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263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空间角与距离).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空间角与距离高考考什么【考点透视】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求二面角每年必考,作为解答题可能性最大.【热点透析】1转化思想: 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角,然后解三角形 2求角的三个步骤:一猜,二证,三算猜是关键,在作线面角时,利用空间图形的平行,垂直,对称关系,猜斜线上一点或斜线本身的射影一定落在平面的某个地方,然后再证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作法:定义 三垂线定义 垂面法距离【考点透视】判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及多面体的体积。【热点透析】 转化思想: ;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平行线面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面、平行面面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与

2、面的距离。2空间距离则主要是求点到面的距离主要方法:体积法; 直接法,找出点在平面内的射影高考将考什么【范例1】(07北京理16题)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求证:平面平面;(II)当为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III)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解法一:(I)由题意,是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又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II)作,垂足为,连结(如图),则,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在中,又 在中,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III)由(I)知,平面,是与平面所成的角,且当最小时,最大,这时,垂足为,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为解法二:

3、(I)同解法一(I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III)同解法一【范例2】(07福建理18题)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中点。()求证:AB1面A1BD;()求二面角AA1DB的大小;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的大小,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解答:解法一:()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ABCDOF平面连结,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 , 在正方形中, 平面()设与交于点,在平面中,作于,连结,由()得平面,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又,

4、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中,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离为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法二:()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 平面取中点,以为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xzABCDOFy, , 平面()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令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知平面, 为平面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点晴】由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寻找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位置,它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向量方法中注意动点的设法,在方法二中注意用分析法寻找思路。【变式】在梯形ABCD中,AB=BC=1,AD=2,沿对角线AC将折起,使点B

5、在平面ACD内的射影O恰在AC上。(1)求证:AB平面BCD(2)求异面直线BC与AD所成的角。解:(1)在梯形ABCD中,AD=2,又平面ACD,故又,且平面BCD(2)因为BA=BC,为AC中点,取CD中点E,AB中点F,连结OE、OF、EF,则OE/AD,OF/BC,所以AD与BC所成的角为或其补角.作FH/BO交AC于H,连结HE, 则FH平面ACD在三角形EOF中,又,EO=1由余弦定理知故异面直线BC与AD所成的角为60【点晴】折叠问题必须注意折叠前后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本题使用空间向量的方法也不失一种好方法。【范例3】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为正方形,PA面ABCD,PAA

6、Ba,E为BC中点.(1)求平面PDE与平面PA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2)求平面PBA与平面PD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1)延长AB、DE交于点F,则PF为平面PDE与平面PAD所成二面角的棱,PA平面ABCD, ADPA、AB, PAAB=ADA平面BPA于A, 过A作AOPF于O,连结OD,则AOD即为平面PDE与平面PA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得,故面PDE与面PA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2)解法1(面积法)如图ADPA、AB, PAAB=ADA平面BPA于A, 同时BC平面BPA于B,PBA是PCD在平面PBA上的射影, 设平面PBA与平面PDC所成二面角大小为, cos=SPAB/SPC

7、D=/2 =450 ,即平面BAP与平面PD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45。解法2(补形化为定义法)如图将四棱锥P-ABCD补形得正方体ABCD-PQMN,则PQPA、PD,于是APD是两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PAD中,PA=AD,则APD=45。即平面BAP与平面PD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45。【点晴】求线面角、面面角关键在于准确作出角,同样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但应用面积射影法求二面角可避免找角,同学们注意经常使用。【范例4】如图,四面体ABCD中, O、E分别是BD、BC的中点,(I)求证:平面BCD;(II)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III)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方

8、法一:(I)证明:连结OC在中,由已知可得而即平面(II)解: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BC的中点知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在中,是直角斜边AC上的中线,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III)解: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在中,而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方法二:(I)同方法一。(II)解: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III)解: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则令得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又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点晴】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

9、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变式】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1,M是底面BC边上的中点,N是侧棱CC1上的点,且CN2C1N()求二面角B1AMN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求点B1到平面AMN的距离。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1),M(0,0),C(0,1,0), N (0,1,) , A (),所以,因为所以,同法可得。故为二面角AMN的平面角故二面角AMN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设n=(x, y, z)为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 故可取设与n的夹角为a,则。所以到平面AMN的距离为。【范例5】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10、的长方体被截面AEC1F所截面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1=3,BE=1.()求BF的长;()求点C到平面AEC1F的距离.解法1:()过E作EH/BC交CC1于H,则CH=BE=1,EH/AD,且EH=AD.AFEC1,FAD=C1EH. RtADFRtEHC1.DF=C1H=2. ()延长C1E与CB交于G,连AG,则平面AEC1F与平面ABCD相交于AG.过C作CMAG,垂足为M,连C1M,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C1M.由于AG面C1MC,且AG面AEC1F,所以平面AEC1F面C1MC.在RtC1CM中,作CQMC1,垂足为Q,则CQ的长即为C到面AEC1F的距离.解法2:(

11、I)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B(2,4,0),A(2,0,0),C(0,4,0),E(2,4,1),C1(0,4,3).设F(0,0,z).AEC1F为平行四边形,(II)设为面AEC1F的法向量,的夹角为a,则C到平面AEC1F的距离为【点晴】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空间距离的求法等基础知识,空间距离也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但体积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空间距离的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D是AC的中点。(1)求点到直线AC的距离.(2)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解:(1)连结BD,由三垂线定理可得:,所以就是点到直线AC的距离。BACD在中(2)因

12、为AC与平面BD交于的中点,设,则/DE,所以/平面,所以到平面BD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BD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BD的距离,也就等于三棱锥的高, ,即直线到平面BD的距离是【点晴】求空间距离注意三点:_o_E_A_B_C_D_P_x_y_8_z1常规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2多用转化的思想求线面和面面距离;3体积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空间距离的方法【范例6】如图,在四棱锥PABC右,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PA=2, E为PD的中点()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解法一:()建立如图所示的

13、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B、C、D、P、E的坐标分别为A(0,0,0),B(,0,0),C(,1,0),D(0,1,0),P(0,0,2),E(0,2).从而=(,1,0),=(,0,-2).设与的夹角为,则,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N点在侧面PAB内,故可设N点坐标为(x, 0, z),则由NE面PAC可得即化简得即N点的坐标为(,0,1),从而N点到AB、AP的距离分别为1,解法二:()设ACBD=O,连OE,则OE/PB,EOA即为AC与PB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在AOE中,AO=1,OE=PB=,AE=PD=,, 即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在面ABCD内过D作AC的垂线交AB于F,则.连PF,则在RtADF中DF=.设N为PF的中点,连NE,则NE/DF,DFAC,DFPA,DF面PAC从而NE面PACN点到AB的距离=AP=1,N点到AP的距离=A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