性能和使用不熟悉。4

25、.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各项爆破作业。爆破作业未执行“一炮四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5.使用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过期的或严重变质的爆炸材料。6、爆破人员对残爆、拒爆不得当或违章进行爆破作业。(七)提升运输事故矿井在下列情况下,存在着提升运输事故隐患:1.断绳事故 使用中的钢丝绳由于受井筒淋水、腐蚀、疲劳等影响,使钢丝绳断丝、磨损、锈蚀超过规定,在特殊情况下钢丝绳打弯、挤压、撞击变形和猛烈拉力伸长,不能及时更换,都有可能造成断绳事故。 过卷、过速、松绳等保护装置缺少或失灵,也可能造成断绳事故。2. 过卷事故 制动力矩不符合规定,制动闸的空动时间、制动闸间隙大于规定值,使之不能可靠制动。

26、 闸瓦磨损严重,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小于规定值,使贴闸压力降低,造成不可靠的制动。 防过卷、防过速、限速、深度指示器失效、闸瓦等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 超载提升。3. 带式输送机着火事故 使用非阻燃胶带,托辊的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和包胶滚筒胶料的阻燃性、抗静电性不符合要求,堆煤、防滑、防跑偏、温度、烟雾和自动洒水等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当出现堆煤和打滑时,输送带与滚筒和煤产生摩擦,输送带与带式输送机底部的堆积物产生摩擦,都可能引起输送带着火; 液力耦合器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同时易熔塞和防爆片又不符合要求,在过负荷或充液量不当的情况下,可使充填液喷出,造成人员灼伤和输送带着火。4. 跑车事故轨道斜巷没

27、有按规定装设阻车器、跑车防护装置或装置不完好,可能引起跑车事故。(八)机械伤害矿井存在以下机械伤害隐患1.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造成刮板输送机事故或者伤人。2.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未发出停止或起动的信号装置,当刮板输送机突然开动时造成刮板输送机伤人。3.推移刮板输送机时,人员未处于安全位置,被挤压伤害。4.小绞车运行时,人员未处于安全位置被钢丝绳伤害。5.绞车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造成伤人事故。6.机电设备的传动和转动部分未设置防护设施,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九)电气事故在下列情况下,可能造成电气事故:l、过电压和消防隐患。由于大气过电压,使电气设备或电缆绝缘损坏放电、短路,会造

28、成变电所停电。2、由于短路超载等事故,使电气设备烧坏,造成部分或全部负荷停电。3、主变压器容量不足、电源线路缺陷。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遇大风、雨、雪、结冰和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倒杆、断线而停电。主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备用变压器不能担负全矿井负荷的供电任务,造成停电、停产。4、电气保护装置整定不当、元器件故障,使保护装置失灵,出现拒动、误动、越级跳闸等,导致停电范围加大或烧毁电气设备。5、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有缺陷,使工作人员误操作,引起电弧、短路等,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6、维护、检修电气设备时,没有按规程对电气设备进行验电、放电、打接地线,致使电气设备残留电荷伤及人身。变电所内有关的栅栏、电工安

29、全用具不齐全或不合格,导致工作人员误入隔离区操作检修设备时造成人身伤害。7、井下电气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井下电气设备失爆,一旦电气设备内部出现电火花、电弧,引燃电气设备腔内瓦斯,传出腔外可能引爆瓦斯或煤尘。 井下电缆破损、拉脱、绝缘下降等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或电弧,可能造成瓦斯、煤尘爆炸。 电气设备保护失灵,当供电系统出现短路、过流、过负荷、漏电、缺相、接地等故障时保护不动作,会烧坏电器设备或电缆,甚至引燃瓦斯。8.井下人员触电事故 电工绝缘用具绝缘下降、验电器指示不准确,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闭锁装置不齐全、失效、指示不清,人员误操作导致人身触电。 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电网漏电、

30、绝缘下降时人身触电电流增大,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井下保护接地系统不完善、保护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一旦电网出现漏电或接地故障,电气设备外壳或外皮将产生危险电压,危及人身安全。9.井下大面积停电事故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失灵。当出现短路或其它电气故障时,保护拒动或误动,造成越级跳闸,引起大面积停电。 井下供电的双回路联络运行,当一段母线短路时,2回线路都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10.地面雷电波入井事故由地面入井的轨道、金属管路等没有在井口进行接地,或接地不良;通信线路在入井处未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安全监控传输线路未装设防雷电装置,均可能造成地面雷电波传入井下放电,产生电火花引燃瓦斯。(十)坠落

31、、煤仓堵塞和水煤溃泄事故1.煤仓上口未设置防护设施,造成人员坠入煤仓的事故。2.煤仓如果无清仓设施,煤仓堵塞,处理危险度很大;另外,仓内如果存有大量水煤,没有相应的排放措施,可能产生水煤溃泄事故。 三、事故类型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一)瓦斯爆炸及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事故容易发生瓦斯积聚引起瓦斯爆炸及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事故的主要场所:1.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2.煤巷掘进工作面。3.采空区。4.巷道贯通地点。5.爆破作业面及炮烟流经的巷道。6.盲巷。7.通风不良的其它场所。(二)矿井火灾煤矿井下火灾的主要场所(地点):1.主立井。2.副立井。3.回风立井。4.井底车场。5.主要运输巷。6.采煤工作面

32、。7.掘进工作面。8.机电硐室。(三)尘毒危害煤(岩)尘产生的主要场所(地点):1.采煤工作面。2.掘进工作面。3.运输系统的各转载点、卸载点及其所有巷道。4.地面储煤场。(四)矿井水灾煤矿井下水灾的主要场所(地点):1.上部采空区有积水的采煤工作面及其采空区。2.掘进工作面。3.穿过断层或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地点。4.与周边煤矿相邻处。5.地面受最高洪水位威胁的井口。6.采空塌陷区或塌陷裂缝处,不及时充填或充填不实,一旦遇到大雨或暴雨时,地表水从塌陷采空区裂缝进入井下。(五)冒顶片帮事故 冒顶片帮事故主要发生的场所:1.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出口。2.采煤工作面煤壁。3.掘进工作面迎头及三岔开口处

33、。4.采煤工作面及巷道掘进穿过断层、冲刷带、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地点。5.巷道维修地点。6.巷道贯通处等。(六)爆破材料和放炮事故矿井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所:1.运送炸药、雷管的井巷。2.进行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3.其它进行爆破作业的地点。4.储藏爆破材料的库房和地点。(七)提升运输事故提升运输事故隐患主要发生地点:1.主立井、副立井。2.胶带运输大巷。3.井底车场。4.采区及工作面输送机巷。5.井下轨道运输巷等。(八)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场所:1.采煤工作面。2.掘进工作面。3.运输巷道。4.安装机电设备的场所。(九)电气事故电击触电事故隐患主要发生场所:井上下变电所、井上下设备机

34、房(硐室)、采掘工作面配电点、配电线路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移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照明电器等地点。(十)坠落、煤仓堵塞、水煤溃泄事故坠落、煤仓堵塞、水煤溃泄事故主要发生场所:1.井底煤仓。2.回风立井。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总指挥:崔建华王岗 副总指挥王中明 副总指挥王健副总指挥靳天明副总指挥李世飞副总指挥李爱国副总指挥栗宏德副总指挥通风科张志华 安指中心:赵飞 安技科李如奎机电科:王军生技 科:李茂生办公 室:赵书华 供应科李卫东财务科李小宇工 会王志国综采队: 靳中亮 炮掘队: 郭利明通风队: 范晋明维修 队: 刘碾留运输队: 路跃飞排水队: 李

35、俊文督查科: 李国飞保卫科: 庞文医务室: 王岗通信组: 崔德文开拓队: 潘成林综掘队: 王强二、协调指挥机构及职责1、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本矿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机构如下:指挥部总指挥:崔建华指挥部副总指挥:栗宏德、李爱国、李世飞、王中明、赵贵虎、王岗、张志华指挥部成员:赵书华、栗宽峰、李如奎、李茂生、王军、李俊文、张志华、赵飞、李国飞、赵五虎各队负责人以及当班正、副班(组)长、调度员、医务员和工程技术员等。2、应急救援成员单位矿应急救援成员单位如下:矿安委会、安全指挥中心、安技科、生技科、机电科、通风科、信息科、督查科、运输队、通风队、综采队、综掘队、炮掘队、运回队、隐患处置队、排水

36、队、探放水队、开拓队 、供应科、办公室、劳资科、医疗所、汽车队、矿工会、保安队3、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1) 现场救护组组长:栗宽峰成员:栗清华、路跃飞、栗和平、赵五虎(2) 机电救护组组长:王中明成员:王军、崔德文、李月明、韩志刚(3) “一通三防” 救援组组长:张志华成员:范晋明、史华兵、李旦孩、申建明(4) 救护救护组组长:李俊文成员:胡芳伟、张铭(5) 物资供应组组长:李卫东成员:李军、暴艳兵、王书全(6) 医疗组:王岗(组长)、邱玲、 (7) 生活组:崔华文(组长)、崔宏星、郭恩贵(8) 治安组:庞文(组长)、高 宏 牛 清(9) 通信组:崔德文(组长)、李建中(10) 应急救援执勤成

37、员:保卫科全体值班人员4、职责分工(1) 矿长:矿长是矿井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对矿井应急救援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在人、财、物等方面要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正常需要;(2) 安全矿长:安全矿长是应急救援的副总指挥,是安全工作的主管矿长,对分管专业的应急救援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协助矿长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工作;(3) 矿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是应急救援的副总指挥,对应急救援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协助矿长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工作;(4) 生产矿长:生产副矿长是应急救援的副总指挥,对生产系统的应急救援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协助矿长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工作;(5) 机电矿长:机电矿长是应急救援的副总指挥,

38、是机电工作的主管矿长,对分管专业的应急救援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协助矿长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工作;(6) 后勤矿长:后勤矿长是应急救援的副总指挥,是后勤工作的主管矿长,对分管专业的应急救援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协助矿长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工作;(7) 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安全指挥中心主任是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各单位的全面组织、协调工作,使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8) 各生产科(室):安全指挥中心、安全技术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督查科、信息科、安全监控室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业务保安部门,各科(室)科长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落实负第一责任,对应急

39、救援工作负业务保安、技术措施、协调、组织、落实、检查等责任;(9) 各生产队:综采队、综掘队、炮掘队、机电队、运输队、运回队、通风队、隐患处置队、探放水队、开拓队等是生产系统的基层单位,负责落实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各队队长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落实负第一责任;(10) 安全技术科:是矿井安全工作的管理部门,安全技术科科长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专业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落实负第一责任,安技科对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负有监督、检查、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11) 矿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及联系医疗单位等工作;(12) 劳资科: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负

40、责安排工伤陪护,落实医疗资金及工伤经济补偿等;(13) 供应科: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器械、材料等的供应工作;(14) 矿医疗所:负责工伤的现场急救工作,及时掌握工伤的伤情,并向指挥部汇报;(15) 保安队:负责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维护厂区秩序工作。(16) 汽车队: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负责运送伤员及必要的抢险物资。(17) 通信组:负责保障矿内外、井上下通讯线路及信号的畅通,及时通过通信管道传达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情况。(18) 工会:负责工伤家属的接待及生活安排工作。(19) 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上级指示和有关规定下达有关指令,协调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出应急救援建议方案,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

41、加救援工作;跟踪事故救援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协调组织专家咨询,为应急救援提出技术支持。二、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按事故灾难等级和分级响应的原则,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地方人民政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矿属各单位在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单位由下而上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解决,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和救援装备等情况。三、矿山应急救援专家组及责任如果事故灾难需要有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时,按下列程序组织专家组参与应急救援。1、事故发生后,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首先组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研究

42、应急救援方案,控制住事故,防止事故扩大。2、由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向长治市安全生产技术协会申请,指派有关技术专家到矿指导应急救援工作。3、如果事故灾难需要更高级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时,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地方人民政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出申请,再由地方人民政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请上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委派或聘请高级专家组成矿山应急救援专家组,来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的职责:1、参与矿山事故灾难救援方案的研究;2、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灾害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3、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4、为恢复生产提出技术支持。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监控(一)、矿井重

43、大危险源的种类根据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办(2004)174号檔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定的通知所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种类,确定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存在以下三种重大危险源:1、 低瓦斯矿井:2009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6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8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46m3/min,相对涌出量为1.16m3/t; 2、矿井煤尘有爆炸性: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于2009年9月21日对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3#煤层的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3#煤层煤样火焰长度为25mm,岩粉用量为60%,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0.65M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41.32MPa/s,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30g/m3,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730;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320,煤尘不易自燃,具有爆炸危险性。3、矿井水害:奥灰水位在井田西北部,高出3#煤层最大101m,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但3#煤层至中奥陶统间有较厚的岩层阻隔,突水系数为0.018MPa/m,小于底板破坏地段突水系数临界经验值0.06MPa/m,一般不会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