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923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县第一中学坐落在美丽的天山脚下、辽阔的准格尔盆地南缘*县城,是一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学校。从校园俯视图来看,我们可以如亲临其境般地感受*一中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在校园的中央生长着两棵躯干粗壮、枝叶婆娑的老榆树。虽说这几棵老榆树都有一百多年了,然而,自*一中建校以来,时间给老榆树的年轮增加了五十圈,使老榆树的枝叶绿了五十次。如果能把老榆树的年轮剥离开来,她的每一圈年轮上都记载着*一中的一段历史;如果能把老榆树的叶子收集起来,从她的每一片叶子上都能读出*一中的一个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疆解放后,西部边疆的教育在饱受战乱冲击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1957年,*一中随县政

2、府搬迁,正式迁入现址。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里,边疆粗犷的山、灵性的水,孕育了她的筋骨,铸就了她的体魄,使她挺起了坚强的脊梁,充满了艰苦创业的豪情。当岁月的水露折射出记忆的彩虹,半个世纪的故事就不会尘封;当历史的档案被一层层地翻开,字里行间涌动着无限的思绪和激情这是*一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校门,教室和宿舍几乎都是师生们自己动手修建的。当时,*一中的条件非常艰苦,设施非常简陋。但尽管如此,学校领导和老师忠于事业,严谨治学。并逐渐形成了“勤奋、求实、探索、创新”之校训。1964年,第一届汉语高中班毕业,有七人考入大专院校。这是1962年由教师们集体创作的*一中之歌。“蓝天底下鸟儿飞翔,绿色的校园幼苗

3、在成长”,“这儿就是*一中,年青的一代茁壮成长”。慷慨激昂的歌调,优美动听的旋律,每个师生都耳熟能唱。直到今天,六十年代的老校友每次聚首,再唱起这首校歌时,依旧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是*一中七、八十年代的校门,学生宿舍和操场。“文化大革命”以后,教学工作亟待加强,学校发展百业待兴。*一中几经努力,走上了正轨。学校面貌开始变化,教学质量逐年上升。虽说盖起了一栋行政办公楼和一栋学生宿舍楼,但10057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中,大部分仍是“穿靴戴帽”的平房。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5年,*一中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平均只有15%。这是*一中1982年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1986年,*校长重返*一中,使学校进

4、入较快发展时期。在这期间,学校抓管理、抓师资、抓教学、抓硬件建设,取得明显成果,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环境和硬件建设有了很大变化。到建校四十周年前夕的1996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楼房和砖混结构的平房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萌,花团锦簇;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到88%;高考升学率连续五年居于自治区同类中学之首;整个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探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1991年修建的当时全县最早的教学楼。这是*一中九十年代的学校大门。这是*一中九十年代的美丽校园。1998年,学校实现了初、高中分离,成为汉语高级中学。2000年,随着*县高中教育的普及,学校逐

5、年扩大办学规模,在校人数每年以300人的速度递增,成为全疆高中扩招的成功典范。2002年,时年34岁的李远才同志接任*一中校长,与党支部书记王国满同志共同肩负起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担,并确定了“把*一中办成管理科学、教学严谨、学风扎实、师资优秀、纪律严明、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的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发展目标。2003年,经过一年时间的艰苦准备和积极创建,*一中进入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行列,这对于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教育品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02年至今的这6年,面对周边县市教育事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一中强抓机遇,准确定位,提出了做大做强高中教育的口号,在成功实现高中扩招后,又将目标定为

6、在做强优势高中上。从2002年开始的6年间,学校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新建了综合教学楼,逸夫实验楼,三幢学生公寓楼、五幢教师住宅楼、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功能齐全的篮球训练馆、田径训练馆,建起了校园广播电视台,2005年投资建设了塑胶田径运动场,2006年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学生食堂、艺体综合楼,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教学设备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一中现在的校门,操场和校园。梦里萦绕的往事渐行渐远,却是永恒刻在心头的执着和热爱,永不褪色。*一中五十年的奋斗跋涉,栉风沐雨;五十年的磨砺攀援,枝繁叶茂。现在,*一中之所以名声大搌,荣誉如潮;*

7、一中之所以成就辉煌,桃李芬芳,正是因为始终洋溢着艰苦创业的豪情;始终飘扬着德育为先的旗帜;始终奏响着教书育人的旋律;始终是莘莘学子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德育为先是*一中最为突出的办学特点。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教学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德立校、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宽教育领域,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实现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师德建设入手,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办德育讲堂,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从考试不*、拾金不昧、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

8、等道德行为规范抓起,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遵守学校纪律,做文明学子。学校坚持环境育人,修建了以“求知”为主题的雕塑、“劝学亭”、浮雕,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像,以及由道德文明、榜样丰碑、法律法规、为人处事、感恩教育、养成教育6大类74块版面构成的德育长廊,使学生们见景思义、进德修业。学校围绕多层面的规范养成教育,以个人卫生、仪表仪容的检查和“文明生”的评比促养成,以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校规、法纪教育强规范,通过组织学生军训、聘请法制副校长做专题讲座,参加各类法律宣传活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开辟学生值勤、学生记者、代理班主任、模拟法庭等岗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社会

9、角色体验。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爱好、兴趣,学校把特色教育作为提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业余时间举办各种特色培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生物标本室、学术厅、电子阅览室、室内体育竞技训练室、广播电视演播室、塑胶田径运动场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开展了跆拳道、武术、散打等特长教育,培养了兴趣爱好,陶冶了精神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2006年,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首批向全疆招生的高中汉语“宏志班”在*一中顺利开办,共招收了5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宏志班”学生自立自强,尊敬师长,常怀感恩

10、之心,牢记报国之志,学业成绩和做人律己成为全校师生的榜样。2007年4月,新一届自治区高中“宏志班”再次落户*一中。生活因变化而丰富,青春因多彩而美丽,在丰富中吸取生命的营养,思考人生的真谛;在美丽中磨练坚强的意志,铸造健全的人格。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校因师而立。老师们象蜡烛,执着地照亮学习求知的路途;象灯塔,无私地引航学习锦绣的前程。他们崇师德、铸师魄、强师能、乐在杏坊勤耕耘,只为桃李吐芬芳,以忠诚和责任为核心的敬业团队疑炼着*一中的精神,支撑起*一中的蓝天,推动着*一中的发展。付出一份心血,收获一份成果。这是*一中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20022007年*一中连续6年保持高考升学率在91%以上,考入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逐年递增,教学质量位居自治区前列。五十年风雨路,令人难忘。新世纪在召唤,任重道远。蓦然回首,岁月流过的地方,回荡着生命的歌唱;眺望远方,脚下的路很长很长。教书育人,是*一中的使命;传承文明,*一中谱写盛世华章。聚集全部的智慧和热情,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