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趣味历史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954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谈趣味历史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浅谈趣味历史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论文浅谈趣味历史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趣味历史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谈趣味历史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趣味历史课 浅谈趣味历史课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趣味历史课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趣味历史课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关键词历史 趣味 课堂氛围 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2、是多么的重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的几点体会。 一、教案中体现趣味在编写教案中,一是要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讲课的常流水,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明朝文化”时,提到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史上这些杰出科学家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精神,我在教案中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李时珍“向大自然学习”、“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结果课堂上同学们都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也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如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 二、教法中贯穿趣味孔子说过:“好

3、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1.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唐朝的衰落与灭亡”这一课时,让学生讲出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历史故事。因同学们看过电视唐明皇,所以讲得有声有色,滔滔不绝,而后,教师用谈话法讲述本课。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而转衰的历史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使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记忆得非常牢固。2.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中国历史“杯酒释兵权”这一节时,老师先解释“杯酒释兵权”中“释”就是解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文,这是哪位大臣给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建议

4、,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几位同学走出座位,指定其中一位扮演宋太祖,其他几位扮演石守信等朝中大将,把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游戏,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本课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个重点内容抓住了,且对后面用同样的手段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都轻而易举的记住了。三、学法中充满趣味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因此,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例如,讲中国历史“封建文化的高峰(二)”时,同学们说课文中的诗人多,不好记,我在课堂上除了讲到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印象外,还指导学生列表总结,教给学生按“时代、诗人、

5、主要特点、代表作或名句”等项进行归纳,同学们经过列表填内容后,他们高兴的说,这样我们对初唐到晚唐的诗人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有条有理的了解了。另外,我还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都调动起来,运用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掌握学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分析能力。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趣味教案是前提,趣味教法是手段,趣味学法是目的。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乐教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者单位:河北大城县臧屯二中)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

6、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7、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

8、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