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9634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一中高三5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某国际科研小组于2014年5月2日宣布发现了117号元素的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1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17B117号元素衰变成115号元素不属于化学变化C117号元素就是一种核素D1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A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可得到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B0.5 mol H2SO4与0.5 mol 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CH2O的沸点高于H2S是因为O-H键的键能大于S-H键的键能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CaCO3可使溶液中HClO浓度增大8亮

2、菌甲素适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12H11O5B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1 mol亮菌甲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亮菌甲素具有弱酸性体现了羟基对苯环的影响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可加入浓溴水经充分振荡后过滤B向1 mL 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CuCl2饱和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会加快C向I2的CCl4溶液中加入浓的KI溶液后充分振荡,CCl4层的紫红色会变浅D为获取与乙醛反应所需的Cu(OH)2,可向2 mL 10% NaOH溶液中滴加大约5滴2% CuSO4

3、溶液10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pH=9的NaHA溶液:c(Na+)c(HA)c(A2)c(H2A)BNa2CO3溶液:c(H+)c(OH) = c(HCO3) +2c(CO32)c(Na+)C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氨水后溶液显碱性:c(NH4+)c(Cl)c(OH)c(H+)D将0.1molL1 HF溶液与0.1molL1 KF溶液等体积混合:c(F)+c(HF)=0.2molL111钾长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由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组成,化学式为XYZ3W8,其中只有W显负价。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高正价数相等,Y3与W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W的质子数

4、之和等于Y、Z的质子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离子半径Y的离子半径B Z的氢化物稳定性W的氢化物稳定性C化合物X2W2和Y2W3中都不含配位键D1 mol ZW2晶体所含Z-W键的数目为4 NA12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发生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05152535n(A)/mol1.00.850.810.800.80A前5 s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3 molL1s1B前15 s内体系的熵值逐渐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

5、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D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第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1(16分)铈、铬、钴、镍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1)二氧化铈 (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可生成Ce3+,CeO2在该反应中作_剂。(2)自然界Cr主要以+3价和+6价存在。+6价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价的铬。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_Cr2O72+_SO32+_ =_Cr3+_SO42+ _H

6、2O (3)某锂离子电池用含有Li+的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极材料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CoO2LiC6 LiCoO2C6。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_。右图表示该装置工作时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此时C6电极作_极。(4)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向滤液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u2+、Zn2+等杂质,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对滤液调pH的目的是除去Fe3+,其原理是Fe3+3H2OFe(OH)3+3H+,已知25时KspFe(OH

7、)3=2.81039,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滤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2.(14分)乙酰基二茂铁常用作火箭燃料添加剂、汽油抗暴剂等,由二茂铁合成乙酰基二茂铁的原理如右图所示。已知乙酸酐易水解,乙醚的沸点为34.6,乙酰基二茂铁的沸点为163,图中的氧化铝是一种扩散剂。实验步骤如下:步骤:如图所示,将1 g二茂铁与3 mL乙酸酐加入干燥的三颈烧瓶中,在搅拌下慢慢滴加磷酸1 mL,加热回流5分钟。步骤:将反应液倒入烧杯,加入10 g碎冰,在搅拌下缓 慢滴加NaHCO3溶液至烧杯中的酸性物质基本耗尽,

8、置于冰水浴中15 min。过滤,烘干,得到乙酰基二茂铁粗品。步骤:将粗品溶解在苯中,从图装置的分液漏斗中滴下,再用乙醚淋洗。步骤:将其中一段时间的淋洗液收集,并进行操作X, 得到纯净的针状晶体乙酰基二茂铁并回收乙醚。(1)步骤要求无水操作,原因是_。(2)步骤中的过滤操作,除烧杯外还必须使用的属于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是 。(3)步骤中不需要测定溶液的pH就可判断烧杯中的酸性物质基本耗尽,依据的现象是 ,必须缓慢滴加的理由是 。(4)步骤中操作X的名称是 。(5)步骤将粗产品中杂质分离所利用的原理是 。(6)为确定产品乙酰基二茂铁中是否含有杂质二乙酰基二茂铁(),可以使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3(15

9、分)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9H8O2Br2,有机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有机物E的化学式为C7H5O2Na。G遇FeCl3溶液显紫色,H转化为I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I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各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结构不稳定,会自动发生如下变化:CH3CH(OH)2CH3CHO+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HI的反应类型是 。(2)I的结构简式是 。(3)MC+D的化学方程式是 。 EF的化学方程式是 。(4)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有机物J在分子组成上比G多两个CH2基团,则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J的结

10、构共有 种。能发生水解反应 能发生银镜反应 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分子中有4种不同的氢原子4(13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大量NOx、SO2、C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处理,可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160kJmol1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碳。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11、H3将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分成五等份,将它们分别充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右图是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甲醇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 L 2 mol/L H2SO4溶液,当电池中有1mol 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 (忽略气体的溶解,假设反应物完全耗尽)。(3)脱硫。某种脱硫工艺中将废气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氮肥。设废气中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时pH均为4的硝酸铵溶液和稀硝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c1、c2,则c1与c2的比值等于 。 命题人:李盛森 审题人:李云高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三下期第三次月考 化 学 答 案 2014.5610 C D C A B 1112 B D 1(16分) (1)氧化(2分) (2)Cr2O72+3SO32+8 H+ =2Cr3+3SO42+4H2O(3分)(3) CoO2Li+e= LiCoO2 (3分) 阴(1分)(4)FeS+Cu2+=CuS+Fe2+ (2分) 3.6104 (3分)增大NiSO4的浓度,以利于蒸发结晶(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