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0086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第4节职业心理.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职业心理(Occup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职业群体中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人首先要形成动机,然后才推动相应的行为。而动机的形成取决于社会、组织、个人的认知能力。,职业心理学(occupational psychology),当个人的主观动机和愿望与客观环境提供的满足发生矛盾;或个人素质(体力、知识、经验、技能等)与工作对该人所提出的要求(工作负荷、复杂性)和职责等不相适应。而个人又无力控制或更改时就会造成社会心理紧张。,心理紧张(psychology stress),心理紧张(psychology stress),个人主观愿望和动机,个人素质

2、,环境提供的满足,工作要求,紧张,紧张,体力、知识、经验、技能等,工作负荷、复杂性,是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引起相应的(可察觉的)功能紊乱。,紧张(stress),职业性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产生的紧张反应。,紧张来源,一、职业紧张的来源,工作固有因素,组织因素,工作关系,职业经历,组织结构和气氛,(一)工作固有因素 1 不良的作业环境 2 轮班作业 3 工作负荷 4 新技术利用,一、职业紧张的来源,粉尘、噪声、异常气象条件、毒物,一、职

3、业紧张的来源,(二)组织因素 1角色模糊及角色冲突:当个体对其工作目标、同事对他的期望、工作范围和责任不清楚时,就会出现角色模糊。2 责任:对人的责任和对事的责任。,我该做什么?我该如何做?,(三)工作关系 为达到工作目的,确保工作有秩序地运行,工作人员必然要结成不同层次的职务关系。(四)职业经历 工作缺乏保障、担心失业、退休、过度地赞誉、过快地提升和达到事业顶峰的挫折都可导致紧张。,一、职业紧张的来源,(五)组织结构和气氛 各种各样的管理体制,包括有效协商、工人参与工作决策,工作安排缺乏有效协商和对工人行为限制过多等已被认为是紧张因素。参与决策越多,工作满意感就越好,人事变动率就越低,上下级

4、关系越融洽,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一、职业紧张的来源,二、职业紧张模式,二、职业紧张模式,1.心理反应:过度紧张引起人们对工作不满意,自觉躯体不适、疲倦、焦虑、抑郁、感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兴奋、易怒等。2.生理反应:紧张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尿酸增加。3.行为表现:吸烟、酗酒、怠工、缺勤、药物依赖、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三、紧张反应的表现(stress reaction),1、精疲力竭症(burnout)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紧张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常发生在多年高质量、热情、大量工作后,突然对工作不感兴趣、工作效率下降,出现疲劳、失眠、抑郁、胃肠功能紊

5、乱、烦躁不安、气急、冒险性增加等。,四、过度心理紧张有关的疾病,情绪耗竭:个体的情绪资源过度耗竭,表现为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体力衰竭和疲劳。人格解体: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感觉外部世界陌生、不真实(现实解体);对他人麻木、冷淡、激惹的态度(情感解体)。职业效能下降:职业动机、职业热情、应对能力下降。,精疲力竭症三微模式(Maslach),2、心血管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职业紧张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紧张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病率增高。3、支气管哮喘 有研究表明,75%哮喘发作的诱因是感染,47%是过敏,61%哮喘发作的诱因是心理因素。,四、过度心理紧张有关的疾病,3、胃肠道疾病 职

6、业紧张使胃溃疡患病率增高。主要是紧张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使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儿茶酚胺增多,儿茶酚胺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此外,胃肠道紊乱、溃疡性结肠炎、便泌等都与紧张有关。,四、过度心理紧张有关的疾病,1、增强个体应对能力(personal coping resource)情感支持 切实的支持 相互尊重和帮助 个人的价值得到承认和尊重,五、职业紧张的控制与干预,遇到困难可以从家庭、朋友、领导、同事那里得到安慰。,在经济上、完成任务过程中切实得到帮助。,五、职业紧张的控制与干预,2、增强应对反应(coping response)进行心理咨询,使之正确对待批评、晋升、调动、职务变动。处理好家庭、社会及各种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消除或减轻劳动场所的紧张因素。,4、进行技术培训。5、提倡参加业余文化生活消除紧张反应。6、加强立法 从制度上保障个体获得自主决策权利,能以主人翁态度参加生产计划、民主管理。,五、职业紧张的控制与干预,思考题,1职业紧张来源及致病模式?2紧张反应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