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437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5分)12(2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甲: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B乙: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C丙:标准大气压下0的冰吸热熔化D丁:电灯通电后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13(2分)(2015路北区一模)有关生活用品利用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利用了电磁波的传播B防毒面具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C电炉子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D高压锅利用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4(2分)(2015路北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B探究通

2、电直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C探究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AABBCCDD15(2分)(2015路北区一模)最早发现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推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焦耳C欧姆D法拉第16(2分)(2015路北区一模)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B中学生跑完50m用时3sC一枚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10ND家用电扇的额定功率为500W17(2分)(2014桂林)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

3、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18(2分)(2014黄冈)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19(2分)(2015路北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晨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形成,放出热量B冬天树枝上的霜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吸收热量C夏天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放出热量D人工降雨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熔化吸收热量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0(3分)(2015路北区一模)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A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要保持1s不动,此时杠铃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21(3分)(2015路北区一模)两个相同的重为10N滑轮,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将相同的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F1、F2所做的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大于F2B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CF1和F2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相等DF1做功的效率大于F2做功的效率22(3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由

5、0.1A变为0.3A时,电压表示数也随之变化了2V,此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0.9W则()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由右向左移动的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来源:学_科_网C电源电压为6V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1分)23(3分)(2015路北区一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提倡市民骑自行车出行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刹车时为什么要紧捏制动车把?回答:(2)请你根据自行车的构造或使用情况,提出一个物理并回答问题:?回答:24(3分)(2012哈尔滨)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刻度

6、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25(3分)(2015路北区一模)在“探究物体动能与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军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这表明:(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甲f乙(填“”、“”或“=”)26(2分)(2015路北

7、区一模)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按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甲图中灯L1的功率为4W,乙图中灯L1的功率为9W设灯丝电阻不变,则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32(4分)(2015路北区一模)根据如图所示的图片,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甲中,在装满水的密闭水桶的桶盖上,插上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内灌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说明:;(2)图乙中,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这是因为(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间里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小明家的卫生间

8、安装了换气扇,且换气扇与电灯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时,换气扇和电灯同时工作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中的电灯、换气扇(用表示)和控制它们的开关正确连入电路换气扇能将卫生间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下列描述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与换气扇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填字母序号)a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 b飞机的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 c铁轨铺设在枕木上33(6分)(2015路北区一模)小明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步骤:将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中,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重力(填“”、“=”或“”)往杯中逐渐加盐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9、取出花生米,用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其读数为m=g将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其读数为V=mL将m和V的数值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2)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3)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34(7分)(2015路北区一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将图1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没示数,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4)排除故障后,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要测小灯

10、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填“大”或“小”)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5)小红实验时发现桌上没有电流表,却多了一个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用R0表示),她设计如图4示电路,测出了额定电压=2.5V的灯泡的额定功率,补全下列步骤闭合开关,先调节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到最左端,再调节另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时为止;将R0的滑片滑到最右端,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37(6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是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4:5,系在横杆A端的细绳通

11、过滑轮悬挂着体积为100cm3物体M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当他用力举起横杆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1为300N,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g取10N/kg,横杆AB与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1)物体M的密度;(2)小明的体重为多少N?38(7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10,滑动变阻器R2标有“5 1A”字样当滑片P在b端且只闭合开关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滑片P在a端且同时闭合S、S1、S2时,灯泡正常发光;当滑片P在b端且只闭合开关S、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12、;图乙是灯泡的电流电压图象求:(1)电源电压;(2)灯泡的额定功率;(3)当滑片P在b端且只闭合开关S、S2时,灯泡的实际功率2015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5分)12(2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甲: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B乙: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C丙:标准大气压下0的冰吸热熔化来源:学科网ZXXKD丁:电灯通电后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额定电压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13、、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方法有加溶剂、升温(降温)等,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D、根据W=UIt分析消耗的电能解答:解:A、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随着时间的延长,生成黑色固体会越来越多,但图象中表示先增加,后不变,故A错误;B、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图象中表示先升高,后不变,故B错误;C、标准大气压下0的冰吸热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是不变的,但图象中表示温度一直升高,故C错误;D、电灯通电后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由W=UIt可知,消耗的电能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熔化时

14、间图象,但涉及到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等化学变化,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13(2分)(2015路北区一模)有关生活用品利用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利用了电磁波的传播B防毒面具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C电炉子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D高压锅利用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考点:电磁波的传播;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广播、电视、通讯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3)电流的三个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的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而产

15、生新的物质的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的电流磁效应;(4)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解答:解: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故A正确;B、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B正确;C、电炉子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C错误;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压强从而提高水的沸点,使食物更容易煮熟,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活性炭的吸附性、电流热效应以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4(2分)(2015路北区一

16、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B探究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受力C探究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AABBCCDD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温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在探究性的实验题中,若要探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2)根据导体棒的运动可知导体在磁场中是否受力的作用;(3)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分析;(4)根据溶解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A、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

17、否有关,需保证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A错误;B、本装置中导体棒放置在磁场中,当导体中通以电流时,导体棒会在磁场中产生运动,故说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故该实验可以说明通电导本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B正确;C、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烧杯中反应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则天平不会在反应前后保持平衡,达不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故C错误;D、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时,两支试管内都应放碘,一支试管内放水,一支试管内放酒精,看溶剂的影响,再通过放入溶剂相同,溶质不同来验证溶质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中能否达到所要实验目的,明确质量守恒中的元素守恒、质量守

18、恒及反应中物质的状态、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能够利用实验目的来分析实验过程15(2分)(2015路北区一模)最早发现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推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焦耳C欧姆D法拉第考点:电磁感应 专题:电和磁分析:对于电与磁的关系,首先在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磁能生电解答:解:物理学上,首先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他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出题意图是为了让同学了解物理学史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在学习中应注意16(2分)

19、(2015路北区一模)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B中学生跑完50m用时3sC一枚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10ND家用电扇的额定功率为500W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额定功率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筷子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5cm左右符合实际;B、中学生50m跑的时间在7s左右不符合实际;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

20、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不符合实际;D、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的电流在0.2A左右,额定功率在P=UI=220V0.2A=44W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于估计问题,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特别是与电有关的数据,如家庭电路电压、一节干电池电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功率等等17(2分)(2014桂林)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

21、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考点:声音的产生 专题:声现象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解答: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故选B点评:此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通过转化的思想将音叉的振动进行放大,是一种放大的方法,要学会应用18(2分)(2014黄冈)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

22、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该选项说法错误;B、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

23、法错误;C、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以及折射这三种光学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19(2分)(2015路北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晨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形成,放出热量B冬天树枝上的霜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吸收热量C夏天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放出热量D人工降雨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熔化吸收热量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来源:Zxx

24、k.Com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首先根据物质状态的前后变化,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再判断吸放热情况;(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液化放出热量,故A错误;B、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凝华放出热量,故B错误;C、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液化放出热量,故C正确;D、人工降雨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与吸放热的关系,是中考常考的问题,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20(3分)

25、(2015路北区一模)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要保持1s不动,此时杠铃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在平衡力的

26、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用手击排球,手对球施加力,排球飞走了;同时手感到疼,说明排球对手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B错误;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要保持1s不动,此时杠铃在竖直方向受到支持力与重力的作用,因为是静止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B、C点评:此题涉及到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惯性、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多个

27、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21(3分)(2015路北区一模)两个相同的重为10N滑轮,分别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将相同的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F1、F2所做的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大于F2B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CF1和F2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相等DF1做功的效率大于F2做功的效率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功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 专题:机械与功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然后由滑轮的使用特点可判断拉力的大小;(2)F1和F2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物体,根据P=F

28、v可比较F1和F2做功的功率;(3)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Gv物,由此比较F1和F2对物体做功的功率;(4)提起同一物体,有用功相同,由额外功可比较总功,从而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解答:解:A、不计绳重和摩擦,A为定滑轮,所以F1=G=mg=10kg10N/kg=100N,B为定滑轮,所以F2=(G+G动)=(100N+10N)=55N,所F1大于F2,故A正确;B、F1和F2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物体,P1=F1v物=100v物,P2=F2v2=F22v物=110v物,P1P2,故B错误;C、F1和F2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Gv物,物体上升速度相同,所以F1和F2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相等,故C正确;D、提

29、起同样物体,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左图不做额外功,右图中要克服动滑轮重做额外功,由=,所以F1的效率大于F2效率,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认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比较,都是基础知识,关键是熟练运用公式22(3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由0.1A变为0.3A时,电压表示数也随之变化了2V,此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0.9W则()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由右向左移动的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C电源电压为6V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

30、率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从0.1A变为0.3A时,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然后判断滑片移动的方向;(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3)知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根据P=UI求出其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4)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的阻值判断两电压表示数比值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

31、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I=可知,电流表示数从0.1A变为0.3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由右向左移动的,故A正确;(2)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当电路中的电流I=0.1A时,电源的电压U=IR1+U滑=0.1AR0+U滑;当电路中的电流I=0.3A时,电源的电压U=IR1+U滑=0.3AR0+U滑;因电压表示数改变了2V,所以,U滑U滑=(U0.1AR1)(U0.3AR1)=2V,解得:R0=10,故B正确;(3)当电路中的电流I=0.3A时,由P=UI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

32、压:U滑=3V,则电源的电压:U=IR1+U滑=0.3A10+3V=6V,故C正确;(4)由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根据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1分)23(3分)(2015路北区一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提倡市民骑自行车出行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刹车时为什么要紧捏制动车把?回答:增大压力,增大摩擦(2)请你根据自行车的构造或使用情况,提出一个物理并回答问题:为

33、什么轮胎上刻有花纹?回答: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应用 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自行车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有关简单机械方面的;有关摩擦方面的;有关压强方面的;根据各个元件的特点提出问题,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加以解答解答:解:(1)问题:刹车时为什么要用力捏刹车的制动把手?回答:增大刹车橡皮对钢圈的压力,增大摩擦(2)有关摩擦方面的:为什么轮胎、车把、脚踏板上都刻有花纹?简答: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手与车把之间、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向自行车的车轴中加润滑油以及车轴里面放入滚珠的目的是什么?简答:通过加润滑油、

34、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有关压强方面的:自行车的车座为什么设计成马鞍形?简答:通过增大臀部与车座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有关简单机械的:自行车车闸的把手是一个什么杠杆?简答:省力杠杆(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增大压力,增大摩擦;(2)为什么轮胎上刻有花纹;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点评:自行车中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如简单机械方面的还有车把、脚踏的轮盘是轮轴等关键是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特点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难点24(3分)(2012哈尔滨)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

35、距为10cm)(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B、C两点之间;(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将光屏移到E、F两点之间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来源:学|科|网Z|X|X|K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2

36、)根据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来解答此题(3)在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中,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实像越大,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称的实像越小解答:解:(1)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故答案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蜡烛应放在图中的B和C两点之间(或“在透镜左侧,距凸透镜lOcm至20cm之间”;“在透镜左侧,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37、于l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答案为:B、C两点之间(3)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的像也变小,因此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只要体现出B点左侧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点即可),并调整光屏位置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答案为: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将光屏移到E、F两点之间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25(3分)(2015路北区一模)在“探究物体动能与速度、质量关系”

38、的实验中,让小军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这表明: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甲=f乙(填“”、“”或“=”)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此实验把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2)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同一小车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说明木块的动能越大,从而得出

39、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3)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果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则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就没有改变解答:解:(1)本实验研究的是小车,质量相同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探究的是小车的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2)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不同,小车推动木块做功,运动距离越远,做功越多,动能越大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结论是: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因没有改变木块和接触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即f甲=f乙故答案为:(1)小车;(2)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

40、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实验,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26(2分)(2015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按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甲图中灯L1的功率为4W,乙图中灯L1的功率为9W设灯丝电阻不变,则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2:3;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2:9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甲图中,两灯串联,乙图中两灯并联,根据公式P=可求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2)根据串联电

41、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结合甲图求出L1、L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P=求出甲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表示出乙图中两灯泡的电功,两者功率之和即为乙图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进一步结合电阻关系求出甲、乙两图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解答:解:(1)因甲图中灯L1的功率P1=,乙图中灯L1的功率P1=,所以,=,解得:=,即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3;(2)甲图中,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甲图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甲=,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乙

42、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乙=+=+=,则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故答案为:2:3; 2:9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欧姆定律、串并联特点的掌握和运用,要求灵活选用公式,涉及到求比值问题,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32(4分)(2015路北区一模)根据如图所示的图片,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甲中,在装满水的密闭水桶的桶盖上,插上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内灌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图乙中,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这是因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间

43、里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小明家的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且换气扇与电灯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时,换气扇和电灯同时工作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中的电灯、换气扇(用表示)和控制它们的开关正确连入电路换气扇能将卫生间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下列描述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与换气扇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b(填字母序号)a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 b飞机的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 c铁轨铺设在枕木上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因为液体的压强等于密度、深度和g之积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一再增加,所以下部的压强越来越大(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3)分析换气扇与电灯在使用时的要求,再按照开关选接火线再接用电器的原则进行连接;换气扇是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来工作的解答:解:(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液压超过木桶能够承受的上限时,木桶随之裂开帕斯卡“桶裂”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