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887 上传时间:2020-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天整理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观后感1未成年人保护法分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72条,自20XX年6月1日起施行。从本法开始实施起它就成为了教师与未成年人的保护伞,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的学习此法,让此法成为保护我们的利器。学法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这才是最关键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只会教书是不够的,我们职责主要是育人

2、,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

3、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对他们的合法权给予特殊呵护,也是一项具有挑站性的工作,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其中,我们每一个人一起完成,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活泼健康快乐的成长

4、,成为一代强人,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观后感2请保护未成年人!我们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无论是站在道德的角度还是法律的角度,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去伤害他们,应当竭尽所能去保护、爱护他们。就在近日,重庆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一位妇女手持菜刀,冲向刚做完早操返回教室的幼儿,致使14名幼儿伤势严重,幼儿家长心急如焚、情绪激昂。这件事一发生便轰动了,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这位妇女的谴责,对幼儿的同情。我认为,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情,再怎么也不应该牵扯到心思单纯,什么都不懂的幼儿身上,更不应该去伤害他们。对幼儿都下得去手,这完全就是心理变态。不仅有这位妇女,还有一

5、位教师,人人敬仰的教师,也曾做过虐待幼儿的事。去年,在网络上曝出,北京的一所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教师虐童事件。许多家长反映,自家小孩身上有许多已结痂的针孔,上学期间被喂不明白色药丸。这些残忍的行为均来自这所幼儿园的教师。这件事一经曝光,大家都震惊不已。红黄蓝幼儿园是名牌幼儿园,发生这样的事,实在是辜负了家长的信赖与支持。在我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他们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可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完全玷污了这么神圣高尚的职业,那些幼儿小的三四岁,大的也才五六岁,本应拥有快乐健康的童年,可就因为这些禽兽不如的社会垃圾,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了阴暗与恐惧。韩国有一部电影熔炉,其中一部分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被一位

6、大叔性侵,造成肛门损坏严重,只能借助人工肛门才能生活。而人工肛门是别在她的腰部,穿衣服腰间会凸出,非常显眼,因此她常常遭到同学的白眼与嘲笑。她原本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却因这位大叔的自私与暴戾,毁了她一生。让她只能作为残疾人生活,而对此,这位大叔仅仅只用喝醉了来解释这一切。种种惨象触目惊心,未成年人手无缚鸡之力,心性天真烂漫,略有人性的人,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尽管我们不忍心看,但有些伤害还是发生了,所以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应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在危险中保护自己。在思想上,增强警觉意识,法律意识,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而在社会中,大家应自觉形成尊老爱幼的意识,保护、爱护未成

7、年人,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国家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伤害青少年儿童的犯罪分子从重处罚,严惩不贷,让那些有犯罪意图的人闻而却步。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保护他们刻不容缓!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观后感3通过学习未成年保护法,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

8、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家庭、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待学生要以诚相见,以情换心,真心实意地教育,帮助他们,才能真正扣动学生的心弦。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当我们在处理有缺点的学生时,有时应扪心自问: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他们承受得了吗?有时还应根据学生的情绪作必要的说服解释,使之心悦诚服。用“爱”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用“信任”填补师生的心理鸿沟,用“期待”激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使他们迈好人生中关键的一步。他们心灵深处美的东西是通过曲折的甚至是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有尊重,关心才能慢慢扭正其歪曲的心理,进而使其扬长避短,立志成才。面对社

9、会组织形式多样化,未成人保护工作的对象和依托发生了重要变化,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尚缺乏高效、畅通的反映渠道和及时有效的解决途径。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出现了脱离稳定社会组织、游离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即使是正常接受学校教育的未成年人,由于休息日、节假日的增多,也有更多的时间脱离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失去了单位这一传统的依托,必须寻找新的组织形式。社区虽然日益成为代表和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场所,但我国社区发展相对滞后,还不能有效承担从政府、企业中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学校是对青少年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园地,也就是常言的智育教育。但是,学校还必须更注重向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既做学问也

10、教做人,两者不可偏废。棍棒教育与言教身教的关系。“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子经典。现在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长若用棒教,大打出手,是侵犯人权,子女可以将你告上法庭。棒教行不通,还是言教身教靠得住。言教就是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子女,通过交流思想,讲明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居高临下,施以压服。身教比言教更显效果。如果做家长的成天围着麻将转,而要求子女安心写作业;夫妻若成天为鸡毛蒜皮吵嘴打仗,能让子女不受干扰吗?对父母不孝,却要子女敬重自己,只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凡此种种不良的身教,都将影响子女的道德素质培养。教师也是一样,教师若平时口出脏话,或衣衫不整、随意打骂学生,对学生的一生都影响重

11、大,不但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影响,更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总之,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教育好孩子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爱之深,求之切,要求严格又要循循善诱。要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育,就应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保持一种安定平静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观后感4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能力、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民群众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付犯罪未成年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和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维护自己的合

12、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加社会责任感。保护未成年,应当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坚持教育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种。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和其他未成年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诉机关报告。未成年人要自觉守法。依法维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要增自我防范,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目

13、的是增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是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危机守法和防止违法犯罪的意识。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的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和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未成年人犯罪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未成年犯罪的原因除了受家庭、学校、社会等主观原因来说。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单薄,子宫里查,认知能力、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交友观等。所以未成年人自觉预防犯罪主要做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

14、力,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观后感5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大力宣传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但是,有些家长法律意识淡薄,一听到“保护”两个字,便理解为只要让孩子不受到伤害,让孩子过得舒适,事事顺着孩子就行了。这样一来保护反而成了溺爱。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保护未成年人呢?首先,就是家长们要充分理解“保护”二字的含义,要知道保护并不等于溺爱。有些家长凭着自家经济条件优裕,便每天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任由孩子自己去花。在这一点上,家长是没有错,可是每次给得过多就不行了。据我们班一位同学亲口说,她父母每天给她100元零花钱。要知道,每天100元,可就是一个月3000元左

15、右。这可是比一些普通人家的一些父母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呀!况且她是每天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当她有了工作时,才偶然发现自己的钱不够用了,跟以前一点都不一样时,那种心情是绝对不好受的。因为我们一点都不难以想象,那种从小挥金如土的人,以后会找到什么高工资的工作。这样的话,还算是保护吗?再者,家长可能从来就不怎么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一些脏话、不良习惯习惯从小就深深地扎在了孩子那纯真的心灵中。他们天真地以为父母一切都是对的,便开始模仿自己的父母,脏话也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学生在小学时就已是脏话连篇,不良行为比比皆是。当父母发现并想纠正时以为时过晚当然,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应该遵纪守法,不能仗着自己是青少年,一旦犯了错,还好意思说:“我是青少年,国家说得要保护我们,你能把我怎样!”现在好多初中的校霸等,就是这样。因为初中又属于义务教育,学校没权开除学生或强行要求学生转学,所以只能对那些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无奈的教育。可真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了。所以,要保护未成年人,不但要家长们的努力,我们也要知错能改,遵纪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访谈直播观后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