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980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 “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教育抽水机”机制与农村人才流失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才流失现象日渐凸显。有不少学者指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利益关系上是城市盘剥农村,在人力资源上是高层次人才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长期以

2、来,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经济效率改进的一种措施。但是,工业化不等于城市化,城市化不一定必然产生工业化,城市化也不一定是工业化的最佳途径。农村不仅有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其他各式各样丰富的资源。如果大量人才外流,必然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进而影响新农村建设。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与农村人才外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教育抽水机予以概括。据此提出教育抽水机假说,认为目前教育体制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从农村抽吸到城市,教育投入的增加未必能够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增加,因此与农村经济增长也未必会表现出因果关系。教育抽水机假说的要点有两个:一是人力资本具有流动性。目前中国教育体制塑造出来的较高学历

3、的人才,基本无法留在农村,最终教育体制成为农村人才流动的一个途径。这里,抽水机的含义是指教育将农村中的人力资本抽吸到城市。本文将这一要点概括为教育抽水机的流动效应。二是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目前教育体制塑造的只是有利于城市经济体的人力资本。这里抽水机的含义指的是教育将本来可能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统统变成了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本文将这一要点概括为教育抽水机的异质效应。本文对教育抽水机假说两个要点的检验方法不同,所使用的数据也不相同。对流动效应检验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和国家统计局1%机械抽样样本。对异质效应检

4、验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1996-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使用农村人均纯收入指标来衡量。数据检验结果表明,1979年以来,中国历年的人均教育投资增长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均大于0,这说明1979年以来,人均教育投资额与农村经济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均教育投资增长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比较大,最高人均教育投资增长率是最低人均教育投资增长率的7倍,相比而言,农村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更大,最高农村经济增长率是最低农村经济增长率的10倍之多。教育抽水机流动效应检验根据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72年)比农村整体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6.79年)要高28.

5、42%,并且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率也不断增加。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失率之间关系的估计结果,无论是使用混合数据还是使用截面数据,二者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流失率也不断提高。从使用1996年和2006年混合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看,受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人力资本流失率就会增加10.8%。从使用1996年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看,受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人力资本流失率就会增加12.7%。从使用2006年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看,受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人力资本流失率就会增加9%。对比2006年和1996年教育投资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率的影响可以发现,10年间教育

6、投资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率的影响显著下降,2006年教育投资影响力度率比1996年减少了29.17%。这表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减少,教育对人力资本流动性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依然具有显著的统计关系,这表明教育依然是影响人力资本流动的一个关键因素。将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计算结果是由于受教育水平增加而导致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量约为1.02亿年受教育年限。同理可以计算出,1996年由于受教育年限增加,从而导致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量约为0.74亿年受教育年限。10年间由于受教育年限增加而引起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量增加了20.44%。另外

7、,1996-2006年10年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增加了0.81年,增幅仅13.55%。而人均教育投资增长了655.14元,增幅达385.38%。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投资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教育抽水机异质效应检验对于教育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可能得到的结果有:1教育投资增长率是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原因,表明教育投资的增加使得教育发展由外溢效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农村经济增长率是教育投资增长率的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税收等间接地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促进了教育的发展。3教育投资增长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互为原因,即教育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

8、济的发展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4教育投资增长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都不是对方的原因,教育投资的增加既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投资也没有贡献。然而,异质效应模型检验结果不能说明农村经济增长率是人均教育投资增长率的原因,也无法说明人均教育投资的增长率是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原因。因此,检验无法说明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从而也无法说明教育的外溢作用渗透到农村经济当中。结论及政策含义上述检验结果表明: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但未能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增加,反而与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率呈正相关关系。教育体制将农村中的人力资本抽吸到了城市。教育抽水机假说的流动效应得到支持。同时,教育投入的增加与

9、农村经济增长也未表现出因果关系。目前教育体制塑造的只是有利于城市经济体的人力资本,而非有利于农村经济体的人力资本。教育抽水机假说的异质效应得到支持。本文的研究结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总体繁荣背后的一种不平等。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育投资的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率也不断上升。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文献所得出的结论相似。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具体计算出了因为教育投资而导致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量,这一量化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教育与人力资本流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的贡献还在于从总体教育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高素质劳动力的流

10、动使得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和外溢效应无法惠及农业,但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却能使这部分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考虑到这一因素,教育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能完全会与教育投资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同。因此,本文对教育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拓展深化认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教育抽水机机理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是:1.教育投资确实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能降低教育投资的力度。2仅仅是教育投资力度的增加还远远不够,因为教育投资从内容上讲,所塑造的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从目标上讲,所塑造的人力资本

11、具有流动性。目前人力资本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投资所塑造的人力资本大都偏向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而不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流动性主要体现在目前教育所培养的较高素质人才大都向往城市,而不愿意留在农村。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和流动性的共同作用下,教育投资的外溢作用很难发挥。在此背景之下,实现教育公平,取消学杂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应加强旨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克服教育抽水机机理的影响。(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学院,原题教育抽水机假说及其检验,冯小双杨玉珍摘)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12、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13、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

14、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