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现状、网络组织及后续发展思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现状、网络组织及后续发展思路.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现状、网络组织及后续发展思路,北京研究院,目录,软交换网络现状近期软交换网络组织后期演进和发展思路,省际软交换网络,解决省际长途网交换机容量压力以及单节点问题,省际软交换网络,大区内的一对软交换设备互为主备用,上海 SS1,上海 SS2,上海,福建,浙江,江西,主用,备用,省内软交换网络,增值应用,端局/接入,固网智能化改造,长途分流,广东、浙江、安徽、陕西,北方、广东、浙江,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广西,北方、北京、上海,省内软交换网组网模式,大区制本地网制,本地网1,区域1,IAD、AG、TG/SG,本地网2,网管系统,应用服务器,本地网1,区域n,IAD、AG、TG/S
2、G,本地网2,MCU,MRS,SS,SS,SHLR与软交换覆盖区的关系,SHLR覆盖区域与软交换覆盖区域统一本地网制大区制SHLR以本地网为单位设置,软交换设备按大区制设置,SS,SHLR,MAP,SS,SHLR,MAP,SHLR,MAP,目录,软交换网络现状近期软交换网络组织后期演进和发展思路,路由计划,省际分级省内扁平,“扁平”和“分级”的比较,SIP终端,中继网关,中继网关,PSTN,SIP终端,SIP终端,中继网关,PSTN长途,PSTN终端,IP长途,中继网关,路由原则,业务提供能力,资源利用率,服务质量,路由原则,软交换网络内部的基本呼叫在软交换网内直接建立,软交换网络与中国电信其
3、它网络之间的基本呼叫必须并且只能一次跨越两网互通点,扁平路由计划,网络现状,要求,PSTN与软交换网络为演进关系,两网用户号码无法明显区分,且目前尚无法提前感知被叫用户类型。,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呼叫路由策略不同,软交换网络到PSTN的路由遵循“就远入PSTN网”原则。PSTN到软交换网络的路由遵循“尽力而为的就近入软交换网络”原则,“软交换呼叫PSTN”,软交换网络控制层面,软交换网络IP承载层面,DC1 TG,AG/IAD,DC1 TG,AG/IAD,省TG,LS,Tm,DC2,LS,Tm,DC2,省TG,LS,Tm,DC1,DC1,DC1 软交换,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就远入
4、PSTN网,未就远入PSTN网,“软交换呼叫软交换”,软交换网络控制层面,软交换网络IP承载层面,DC1 TG,AG/IAD,DC1 TG,AG/IAD,省TG,LS,Tm,DC2,LS,Tm,DC2,省TG,LS,Tm,DC1,DC1,DC1 软交换,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PSTN呼叫PSTN”,软交换网络控制层面,软交换网络IP承载层面,DC1 TG,AG/IAD,DC1 TG,AG/IAD,省TG,LS,DC2,DC2,省TG,LS,DC1,DC1,DC1 软交换,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PSTN呼叫软交换”,软交换网络控制层面,软交换网络IP承载层面,DC
5、1 TG,DC1 TG,AG/IAD,省TG,DC2,DC2,LS,省TG,DC1,DC1,DC1 软交换,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软交换网络控制层面,软交换网络IP承载层面,实施“扁平”路由的必要条件,软交换设备之间的互通和IP承载网的互通,LS,Tm,DC2,省TG,DC1 TG,AG/IAD,LS,Tm,DC1 TG,AG/IAD,省TG,LS,Tm,LS,Tm,DC2,DC1 软交换,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DC1平面软交换扁平网络,近期软交换网络组织,DC1 TG,LS,LS,DC2,LS,DC1,GW,MS/SSP,SHLR,DC2 TG
6、,AG/IAD,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全国业务平台,省业务平台,本地网,DC1 TG,LS,LS,DC2,LS,DC1,GW,Tm TG,SHLR,AG/IAD,区域/本地软交换,省业务平台,DC1 软交换,省内其它本地/区域软交换,省软交换覆盖到C3本地网,省软交换覆盖到汇接层面,路由计划,省际 软交换用户发起的省际呼叫,不论被叫用户为软交换用户还是PSTN用户,路由遵循就近入省PSTN网的原则,即主叫用户所在本地网被省中继网关覆盖的,由主叫所在地的省中继网关设备进入PSTN;主叫所在本地网未设置省中继网关,由覆盖主叫地的中心城市的省中继网关设备进入PSTN;PSTN用户发起的省际呼叫,
7、不论被叫用户为软交换用户还是PSTN用户,原则上不允许在省软交换网络之间通过IP直接疏通,必须经PSTN长途网或DC1软交换网络疏通。,IP承载,“PSTN用户发起的省际呼叫”,IP承载,DC1 TG,AG/IAD,DC1 TG,LS,Tm,DC2,LS,Tm,DC2,省TG,LS,DC1,DC1,DC1 软交换,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IP承载,AG/IAD,省TG,LS,Tm,省软交换,省软交换,IP承载,“软交换用户发起的省际呼叫”,IP承载,DC1 TG,AG/IAD,DC1 TG,LS,Tm,DC2,LS,Tm,DC2,省TG,LS,Tm,DC1,DC1,DC1 软交换,
8、DC1 软交换,省软交换,省软交换,IP承载,AG/IAD,省TG,LS,Tm,省软交换,省软交换,路由原则,省内软交换用户发起的省内呼叫,不论被叫用户为软交换用户还是PSTN用户,路由遵循“就远出软交换网络”的原则,即被叫为PSTN用户,则选择离被叫用户最近的中继网关进入PSTN;被叫为软交换用户,则直接在软交换网内建立。PSTN用户发起的省内呼叫,遵循“尽力而为就近入软交换网络”原则。,“软交换用户发起的省内呼叫”,IP承载,AG/IAD,LS,Tm,DC2,LS,Tm,DC2,省TG,LS,省软交换,AG/IAD,省TG,LS,省软交换,目录,软交换网络现状近期软交换网络组织后期演进和发
9、展思路,2006年NGN工作,软交换网络,省内省际软交换网络媒体扁平化软交换设备与SHLR的互通软交换设备与接入层设备的互通软交换设备与AS的互通,IMS,IMS技术研究和试验,解决软交换网络建设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和分析软交换网络与IMS的关系,对中国电信NGN网络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软交换网络媒体扁平化,驱动力部分地区DC2扩容需求强烈利用省内软交换网络疏通省际长途话务软交换网络在C5/接入层面的应用软交换用户之间的呼叫端到端在软交换网内建立软交换汇接局智能化方案的实施充分利用IP侧资源,降低对电路侧资源的耗用。,实施扁平化需要考虑的问题,扁平化实施带来的两个变化:外地至本
10、地网的呼叫可通过IP方式进入,需考虑通过IP方式进入的呼叫至SHLR的查询点的选择软交换网络在C5/接入层面应用后,需考虑软交换用户的来去话至SHLR的查询点的选择,至SHLR的查询点的变化,本地SS,SHLR,DC1 SS,本地SS,TG,TG,LS,LS,AG/IAD,AG/IAD,DC2,GW,本地网,省内长途,省际长途,SHLR,DC1 SS,DC2 TG,LS,AG/IAD,DC2,GW,省SS,Tm,LS,LS,省际长途,省内长途,分析,至SHLR进行查询的特点首先根据主叫用户号码变换主叫号码其次查询业务签约信息,先查询主叫用户业务信息再查询被叫用户业务信息 最后查询被叫用户号码变
11、换信息,SHLR与软交换设备的配合示例,LS,LS,SCP,用户A,用户B,主被叫属于同一本地网,被叫用户签约有一个智能业务,SHLR,软交换设备,软交换设备,对软交换设备的要求,软交换设备,TG/SG,软交换设备,SHLR,省内其它软交换设备,DC1软交换设备,AG/IAD,软交换设备需根据不同的话务来向确定是否向SHLR查询,问题?,软交换设备之间基于SIP协议,无中继的概念,如何判断不同的话务源。判断的依据可能需基于被叫用户号码前缀信息,此信息需由发话的软交换设备发出,接收的软交换设备据此来判断话务源。,IMS技术,什么是IMS?系统结构和功能介绍接口协议地址和编码方式呼叫流程示例IMS
12、与CS域/PSTN的互通IMS的主要特点,什么是IMS?,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3GPP 在R5版本引入的一个业务子系统,外部数据网,PSTN,电路域R99或R4,分组域,WCDMA接入网,IMS,互通,接入,其他IP多媒体网络,MRFP,IMS-MGW,PSTN,MRFC,MGCF,CSCF,Mr/SIP,Mg/SIP,Mp/H.248,Mn/H.248,PSTN/ISUP,Application Server(Misc.Config.),ISC,Service Creation,MRFP,BGCF,Mb/IP,PSTN,HSS,Mb/IP,Mi/SIP,M
13、j/SIP,Cx,Sh,Application Layer,Control Layer,3GPP IMS体系架构,实体功能介绍,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SIP服务器,是IMS的核心,分为P-CSCF、S-CSCF、ICSCF。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存储用户的身份、注册信息、接入参数、业务数据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实现IMS控制层面和电路交换网络和CS域的互通。IM-MGW(IP Multimedia-Media Gateway):实现IMS承载层面和电路交换网络
14、和CS域的互通。MRFC(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控制MRFP中的媒体流资源MRFP(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混合入媒体流、媒体流资源、媒体流处理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选择到CS域的出口AS(Application Server):SIP AS、OSA AS、IM-SSF,IMS网络中的协议,SIP:会话控制协议H.248:媒体控制协议Diameter:数据库查询、计费相关的协议,呼叫流程示例,IMS用户间的呼叫,Home N
15、etwork of UE A,Network visited by UE A,Home Network of UE B,Network visited by UE B,UE A,UE B,呼叫流程示例,IMS用户呼叫PSTN或CS域用户,PSTN,Home IMS Network of UE-A,P-CSCF,S-CSCF,MGCF/SGW,BGCF,REGISTER,INVITE(E.164),Call Control,2,3,5,I-CSCF,HSS(UMS),User Profile,User Profile,6,1,DNSENUM,4,UE-A,IAM,RTP/UDP/IP Beare
16、r,TDM,8,MGW,7,IMS的主要特点,对移动性的支持网络具备对用户位置的感知能力所有业务都由拜访地的P-CSCF路由到归属地,由归属地的S-CSCF控制用户业务并根据用户签约数据将业务映射到本地或者第三方,使得用户无论在何处接入,均可享受与在归属地一样的业务感受,即IMS向用户提供了VHE虚拟归属业务环境能力。灵活的业务触发模式和实现方式IMS中业务触发基于签约数据中的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检测,iFC按照不同优先级定义了业务触发的条件和目的AS,S-CSCF在处理用户业务请求时进行iFC匹配检测,符合触发条件则向指定的AS触发,使得AS可以对该次业务
17、按照AS内既定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IMS的主要特点,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了将相同个人用户的不同应用签约数据在HSS的集中化统一管理,并将业务数据维护点与用户接入及业务提供点相独立,大大降低了由用户数据分散冗余所带来的建设及运维开销。策略控制和QoS保证IMS在网络安全和QoS方面均有较全面和完善的规范定义和指导,允许在不同运营商间进行IMS网络路由的拓扑隐藏,支持完善的端到端IP QoS控制机制和网络安全机制,为多媒体业务的落地提供了有力地指导。统一的认证和鉴权IMS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业务接入授权认证入口,使得不同业务应用、不同号码可以公用相同的安全上下文,避免了在开放式IP环境中用户鉴权机
18、制的重复建设,也使AS可以专著于应用业务的开发。,二者的分析和比较,固定软交换网络,固定软交换网络,固定软交换网络,IMS网络,移动软交换网络,固网IMS试点,移动IMS 试点,移动软交换网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网络发展思路,S-CSCF,A-MGCF,PSTN/ISDN AG,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H.248/IUA,SIP,SIP,为传统PSTN终端服务继承PSTN补充业务,POTS,Mobile,PDA,SIP Phone,SIP IAD,PC Client,POTS,ISDN Phone,FAX,由IMS域中的HSS统一进行用户数据管理,SCP,SIP ISC,HSS,IM-SSF,INAP/CAP,继承传统的窄带智能业务,Simulation AS,diameter,补充业务逐步迁移融合到Simulation AS,IMS发展思路,总结,整体来讲,IMS处于起步阶段,标准还未成熟,互联互通将成为问题IMS在固网应用方面涉及技术,产业培育等方面近期固定NGN领域仍然以软交换技术为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