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0156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9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2010年10月,焦炭塔现场操作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摘 要 前 言 1.焦炭塔现场操作的危害分析 2.防范措施 3.结束语,2,3,摘 要,在延迟焦化装置的焦炭塔现场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员误操作、工序间衔接不好、操作方式不恰当等原因,导致在操作过程的各个工序阶段潜在着不同性质的危险和隐患。,在此,主要结合具体的事故案例,对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深层次分析,提出要完善仪表及联锁控制、优化操作条件、应用新技术动改、完善操作规程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消除危险隐患,保障操作安全。,4,随着原油品质变重变劣和轻质油品需求量上升,延迟焦化工艺凭

2、借自身优势,已成为炼油工业主要的重油转化技术,在渣油加工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延迟焦化装置生产是既连续又间断的,连续是指整个工艺过程,间断是指焦炭塔部分操作。作为装置的核心设备,焦炭塔的作用在于提供焦化反应场所和焦炭暂时储备场地;当焦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将焦化反应引到另外塔后,对集有焦炭的塔进行清焦处理后再切换投用,这个过程称为一个生焦周期。,前 言,5,在一个生焦周期内,焦炭塔部分的现场操作一般有赶空气、试压、预热、切换、小吹汽、大吹汽、小给水、大给水、放水和除焦等操作。,在这些过程中,焦炭塔承受的温度从常温变化到500,承受的压力从常压变化到近30MPa,高温油气一旦出现泄露就会产生

3、火灾。焦炭塔的现场操作工况十分恶劣,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对装置及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危害。,前 言,6,经对国内外延迟焦化装置历年的事故分析,结合装置的实际操作,焦炭塔现场操作危险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操作员误操作、工序间衔接不好、操作方式不恰当三大类。,1.焦炭塔现场操作的危害分析,下面,就针对操作员误操作、工序间衔接不好、操作方式不恰当这三类情况,根据焦化装置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对焦炭塔现场操作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7,事故案例:某炼厂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对流室外突然着火,导致装置切断进料,出动消防车辆数十辆一小时后火被扑灭。事故造成部分仪表电缆损坏,加热炉管全部结焦,部分炉管更换,装置停

4、工抢修14天。,1.1 误操作,1.1.1切塔关错阀门泄露着火,原因分析:操作工切换四通阀,由B塔切入A塔后,应关闭去B塔的切断球阀,却误操作关闭了去A塔的切断球阀1,造成高温热油后路不通,加热炉出口憋压,炉入口压力升高达5.0MPa,导致加热炉对流室入口注汽线一法兰垫片外圈吹掉,350渣油泄漏着火。,8,事故案例:2008年10月某日,某炼厂延迟焦化装置,因运行焦炭塔顶油气大量外漏发生火灾,导致装置紧急停工处理。,1.1.2 开顶盖认错除焦塔火灾,1.1 误操作,原因分析:除焦工没有按照例行的操作对除焦塔进行确认,误把生产塔认作了除焦塔,遂启用自动顶盖机进行拆卸顶盖的操作,致使生产塔高温油气

5、外泄,造成火灾事故。,9,事故案例:2004年11月,某焦化装置开工试车切换中,进料切至B焦炭塔,除焦班人员拆开A焦炭塔底盖短节后,油从法兰缝隙流出至焦池,油喷到运行B塔裸露高温短节上起火引燃焦池浮油,导致装置紧急停工。,1.1 误操作,1.1.3 阀门未关严火灾停工,1.1 误操作,原因分析:在焦炭塔切换中,A塔急冷油线未关严,放水不彻底导致大量油品残留塔内;拆卸短节前,没有进一步确认水是否放净,短节拆开后大量急冷油喷出;操作工盯表不严,B塔超温10个小时没发现;在A塔冷焦中,急冷油经放空排入焦池导致火灾扩大。,10,事故案例:2003年4月,某厂延迟焦化装置切换四通阀时,发生后路憋压,因压

6、力上升过快,采取停辐射泵措施导致炉管结焦严重,装置非计划停工一月。,1.1.4 阀门未开或开不到位,1.1 误操作,原因分析:操作工在进行新塔预热时忘开进料隔断阀;下个班在切换四通阀时,为图方便采用现场手动操作,同时未对进料隔断阀状态进行确认,想当然地认为处在开的位置,致使憋压出现事故。,11,事故案例:2009年12月,某厂延迟焦化装置开工过程中,蒸汽赶空气后,引柴油进焦碳塔时,现场突然发生巨大震动声音,1#焦炭塔发生失稳变形。,1.1.5 误关阀门焦炭塔变形,1.1 误操作,原因分析:进油前塔内温度较高(近100),连接焦炭塔与放空塔的蝶阀误操作关闭,使焦炭塔处于密闭状态;温度较低的柴油(

7、68t/h)进入塔内,使塔内蒸汽冷凝、压力骤降,形成的负压超过设备允许值,导致焦炭塔发生结构失稳严重变形。,12,焦炭塔处理过程中,由小吹汽改为大吹汽时,焦炭塔顶油气需由去分馏塔改去放空塔。应逐步打开去放空塔的隔断阀,同时逐步关闭去分馏塔的油气隔断阀。,1.2 工序间协调不好,1.2.1改大吹汽时协调不好,操作中两个隔断阀开关必须协调好,若去放空塔的隔断阀开得过快,去分馏塔的油气隔断阀关得过慢,易造成分馏塔油气倒串,造成分馏塔操作波动。反之,若去放空塔的隔断阀开得过慢,去分馏塔的油气隔断阀关得过快,易造成焦炭塔憋压影响后续处理。,13,在焦炭塔处理过程中,塔底由吹汽改为给水时,需要逐步降低吹汽

8、量,逐步将小给水引进塔底,确认给水进入焦炭塔后再关闭给汽。,1.2.2 给汽改给水协调不好,若出现给汽改给水衔接不好,给水未进入塔底,给汽就停了,则会导致焦炭塔粘油回降,堵塞生焦孔,导致无法给水,后续工序无法进行,对焦炭塔乃至装置正常运行形成不利影响。,1.2 工序间协调不好,14,事故案例:2004年5月,某厂焦化装置开始在焦炭塔大吹汽阶段进行浮渣回炼,采用除氧水携带浮渣进入塔底。7月10日,中班回炼浮渣后出现给水不进情况,被迫采用塔顶给水冷却,逐渐提量,6:00大给水200t/h,6:50溢流,8:00放水完毕发现热水罐液位偏低,约150t水存于焦炭塔。8:30强行拆底盖,放水量不大,9:

9、30钻孔,将要钻通时出现塌方,期间请示降量最低至60 t/h,12:35恢复正常。,1.3 操作方式不恰当,1.3.1 给水操作不规范出现炸焦,15,原因分析:由于该部分操作处于摸索阶段,各班操作不规范,在汽水的配量上把握不准,造成了异常情况的发生。本次事故中,浮渣回炼前,短时间进入塔底的除氧水量过大,造成油气通道炸焦。而在浮渣处理过程中,出现两次浮渣注不进去的情况,此时除氧水量较小,造成上部粘油、碎渣回落,进一步堵塞通道,造成底部给水无法实现,上部给水时,由于上部焦层温度较高,给水量偏大,造成焦炭塔上部炸焦。,1.3 操作方式不恰当,1.3.1 给水操作不规范出现炸焦,16,事故案例:某焦化

10、装置发现:在焦炭塔的蒸汽预热后期,焦炭塔循环冷焦热水进热水罐管线经常发生较大的水击,尤其热水管线进罐与罐相连的位置,能明显看出热水管线拉动着罐体作着频率较快的振动。水击一方面带来对热水罐的冲击,另一方面带来管线带动罐体振动的问题,若长期下去,极易造成罐体焊口开裂损坏,使热水外溢,冷焦水无法正常供应,甚至导致装置非计划停工处理。,1.3.2 工艺条件改变不合理引发水击,1.3 操作方式不恰当,17,原因分析:在焦炭塔预热时,对工艺操作进行了修改:试压完毕后在塔内压力约100kPa时,焦炭塔底排放凝结水,凝结水排放完毕后,引油气进行预热。由于凝结水压力、温度较高,经冷焦热水管后,与温度较低的罐内水

11、混合,产生了水击现象。后在焦炭塔底放水阀前面,增加一条线接至焦池,凝结水放空至焦池,消除了水击问题。,1.3.2 工艺条件改变不合理引发水击,1.3 操作方式不恰当,18,2.1.1 部分仪表设置联锁增强安全性,如通往新塔的隔断球阀不在全开位置,则四通阀不能向该侧切换,等。,2.防范措施,2.1 完善仪表及联锁控制,2.1.3 对一些长期处在固定位置(如全开或全关)的特殊阀门如烟道挡板、事故蒸汽自保阀等,定期切除或在安全状态下对阀门适当活动,确保灵活好用。,2.1.2 对部分仪表如压力、流量指示等设置合理的报警值,一旦操作出现异常可及时发出警示。定期检查仪表的准确性,确保仪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12、,2.1.4重要阀门(如四通阀、各隔断阀)的阀位开关状态的回讯,引入DCS画面,便于加强对这些阀门的监控。,19,2.2.1 改善内外操的联络通讯设施,保证操作人员之间的联络畅通;完善现场工业电视电视监控系统,保证内操对外操作业过程的随时掌握和监控确认,从而确保操作得协调到位。,2.2 优化操作工况,2.防范措施,2.2.2 完善现场的操作条件,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如加强四通阀等作业环境照明、保持作业现场清洁、阀门采用电动执行机构等。,20,2.3.1 针对操作中出现的某些危险,进行深入研究后,若发现无法通过正常的管理解决问题,就要进行合适的技术改造或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以消除危险来源,保障安

13、全生产。,2.3.2 工艺条件改变后,应进行危害识别和危险评价,进行相应的技术动改,并制定和落实好工艺变更后的应急方案,消除潜在的危险。,2.3 应用新技术改造,2.防范措施,21,2.4.1 生产操作条件优化后,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工艺实施(如增加浮渣处理过程)情况等进行危害识别,及时完善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2.4.2 焦炭塔操作的各类管理制度。如焦炭塔的看板及挂牌操作制度;切换四通阀、操作步骤、除焦塔、阀门状态、阀门操作等的确认制度;四通阀切换两人同行、四通切换必须从操作盘进行等重要操作的管理制度;班前巡检及交接班签名确认制度;等。,2.4 完善操作规程和工艺制度,2.防范措施,

14、22,2.5.1 以人为本,坚持不懈的开展各种基本功培训,提高操作员的业务技能,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及时发现事故苗头,消灭事故于萌芽状态;杜绝人为事故,正确处理好外来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2.5.2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操作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如装置生焦周期为24h,每个班焦炭塔处理工作都是重复的,日久天长,操作员思想会有所懈怠、麻痹,从而诱发误操作事故。只有时刻保持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严格按要求操作,才能确保本质安全。,2.5 加强操作工培训,2.防范措施,23,在焦炭塔的现场操作过程中,潜在着种种危险因素,对装置和人身安全形成威胁。,3.结术语,只有强化并精细化管理,在日常生产操作中有意识的关注人员行为、作业环境及设施,不断完善和规范作业程序,防微杜渐,及早、及时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才能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实现装置生产操作和人身的本质安全。,24,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