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9620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省锦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域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耀3 题。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 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

2、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

3、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

4、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

5、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D. 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

6、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3下

7、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耀7 题。答秦太虚书苏轼

8、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

9、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

10、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喻:开导B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度:估量C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济:成功D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惟:希望5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3 分)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自非废放,安得就此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至时别作经画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1、 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C苏轼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深厚。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 (4 分) 译文:_。于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

12、娓娓焉来逼人矣。(3 分) 译文:_。盂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3 分) 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耀9 题。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淤,依止古先生?【注】禅观:即禅理、禅道。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答:_。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故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

1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陆游游山西村)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耀(4)题。99块金币刘志刚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14、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99 块金币。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 块金币! 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 块,哈!我得再数数。”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 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一番功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100 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100 块金币!” 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 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半响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

15、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到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还差91 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一连几天,皮克都是这样度过的。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也没有快乐过。讨钱越来越难了。难的原因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 “你原先可不这样。” “”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皮克就几天也没有起来。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 分就100

16、块金币。“皮克,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金币?你为什么不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到破庙里对生命垂危的皮克这样说。“什么?”皮克惊问。“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99 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 分,就差16 分。” 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了

17、100 块金币。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什么?你又给了他一块金币?” “是的!” “这下完了!” “怎么了?” “因为他有了99 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 块金币。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赶走他的快乐。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 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现在,你反倒满足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你开始时给他99 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给他一块金币,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时候都不会快乐了。贪婪一旦被诱发出来,那么在它支配下的人就会永远

18、的失去快乐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 年24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首段文字两句均以“皮克”作为主语,意在通过重复强调他的快乐,句意递进;“地球上最快乐的”点明他的快乐无与伦比,“叫花子”则又点名他的特殊身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皮克“怕这是一个梦”而“不敢睡觉”,是因为金钱来得太突然,他太过于兴奋,也怕睡觉时金币会不翼而飞,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C小说文字轻快,口语较多,注重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还差91分”“还差16 分,就差16 分”间接写出了一个叫花子乞讨生活的不易。皮克的自言自语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描写。D小说

19、擅长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在对话中展开故事情节。小说还通过人物前后境况、个人与他人的对比与衬托,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E小说中富商的出现丰富了小说内容,他的两次“好心”是造成皮克悲剧的直接原因,小说正是通过这一点揭露“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一主题的。(2) 小说多次多处出现“为什么不快乐”,分别说明这样写的作用。(6 分) 答:_ (3) 小说中的皮克除了贪婪,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 答:_ (4) 有人说小说中的游僧角色纯粹是多余的,小说也应该在“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之后结束,你是否赞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答: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耀(4)题。思想之河汩汩向前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 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1950 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 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

21、,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

22、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蛰伏近二十年,1979 年3 月,34 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 次。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上世纪80 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

23、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 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 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

2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 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

25、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1989 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 年2 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在介绍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和

26、论著的同时,还借助他人对其论著的高度评价,突出了李泽厚在中国当代哲学、美学领域开创性的贡献。B12 岁的一次“精神危机”使李泽厚对人生倍感困抗与悲观,却也使他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这可以视为其思想之河的源头。C上世纪80 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继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美学四讲等专著,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美学热。D华夏美学一书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表达了李泽厚真正的美学抱负,他的美学观点也主要集中在这部专著中。E2010 年2 月,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权威文论选收录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这足以说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所达到的高度。(2) 请简要概括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6 分) 答:

27、_。(3) 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 分) 答:_。(4)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你对“导师并不重要”这个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答:_。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赚取更大利润,在食品中添加化学污染物等,给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全社会对他们的行为都向天而唾。B真正好听的音乐可以与人的灵魂直接对话,我们亟待一首能够被大街小巷万人竞相传唱的华语歌曲,来证明华语歌坛并没有江郎才尽。C许

28、多人对个人信用“黑名单”不以为意,但银行信用黑名单实施以后,人们才知道它的厉害,上了这个“黑名单”,与银行打交道真是寸步难行。D雾霾之袭与雾霾之滥,挡住了行人的视线,也拦住了多少国人的梦,看到那迷雾中的人群和车辆,不少人戴盆望天,期盼早日实现天更蓝之梦。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的院校。B. 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C. 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

29、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D. 法新社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15依次填入文段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活息息相关,_,_。_;_,_,_。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 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A. B.C.D. 1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

30、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6 分) 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1)内容介绍:_ (3 分) (2)寓意:_ (3 分) 17提取下列材料的信息,为“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5 分) 魔幻现实主义有“魔幻”的艺术效果。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魔幻现实主义是20 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借魔幻境界折射严酷的现实生活。魔幻现实主义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答:_。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中美

31、洲河流的湿地里,生长着一种很奇异的香菇草。香菇草并不像其他河边草一样努力抢占着土地最肥沃、光照最好的地方,而专门在一些养料非常稀少的乱石之下的泥土里生长,所以香菇草常常长得又矮又小。每年汛期一到,迅速上涨的河水会将许多湿地里的草类冲走,而香菇草却总是安然无恙。原来,香菇草主动放弃了养料和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是为了将根系埋藏在很难被冲走的乱石之下。这样,在乱石下扎稳了根,又有石头保护的香菇草便成了最大的赢家。香菇草放弃了看似舒适的生存环境,赢得的却是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9分)1.

32、A(B项,原文说“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C原文说“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几乎没多少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2.C (A从原文表述来看是说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说法绝对。B因果倒置,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D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错。)3.B(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二、(36分)(一)(19分)4.(3分)A(喻:告诉)5.(3分)D(写苏轼的身体状况;设想太

33、虚修炼后的情景;写的是胡定之,与苏轼无关)6(3分)C(“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与原文“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文意不符)7.(10分)(1)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评分建议:4分。“一”、“为所”、反问语气各1分,句意通顺1分。(2)(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评分建议:3分。“示”、“胜绝”、“娓娓焉来逼人”各1分。(3)(我)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家中)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评分建议:3分。“廪入”、“少”、“私”各1分。(二)(11分)8(5分)答案:本诗使用

34、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3分)9(6分)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三)(6分)10.(6分)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 (5分)(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

35、给1分;答B、E不给分。(B项“太过于兴奋”不正确,应该是担心再次失去金币。“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出现在后文中;E项“直接原因”不正确,造成皮克悲剧的是他的性格。本文的主题并非是揭露“金钱是万恶之源”;C项“间接写出了一个叫花子乞讨生活的不易”不完全正确。)(2)(6分)第二段连续使用两句反问“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意在强化皮克的天使般的快乐,与下文他的“快乐突然丢失”在情节上突然逆转,大起大落;讨钱时与别人的对话中出现的疑问句“你为什么不快乐了”引出他的回答,起过渡作用;富商对皮克说话时使用反问句“你为什么不快乐呢”,是对他不肯花掉那99块金币的不解,与前后两个疑问句构成排比,增强气势。前后

36、三处反问前后呼应,形成反差,有力地揭示出人物性格。(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6分)敏感脆弱,心理承受力低,捡到钱后不敢睡觉,因金币而坐卧不安,最终丧命;自大而又自贱,快乐时忘乎所以,失败时颓废庸碌;吝啬而又可怜,成为金钱的奴隶,守着一袋金币而被饿死。(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据亦可。)(4)(8分)答案示例:赞成 :小说在富商揭出谜底,皮克“昏倒”之后结束,结构更加紧凑;人物塑造也已完成,皮克的“昏倒”会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联想;对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和贪心是不快乐的本源等主旨也已经揭示出来了;加上游僧角色及后面的情节反而显得狗尾续貂,主旨点得太过明确,

37、反而失去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读者的再创造性。不赞成:游僧角色的出现使小说内容显得更加丰富,因为富商的第二次“好心”反而将皮克推向死亡,使情节更加完整;结尾情节使人物塑造更加立体,也揭示出了皮克的最终命运,同时对富商的塑造也更加立体;通过游僧的言语揭示了深层原因,深化了小说主旨;去掉后内容显得单薄,小说的主题有所削弱。(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四、(25分)12. (1)(5分)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C项强加因果,当时的美学热并不是李泽厚的著述掀起的;D项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美学四讲中;E项不准确,美国权威文论选收录的是美学四讲中的部分

38、内容)(2)(6分)大学时开始独立研究,虽走了许多弯路,但其研究成果影响很大。下放干校劳动时,他克服困难,潜心读书,做了大量笔记,为日后的研究著述奠定了坚实基础。上世纪70年代,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李泽厚通过“批判”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紧接着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引起轰动。上世纪80年代,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美学专著相继出版,为李泽厚赢得了巨大声望,并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3)(6分)高屋建瓴,系统展示文明古国心灵历史,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比以往同类著作有创新,给青年人提供更灵活更科学的治学

39、新方法,不仅传授知识,更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恰逢“美学热”来袭,美的历程生逢其时。(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4)(8分)观点一:我认为李泽厚的观点正确,导师不能对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理由:李泽厚在大学主要靠自学获得真知,他研究哲学史,却没有上过著名教授的哲学课。关键是自己的行动。李泽厚总结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而且大学阶段只是人生短暂的一个时期,他后来的辉煌成就都是离开学校离开导师以后才取得的,这更证明导师对一个大家的塑造并不重要。观点二: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导师对成功很重要。理由:李泽厚上大学的时机不够理想,名家教授还在接受思想改造,他没有受教于名家,

40、没有充分感受到名家教诲的力量,否则,他会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因为没有老师指导,李泽厚走了许多弯路,他自己也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研究谭嗣同吃亏,投入了过分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导师教诲在前,他的研究会更加高效。李泽厚身在北大校园,虽然没有更多直接聆听导师教诲,但大师云集的校园氛围,大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包容的胸襟(用老师的图书证借书,能逃课自由搞研究),使与其交游受其熏陶的李泽厚受益匪浅。导师的力量有时是无形的,这对他以后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激励指引作用。观点三:我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师不可缺少,但成功关键取决于学生本身)理由:对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自学能力很强的学

41、子来说,导师的作用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意志和能力。对于更多普通学子来说,导师在治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不可或缺,他可以指导学生更高效进行研究和学习。无论对于哪一种人,治学关键环节的指导都可以使他前行的道路更加畅通,都比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要高效得多。导师对于普通人的作用是雪中送炭,对于杰出人物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作用大小是不同的。(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2分,均应联系文本作答,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五、(20分)13. C(A向天而唾,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B比喻才情减退。D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3分)

42、14D(A.结构混乱。应为“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或“必须以公平均衡为原则”。B “代之”后加“以”。C中“减轻”改为“降低”)(3分)15D(文段整体是总分结构,是总说应放在前面,也可根据此处的句号来断定与前面构成一句话。是雾霾对交通的影响,承接第一句分说。是雾霾对身体的危害,较更进一层。再进一步说明在城市中的严重危害。)(3分)16(6分)(1)(内容介绍:)画面中的瓶子里盛着高度到瓶身一半的水。一只乌鸦栖息在瓶口惬意地用吸管喝着水,另一只乌鸦满头大汗地衔来许多石子投进瓶中,很吃惊地对喝水的乌鸦说:“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3分)(2)(寓意:)批判了社会上那些固守经验、思维僵化(

43、或做事不知变通、看不惯新生事物)的人。(3分)17(5分)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为创作原则,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取得“魔幻”的艺术效果,借魔幻境界折射严酷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文学流派。(主干句正确且为单句形式2分,其余分句充当定语,注意顺序,3分)六、(60分)18参考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译文参考: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你)慰问的情谊十分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我寄居在这里,大体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失去了一个女儿,而我的一位老奶妈也去世了。悼念他们的心情还末消退,又得到家乡来的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