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866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初三化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化学复习(九)物质的检验、鉴别、推断及分离提纯 姓名_ 一、知识点6、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8、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

2、盐(Cl-):用AgNO3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BaCl2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酸: 全部溶于水 ;2、碱: 大多数不溶于水,NH3H2O、KOH、NaOH、Ba(OH)2溶于水,Ca(OH)2微溶;3、盐:a、 钾盐 、钠盐 、铵盐 、硝酸盐 四类盐都易溶于水; b、盐酸盐(即氯化物) 绝大多数溶于水 , 只有AgCl不溶于水 ; c、硫酸盐 绝大多数溶于水,

3、 只有BaSO4不溶于水 ,Ag2SO4 、 CaSO4微溶于水 ; d、碳酸盐 绝大多数不溶于水, Na2CO3 、K2CO3 、(NH4)2CO3溶于水 , MgCO3微溶于水 。二、例题讲练:四、物质的鉴别(一)知识点1、酸液(H+):用紫色石蕊试液;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2、盐酸或盐酸盐的检验(Cl-的检验)向其溶液中加入 ,有 沉淀。 如:HCl + AgNO3 = AgCl+ HNO3 NaCl + AgNO3 = AgCl+ NaNO33、硫酸或硫酸盐的检验(SO42+的检验)向其溶液中加入 ,生成 沉淀。 如:H2SO4 + BaCl2 = BaSO4+ 2

4、HCl K2SO4 + Ba(NO3) = BaSO4+ 2KNO34、碳酸盐的检验(CO32+的检验) 向被检液(或固体)中,加入 ,有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如: K2CO3 + 2HCl = 2KCl + CO2+ H2O CO2 + Ca(OH)2 = CaCO3+ H2O5、物质的鉴别(1)不用其它试剂的鉴别a、借用试剂法:从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用识别出的物质鉴别余下的几种物质。例1、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溶液:氢氧化内 硫酸镁 硝酸钡 氯化铁 氯化钾。则下列鉴别顺序合理的是( )A、 B、 C、 D、例2、有4瓶常用溶液:BaCl2溶液,NaCl

5、溶液,Na2SO4溶液,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分别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1)(2)(3) (4)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1)(2)B、(3)C、(3)(4) D、(4)b、两两混合法:每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作用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确定物质保称。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Cl、AgNO3、NaNO3、HCl例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

6、鉴别出来的是( )A、MgCl2、NaOH、HCl、KCl B、KCl、Ba(NO3)3、KOH、HNO3C、CuSO4、NaCl、NaNO3、BaCl2D、BaCl2、Na2SO4、Na2CO3、HCl(2)加入试剂的鉴别1、加入一种物质的鉴别:例1、只用酚酞试液,就能将各组内的三种物质的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Ba(OH)2、NaOH、FeCl3 B、KOH、NaOH、H2SO4C、HCl、HNO3、Ba(OH)2 D、Ba(OH)2、HCl、H2SO4 点评:酸碱性差异,可选用指示剂或PH试纸或用Na2CO3溶液等来鉴别。 例2、用经济、简便的方法鉴定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

7、体粉末,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稀盐酸B、紫色石蕊试液C、水D、氢氧化钠溶液点评:当鉴别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时,则可用水来鉴别,但加入试剂后,有多少种物质,就应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现象。例3、要鉴别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和硝酸钾,可选用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盐酸,要求每选一种试剂只能鉴别出一种溶液,则选用药品的先后顺序是 。点评:每次选用的试剂只能与被鉴别的四种溶液中的一种产生一种特殊的现象。2、加入多种试剂鉴别(实验设计题)例6、氯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某学生欲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提纯。方法一: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盐酸,蒸干溶液。 方法

8、二: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稍过量盐酸,蒸干溶液。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 不合适,并说明理由: 。(二)练习1、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C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B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CKNO3 HCl CaCl2 NaOH

9、 DNH4NO3 H2SO4 NaOH MgCl23、某同学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的蓝色由Cu2+ 决定的,而不是SO42-。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无意义的是( )A、观察H2SO4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SO42-无颜色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振荡,静置后溶液变为无色 C、将饱和CuSO4溶液降温,出现蓝色晶体 D、在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而溶液颜色无明显的变化4、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Fe-H2-Cu;方案二:CuO-CuSO4-Cu在两个实验方案中,你认为更好的是 ,理由是 。4、ab

10、c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李明同学想利用该装置制取干燥的O2,应对装置作何改进?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中盛放的试剂是 。李明同学还想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取H2和CO2,请你对他的方案给予评价:制取的气体A中盛放的试剂B中盛放的试剂评 价(回答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说出理由)H2Zn、稀H2SO4浓H2SO4CO2大理石、稀盐酸浓H2SO4五、混合物的除杂(一)知识点1、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在除掉杂质的同时,不得引入新杂质;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易分-操作简单易行,杂质容易被分离除去。2、除杂方法:(1)物理方法沉淀过

11、滤法:见前面的过滤操作一节的内容。如KCl(MnO2)。结晶法:见前面的结晶操作一节内容。如:KNO3(NaCl)。(2)化学方法沉淀法:如HCl(H2SO4)加BaCl2 H2SO4+ BaCl2=BaSO4+HClNaCl(CuCl2)加NaOH CuCl2+2NaOH=Cu(OH)2+2NaCl 化气法:如NaCl(Na2CO3)加HCl或加CaCl2 Na2CO3+2HCl=2NaCl+CO2+H2OKCl(KClO3)、CaO(CaCO3) 、CuO(C) 2KClO3=2KCl+3O2 吸收法:如H2(CO2、HCl、水蒸气)分别将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和盛有

12、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 。 溶解法:如CuSO4(CuO)加稀H2SO4 CuO+H2SO4=CuSO4+H2O NaCl(NaOH)、Cu(Fe)、C(Fe2O3)等。加热法:如CuO(Cu)在空气中加热, 2Cu+O2=2CuO 等(二)练习1、从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残留物中,分离得两种物质。分离得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分离得到氯化钾晶体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过滤 加热蒸发滤液 洗涤 溶解混合物 A、 B、 C、 D、2、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和硫酸钠杂质,可用下列方法进行:粗盐 溶液 滤液 滤液 精盐 回答:(1)a、b两种溶液可能分别是( )A、BaC

13、l2、Na2CO3 B、 Na2CO3 、BaCl2 C、K2CO3 、Ba(NO3)2 D、 Ba(NO3)2 、K2CO3(2)最后一步加入过量的盐酸和蒸干的原因及作用? .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2003年眉山中考)A、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适量的稀盐酸) B、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适量的稀盐酸) C、CO中混有少量的C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KCl中混有少量的K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 溶液)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2002年眉山中考)A、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盐酸)B、二氧化碳中含有少

14、量一氧化碳(石灰水)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硫酸铜(铁粉)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2001年眉山中考)A、除去CO中的少量CO2是将气体通过烧碱溶液 B、除去CO2中的少量的氧气,是将混合气体氧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Na2CO3,是加入适量的盐酸 D、除去CO2中少量的CO,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6、含有下列杂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测得样品中氮的含量为37,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2000年眉山中考)A、NH4Cl B、NH4HCO3 C、(NH4)2SO4 D、CO(NH2)2 7、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

15、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8、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溶液是( )A.HNO3 KNO3 KOH B.KNO3 NaCl Na2CO3B.Na2SO4 BaCl2 Na2CO3 D.NaOH Ba(OH)2 H2SO4 9、甲同学持有食盐、纯碱、胆矾、高锰酸钾和碳酸钙五种固体样品。他把这些物质分别研磨成粉末后,请乙同学鉴别它们。(1) 乙同学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可鉴别出来的物质是_;

16、(2)若要设计最简单的实验、用最少的实验步骤并选取最经济、最常见的试剂将余下的物质鉴别出来,则该实验分_ 步操作(填数字),所加试剂是_。10、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无色透明的滤液。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氢氧化钠外,是否还有未反应完的反应物(检验一种物质即可)你想检验的物质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论过量CaCl2溶液混合物溶解(NaCl溶液中含少量Na2CO3)蒸发溶液沉淀A固体物质B11、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上海)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 (2)加入CaCl2

17、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 (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河南)分别选用一种试剂,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1)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Ba(OH)2 ;(2)H2中混有少量的CO2 ;(3)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13、(江西)粉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用品,已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钙元素。小强和小雯同学一起探

18、究粉笔的组成。 提出问题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 猜 想小强认为:可能含CaCO3 小雯认为:可能含CaSO4 为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参与方案的设计并补充完整。 (1)将少量的粉笔灰放入水中,搅拌后形成浑浊液。取过滤所得滤液和滤渣分别进行实验;(2)取少量滤渣与 反应,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小强的猜想是正确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 溶液和稀硝酸,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则证明小雯的猜想是正确的。14、(大连)某活动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了一些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中,以及废铁屑、废锌屑的混合物。在回收银时,他们将一定量的上述金属混合物加入到含硝酸银的废液中,充分反

19、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滤液(所含其他杂质不考虑)。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他们做出下列猜想:(1)溶质为硝酸亚铁(2)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3)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来铁(4)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银。(1)上述猜想中,错误的是(填序号)_,其原因是 。(2)有的同学认为滤液中溶质有硝酸锌,你认为是否正确?_,其原因是_(2)某同学将一铜片放入滤液中,目的是_,一段时间后铜片没有发生变化,上述猜想中可以排除的是(填序号)_.六、物质的推断(一)知识点1、推断方法:根据物质的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来寻找题中的“突破口”。含Fe3+的溶液显 色,含Fe2+的溶液显 色,含Cu2+的

20、溶液显 色,含其它离子的溶液一般为 色。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出现不溶物:一是原混合物中含有不溶物(CaCO3、BaSO4、AgCl、Mg(OH)等);二是混合物中的物质两两反应出现的沉淀物。有色沉淀物:Fe(OH)3为 色,Cu(OH)2为 色。难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物: 、 。能溶于酸但无气体产生的白色沉淀物一般是不溶性的 ,如Mg(OH)2等。能溶于酸且有气体产生的白色沉淀物一般是 ,如CaCO3、BaCO3、Ag2CO3等。2、推断类型:(1)叙述型推断题例1、(2003年眉山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已知甲为钾盐,乙为氯化物,丙为碱,经下列实验操作,其结果分别是:(1)甲、乙的溶液混合后无气

21、体或沉淀产生;(2)乙、丙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红褐色沉淀;(3)甲、丙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甲为 、乙为 、丙为 。例2、(2001年眉山中考)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Cl、NaOH、CuCl2、MgSO4、NaNO3和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了以下四步实验,其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将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蓝色透明溶液。 向溶液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BaCl2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将该沉淀滤出。 在上述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无变化。 向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22、(1)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2)肯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3)不能判断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2)密码型推断题例3、(2002年眉山中考)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钠盐,B为氯化物,C为碱。经下列实验操作,其结果分别是:A + B无现象 B + C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 + C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则A为 、B为 、C为 。 例4、(2003年四川中考)有A、B、C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在溶液中,三者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1) A + B 钠盐 + 水 + 二氧化碳(2) A + C 盐 + 碱 (3) B + C 盐 + 水 ,且反应(2)生成的盐溶于稀硝

23、酸,反应(3)生成的盐不溶于稀硝酸。则A、B、C三种物质的名称分别是 、 、 。+CO2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C全部溶解白色固体A白色沉淀B+H2O+HNO3(3)框图型推断题例5、有一包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FeCl3 、CaCO3 、NaOH 、Ba(OH)2 、BaCl2 、Na2SO4 中的几种,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试用化学式填空 :(1)白色沉淀B是 ,D是 ;(2)白色固体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为 ;(3)若白色固体A中只含二种物质,它们是 ;(4)白色固体A还有哪些可能的组成: 。例6、A、B、C、D四种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根据推断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4、 ,C ,D 。(4)表格型推断题例7、鉴别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1)学生甲得知氯化钡溶液显中性,选用了一种指示剂;学生乙选用了一种酸溶液;学生丙选用了一种含钾元素的正盐溶液,三位同学都一次鉴别成功。请推断他们选用的试剂:甲、 乙、 丙、 。 (2)学生丁认为不用其他试剂也可以鉴别。丁将三种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B、C,按编号取样品两两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上图,由此可确定各种物质。(表示产生沉淀;表示产生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请写出A的化学式 。例8、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

25、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 。(二)练习1、有一包粉末,可能是由NaCl、Na2SO4 、Na2CO3、Cu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学生欲探究这包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取上述溶液,加入NaOH溶液,无现象发生;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盐酸,无现象发生。请你根据该学生的实验现象,分析推测这包粉末的组成: 2、有A、B、C、D四种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溶液。取少量样品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A、C使酚酞

26、变红,B、D不能使酚酞变色。再取少量样品,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A、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D中无现象。 (1)确定A 、B 、C 、 D 。 (2)写出用A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 。3、A、B、C、D、E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已知A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E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1)2A + B = C + 2H2O(2)C + D = BaSO4+ 2A(3)D + CuSO4 = BaSO4+ E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 4、有碳酸钠、盐酸、氯化钙三种溶液,为了鉴别它们,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进行如下实验: 若A、B混合,有白色沉淀产

27、生,则C为 ; 若A、B混合,有气体放出,则C为 ; 若A、B混合,无任何现象,则C为 ; 上述(1)中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5.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FeCl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 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 取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 取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请回答: 由实验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实验可说明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实验可说明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一定有 ,可能有 ,为了验证它是

28、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用文字简述) 。6、小明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夏门)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含有氧元素,则A的名称是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 ,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7.右图是一定条件下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只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B、C、E、F均是初中常见的无色、无味的单一气体。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 E_ F_ H_。写出符合反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8.A、B、X、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写出:Y

29、、X的化学式:Y_X_。CuO B的化学方程式:_。9、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北京)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

30、“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或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10、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天津)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无色气体D

31、的化学式为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11、老师请小刚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瓶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小刚取这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到以下现象:由此小刚能推测出三种溶液分别是:(吉林)A为 溶液;B为 溶液;C为 溶液。12、(广州)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D是盐,E是酸。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C+E=A+2F 2B+E=D+2F A+2B=C+D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 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