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9535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自贡市普高2014届第四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单项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存。第卷(单项选择题 共27分)注意事项: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本部分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炽热/咫尺 呜咽/吞咽 典籍/慰藉 拂去/沸反盈天B籼米/搭讪 绊倒/湖畔 删除/蹒跚 脉络/脉脉含情C

2、执拗/违拗 悚然/束缚 绮丽/旖旎 确凿/斧凿之痕D遏制/拜谒 乘凉/下乘 惴惴/揣度 玷辱/信手拈来参考:A(依次读:ch/zh,y/yn,j/ji,f/fi;B项依次读:xin/shn,bn/pn,shn,mi/m;C项依次读:ni/o,sn/sh,q/y,zo;D项依次读:/y,chn,zhu/chui,din/n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支唔 常春藤 回肠荡气 自鸣得意B因缘 笑嘻嘻 旁稽博采 恹恹欲睡C膏粱 炒鱿鱼 高潮叠起 于事无补D梗概 毛茸茸 逢场做戏 老羞成怒参考:B(A唔吾,C叠迭,D做作)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

3、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 ,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2)近年来,学生中的各种越轨行为日益严重,乃至对同伴、亲友的生命 ,连基本的出于人道的社会责任感都丧失殆尽所有这一切决不是危言耸听!(3)21日上午,在四川省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眉山的活动现场,文物鉴定专家甘晓忙得 ,几十名等候鉴宝的市民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A理想 等闲视之 不亦乐乎 B现实 等闲视之 不能自已C理想 漠然视之 不能自已 D现实 漠然视之 不亦乐乎 参考:D(理想: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现实:合于客观情况。等闲视之:当做平常人或事物看待。漠然视之:对人或事

4、物不关心不在意。不能自已: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根据语境,D项最恰当。)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在过去12天的展会期间,共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B由于受过度捕捞、炸鱼、毒鱼、滥挖贝类等因素影响,西沙海域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生物物种日趋减少。这次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C古蜀文明遗址是古蜀国历史变迁、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珍贵实物见证,在通过考古发掘已发现的数十处相关遗址中,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

5、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D在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被提高到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受到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参考:C(A搭配不当,“电影前来参与”。B成分赘余,“由于受”可去掉“由于”。D成分残缺,在“天下存亡”后加“的高度”。)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骨力、骨法、风骨前面说到,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笔有笔力。卫夫人说:“点如坠石”,即一个点要凝聚了过去的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这就叫做“骨”。“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

6、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骨力、骨气、骨法,就成了中国美学中极重要的范畴,不但使用于绘画理论中,而且也使用于文学批评中。所谓“骨法”,在绘画中,粗浅来说,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一)形象、色彩有其内部的核心,这是形象的“骨”。画一只老虎,要使人感到它有“骨”。“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持点(引伸到精神方面,就是有气节,有骨头,站得住),是表现一种坚定的力量,表现形象内部的坚固的组织。因此“骨”也就反映了艺术家主观的感觉、感受,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态度。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形象,就有褒贬,有爱憎,有评价。艺术家一下笔就是一个判断。在舞台上,丑角出台,音乐是轻松的,不规则的

7、,跳动的;大将出台,音乐就变得庄严了。这种音乐伴奏,就是艺术家对人物的评价。同样,“骨”不仅是对形象内部核心的把握,同时也包含着艺术家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二)“骨”的表现要依赖于“用笔”。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而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历代名画记)。这里讲到了“骨气”和“用笔”的关系。为什么“用笔”这么要紧?这要考虑到中国画的“笔”的特点。中国画用毛笔。毛笔有笔锋,有弹性。一笔下去,墨在纸上可以呈现出轻重浓淡的种种变化。无论是点,是面,都不是几何学上的点与面(那是图案画),不是平的点与面,而是圆的,有立体感。中国画家最反对平扁,认为平扁不是艺术。就是写字,也

8、不是平扁的。中国书法家用中锋写的字,背阳光一照,正中间有道黑线,黑线周围是淡墨,叫作“绵裹铁”。圆滚滚的,产生了立体的感觉,也就是引起了“骨”的感觉。中国画家多半用中锋作画。也有用侧锋作画的。因为侧锋易造成平面的感觉,所以他们比较讲究构图的远近透视,光线的明暗等等。这在画史上就是所谓“北宗”(以南宋的马、夏为代表)。“骨法用笔”,并不是同“墨”没有关系。在中国绘画中,笔和墨总是相互包含、相互为用的。所以不能离开“墨”来理解“骨法用笔”。对于这一点,吕风子有过很好的说明。现在我们再来谈谈“风骨”。对于“风骨”的理解,现在学术界很有争论。“骨”是否只是一个词藻的问题?我认为“骨”和词是有关系的。但

9、词是有概念内容的。词清楚了,它所表现的现实形象或对于形象的思想也清楚了。“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辩。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但光有“骨”还不够,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所以“骨”之外还要有“风”。“风”可以动人,“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一篇有风有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就同歌唱艺术中讲究“咬字行腔”一样。咬字是骨,即结言端直,行腔是风,即意气骏爽、动人情感。(节选自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5下列关于中国古典美学中“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是艺术家内心的表现,是

10、既有力,而又秀气的。B在中国画中,它具有立体感,具有感动人的力量。C是对形象核心的把握,反映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D包含着艺术家的评价,表现了他主观的情感态度。参考:B(“具有立体感”错,原文是“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6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段和第段分别为一个部分,中间为一个部分。B第段从中国画的笔墨谈起,指出骨力、骨气、骨法是中国美学极重要的范畴。C第至段谈“骨法”,从绘画的角度,举例分析了“骨法”的两个方面的含义。D最后一段谈“风骨”,从思想和情感的角度回答对于风骨的争议,强调其重要性。参考;D(“从思想和情感的角度回答对于风骨的争议,强调其重要

11、性”错。)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骨”依赖于“用笔”。骨法,在绘画艺术中,就是用笔来表现“骨”的方法。B“骨气”和“用笔”之所以关系密切,这是由中国画的“笔”的特点决定的。C中国画家多半是用中锋作画的,因为能引起“骨”的感觉,侧锋作画则不能。D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骨”是思想,“风”是感情,有风有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参考:B(A“依赖于用笔”、“就是用笔来表现”错。C“侧锋作画则不能”错。D“骨是思想,风是感情”错。)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穆王府署祐

12、为其府尚书。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金季名士李国维、杨杲、薛玄,咨访治道,商议古今,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小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三年,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

13、立碑颂德。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时中书、尚书二省并立,世祖厌其烦,欲合为一,集大臣杂议之,祐还朝,特命预其议。阿合马为尚书平章政事,欲因罢中书省,惧祐有异议,许进祐为尚书参知政事以啖之。及入议,祐极言中书政本,祖宗所立,不可罢。阿合马怒其忤己,除祐佥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事。西凉隶永昌王府,其达鲁花赤及总管为人诬构,家各百余口,王欲悉致之法,祐力辨其冤。王怒甚,祐执议弥固,王亦寻悟,二人皆获免。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14、。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节选自元史陈祐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祐为河南府总管 表:上表推荐。B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 部:总领,统率。C特命预其议 预:事先准备。D其达鲁花赤及总管为人诬构 构:设计陷害。参考:C 预,参与。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祐独以清慎见称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B且请于朝著于祀典 且庸人尚羞

15、之,况于将相乎C遂皆出,应期而办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乃立祠祀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参考:A(均为介词,因、凭借。B分别为:连词,并且;连词,即使。C分别为: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分别为:副词,于是;副词,竟然。)第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本部分共4大题,12小题。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首礼金季名士李国维、杨杲、薛玄,咨访治道,商议古今,上便民二十余事。参考:首先以礼相待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薛玄,咨询治理地方的

16、方法,谈论古今之事,上呈二十多条有利于百姓的事。(译出大意1分。“礼”“咨访治道”“上”译正确一处1分)(2) 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参考:升任浙东道宣慰使,当时江南刚刚归附,军士俘虏了温、台地方的男女百姓几千人,陈祐全部夺取,并让他们回家。(译出大意1分。“迁”“附”“悉夺还之” 译正确一处1分)11第卷文言文中,传主陈祐深得老百姓信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参考:礼贤下士,重视民意;施惠于民,为民请命;清慎为官,严明法纪;秉持公道,仗义执言;肃清匪患,救民水火。(一点1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若夫志意修

17、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节选自荀子)参考: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河 传 五代李珣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1) 词的上阕是怎样来描写百结“愁肠”的?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直抒胸臆,以走过不停地脚步、走向何方的设问来直接抒写羁旅之愁;(2分)寓情于景,以迢迢不断的旅程、“朝云暮雨”和

18、“猿声”等意象来渲染山水阻隔之愁。(2分)(2) 请从表达技巧角度简要赏析“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4分)参考:这一句用虚写,(1分)想象佳人流恋花前、徘徊月下、独对春风,触景而生和“我”相同的离别之恨,(1分)突出表达作者的离别相思之情。(2分)(或:宕开一笔,通过想象佳人徘徊花下、独对明月春风而起和“我”相同的离别之恨,来突出表达作者的离别相思之情。)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1)今两虎共斗,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3)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4)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

19、迹)(5)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6)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泉水与垂杨张 炜如果从高处俯瞰,会发现这样一座城市:北面是一条大河,南面是起伏的山岭,它们中间是绿色掩映下的一座城郭。河是黄河,中国最有名的一条大河,行至济南愈加开阔,坦荡向东,高堤内外尽是蓬蓬草木。山岭为泰山山脉东端,覆满了密挤的松树,有著名的四门塔、灵岩寺、千佛山、五峰山、龙洞等佛教圣地。济南将始终和刘鹗的名句连在一起: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20、这八个字给人以无限想像,说的是水和树,是人类得以舒适居住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条件。如果一个地方有水有树,那肯定就是生活之佳所。来济南之前,曾想像过这样的春天:一些人无忧无虑地在泉边柳下晒着太阳,或散步或安坐,脸上尽是满足和幸福的神色。煮茶之水来自名泉,烧茶之柴取自南山,明湖有跳鱼,佛山有倒影,市民从容又欣欣。这样的描绘当然包括了预期,当然是外地人用神思对自己真实生活的一种补充。来到济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春末夏初时节。尚未安顿下来,即风尘仆仆赶往大明湖。果然是大水涟涟,碧荷无边,杨柳轻拂,游人闲适。最让人感到亲切的是泥沙质湖岸,自然洁净,水鸟拦路。这令东部人想起了海,让西部人沾上了湿。一

21、座多泉之城,名泉竟达七十二处;其实小泉无限,尽在市民家中院里,从青石缝隙中流淌不息,习以为常。记得当年从大明湖离开,穿小巷抄近路,踏进阴阴的胡同,一脚踩上的就常常是润湿的石块,有人告诉:下面压了泉。而后又去龙洞山,看见了出乎意料的北方大绿:无边的山地全被绿色植被所遮掩,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裸石和山土。怀抱粗的大银杏树、长达十丈的攀崖葛藤,让人触目叹息。正是秋天,径湿苔滑,野果盈怀,采不胜采。耳听的全是野鸡啼山猫号,一仰头必有大鹰高翔。守山人比比画画说山里有狼,有银狐和豹猫之类。最难忘一只猫头鹰大白天蹲在路边,让人抚了三下光滑的额头才怏怏而去。由于济南以前曾有德意志人染指,所以留下了一个著名的车站

22、广场钟楼。这座钟楼与另外几处历史更久的大教堂一起,给古老的城市添上了异国情调,于对比中调剂了人的口味。苍苍石色和高耸的尖顶,记录了异国人的智慧和美。这是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见证了国势羸弱而不是开放;但它的美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无一例外地同样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看过了自然与建筑再听戏曲,听当地最为盛行的吕剧、说书和泰山皮影。湖边说书人使用的济南老腔,厚味苍老,直连古韵,听得人颈直眼呆。泰山皮影则有专门的传人,属于视听大宴,特别入耳入心的是老艺人略显沙哑的泰山莱芜调,说英雄神仙和妖魔鬼怪,如同畅饮地方醇酒。与这一切特别匹配的就是泉水和垂杨。这种初始印象既是确切的又是新鲜的,它一直会留在心中作为一

23、个对比,并作为一个记忆告诉未来:这就是济南。近三十年弹指而过。如今济南高楼林立,垂杨尚可寻,名泉迹犹在。钟楼渺无踪,皮影留泰安。仁者爱人,不爱人就会杀树。三十年来,爱树的济南人顽强地护住了湖边垂杨,虽不再“户户”;力促干涸的泉水重新喷涌,虽不再“家家”。这就是一座城市演变的历史,这就是现代工业化中的进与退。如果仍然给梦想留下了空间,那么这个空间里最触目的仍然也还是那两个老词:泉水垂杨。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第段引用刘鹗的名句来点题,揭示了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自然风貌,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B第段写想象中的济南,突出了济南的泉水与垂柳的名声之大

24、,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跌宕之美。C作者善于捕捉细节,如第段中描写猫头鹰“怏怏离去”的情态就从侧面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注意了详略的取舍,虚实的处理,尤其注意前后照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E本文围绕“泉水与垂杨”从多方面选取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但第段写德意志人染指,游离了主题。参考:C、E(C“对自然的破坏”错。E“游离了主题”错。)16 文章中间部分用大量篇幅描写对济南的初始印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参考:突出济南曾经“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自然美景,表达对济南作为生活之佳所的由衷喜爱。与下文如今不再“家家”不再“户户”的情景形成对照,表达

25、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为引出对现代工业化的思考做铺垫。(一点,2分)1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请谈谈你对第段中“这就是济南”一句的理解。(4分)参考:“这就是”突出了对济南美好、鲜明的初始印象,充满了赞美之情。并以此告诫我们在未来济南的现代工业化中保持这种美。(一点,2分)(2) 请简要赏析文章最后一段。(4分)参考:用假设复句,再次强调泉水、垂杨寄托着人们的生活梦想,进一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期待。同时,在篇末点题,照应前文,深化文章主题。(一点,2分)18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该如何处理现代工业化中的“进与退”的关系?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示例既要重视城市的现代工

26、业化发展,又要重视城市自然美景的保护。济南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住了垂杨、泉水代表的自然环境,留住了人们的美好期待。现实生活中,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现代工业化发展的情况比比皆是,那是不足取的。六、(10分)19以“马上读书吧!”为号召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活动日前在北京启动,请你针对家庭和学校各拟写一条宣传语,动员身边的人参与这一活动。要求:语言简洁、得体;每条在20字以内。(4分)(1)家庭:参考家家有书香,户户读经典(闻书声)(2)学校:参考书香熏陶学子,知识改变命运。或:马上读书吧,学而时习之。20请根据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与他相关的文字的体会与思考,对鲁迅先

27、生进行简单评论。要求:用一个总领全段的句子进行点评开头,语言简洁、鲜明、生动,在100字内。(6分)答案示例鲁迅先生爱憎最鲜明。对敌人,他高举痛打落水狗的大旗,立场坚定;他笔端流出的文字,似匕首如投枪,犀利无比,充满战斗的力量;他高声宣言,对敌人一个也不宽恕,态度鲜明。但对青年,他却充满无限的爱、柔情和期望。观点明确,内容有说服力,2分;以总领句开头,层次清楚,2分;语言简洁、鲜明、生动,2分。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老骆驼垂暮之年,穿越了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胜利归来。马和驴请它介绍成功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

28、,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没有了,就这些。”“唉!”马失望说道,“我还以为就这样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看来,任何经验之谈,都是简单明了的,关键是能否实实在在地去做!”驴若有所悟地自语。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