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933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 目: 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 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春江花 月夜诗词鉴赏为例 姓 名: 学 号: 200909010013 院 系: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年级班级: 2009级教育技术学本科1班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31日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

2、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论文题目: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作者单位:教育科学系作者签名: (学号:200909010013) 2013年5月31日目录摘要2Abstract2引言31.学习动机的概念31.1学习动机定义的分析31.2课堂中学习动机的界定42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2.1分析教学对象的基本特征62.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画面感和艺术效果吸引学生62.3通过朗诵环节来加强课堂互动72.4创设情境,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诗人创作的意境当中,激发去深层地体会诗词的内

3、涵的动作行为73用多媒体课件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73.1语文课堂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重要性。73.2语文课堂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利于创设情境73.3课件的制作与选题方面所要注意的问题8参考文献10致谢11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课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课堂之中去,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加普及,然而如何利用好多媒体课件来促进学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问题多媒体素材的选取,制作和使用等环节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和弊端。而且,更许多人在重视外语的同时忽略了我们母语-语文

4、学科的重要性,故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动机和热情。本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动机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学习动机;多媒体课件;语文课堂Research on multimedia courseware to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Chinese- with moonlit night poetry appreciation as an example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mprovement o

5、f multimedia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multimedia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classroom teaching, especially the us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however, how to use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to promote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to stimulate learners learn is the

6、 selection problem of multimedia material is worth pondering, part of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of no small. Also, more many people in the emphasis on foreign language but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our native language -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therefore, many stu

7、dents lack of motivation and enthusiasm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how to use multimedia courseware to stimulate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

8、ons.Keywords: learning motivation; multimedia courseware; classroom teaching of Chinese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选择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语文科目教学,来提高课堂气氛,丰富学习内容, 激发课堂的学习动机。诚然课件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上教学的许多不足,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其弊病也逐步显现了出来,如课件容易喧宾夺主缺、乏双向交流、过分把注意力集中课件上以及课件本身的诸多问题会造成课堂学习动机降低、教学效果不佳1。故而,在此从实际出发,针对学习者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通过

9、,实践应用,以提高课堂学习动机为目的,来探究和总结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中的利与弊,进而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来对课件的制作、使用、做出指导,解决课堂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来完善教学课程,来丰富课堂、创设情境、加强师生互动,进而达到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目的。1.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就是学习者自身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即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要学习,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依此来激发学习的动力去进行更好地学习。它将与学习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倘若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2。1.1学习动机定义的分析学习动机(Motivation)是指引发并维持学习活动的倾向,在试图

10、解释这种活动的过程,人们常常用动机描述某个发出的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行为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而对于动机科学研究则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心理学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于学习动机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更是无法十分确切地给出其准确的定义。而较为广泛的是把学习动机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内在学习动机观。认为动机是行为的内在动因,是“推动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内在力量”、是“激励人们去完成学习行为的主观原因”。 第二类,外在学习动机观。这种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刺激等作用。认为学习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学习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第三类,中介学习动机观。认

11、为学习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的作用”,“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 第四类,整合学习动机观。认为学习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3。总之,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组合而成的,而这两者又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学习需要时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最根本动力,学习者只有在有了这种最根本的需求下才可能发生学习的活动,否则,学习活动将不可能存在。而学习期待则是学习者通

12、过学习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且对学习者是否能达到目标可以起到促使的作用。故而,两者缺一不可4。1.2课堂中学习动机的界定1多媒体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使语文的课堂教学日益丰富起来,对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都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多媒体课件作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的集中体现的代表,更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甚至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课件致使课堂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过程,背离了教学课件的初衷。从社会的整体教学现状来看,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整体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容乐观。我们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要想解决这种对语文学习整体疲软的现象就要从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的需要出发,而这种

13、学习的内在需要就是学习动机。学习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方式和学习能力等认知因素,还要受到某些非认知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制约因素是除了智能之外的心理因素, 动机就是最主要的成分了。动机对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对完成某项工作有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并且出色地完成这一项任务;有的学生对这项任务则反应交为冷淡,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这种行为差异与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关系5。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需要,更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由内驱动力和诱因两因混合而成。对有机体的行为动向起激发、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

14、力,既可以说明学生为什么学习、又能够说明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够说明学生愿意学什么的原因。学习动机激发起适应性的行为,使这一行为指向某一要追求的学习目标并且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维持恒定的学习行为。学生们在各种各样动机的驱使下而产生学习的行为活动,不同的学习动机所产生的行为效能感是不同的,对学生的行为的维持和调节能力也有所差异。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进行有效的自助性学习,行动起来定会事半功倍6。简单地说,课堂学习动机就学生本体愿意去学习课堂内容的一种程度指数。2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结合现有的状况针对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现就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题,以古诗词鉴赏过程为例进行分析探究。

15、该案例内容为高中语文程内容,该案例的教学设计内容思想是:体现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丰富性和教学性的特点,充分利用音、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以“创设情境、提出课题、自主探索、知识延伸、激发学习动机”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情境导入: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春、江、花、月、夜等五字景,分别为;春风和日丽春日暖,鸟语花香最是春;江波光粼粼,白帆点点,鱼儿闲游,沙鸥翔集;花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月静谧 、安详 ,远离尘嚣与世 俗。朗朗乾坤 ,玉 盘高悬 ,银散人间。夜远离了繁杂与喧闹,披着月光,闻着花香,静静地聆听着灵魂深处的声音。用这些唯美而有意境的

16、画面来引导学生,使其犹如置身于仙境,去感悟这神一般的恩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呈现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大家思考一下,在你所了解的古诗词当中与这几种景物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一篇当中涵盖了所有这些景物的诗篇又哪些?罗列同学们的答案,书写在黑板上。而后板书出春江花月夜整首诗词。而后播放相关音频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的创作意境。自主探究:在跟随者音频朗读之后,认真思考整首诗歌的意境,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琢磨,并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标记起来,进行分组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学生浏览课内拓展资料,更深入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启发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

17、让学生分别阅读课件中的“知识宝盒”, “故事宝盒”,从不同的层面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的理解,是对课文的延伸。拓展阅读资料介绍了诗词作者张若虚的生平,以及他的创作风格。在诗歌理解方面,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启发学生多思考,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布置课后作业: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另一首唐诗,初步感知诗歌的风格、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情感。3.本唐课是一节较为成功的关于古诗词奖赏的课,教学中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各种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合作探究等能力,整个教学活动中较为充分地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传统的教

18、学相比,该堂课程利用多媒体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质量。2.1分析教学对象的基本特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正处于个人认知发展阶段形式运演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一定演绎思维、系统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已经摆脱了实际经验的支柱,具备了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的能力。2.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画面感和艺术效果吸引学生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

19、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在该案例中,以春、江、花、月、夜等五个极具美感的画面以次呈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指引学生对诗人创作意境的向往,引导学生对人生意味的追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2.3通过朗诵环节来加强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知识双向交流的过程,而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更是要注重到这一点。2.4创设情境,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诗人创作的意境当中,激发去深层地体会诗词的内涵的动作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展示过程,课件以春、江、花、月、夜等五幅意境的唯美的画面展开,春的烂漫、江水的涌动、花的娇艳、月光的静谧、夜的苍茫,都扑面而来,仿佛是一种时空的错位,瞬间都

20、回溯到了作者的那个时代,来到了作者身边。春天的夜里,皎洁的月缓缓从海面上升起来,余晖洒落春江,在这苍茫的夜色里,花儿开得正浓,开遍了这个原野,在这个宁静的春日的夜里,只有诗人一个漂流在江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公潮升”来的也就是那么自然了,仿佛本身只是一种自然的馈赠7。在这种唯美的情景中,诗歌的创作者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位穿越时空的导游,带领着学习者进行着诗歌本身的发现之旅,诗歌的每一句都会慢慢地自然地呈现出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已经不再需要去深思琢磨了,貌似变成了一种心灵的交流,只需耐心地去聆听诗人的娓娓道来。3用多媒体课件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3.1语文课堂课堂中多媒体

21、课件应用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指教师利用音像、网络、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帮助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8。课堂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飞速发展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条件的变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多媒体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已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语文学科中,教具的运用已由最初的挂图、录音机到幻灯片,投影仪等到现在普遍运用的多媒体。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又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需要多媒体教

22、学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2语文课堂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真实的情境之中更会适合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主动地、有目的地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言语活动和话语,理解、建构话语,掌握语言,从而建构个人的语言体系。故而,教师不应该仅提供给学生语言输入、任务、言语互动等,而应创设更为真实的情境,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情境创设。教师更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新颖性、动态性、生动性创设出接近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建构和再构输入的语言信息,达到认知和理解,并能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使用的目的。

23、3.3课件的制作与选题方面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问题,(1)多媒体技术操作不熟练。(2)颜色过于鲜艳 ,图文搭配不合理。(3)呈现延时现象。其次是文本层面,(1)课件内容不能照搬课本,未创设情境,教材不仅是学校发给学生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以称之为教材,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称之为教材。而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仅把教材照搬到课件中,未深入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增、删、替、换等加工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够减少单纯讲述的枯燥性和语言学习的抽象性。情境教学认为学习情境要

24、与真实的情境相结合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2)要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件实在基于建构注意的教学辅助工具,学习者不是外来信息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知识进行主动意义上的建构过程。倘若只是简单的将知识进行单向传输,那也就成了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填鸭似的教学,也就背离了新时代的教学原则,更没有体现出多媒体的课件的教学功能。(3)要利于师生互动。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的过程,而是师生的一个相互学习探讨的过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情感与知识的交流中促进双方知识的增长9。该案例的一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生互动的环节,把

25、知识传授课堂完完整整地变成了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过程,同时也忽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们的情感问题,众所周知,人是一种注重的高级动物,倘若忽略了情感,也就忽略了人类最基本的东西,人类的学习更是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忽略了情感也不容易抓住学生的内心动向,不了解学生的内心动向就难以实施良好的教学活动。(4)信息量不宜过大,要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月赢则亏,教学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时间内,切不可把所有要传授的知识一次性地倒给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增长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一口难以吃出个胖子来,操之过急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会产生更不

26、堪设想的后果10。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呈示,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教师不必去板书,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色。可同也可能造成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课件,整个一堂课演变为课件的播放,整堂课即为教师播放一张张课件,课件的内容丰富,设计多样,可学生下课之后并不能回忆起课堂中学到了什么。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教师在呈示一张张课件时,学生或许仅停留在感觉记忆的阶段,教学难以达到有效。总结,一切技术和策略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是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已,起关键性作用的还是人的内心。所以,对于与一堂语文课,如何利用工具和手段启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多媒体课件更是用来激发

27、学习动机的最常用的媒体工具,而在课件的应用中,更应该注意的是在多媒体课件中 , 进行有效的先行组织者及悬疑性、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问题设计 ,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强度。因此,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 “书本电子化”设计 ,应该结合教学理论 ,把知识与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更要融入情感,大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习效率。一枚硬币都有其正反面,多媒体课件也是如此,倘若过分依赖,将会适得其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技术、应用技巧、课堂比例等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求实现其最佳效果。参考文献1 朱晓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态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

28、012 (5).(99100).2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667).3章萍,CAI课件设计中的动机策略J.江苏:无锡,2003(1).(5153).4谢华,课堂学习动机激发的思考J.广西:哲学社会科学,2001(6).(169171).5李建明,初探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改进问题J.重庆:现代阅读,2012(10).(254 255).6罗刚,张琴珠,动机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2(10).(189190).7温玉林,情景交融意趣相生春江花月夜艺术美新探J.语文教学研究,2012(4). (7476).8刘多,小学英语课堂中多媒

29、体课件设计与运用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 (128 129). 9南国弄,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12114). 10刘多,小学英语课堂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运用探析J.浙江: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128129). 致谢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宋光辉,没有他耐心的指导与严厉的督促,我就不可能顺利地按时完成任务,同时感谢他的谅解与包容。宋老师开阔的视野,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段时间里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对人要宽容、宽厚,宋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宽厚待人的学者风范令我无比感动与敬仰。没有宋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更不会有今天的自我成长。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在此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衷心的感谢在此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个人,尤其是周效章和在周素娜两位老师,感谢他们在我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这里请接收我最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自身等原因,文章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宋老师及各位审查老师给予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