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605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人:高三地理备课组 (考试范围:区域地理、地图、地球运动大气)本试卷分选择题卷和非选择题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下图为地球上某时刻的昏线全部,c位于该线的中点,各点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1-2题。来源:1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物影接近一天中最短B悉尼正值旭日东升C纽约市区正处交通流量高峰 D伦敦正值夕阳西下2若d点为75N、a点为5E,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出现凌汛现象B我国东北的农民种麦正忙C好望角西风强劲D新西兰18:00以后日落当下图中P

2、Q线为昏线且该线上的点最高纬度为700时,一艘海轮将一批货物从B港运往A地,据此回答3-5题3.此时,A、B两地中 ( )AA地炎热干燥,B地温和多雨BA地的河流正值汛期CA地昼长夜短,B地终日骄阳似火DB地农民正忙于收获水果4N地的农业生产最适合发展 ( )A水稻种植业 B地中海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5过M海峡时,轮船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读世界两岛屿图,回答 6-7 题。6以下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乙为水稻种植业B甲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乙终年高温多雨C甲地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乙地高来源:D甲、乙两

3、地都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7当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降水量和昼长值都比乙地小B乙地和开普敦都处于多雨期C澳大利亚西北部和乙地的风都从海洋吹向陆地D甲地和巴西高原为湿季,草木葱茏读下面某地区地图,回答8-10题。8. 图示区域内河流的最大落差可能为()A45 m B50 m C55 m D60 m9. 图中河流侵蚀、搬运能力最强的河段可能是()A B C D10. 假设在图示区域内合适的地点建一座坝高约13 m的小型水库,若仅考虑地形因素,建成后的坝顶长度约()A10 m B40 m C60 m D80 m读右图,完成11-13题11.当甲、乙昼长相同时,以

4、下现象可信的是( )A厄瓜多尔正午物影接近最短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时期C南极地区科考正忙D密西西比河流域阴雨连绵12.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则( ) A德干高原盛行东北风B亚洲低压强盛C非洲大陆的动物大规模南迁D阿尔卑斯山区进入滑雪旺季13.甲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崎岖 B.土壤贫瘠 C水分不足 D水旱灾害频繁读下面五个国家略图,回答14-15题。14经济最发达、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分别是 ()ABCD15国的气候特征与其它国家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A高原广阔,山脉环绕,地形封闭B身居内陆,远离海洋,空气干燥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蒸发

5、旺盛D地处低纬,副高控制,寒流经过读A、B、C三幅图,回答下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图表示北半球,则河口的岛屿将可能与南侧的河岸连接起来B.B图的盛行风向为西风C.C图地貌形成是岩石长时间受到外力侵蚀的结果D. C图地质构造适合储存石油、天然气读某地地质剖面图(为石灰岩),完成17-18题。17. 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为玄武岩 B处岩层形成时该地处于寒带地区C可能为大理岩 D台湾岛与图中岛屿成因相同18. 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图为“ 太平洋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9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为海

6、沟,岩石年龄最老B.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C.C属于太平洋板块D.D属于美洲板块某中学的一对科考小组在某地质考察,地理位置大约在(25N,110E)。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回答20-21题。 来源:20、该地质考察队的大致位置应该在 ( )A、桂 B、滇 C、湘 D、蜀21、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 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 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

7、水平错位A B C D读图,回答22-23题22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A58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之间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B58点之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 000米以下C13-24点之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D 5-8点之外的时间段,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23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 B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C冷锋控制D暖低压控制理论蒸发量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

8、,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回答2425题。24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河西走廊 D东北平原25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交通线路多沿水源分布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6题(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26大气中 ()A大气中氟氯烃增加,会导致F增加 B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是EC农民在深秋晴朗夜晚燃烧烟幕,会使D增加 D出现雾霾时,会导致A在夜间减少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

9、计图”,分析回答2728题。27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反气旋过境 C气旋过境 D暖锋过境28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D7日河水水位最高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题。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假若黄赤交角为0时,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不存在的是甲B. M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月平均气温大于0C.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xD.M岛屿冬季降水总量较夏季降水总量多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图3),完成

10、第30题。30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A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BA曲线是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C两条曲线呈负相关D表层土壤含盐量一般在冬季达到最高值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31.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东亚地区某季节某日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图一材料二:山东半岛地形河流分布图和东南丘陵部分区域图 图二 图三来源:(1)图一所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_,并说明理由 。(3分)(2)图二中地处沿海的C城市烟台及其威海地区冬季降雪多,是名副其实的“雪窝”,请分析“雪窝”形成原因及其降雪对冬小麦生长的有利影响。(6分)(3)写出图三中有关

11、地理事物的名称:(1分)铁路与的交汇城市 。(4)比较图三中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分)32、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6分)(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2)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918千米长的河段,可建设25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试分析上游大力开发水电的原因(5分)(3)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两年生作物。它们在秋季播种育苗,次年5月收获。长江流域大部分商品菜籽含

12、油率39-40%,产油率居各地区首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长江流域成为我国油菜最主要分布地区的原因。(5分)(4)简要说明黄河下游河段近年来凌汛明显好转的原因。(3分)2007年11月1日,“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云南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即以深圳港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印等21个国家,最终抵达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全长约15000千米,横贯亚欧大陆的 “第三亚欧大陆桥”。此陆运通道将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时间更是将缩短一半以上。至此,亚欧大陆上将有三条横贯东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根据以上资料并

13、读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1分)来源:(1)第一亚欧大陆桥在欧洲自东向西穿越的大地形区有 、 、 。(3分)(2)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自然带更替规律是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2分) (3)第三亚欧大陆桥从昆明至缅甸段在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1分)(4)请简要评价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区位因素。(3分)(5)第三亚欧大陆桥建成之后,将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产生哪些有利影响?(2分)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1-5 CDBDD 6-10 CBCCB 11-15 ABCDA16-20 CCDBA 21-25 BADCB 26-30 CDC

14、BA31 (1)冬季 亚洲高压势力十分强大,西北太平洋出现低压中心。(2)原因:冬季寒冷干燥的偏北风经过渤海,受暖海面(和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水汽增加;暖湿气流受南部山脉抬升,降雪明显;南部山脉走向大致与冬季风垂直,摩擦力强,水汽抬升缓慢,降雪明显。(3分)有利影响:大雪覆盖麦田可以使地面温度不致降得太低,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大雪可以冻死病虫害;降雪为冬小麦普浇越冬水,缓和春季水源紧张的矛盾(3分)(3)株洲(4)西北坡气温年较差较大(1分),西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1分);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同海拔的东南坡(1分)。(东南坡回答合理亦可得分)32、(1)较大的是

15、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1分)原因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2分)(或华北的季风气候更具有大陆性,降水更集中在夏季;长江流域7-8月份受副高压脊控制,降水较少。)(2)上游有多条支流注入,水量大;(1分)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过渡区,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1分)有适合建坝的峡谷地形;(1分)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为高耗能工业,水电需求量大。(1分)人口城市分布稀疏,淹没损失小,搬迁人口少(1分)(3)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先进(1分);品质好,产油率高,经济效益高(1分);周边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16、(1分);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种植、加工成本低(1分);油菜生长为越冬作物,与水稻、棉花等争地矛盾小,适合与人多地少的区域种植(1分)。(4)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期变短。(1分)人为原因:(生产生活耗水导致)黄河上中游来水减少;(1分)水利工程的调控及防凌破冰技术的提高。(1分)33(1)东欧平原 波德平原 西欧平原 (3分)(2)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2分)(3)地形、地质环境复杂(1分)(4)沿线自然条件较好;运输距离、时间短,效益高;连接的国家数量多;沿线地区资源丰富;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分)(5)增加面向印度洋、大西洋的出海通道;促进与东盟、欧佩克、欧盟等沿线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的联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