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844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制特点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分析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即试题来源于课本,“根在课本”;试题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将多个小型实验整合成一个大型实验;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键词高考 化学 实验

2、题近年来,化学实验题的分值接近或超过化学总分的20%,这足以说明命题者对实验题的厚爱。实验题可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创新的能力。那么通过怎样的实验材枓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命题者应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高考题有两个功能:一是指挥高中教学的功能,二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纵观几年来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者的选材大都来自教材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但还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创新,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指导思想。一、试题来源于课本,“根在课本”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高考实验题涉及的知识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形,其“根”在课本。命题者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3、为指导,以教材为本,对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各类化学实验的反应原理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查,这种命题方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提示我们重视基础,重视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如,2006年全卷二的第26题:可用图示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2)为防止a中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中加热a试管的目的是:,。(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此题来源于课本上很重要的实验乙酸乙酯的

4、制法。二、试题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试题虽然来源于课本,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并不是课本实验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出具有创新特点的试题,来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改进(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迁移(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形式来命题,从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掌握情况。这样使一道题就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更具有了为高考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如,2007年全国考卷27题: 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阳离子Na+Mg

5、2+ Al3+ Ba2+阴离子OH- Cl CO32-SO42-HSO4-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1)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2)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3)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4)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据此推断它们是A_B_C_D_E_。此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推断题,因为没有告诉原物质有哪些,而是告诉原物质的组成离子有哪些,所以还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问题,增加了难度和区分度,创设了新的情境,这正是命题者的用意所在。

6、再如,2003年全国卷33题,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图2方法一:方法二:在如图2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2)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3)为了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在试管和试管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实验步聚是。(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此题的课本原形是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此题的原理是保证生成氢氧化亚铁清晰可见,关键是在操作过程中如何赶走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和赶走反应容器内的氧气以及在什么时候赶走最合适,此方法弥补了课本实验中的弊病,可以使实验者清楚地看

7、到白色沉淀的生成,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由此题受到启迪,还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用稀HNO3与Cu反应制取NO时,怎样处理才能使NO不被O2氧化呢?从而开扩学生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三、将多个小型实验按一条主线串联,整合成一个大型实验这种题的立意往往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此种题将继续体现在今后的命题中,如选择装置仪器,选择实验方法、顺序(操作和连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实验现象,评价实验的方案等。气体的制备除杂的思想模式是气体制备洗气干燥性质检验产品收集尾气处理。例如:2006年全国卷一的第28题就是以实验室制CO2,CO2和H2O蒸气与Na2O2反应产生O2并净化O2,最后收集并检验O2为主

8、要线索,综合考查实验能力。再如,2007年全国卷28题:水蒸汽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图3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其目的是。(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此题不难,但综

9、合性强,将仪器的选择,试剂的选择,仪器连接顺序,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等相关问题串联在一起,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四、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实验试题的命制一般是从中学阶段学生最熟悉的基础实验入手,由简到难,由收敛到发散,由具体到开放,逐步实验对能力的考查。考查的侧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气密性的检验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物质的制备,固体物质的制备,有机物的制备等),实验方案设计与定量实验,实验安全等,更加突出对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而且常以综合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同时会与元素化合

10、物、化学概念和理论等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2000年为CO2与NaOH反应;2001年为制H2的简易装置;2002年为喷泉实验;2003年为Fe(OH)2的制取;2004年为物质的推断;2005年为基本物质的鉴别;2006年为CO2的制取和性质;2007年为初中的H2和CO还原CuO等基础实验。理解了命题特点,我们在复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善待课本中的实验,要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成败关键,进行装置创新,条件创新和方法创新。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注意实验细节,勤于思考,善于解疑,多留意身边的化学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避免思维

11、僵化,语言表达不清楚,顾此失彼等现象发生,以课本为根本,提高实验能力。参考文献:1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

12、-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

13、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

14、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