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846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资料《人教实验版数学五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实验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根据知识的特点划分如下:(一)数与代数 (三)统计与概率1、因数与倍数 统计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四)数学思想方法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数学广角找次品(二)空间与图形 (五)综合应用1、图形的变换 1、粉刷围墙2、长方体和正方体 2、打电话在本册教材中,图形变换、打电话和数学广角是新增内容,因数和倍数与原教材的数的整除相比变动较大,降低了知识难度。下面就本册各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作以简介: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学生

2、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对自然数和整数的性质的认识,还为学习分数中的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而且可为中学学习代数做一定的准备。但是,这部分知识,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知识的前后联系紧密。要使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操作和直观;二是加强算理教学;三是加强对易混的概念、计算方法的区分练习;四是加强判断推理的练习。内容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册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加强了分数概念的教学,并注意在已有知识的基础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主要体现在:一、在第五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3、进一步概括分数的意义,引出单位“1”的概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分数的意义。二、说明可以运用分数的意义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明,为什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要用除法计算。三、分数的分类,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把带分数看作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四、在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注意联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加以说明,强化理解和记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共同点,把它们结合起来教学,便于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掌握计算法则。内容包括: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

4、算先着重教学一般的运算顺序,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指出分数运算的特点,即可以先一次通分。然后教学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是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也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的注意加强了实际操作和联系实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

5、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

6、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入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

7、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入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详细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

8、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看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本册教材的编排特点:(一)改

9、进因数与倍数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识到,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学习过程显得比较枯燥。所以,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意体现近年来

10、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1. 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1)不再以整除概念

11、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地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

12、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2. 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注重提供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注意内容的呈现、展开尽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习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

13、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3. 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加强了拓展性和知识性。内容精简之后,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教材在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安排较多的拓展性知识作为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例如,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81页)等,都是为了丰富学生关于整数

14、的知识,激发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兴趣。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与整数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二)改进分数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

15、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但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注意体现数学课程标准

16、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1. 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小学数学里,引进分数概念是小学生关于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比较少,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例如,“分数的产生”提供古人测量与孩子分物的两幅直观图,帮助学生感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则通过直观插图,从两个方面说明的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

17、),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2. 对部分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或精简。其一,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适当后移,不再安排在本单元中;其二,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结合在一起教学;其三,将以往“约数与倍数”的部分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即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同样,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这样的调整,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3. 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不再采用唯

18、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教学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改进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还介绍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不是10、100、1 000等的分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 000等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 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本套教材特别注意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讨新知识。例如,无论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9、的引入,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图形的变换”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

20、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册教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等,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

21、,加强图形特征的直观教学。例如,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让学生观察钟表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认识它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不仅设计了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判断某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图案的特征,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和“剪开”,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则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

22、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对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教材中,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得不够。本套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每种图形的特征,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形象、生动的

23、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方木块拼摆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材编排还加强了联系实际。例如,从现实生活素材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介绍了容积概念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等等。这些变化使以往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的这一单元有了一个新的面貌,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四)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

24、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关于统计的教学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众数,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找出数据的众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其二,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例如,众数的含义是通过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得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

25、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显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本册教材所选素材涉及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五)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

26、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

27、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融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粉刷围墙”和“打电话”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28、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册教材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变换”单元,呈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涵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地

29、解决问题这些策略中闪烁的数学方法的奇妙。教材还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例如,安排了14个“你知道吗?”,6个“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材还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了很多需要他们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概念,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120各数的因数个数有规律的活动,从而为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0、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索出的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五、提示几点: 1、图形的变换:以前在二上册教材中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和概念,五下册教材中出现这个内容,一是会找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另一个就是画轴对称图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是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如一幅图画是轴对称图形,但不能说人的左手和右手是轴对称图形,而应该是轴对称关系。第一单元中的旋转就学生而言,理解地难度相对比较大,旋转的方向一般都能看出来,关键是在一

31、个具体的图形中旋转的角度怎么去让学生理解,它不像教材例3和例4中给的一个钟面图和一些画好的方格,这些都是些学生能实际接触、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如果只单纯地给你一个图形怎么去把握?而且教材中只讲述了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案,但在具体的作业习题中出现了大量的组合图形(如俄罗斯方块图)如何旋转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里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缺乏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上课时很多学生提到的汽车行驶是一种平移现象,但有的学生说车轮是旋转现象,我们就必须跟学生讲清楚:汽车行驶时,如果把汽车看成一个整体,其运动是平移。如果只研究车轮的运动,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

32、为旋转,一种认为平移并旋转。 2、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中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教材中无求棱长之和这一内容,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给一个盒子的棱角包边就涉及到求棱长之和的内容,我们有没有必要让学生求?3、P83页的“你知道吗”中提到互质数的概念,在老教材中是以新知识和必掌握知识的形式呈现,新教材不作重点强调,只是作为课后辅助掌握知识,我认为不妥,必须跟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互质数的概念。 4、统计这一单元中在以前学习过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内容:众数,它是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我认为理解众数不是重点,而是要理解众数的作用: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最后还要把

3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知道几种数的区别与联系。 5、数学广角中涉及到生活中用最快的速度称重找异品的问题,作为学生来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设计成一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再充分感知最后总结。六、课时安排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