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9068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谦逊(xn) 妖娆 (no) 忍俊不禁(jn) B匿名(n) 闪烁(shu) 广袤无垠(mo) C喑哑(n)夙愿(s) 众目睽睽(ku) D留滞(zh) 襁褓(qing) 叱咤风云(ch)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沧桑 仓海桑田 懊恼 恼羞成怒 B

2、反回 返老还童 尤如 毫不犹豫 C淹没 淹淹一息 消逝 销声匿迹 D覆盖 翻来覆去 滑稽 油嘴滑舌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权力)B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协调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协商)C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适得其反) D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创造性张力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看法。失败不过是

3、, 。失败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可以看清对现况的不正确认知, , 。 做的还不够好,是愿景与现况之间存在的差距 愿景与现况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做的还不够好 可以体察策略为何不如预期有效 可以检视愿景是否明晰正确A B C D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谁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就是手指被割破,疼痛钻心。B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C我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 D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

4、做三小题)(3分)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周敦颐爱莲说)7文学常识填空。(3分) 山市节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 马说的作者是唐代散文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 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结识的恩师,正是他给了鲁迅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鲁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怀念之情。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我们能够不断发现错误、缺点。 我们能够不断改正这些错误、

5、缺点,并从缺点、错误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 我们可以使认识不断深化。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发生连续食品安全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让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和经济增长。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生命真是个奇迹,一支从淤泥中长出的夏荷,竟能开出雪一样纯洁的花儿; , ; , 。二(30分) 阅读

6、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一)山的呼唤 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

7、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

8、,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

9、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

10、。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 11. 第二段“长久长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其中“倾诉”“声籁”“呼唤”在文中各指什么?(3分 )12. 认真阅读第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的含义。(4分)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13.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11、?(4分)14. 文章多次出现“山的呼唤”,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二)面对海啸 钱定平 说到海啸产生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深海地震所引发的。如果海床有一块断裂下沉地质学上叫做“潜没”那么,海水就会倒灌进去。可是,水却有一种恢复平衡的脾气,就像我们在海滩上游泳,海浪冲过来,又会退回去,这就是海水在做恢复平衡原状的表演。于是,水的更替就造成了波浪,这就是海啸。 发生海啸这一区域的海水不干别的,只一味以波动形式把能量传播出去。这种海水波动为地震所催生,同平常我们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上起伏,没有深度,波幅也会随水变浅而很快衰减。而地震造成的波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

12、巨块水体的波动,当然能量就大得多了。这巨大能量真要命,一路所向披靡,要靠冲刷人烟稠密的海岸才能消磨干净。 这次印度洋海啸后,俄罗斯科学家通过电脑模拟分析,发现那海底地震达到里氏九级的地方,正紧靠在印度尼西亚旁边,是印澳板块和欧亚板块连接的地方。海啸从那里出发,右边就近冲向千岛之国的海岸,左边则像千万根巨无霸箭头一样,朝着隔海相望的印度和斯里兰卡射去。所以,这几个国家所受到的灾害也特别巨大。海啸波浪速度很快,波长很长,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能量损失却很小,所以破坏力特别巨大。海啸在外海时往往对船只的威胁不大,一般也不容易引起注意,只有当它到达岸边浅水处遇到阻碍时,才一举爬升,高达三四十米,就像岸边突

13、然立起的水墙。远离海岸时“水何澹澹”,靠近海岸却洪波涌起。这些就是这头海上巨兽特别可怕的地方。 世界上遭受海啸损害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日本。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兼文人寺田寅彦是一位具有自然忧患意识的科学家,在日本关东大地震后他总结道:“关东大地震本身危害其实不大,但是,东京市民对地震表现恐怖和无知,却导致了一场大灾难”;他还留下了这样的警句:“天灾总是在人们淡忘它时降临!”真发人深省。科学素养使他脑筋非常清晰,常常向世人发出居安思危的警告。在海啸和人类里他就说,把地震海啸等的预防放到学校中进行,对于培育爱国精神教育来讲,是最具体和最有成效的方法。后来,日本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世上还有美、俄两国也成立了

14、相关机构。可惜,像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似乎还没有这个福份,来建造预警的科学设施,这次吃了大亏。 所以从这次“海啸事件”看来,世人也只能自己救助自己了。我说的“世人”,当然是“地球一村”里的全体居民。这点,通过此次灾难后“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的热情行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15.选文可分为两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部分的内容。(4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 这些.就是这头海上巨兽特别可怕的地方。 像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似乎还没有这个福份,来建造预警的科学设施,这次吃了大亏。 17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在这次海啸所受到的灾害特别巨大

15、,阅读本文,归纳出其中的原因。(4分) 18结合上下文,分析“天灾总是在人们淡忘它时降临!”这一警句对于人类面对灾难的启示。(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晋平公浮西河,中流而叹,曰:“嗟乎!安得贤士与共乐此者?” 船人固桑进对曰:“君言过矣。夫剑产于越,珠产于江汉,玉产于昆山,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今君苟好士,则贤士至矣。” 平公曰:“固桑来,吾门下食客者二千余人,朝食不足,暮收市租;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君尚可谓不好士乎?”固桑对曰:“今夫鸿鹄高飞冲天,然其所恃者六翮耳。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飞不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翮邪?将腹背之毳也?”平公默然

16、而不应焉。注:翮:读h核。羽茎,羽毛的枝柱。毳:读ci脆,鸟兽 的细毛。(二)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19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皆无足而至(没有脚) B平公默然

17、而不应焉(回答)C今君苟好士(如果) D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捕鱼)20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珠产于江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平公默然而不应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尚有径寸之珠 反复倾跌之状 D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 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今夫鸿鹄高飞冲天, 然其所恃者六翮耳。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22固桑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他在说理时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武元衡:字伯

18、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僵师缑氏镇)人。建中进士,官至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任宰相。元和十年被刺身死。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1)这首诗描写的是何时的春景?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这首诗是抒情的佳作,请结合作品的三、四两句赏析其艺术特色。 四(4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还常常会有不同的心愿。能够实现的心愿固然美好,那些不能变为现实的心愿却也不乏为一个美丽的梦想,真诚的愿望。请你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600800字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中不得出

19、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30分,各3分)1B 2D 3C 4A 5C 6天街小雨润如酥 衡阳雁去无留意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聊斋志异 韩愈 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各1分。有差错不给分)8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发现错误、缺点,而且又能够不断改正这些错误、缺点,并从缺点、错误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便可以使认识不断深化。(用假设、因果复句也可)(每句1分,有差错不给分)9连续发生;把;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10示例:一只细细的黑色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的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条软弱无骨的蚯蚓,竟

20、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游鱼在水中自由穿梭。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像歌唱家一样唱出动听的歌曲。 (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3分。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表述合理;有欠缺酌扣)二(30分)11. 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山林中种种互相唱和的声浪;希望我一次又一次,继续攀登的声音。12. 对未来充满憧憬,富于幻想;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对“山”的那份“感觉”。(2分)不懈地追求自己所确立的奋斗目标(2分)13.童年登家乡的山是游玩松林,编织梦想(2分)后来登玉山是欣赏美景,感受自然魅力,寻找和体验对“山”的感受,实现自己的心愿(2分)14. (1)文章起于“那山在呼唤”,反复吟咏,又结于

21、“那山在呼唤”,着笔温柔,意境朦胧而含义隽永。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了两座山。童年故乡的一座山,因为“堆积着我最初的梦”而“始终活在心中”,这就为下文埋下了思乡的种子和热爱自然的根,接着作者着力用她那枝生花妙笔细腻而有序地描绘了玉山的优美景色,表达出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惊叹和沉迷。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摄取了清晨和夜里两个反差极大的特写镜头。清晨,“太阳遍撒在整个山头”,“使你不能不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夜里,“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语言委婉含蓄,中间多用排比和反复,显得隽永玲珑。最后,结尾与开头照应,更使文章显得言短意长,余韵无穷。冰心的这首小诗恰好可以用来概述这篇散文的特点

22、。 (2)文章以山的呼唤为标题,通过写两次关于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眷恋故土的情怀,结尾“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正表现了这一主旨。作者从小热爱自然,因此一座故乡布满松树、红泥、松果的小山,竟让人流连、沉迷,以至“活”在心中。就是这样一座山,激励着作者不断写作直至成功;而两年前最终登上的玉山,那瞬息万变、清幽朦胧,让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惊叹”,再度感受到了那份令人喘息,令人沉迷的滋味。可见,山带给你的不仅是自然的美好,更是对故乡的怀念。山中种种声浪,汇成山的呼唤,在作者心中低喊,“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它能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带给你思念家乡的慰籍。 15.海

23、啸的成因及其运动特点;面对海啸人类应如何防范。(4分)16远离海岸时“水何澹澹”,靠近海岸却洪波涌起,就像岸边突然立起的水墙。建立海啸预警系统。(2分)17海底地震达到里氏九级的地方,正紧靠在印度尼西亚旁边,是印澳板块和欧亚板块连接的地方。海啸从那里出发,右边就近冲向千岛之国的海岸,左边则像千万根巨无霸箭头一样,朝着隔海相望的印度和斯里兰卡射去。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没有建造预警的科学设施,没有建立海啸预警系统。(4分)18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要加强对灾难来临的防范意识。(意对即可)(4分)三(20分)19A(3分) 20B C(4分,各2分)21大雁穿云破雾,直上九天,靠的是

24、双翼的羽茎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22领导者不仅要有爱才之心,更要有识才的慧眼。采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这样说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人容易接受。(4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23. (1)描绘的是暮春景象:柳叶浓绿,春花在雨中调落,春意阑珊。 (2)武诗表现的是思乡之情。诗人想像奇特,并运用拟人手法,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春风吹梦,梦逐东风,仿佛乡梦可以像柳絮一样,被春风吹到故乡去,形象地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四(40分)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25、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注:原创题:1、2、3、5、6、7、8、10、19、20、21、24。改编题:4(语段选自第五项修炼);9 (根据xudaiqinian博客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第九题改编 );11-15 中华语文网(福州市长乐七中高考模拟试卷第四题改编);16-18 中华语文网( 2006年湖北黄冈中考五月模拟试题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改编);22根据新概念阅读课外文言文第八篇和第四十二篇改编;23(根据xudaiqinian博客诗歌阅读赏析春 兴改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