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0276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区域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区域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区域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区域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分析,区域分析内容,确定区域空间位置(空间定位)描述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成因分析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之间的异同及联系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要素的演变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优势、问题和方向(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发展方向、重大工程建设等)。,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07山东)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关于

2、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处洋流属暖流 B处景观为荒漠C处湿地为淡水 沼泽D处山顶有终年 积雪,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板块位置、山河位置、政治、经济、交通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等要素;区域人文地理环境:人口、工农业生产、交通、聚落、文化等要素。,区域发展阶段,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指标与三个阶段)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区域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内部发展差异的变化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区域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

3、过程。工业化阶段: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已完成,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信息化: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浙江省2008年调测卷,36(26分)图

4、8表示某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与地形,图9为该市1980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表1是该市19802007年人均CDP增长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表1 1980 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表,(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8分)(2)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6分)(3)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6分)(4)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现已出现“民工荒”等问题。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6分),浙江省2008年调测卷,37(30分)读图10

5、、11,完成下列要求。,(1)A城市在B城市的 方向,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 千米。(6分)(2)图10和图11比较,比例尺较小的是,判断依据是.(6分)(3)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9分)(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9分),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图,分析回答该省内部甲、乙、丙三个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渭河平原(谷地),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季有冰期,

6、含沙量相对较高;,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千沟万壑;,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偏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少,径流量小,冬季有冰期,含沙量大;,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汉水谷地(汉中盆地),海拔较低,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季无冰期,含沙量较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呈酸性;,区域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区域地理位置、历史基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力

7、资源、交通运输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发育、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协作条件、国家政策等),找出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扬长补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开发、调整经济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发展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东北地区的热量不足;西北地区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的热量不足;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地形等等。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下降等等。大型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如长江三峡工程的移民问题、生态问题(淹没、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8、地质灾害、泥沙淤积、三峡景观、水生生物、蚊虫孳生)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人为:不合理的灌溉。如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植被的破坏。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围湖开发等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再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整治:营造长江

9、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等。,例:矿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型可以如下建立:1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矿产资源(煤、铁、有色金属、石油等)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等。2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限制性因素):以传统重工业(采矿、钢铁、化学、机械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不高,经济竞争力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3发展策略: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设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程度,提升工业产业层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交通;治理环境污染等。在解题时,再根

10、据具体案例分析是否有特殊的问题和措施,合理加以补充。,根据前面分析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有何影响?(2)甲区域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回答其形成原因和主要解决措施。(3)简答乙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以第(1)题中的乙区域为例:乙区域(渭河平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因此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多,城市和交通线主要表现为沿渭河呈带状分布。,以第(3)题为例:自然条件: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开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11、靠近大城市和铁路线,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好。,3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共18分)(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7分)答案:优势:盆地(坝子)内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业发展;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独特,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冶炼和深加工工业;地处边陲,毗邻东南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劣势:地形崎岖(或起伏大);

12、平原面积小;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地质灾害频繁;石漠化较严重。对策:大力发展交通;加强与周边地区(或与国内外)经济联系与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丰富水力、矿产资源),发展水电、采矿和深加工工业;大力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大力发展旅游业。,解题思路,位于西南地区,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盆地面积小,资源丰富,民族多,地貌形态奇特,地处边陲,邻东南亚,崎岖,高差大,交通不便,水力、矿产资源丰富,大力发展交通,发展水电、采矿和加工工业,发展旅游业,优势,劣势,开展农业多种经营,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讨论分析两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13、。,图1 图2,图1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有较长的冰期,含沙量低;植被覆盖率高,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并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土壤以黑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该区域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煤炭、森林等资源丰富。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内涝严重。,图2为安徽省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水热配合较好;河湖密布,水源充足;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平原地区多水稻土分布,低山丘陵地区以红壤为主,

14、土壤肥力较低。该区域的优势区位条件是:气候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河湖众多,水源充足,铁矿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洪涝灾害频繁,土壤肥力较低。,(07山东卷)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游资源是什么?(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下表。,中国地理八格定位,推断区域特征的训练途径(1)利用区域空白地图,以问题为中心,训练推断区域特征,把知识图形化。(2)运用三圈环流图和地理位置推断气候特征。(3)运用六大板块示意图推断地形地势特征、地质灾害及内力作用。(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依次分析其他的自然地理特征。(5)运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理比较同一区域内部或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备考启示 熟练的描述思路;地理术语,准确使用;良好的思维品质;根据实际,灵活答题,清晰的记忆能力;思维答题,看分踩点;“大答案”覆盖“小答案”,“具体”代替“概括”,“定量”代替“定性”。准确理解行为动词的指示意义;构建一定的答题模式;精细读图,图中寻答;紧抓位置,尝试推断,问题驱动,减少记忆;知识图形化,建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