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778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班级学号姓名 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3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二、预习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司马迁,字_,_时期著名的_、_和_。他的作品_(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通史,体例有_、_、_、书和表。史记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称之为_ 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臣等不肖( ) 刎颈之交( ) 广成传舍( ) 缪贤舍人( )见臣列观( ) 相如虽驽( ) 使人遗赵王书( ) 睨柱(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可予

2、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按”,察看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4用原文回答(1)蔺相如归璧于赵,秦王却无可奈何,“毕礼而归之”的原因是什么? (2)“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是如何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的? (3)廉颇听说蔺相如避让他的原因后有何表现? 三、教学流程1检查预习情况2整体感知:文章写了哪几个故事?请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答: 文章所写主要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答: 3问题探讨文章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刻画人的?答: 4文言知识整理(1)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请指示王 (古义

3、:指示,指给令) 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上前进献 今)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古义:向人敬酒或)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 )(2)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情况并释义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 ,使承担)完璧归赵 (完,使动用法 ,使完整)秦王恐其破璧 ( 破,使动用法 ,使破碎)舍相如广成传。 (舍,名动,安 置住宿)乃使从者衣褐。 (衣,名动, 穿)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 间,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动,刃, 用刀 )毕礼而归之 ( 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且庸人尚羞之 ( 羞,意动用法,以 为羞耻)相如廷斥之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 廷上)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先,意动用法,以为先;后, )(3)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状语后置句) 以勇气闻于诸侯。(状语后置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状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何以知之? (状语后置句) 君何以知燕王? (状语后置句)而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句) 拜送书于廷。(状语后置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状语后置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状语后置句)四、巩固练习1对“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B )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宁许以负秦曲 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以空言求璧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以绝秦望

5、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 B C D2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而相如廷叱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3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A B C 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

6、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

7、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禪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一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备:防备B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C王必用臣 必:如果D悉勒习战 勒:统率、组织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B )A以便宜置吏 B多间谍 C厚遇战士 D大纵畜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封李牧为武安君 B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C王翦因急击赵 D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不如因而厚遇之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 B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A B C D8把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