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536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雅安市高中201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化学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I-127 K-3

2、9第卷(选择题 共42分)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均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D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2.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AgNO3溶液鉴别NaCl和Na2SO4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C.将碘水和CCl4倒入分液漏斗,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CCl4中D.用乙醇和浓硫酸制

3、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3.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的水解:CO23 + H3O+HCO 3H2O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向Al2(SO4)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SO2- 4恰好沉淀: 2Al3+3SO2 4+8OH+3Ba22AlO 2+ 3BaSO4+4H2OD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硝酸:3Fe24HNO 33Fe32H2ONOXYZWQ4.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得电子能力比Q强B. 由Z与Y组

4、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 化合物XQ4中含有键和键DWY3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5. 25时,下列各溶液(均为0.1 molL1)中,离子(或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氯化铵溶液中:c(Cl)c(NH+ 4)c(OH)c(H)B碳酸钠溶液中:c(HCO- 3)c(CO2- 3)c(H2CO3)0.1 molL1C醋酸钠溶液中:c(OH)c(H)c(CH3COOH)D碳酸氢钠溶液中:c(Na) c(OH)c(HCO 3)c(CO2 3)c(H)6. 440时2SO2(g) + O2(g)2SO3(g) H198kJ/mol,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

5、O2(g),经5min达到平衡。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甲乙丙起始物质的量n(SO2) / mol0.40.80.8n(O2) / mol0.240.240.48SO2的平衡转化率80%12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甲中SO2的速率为0.032molL-1min-1 B440时,平衡常数K400C温度高于440时,平衡常数K400 D平衡时,SO2的转化率:180%27. 将KClO3、I2各0.02 mol加入12 g 36.5的盐酸中,I2恰好完全溶解,没有气体产生(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将反应后的溶液用冰水冷却,析出橙红色晶体A(A在常温下就有升华现象),过滤,将滤液蒸

6、干,收集到KCl固体、8.7g液态水和极少量的A蒸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AI2Cl6 BHClO CIClO D KIO3第卷(共58分)8(本题共14分). X、Y、Z、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Y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U原子基态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1)Z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U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 (2)在Y的氧化物OY2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3)在银氨溶液中通入W的气态氢化物,会出现黑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1m

7、ol X的气态氢化物在800-900下催化氧化放出226.2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U的含氧化合物M晶胞如右图所示(“”表示氧原子),则M的化学式为 ;氧原子的配位数为 。 9(本题共13分). 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步骤操作现象向2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7(填“”、“”或“=”)。(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

8、原因:_。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3+ Fe2+ ;请写出Fe3+ 跟SO2- 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1Fe2+与SO2- 3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现象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

9、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现象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步骤中的红褐色溶液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经检验步骤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填字母)。 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10(本题共15分). 已知:(R为烃基)(R,R为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有机物E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其中碳、

10、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7%、8.2%。A与溴水取代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波峰。(1)写出A、C的结构简式:A_、C_。(2)反应属于 反应;AB的反应中,C2H5OH的作用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B的系统命名是_。(5)有机物D的同分异构体F水解产物酸化后,能发生双分子间酯化反应形成六元环有机物M,则M的结构简式为 。11(本题共16分). 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物质Mn(OH)2Co(OH)2Ni(OH)2MnSC

11、oSNiSKsp2.110133.010165.010161.010115.010221.01022 (1)步骤中,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中,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离子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5.0-6.0,以除去Fe3+。 (3)步骤中,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 (4)步骤中,在 (填“阴”或“阳”)极析出Mn,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5)电解后的废水中还含有Mn2+,常用石灰乳进行一级沉降得到Mn(OH)2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Na2S,进行二级沉降。为了将Mn2+降到1.010mol/L,则c(Na2S)至少

12、是 mol/L。 雅安市高中2011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 2.C 3.D 4.D 5.B 6.C 7.A以下各题中,除提供的参考答案外,其它合理回答也参照给分。8.(本题共14分)(1)1s22s22p63s23p2 ;第4周期IB族(各2分,共4分)(2)sp3 (2分)(3)2Ag(NH3)2+ + 2OH- + H2S Ag2S + 2H2 O + 4NH3(2分)(4)4NH3(g) +5O2(g) 4NO(g)+ 6H2O(g) H905kJ/mol(方程式正确1分,热量正确1

13、分,共2分)(5)Cu2O; 4 (各2分,共4分)9.(本题共13分)(1)(1分)(2) Fe3+3H2OFe(OH)3+3H+,加入Na2SO3后,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离子方程式1分,平衡移动方向1分,共2分) 2Fe3+ + SO32- +H2O =2Fe2+ +SO42-+2H+ (2分)(3)FeSO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丁达尔效应” (2分)(4) a (1分) 2Fe3+ + SO2 + 2H2O 2Fe2+ + SO2- 4 + 4H+ ; Fe2+ + SO2 +H2O FeSO3 + 2H+(或2Fe3+ + 3SO2 + 4H2O 2FeSO3+ SO2- 4 + 8H+ ); FeSO3与剩余的FeCl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每个方程式2分,文字阐述1分,共5分)10.(本题共15分)(方程式3分,其它每个点2分)(1)A: C: ClCH2COOH (2)取代(或酯化),溶剂(3) (4)2,6二甲基苯酚钠(5)11. (本题共16分)(1)MnCO3+H2 SO4 MnSO4+ CO2+H2O(3分)(2)MnO2+2Fe2+4H+ Mn2+2Fe3+2H2O (3分)(3)CoS和NiS (3分,错、漏均扣1分)(4)阴(1分),Mn2+2e- Mn (3分)(5)1.0102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