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791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说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说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说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说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说教案篇一:马说教案 马说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停顿和重音;复习本文重要的文言字词。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愚昧无知,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社会下的人才培养。 二、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重点) 2、品味文中5个“也”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难点) 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品析法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文章 (1分钟) 1.激趣导入: 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各种名贵轿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街头,大家知道哪

2、些名贵轿车呀?名车成为人类彰显身价地位的第二张脸。 在没有机械的时代,每个英雄的生命中也总有宝马良驹为伴【多媒体 马】,能 够日行千里,辅助项羽所向无敌的骏马名骓;载着刘备越过檀溪,摆脱追兵的宝马“的卢”;还有那跟随吕布大展神威赢得“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美称的赤兔马。“好马配英雄”,令人羡慕。倘若这些好马没有配上英雄,或者没有赏识者的怜爱,是否还会让人羡慕,名垂后世?(学生小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愈的马说,去看看千里马如何才能配英雄的情况吧。 【多媒体:马说 韩愈】 (二) 技巧诵读,感知全文 1. 听读标注,技巧诵读【多媒体:听读标注,技巧诵读】 师:语文课缺少不了“书声琅琅,笔间点点”

3、尤其是文言文,更要通过朗读,培 养文言语感。现在,请大家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屏幕上的字音,要读得准确、流畅【多媒体 易错的字音】<课程理念: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学生齐读,教师点评:(同学们读得很流畅,咬字清晰,读音准确,但是在节奏 停顿和重音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应该是预设内容(2分钟) 师:知不足而改之,现在老师为大家示范朗读这篇课文,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根 据老师的范读时的停顿和你的语感,划分好节奏停顿,标注好需要重读的字词。(2分钟)(放录音,做标记) 师:根据老师的示范朗读和你们的标注,相信同学们在朗读上一定有所进步。请 大家抬头看着屏幕上老师的标注,我们再一次来朗读课

4、文。不仅要读得准确、流畅,还要读出节奏停顿和重音。 多媒体朗读提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学生朗读时,教师在黑板上写组别。师点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为你们 在朗读上取得的进步感到骄傲。屏幕上的节奏停

5、顿,不是唯一的标准,划分节奏除了 可以按照朗读的语感,还可以按语法来划分。比如最后一句,按语法则应该在“其” 之后停顿。<删去,初中语法知识很少,再说文言文语言结构与现代文有区别>大家以 后在划分节奏停顿时,灵活处理就可以了。<这样说,学生更是无所适从>) (三) 字词过关,智力比拼 (2分钟) 师:现在我们一起解决字词问题。我们用小组知识抢答的方式完成,看哪个小组 最厉害! 【多媒体出题,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其、也、之”的归纳。黑板上写上小组的序 号,划正字的方式计分】<课程理念:丰富语言的积累> (四)探究解疑,推究文理 <课程理念:自主、合作、

6、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思考疑问(4分钟) 这篇文章的文意并不难,老师根据文意,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先 自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得出你们的答案。 (注意,尽量用原文作答)<课程理念:学生主体性、身心发展特点、 > (1) “伯乐和千里马”二者是什么关系?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千里马依靠伯乐生存)【板书:伯乐 千里马 决定 依靠】 (2)千里马有什么才能? 明确: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量大)。【板书:日行千里、食量大】 (3)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遇见了“食马

7、者”,会有怎样的遭遇? 明确:祗辱于?,骈死于?,不以?【板书:食马者 受辱,骈死,不能行千里】 (4)为什么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才能会被埋没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这几个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为何“食马者”不让千里马吃饱?) 【板书:不知马】 师:食马者不知千里马具有特殊的才能,导致千里马连普通的常马也比不上,自然难以实现 日行千里的才能。 (5)第三段中,具体反映出食马者“不知马”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2.教师引导体会感情(4分钟) 师:“策之?通其意

8、”三个句子一起连用,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排比 师:排比的句子应该怎样去朗读? 明确:读出层层递进,感情越发强烈、强调的感觉课程理念:语感、修辞 师:你觉得在这个排比句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明确,师引导:假设你是作者,你亲眼看到千里马被食马者痛打、遭受 饥饿、而且还不能被人理解。你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激愤,作者激愤的感情层层递进。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读出层层递进、越来越激愤的感觉。) 【多媒体】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食马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无知、愚昧”【板书:无知、愚昧】 师:食马者明明愚昧无知,却还不懂装懂,觉得自己可以识别千里马,只是千里 马太少,于是执策

9、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你们觉得,食马者说这句话时,应该用怎 样的语气? 【多媒体】 明确:狂妄的、骄傲的<这个评论对吗?> 师:这可以反映出,食马者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狂妄骄傲 <这个结论对吗?> 【板书:狂妄、骄傲】 <以上几个问题未体现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体验是独特”的 课 程理念,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能放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这就是初高 中教育的衔接点> (请一位学生来扮演食马者,想象当时食马者的表情、动作,再加上他说的这句 话,把食马者这种狂态展现出来。)此环节省去,从情感、态度上看,缺少包容 师:食马者明明是主观意识

10、上出现了问题,却把自己没能发现千里马的原因推给 客观条件的不如意。【板书 无马】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 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作者实在难以忍受,发出了怎样的议论?文章结尾进 行了自问自答,不是无马,其实是真的不知马,巧妙地提出本文的中心句。 【板书:无马 不知马】 “无马”是食马者主观上犯的错,“不知马”才是真正的原因,作者把“无马” 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尖锐地摆出来,表现出作者对食马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对 千里马的遭遇呢? 【多媒体】 明确:对食马者(态度)的嘲讽、控诉;惋惜、悲哀。【板书 控诉 惋惜】 (四) 感悟文情,象征写法< 课程理念:注重语文与生活

11、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感悟文情(4分钟) (1)结合文中反复出现的词,体会作者感情。 师:面对千里马的遭遇,作者怀着痛惜之情,对食马者无知狂妄,作者进行了嘲 讽。文中还反复出现了五个“也”字,也字作为语气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 语气。请大家勾出含有“也”字的句子,从句子中去揣摩这五个“也”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从而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5个“也”字:在揣摩语气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多媒体】 第一个“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对象:千里马) 第二个“也”字:批判、嘲讽的语气(对象:食马者) 第三个“也”字:

12、惋惜、批判的语气(对象:千里马) 第四个“也”字: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对象:千里马) 第五个“也”字: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对象:食马者) 2.托物寓意(3分钟)<整体寓意,个体象征> 师:我们回到题目,马说这个题目让我们想起了学过的另一篇文章爱莲 说,到底什么是“说”呢?它有何特点? 明确:古代一种议论性体裁,是文人志士借用谈论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 想。本文是作者杂说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 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师:爱莲说借用莲花象征品质高洁,那大家想一想,马说里的 “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

13、 【板书】 千里马:指人才 伯 乐: 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指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点拨:在封建时代能决定人才命运的是哪个阶级) 师: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就更能体会到文中千里马在食马者的压制下 “受辱, 骈死”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的不幸遭遇,实质是指人才因为统治者的 无知愚昧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处于不幸的境地。 3.补充背景(2分钟)<拓展,> 【多媒体:写作背景】 师:文人写文,灵感多是来自个人的经历。韩愈为什么要写一篇关于人才的文章 呢?本文的主旨(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本文的写作背景。 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名落孙

14、山,第四次考中进士,因没有参加吏部考试而不能 授官,他放弃了考试这条路,开始“跑官”,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 守门人挡在门外,之后投入地方军阀也遭受失败,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 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下了此文。 师:请大家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行为的控诉。 【板书:流露 控诉】 师:这种将抽象的道理寄托于具体形象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人才受摧残压制的事 实,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这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板书:托物寓意】 明确:托物寓意(不是

15、“托物言志”,不是重志向、兴趣;而是重现象;) (四)拓展迁移,畅谈感言 (6分钟)<初高衔接链接内容> 1、本文写中唐时期的人才现状,封闭的选人制度拒很多有才之人于千里之外。那当今的人才面临怎样的现状呢?我们来看两则新闻报道,看后,请大家谈谈你们的感想。(问:或者明确限制一点:面对当今社会的人才现状,你们应怎么做?) (由两位学生分别播报新闻,另外几个学生拿着牌子。) 新闻1,揭示选拔人才的弊端:职场选拔潜规则多、不太公正的选人制度(关系户、行贿者),选拔标准有问题(残疾人、外貌丑、身高矮、未婚青年女性等) 新闻2,揭示人才展现出路多:招聘网(智联招聘)、招聘节目(职来职往)、方

16、式多样化,机会多等。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如果你是千里马,用什么方法让别人知道你呢?> (五)教师结语(1分钟) 在封建社会,人才因统治者的昏庸无知而被埋没的悲剧,让我们痛惜。当今社会,我们拥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励的挑战。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能改变我们自己。愿大家:努力拼搏,超于自我,成为驰骋生活中的千里马! 【多媒体】 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千里马 人才托 物 马说伯乐 善于使别人才的人 寓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意篇二:马说优秀教案 马说精品教案 学习要点: 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托物寓意

17、的写法。 学习重点: 积累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形。 祇辱于( zh ) 骈死于( pin ) 槽枥 ( co )( l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sh ) ( s )( dn )食马者( s ) 才美不外见( xin ) 食之不能尽其材( s )其真无马邪( y ) 2、反复诵读课文。 3、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二、检查导入: 1、导入:由“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2、听写字词。

18、 3、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背景:韩愈,有杰出才华,仕途却多坎坷。本文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 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之叹。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 1、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读懂文意。 要求:细读课文,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 (1)学生

19、自主翻译,并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句。 (2)将疑难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3)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问题,老师注重指导。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 (1)、掌握下列词语。 故虽有名马:即使 祇辱于: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食马者:通“饲”,喂 是马也:这才美不外见:才能;见通“现”,表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能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面对尽其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2)、翻译下列句子。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到屈辱

20、,(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完一石粮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才能来喂养它。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不饱,力气不够,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 才能,听它鸣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识千里马

21、吧。 4、整体感知: 思考:作者流露出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惋惜。 同时表现了对愚蠢浅薄的“食马者”的愤懑和控诉。 5、学生试背课文,最好能当堂背会。 第 二 课 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1、提问背诵课文。 2、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二、学习研讨: 三、1、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明确: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

22、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 (3)、说说下列各条的寓意: 千里马:人才伯乐:能识别、任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明主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4)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明确: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2、 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

23、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试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1)、示例:不以千里称也。 这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2)、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 是马也,虽有?。 这个“也”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是一个反问句,把作者愤怒遣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 其真不知马也。 用“也”字收

24、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三、迁移提高: 拓展阅读,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训练点:学习以事喻理的写法。 训练片段: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

25、之璧。 【注释】:诳:欺骗。刖: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薨:周代诸侯死叫薨。泣:这里指眼泪。奚:为什么。题: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贞士:坚贞之士。理:治理,对璞进行整治。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明确: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2、马说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

26、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在卞和泣玉中,玉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后方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的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希望。 四、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骈死于(pin)一食或尽粟一石 (s ) (dn ) 食马者( s ) 才美不外见( xin ) zh辱于( 祇 ) 槽l( 枥 ) 其真无马y( 邪 ) 2、解释加点词语:(一词多义) 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而:而伯乐不常有:可是 执策而临之:鞭子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承接,连词 以:不以千里称也:因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指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疑问 其真不知马也:大概,表猜测 尽:尽粟一石:吃完 食:食不饱:吃 不能尽其材:竭尽 食马者:通“饲”,喂 3、翻译下列句子: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才能来喂养它。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听它鸣叫不懂得它的意思。篇三:马说教学设计滨泉中学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