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0306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中外服饰文化赏析part1.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服饰文化赏析,关于服饰的起源,在所有人类文明中,服饰文明始终与人类时时相伴、刻刻相依,具有贴肤之近;素有“衣食住行”之首,和“人类的第二皮肤”之称;但是人类又是 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明并穿戴上了“服”与“饰”?这至今对于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关于中国原始服饰面貌的记载,“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礼记礼运篇“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蔓生植物)”屈原九歌山鬼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宋】马麟伏羲坐像轴(局部)伏羲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关于太昊伏羲

2、氏的记载在古籍中常见,但又说法不一。像中伏羲氏散发披肩,身披鹿皮,腰围豹皮,一派远古风范。表现了远古时期,人们以石器加工兽皮,再以骨针等工具进行缝制,用以御寒的想象中的场景。,旧石器时代出现了缝纫和装饰品,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并有服饰物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骨针,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项饰,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纺纱工具,纺轮是原始早期的纺织工具,有玉,石,陶等制成。堪称现代纺锭的

3、鼻祖。纺轮由缚盘和缚杆组成,纺轮中的圆孔是插缚杆用的,当人手用力捻动缚杆使纺盘转动时,缠于缚杆一头的线头便从一堆乱麻似的纤维中连续不断地向外牵伸拉细,缚盘旋转时产生的力使拉细的纤维拈而成麻花状。在纺缚不断旋转中,纤维牵伸和加拈的力也就不断沿着与缚盘垂直的方向(即缚杆的方向)向上传递,纤维不断被牵伸加拈,当缚盘停止转动时,将加拈过的纱缠绕在缚杆上即“纺纱”。,湖北屈家岭出土的彩陶纺轮,距今5000年。纺轮上绘有各种旋转的纹样。,良渚文化时期的石玉纺轮,距今5300-4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纺纱技术,“伯余之初作衣也,緂(tin 缉,搓)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淮南子汜论训“手经指挂”,

4、即是最原始的织机 腰机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出土的大量木棍和骨梭,证明当时已有简单织机,为后世各种织机的问世奠定了基础。,原始的纺织品,原始织造技术可能源于渔网和筐席编结,传说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g,以佃tin(耕种土地)以渔”周易系辞新石器时期,我国中原地区主要利用丝麻纤维进行纺纱。“后圣有作,治其丝麻,以为布帛”礼记礼运篇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so丝(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和织绸的国家。我国西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羊毛或其他兽毛进行纺织。,艺术作品中的原始服饰形象,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直接而完整地表现人物活动的

5、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盆内壁绘出每组五人三组的人物,他们手拉着手、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着舞,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狩猎舞蹈的场面。画中人头上的“小辫”,身后的“尾巴”,可能是摹拟野兽的装扮。,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是仰韶sho文化半坡类型彩绘艺术的代表。盆的内壁以黑彩描绘两组相对的人面鱼纹。在滚圆的脸庞上,画着三角形鼻子,修长的弯眉,眯成一线的双眼,头上戴尖顶饰物,耳旁画有双鱼,嘴边衔着两鱼,形象生动。这种人面鱼纹在其他文化的彩陶中未发现。,TIPS:仰韶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高。,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甘肃秦安县大地湾出

6、土,瓶口部分塑有少女头部形象,额头上有一排整齐的刘海,双耳通透,可以用来穿系细绳。这是早期堆塑、镂雕的原始形态,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陶人头 甘肃境内出土,是一件陶器的器口部分,头顶稍尖,额上有带状泥条的装饰带,两耳处各有一个垂系饰物的小孔。,黄河下游地区的另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大汶口文化又向我们显示了五千年前的牙雕艺术成就。在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象牙雕刻品就有透雕象牙梳、透雕象牙筒、象牙琮、象牙珠、象牙雕片等20余件。其中,一大型墓葬中出土的镂雕象牙梳堪称大汶口文化牙雕工艺的杰出代表。它是用一段弧形象牙皮雕刻而成的,长16.4厘米,宽8厘米,梳身雕镂花纹,用断断续续的三道平行

7、线条孔组成S形纹,内填两个“T”字形的图案,界框三面亦雕以条孔,界框下面有16个梳齿,纤长细密而均匀,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价值,通常插在发髻上起到装饰作用。,散见于内蒙古阴山、甘肃黑山、云沧源等地的岩画人像也反映了原始人穿着的特征。,由岩画形象复原的原始服饰结构,单被式袒左披围衣,四幅布横连单被衣,两幅布前开贯头衣,两幅布前合贯头衣,欧洲的岩画,欧洲的岩画大约出现在二、三万年以前。欧洲岩画中多动物形象,人物大多带有面具,似人身兽面。可能是一种巫师做法的形象,也可能是狩猎时的伪装等。,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法国的三兄弟洞穴中的鹿角巫师岩画,法国的拉斯科溶洞壁画,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其中唯

8、一有人形的岩画,鸟头人身和鸟形权杖。,西方人的服饰起源说,基督教“创世记”(旧约全书)亚当和夏娃在偷食智慧树上的禁果后感到羞耻,才用无花果树遮蔽下体,这便是“羞耻说”的源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1859);“进化论”无疑是对圣经“神创论”的有力反驳,但是却无法解释毛发与服饰之间的关系;,装饰说 社会心理的起源护身符说 图腾崇拜一种防护心理的观念象征说 力量、权威、身份、地位一种炫耀心理的观念审美说 美的观念源于何处?一种美化心理的观念异性吸引说 性的诱惑源于何时?一种性心理的观念保护说 物理功能的起源,西方人的服饰起源说,夏代服饰(公元前2070-1600年),夏代以前,“黄

9、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周易系辞(公元前3000-2100年),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尚未完备,但“衣裳”一词的出现表面上衣下裳的着装形式的存在。我国服饰仪制的出现大约在夏商之际,孔子曰:“致美乎黻(f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f黻)冕(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论语泰伯,来赞美夏禹礼仪性冠服之美。,在统治者眼中,服饰是具有某种统治秩序的象征物,与“治天下”和“乾坤”具有同等的含义,这种观念历千年而不衰。“乾”即指天,“坤”即指地。天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像天而服色为玄;地为黄色,故下裳像地而服色为黄。“禹会

10、诸侯于涂山,执玉帛(古代丝织品的总称)者万国”左传,可见当时丝织业的全面发达,以及玉制服饰品的出现。据考古发现,夏代玉型有:玉琮cng、玉玦(ju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玉刀、玉版、和玉笄(j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其中多为服装的配套装饰品。,夏代服饰观念,商代服饰(公元前1600-1046年),商代重视桑蚕,野蚕已发展为家蚕,奉蚕为神,有“蚕示三牢(牛)”之说。甲骨文中也多次出现“蚕”字,及与此相关的字样和故事。此外,青铜器上有蚕纹,配饰物有玉蚕等。,甲骨文中的帛、丝、桑、蚕,甲骨青铜载丝绸,商代青铜器上的蚕纹,陕西扶风县黄堆村出土玉蚕,商代的丝织工艺已有相当水平,织

11、品有绮和刺绣等。改进了织机,已有提花装置。,据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钺印痕复原商代回纹绮组织图,雷纹绮复原图,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生前能征善战,地位极为显赫,死后庙号封为“辛”。她的墓中共出土了755件玉器,这件圆雕玉人,是所有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玉人用黄褐色和田玉雕成,双手抚膝跪坐,头梳长辫、盘于顶,头上戴箍形束发器,接连前额上方卷筒状装饰,像一个平顶冠。人的面庞狭长,表情肃穆。身穿右衽交领长袍,下缘长至足踝,衣袖窄长至腕,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膝”,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背后插一卷云状宽柄器,气度雍容,显然是一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形像,抑或就是妇好本人。由此圆雕玉人可知商

12、代贵族服饰的大体形制和样式。,商代跪坐圆雕玉人,通高7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服饰的阶级差异鲜明,奴隶的服饰一般就是圆领、小袖,衣长及踝,无装饰,腰间束以粗麻绳,头发编成辫子盘于头顶。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出土的手负桎梏的奴隶陶俑,商代服饰纹样多移用于青铜纹样,上层贵族既将此作为政治权力的标志,又当作审美的最佳图式,这在玉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兽面纹三足提梁卣(yu酒器)可见臣子目、双钩云纹等纹样,织纹衣、束腰带贵族白石雕像,高冠人形玉佩,高冠人形玉佩,平顶帽、翻领绣纹衣贵族白石雕像,高巾帽、佩黻贵族玉人,平顶帽石人,总发编辩、织绣纹饰石人,玉柄和玉佩,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

13、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商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雕像中的笄,商代骨笄,商代军戎服饰复原图衣、裳、舄x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坑出土青铜像和玉石边璋(平行四边形的玉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

14、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玉璋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礼器,既是古人祭天、拜日、祈年等的礼器,还是权力和尊贵社会地位的象征。,西周服饰(公元前1046-771年),鉴于商灭亡的教训,周王朝开始重视治民之道和术,其中最突出的是“礼”与“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可见统治者的治国观念。因此形成了周代服饰浓厚的礼仪性和等级性特征,一部周礼严格规定了服制。,西周冕服形制的基本成形,冕服,即天子穿的衣裳,由冕冠、玄衣、纁(xn浅红色)裳、舄等组成。,【唐】阎立本(传)历代帝王图(局部)体现了隋唐的冕服面貌,冕冠,据

15、左传载,当时的冕冠就有:衡、紞(dn用来系瑱tin的带子)纮(hng系于颌下的帽带)綖(yn覆盖在帽子上的装饰布)。,汉代冕冠据后汉书舆服志、周礼整理绘制,西周规定的“六冕制”,周官司服曰:“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之飨xing 射(宴饮宾客并举行射箭之古礼),则鷩(b锦鸡)冕;祀四望山川,则毳(cu鸟兽的细毛)冕;祭社稷五祀,则絺(ch细葛布)冕;祭群小祀,则玄冕。”这六种冕服分别配上不同的衣裳“十二章纹”和冕旒的数目,形成完备的冕服制度。,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等12种图案。,大裘复原图,天子以下的公、侯、伯

16、、子、男等的冕服也有明确规定(均下降一级),细部均有差别。周代对贵妇服饰也有制度,归“内司服”掌管,皇后服装也有六种,分祭服、礼服、便服三类,形制上无差异,均衣裳相连,唯色彩和纹饰有别,但女子服色必须上下统一,表示专一,不可有两色。周代贵族服饰制度,经历代变更,大致形式未变,一直延续到清人入关才被废止。,西周“六冕制”的沿革,西周其他的服装形式,袍:是一种有衬里的长衣,无衣裳之别,在周代属于内衣,后代成为礼服的一种。元端:是一种衣袖长度都为二尺二寸,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后穿的常服,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同,以示成年后行为端正。深衣:是一种颇有“深意”,运用了规、矩、绝、权、衡原理,又应用广泛的服装,

17、成为中国古代最通用的常服。右衽,上下分裁,裳有十二幅,后联缝,使衣裳相连。,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直裾、曲裾。裾:衣服的大襟。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并一直延续到了明末清初。,直裾深衣,西周的纺织业,西周丝织业发达,除罗、绸、纱、绫、绢、绮、纨等丝织品以外,还出现了锦。西周的麻织工艺也很有成就,精细的麻织品可以与丝绸媲美,也可作漆布和漆器。麻布也分等级,80根经线为一升,在一个门幅内,7-9升的麻布是奴隶和犯人穿的,10-14升的麻布为平民

18、穿的,15升以上的精细如丝绸,是贵族穿的,最高有30升的,专为天子和贵族制作帽子所用。,西周的服色,由“染人染丝帛”周礼天官可知,周代专门有染布作坊。染料有植物和矿物两种,矿物有赭石、朱砂、石黄和铜绿等。周代服色阶级鲜明,尚红、黄,是皇室贵族的专用色,平民和奴隶只能穿赭石、蓝色和灰色服装。上衣下裳颜色也不同,“衣正色(青、赤、黄、白、黑),裳间色(其他色)”。,西周武士复原图 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除皮甲之外,西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多以缣jin帛(双丝的细绢)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西周的军戎服饰,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256年),西周后期,王室衰落,诸侯

19、兴起,西京(西安)为犬戎所破,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服装在造型、纹样、饰物和发式上都呈现出全方位的变化。原因一:各诸侯国发展生产力来争当霸主。原因二:政治、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驭龙图,男子头戴“切云冠”,用及其轻薄的丝绢制成罩于发髻上,结缨于颌下。,楚国的服饰,据考古发现,最了解战国时的楚国服饰。近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直裾禅衣,绣罗禅衣及刺绣纹样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右衽、交领、直裾。,湖北江陵马山1

20、号楚墓出土龙凤虎纹刺绣复原图,据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实物摹绘的复原图。右衽、交领、直裾、绣罗禅衣,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缘。,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的彩绘男(1.2)、女(3.4)俑和木(5)俑,图中男女皆顶扁圆形的冠。,楚国妇女的曲裾袍服、挂佩饰。袍服的衣袖有垂弧,这种袖式后来被夸张延用,主要是可以使肘腕行动方便。曲裾深衣与其他深衣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漆绘木俑,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

21、 贵妇龙凤图,这幅帛画是我国现存帛画中最早的一幅作品。画中绢绣妇女,两手合掌作祈祷状,似为墓中主人形象,脑后挽髻,身穿宽袖紧身长袍曳地,上绘卷曲纹样。这种服装一般都采用轻薄柔软的质料制成,另在领、袖等主要部位缘一道厚实的锦边,以便衬出服装的骨架。袖端的锦边较有特色,同样用深浅相间的条纹锦制成,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图中展示的玉人服饰,上穿紧身窄袖衣,下穿方格花纹裙,在当时具有一定代表性。人物头上的卷型发饰,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笄饰。,插笄、穿短衣长裙的妇女(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国玉人)及窄袖短衣、方格纹长裙穿戴展示图,根据出

22、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其他服饰,战国军戎服饰,战国是个诸侯争霸、群雄割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国古代的各种思想学说、科学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军事装备的制造技术进步尤为突出。从出土的实物来看,战国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战国中期出现了铁甲,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铁甲甲身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红色麻绳穿组联缀而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短衣齐膝、腰系革带是胡服的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队骑兵中,后来传入民间,成

23、为一种普遍的装束。,胡服袍参照洛阳金村出土战国银人像;翎冠根据文字记载,参照汉代出土实物;靴根据蒙古诺音乌拉匈奴墓出土实物复原。,古埃及(公元前3100-332年),古埃及(Ancient Egypt)是西方服饰文明的摇篮。埃及统一以前,也就是前王朝时期,从公元前四千年埃及进入文明时代开始,那时有许小国,称为“诺姆”,经过一定时期,埃及一度统一,随后又分裂为南北对峙的两个王国。在尼罗河上游的称为上埃及王国,在尼罗河下游的称为下埃及王国。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了埃及,埃及进入了第一王朝。,这幅浮雕表现的是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王权的女神为国王戴上两重王冠,宣扬了“王权神授”的意思。浮

24、雕遵循传统造型方法,薄衣紧贴裹着身体,表现出女神身体曲线变化美。,古埃及一般就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的第一王朝至公元前332年灭亡的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这时相当于我国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直到东周晚期,加上古希腊、古罗马统治的310年,延续达三千余年。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国,不同于中国的内陆帝国。古埃及文明是建造在石头上的,不同于中国文明是建造在泥土和木材上。古埃及第一、二王朝是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2181年),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古王国也称孟斐斯帝国(第三至十一王朝)第三王朝时就出现了以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建筑群

25、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第四王朝的顶峰。建于基萨的金字塔群是其代表作品。,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基萨金字塔群和狮身人面像像,古王国时期的服饰,男子在两腿间系一块布,再围一条斯干特(skent)短裙,也叫狮布(lion cloth)。女子穿卡拉赛利斯(kalasyris)筒式连衣长裙,长度及踝。男女皆服纯白麻布。,拉苏荷特普及妻诺佛列特像,国王谷的墓室壁画,国王谷的墓室壁画,国王谷的墓室壁画,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991-1786年),中王国也称底比斯第一帝国,(第十一至十七王朝)。服饰保留了古王国时期简洁朴素,不多夸饰的服饰传统。男女

26、服装虽有长短变化,但总体结构变化不大,女子腰节变宽,直至胸下。装饰物造型风格以几何图型为主,分布紧凑,贴合人体,以黄金镶嵌红、蓝、绿宝石为主要材料。男女对于化妆、美容、假发和假胡须的热衷显著升温。,阿门哈特的石碑,中王国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000年)时期彩色浮雕作品。彩色浮雕类似于立体绘画,形象微微凸出于壁面,外轮廓仍勾线填色,背景空白处阴刻象形文字以表达画中含意。,中王国时期一将军墓室里发现的80个战士小型木雕,像高40cm,有弓箭手和枪盾兵。,国王谷的墓室壁画,国王谷的墓室壁画,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1085年),新王国也称底比斯第二王国,(第十八和十九王朝)。较之以往朴素的服饰传统

27、,趋向富贵华丽。男子的斯干特出现定型褶,并尖突呈角。女子的卡拉赛利斯款式变化巨大,在腰间有束胸装饰,显露女性胸部线条,上身扩展为披肩式样,有放射形的定型褶。祭祀的裙摆有兽头装饰,与兽头人身的阿努比斯神有关。饰品的做工相当精美、奢华,色彩绚丽。,纳芙蒂蒂头像 纳芙蒂蒂被认为是古代埃及“最美丽的王后”,有“埃及美后”之称,是古埃及第18王朝(约公元前1570-1293年)著名法老埃赫那吞的妻子。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另一个是法国卢佛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比纳芙蒂蒂要晚1500年左右。,图坦卡门法老墓室发现的金棺他是十八王朝埃赫那吞之子。,图坦卡门墓室发现的画像和金面具,图坦卡门墓室发现的

28、金面具前后面,图坦卡门墓室发现的饰品,图坦卡门墓室发现的雕像和金鞋,墓室壁画,墓室壁画,墓室壁画,墓室壁画,墓室壁画,墓室壁画,第十九王朝时期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的石像,高达65英尺。,古埃及文明的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埃及,她沦为波斯的一个省。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又占领了埃及。从此埃及处于外来民族的统治时期,艺术从此进入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0年埃及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从这时起古埃及历史宣告结束。但是古代埃及伟大的文明却对整个西方的服饰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河流域的服饰文明特征,在埃及东北方,即现在的西亚地区,有一块肥沃的平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9、之间,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最早出现的苏美尔人,与古埃及一样也对西方文明有影响。那里最早的民族是“苏美尔”Sumer人,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族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了含有楔形文字的人类文字最古老的石板(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没有人知道古苏美尔人的来历。他们称自己为“黑头人”(sag-gi-ga),讲一种与该地区闪族部落语言不相干的奇怪语言。,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虔诚的祈祷者雕像大胡子、着带有层层穗状流苏的考纳吉斯服。,坦木兹和吉尔伽美什曾是苏美尔的两位国王,但在后来的巴比伦和希腊时期,他们都进了大神庙。吉尔伽美什成为巴比

30、伦诗人心中最伟大的英雄;坦木兹则成为希腊神话中的阿多尼斯而代表着男性美神。后来的古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便是两河文明的 统治者。苏美尔人的神庙是法庭,祭师是法官,教育也掌握在祭师手中,这由虔诚的祈祷者雕像可见。,虔诚的祈祷者雕像带有层层穗状流苏的考纳吉斯服,有学者认为那些流苏可能是羊毛。,苏美尔人早期的版画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戴头盔,穿考纳吉斯服,站在四轮野驴拉的车上的战士。车身是一个织成的篮子,车轮是实心的。从右图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头牛身”的样式,与原始欧洲岩画同源。,有一种学说认为,人类文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苏美尔文明则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

31、文明,后扩展至埃及。所以埃及在较早一段时期,文化形态属于西亚而不是非洲,如阶梯型金字塔就是例证。因为,沙漠阻隔了埃及和非洲其他地区的来往,但红海和地中海有了船只,与西亚的来往一切自如。此外,埃及建国前,使用的象形文字,酷似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之后逐渐被埃及人自己的风格所取代。,著名的乌尔纳姆国王塔庙(Ziggurat of King Urnammu)建于公元前2125年前后,是这一时期及后来大多数苏美尔城市中最为壮观、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塔庙。,苏美尔人的女神为“人面鸟身”,他们的祖先诺亚名“诺”,亦即上古汉语对“鸟”的称谓。商朝人也说他们“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秦国人也说其祖为“伯翳”。,苏美尔人

32、的浮雕,苏美尔人的许多发明对后来的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为他们发明了轮。他们发明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他们是最早的纪录天文学现象的人。他们引入了将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60秒的计时系统。有可能他们发明了军事阵列。他们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引入了密集的农业。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牲畜(牛)从这里扩展出去。因此苏美尔人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古巴比伦王国,苏美尔时代之后继起的是古巴比伦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延续到前1600年前后,这一演变过程是逐渐发生的,而且两种文明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文化中心北移至阿卡德地区和新建的巴比伦城。早在公元前18

33、30年左右,阿摩利人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古巴比伦国最出色的国王汉漠拉比死后,遂告灭亡。巴比伦不断受到外族的进攻,历经了500多年战乱,直到公元前世纪末,才在尼布甲尼撒领导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然而,88年后,新巴比伦王国又被波斯人彻底毁灭。,伊师塔大门卢浮宫巴比伦展品,小型的金质雕像卢浮宫巴比伦展品,古巴比伦帝国的缔造者汉穆拉比Hammurabi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头戴圆筒形帽,身着及踝的长袍,呈螺旋状包裹身体,称为伏兰Volant装。但遗憾的是古巴比伦的建筑未能保存下来。,刻法典的黑色石碑,男子头像和国王浮雕 古巴比伦时期 约公元前2000前1

34、700年,古巴比伦城就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据估计,伊拉克境内文化遗址可能有数十万之众。人类早期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90%的证物至今还埋在地下。,亚述帝国,亚述兴起位于两河流域的北部。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于公元前87世纪时达到鼎盛,在公元前2000年,以亚述城为中心形成国家。它先后被阿卡德王国和古巴比伦王国征服过。到了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进行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精良、兵种最齐全的部队。亚述帝国指挥着这支剽悍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

35、的侵略战争,先后征服了腓尼基、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国家,成为中东首屈一指的军事帝国。亚述帝国最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从一尊罕见的亚述国王的雕像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服饰的影子。国王的长发和胡须体现着当时的亚述宫廷风尚。他右手握一把镰刀,左手中的法杖则象征至高无上的亚述神赋予他的权威。其胸部的铭文注明了他的称号和家谱,记载了他曾向西远征,直抵地中海。长发、大胡子、及踝长袍、流苏、如伏兰装般螺旋包裹身体等。,该“庆祝猎牛图”约公元前875-860年,出自尼姆鲁的“西北王宫。表现了亚述国王猎杀野牛后奠酒庆祝的场面,匀称紧凑的构图和纯熟的雕刻技艺使之成为经典作品。服饰为短袖长袍、

36、宽抱腰、束革带、有流苏饰缘、着浅帮履。,“守护神”画一位手持麦穗、怀抱山羊的带翼神灵,服饰为短袖紧身衣、包缠式围巾、有流苏饰缘、着浅帮履。,从亚述帝国的浮雕中多可见人头兽身与翅膀和羽毛的结合形态,这与苏美尔人的图腾崇拜有直接的联系。,苏美尔人开创的文明仍然在亚述帝国继续着“人头牛身像”。但是苏美尔人却逐渐被遗忘,古希腊以及犹太人的文献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苏美尔人。有关苏美尔人的文明及其历史完全是近代考古学的成果。,亚述帝国的浮雕,亚述帝国的弓箭骑兵复原图公元前7世纪,戴圆锥形尖顶头盔,古印度王国的服饰文明特征,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

37、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相当于我国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zhn陀罗的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

38、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阿育王死后不久,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从佛教雕像看古印度的服饰形象,笈多王朝佛雕中轻薄通透的圆领长袍,无衣袖之分的贯头衣。,笈多王朝后期佛雕斜肩披挂的服饰样式成为后来印度服饰的经典样式,从中还可以看见较宽的打结腰带,与后来的穿着方式有明显差异。,孔雀王朝时期的服饰样式,印度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纺线织布”,有了棉

39、织品,进入印度河文明时期,除棉织品服装外,也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丝织品衣服。到了吠陀Veda时期,服装趋于考究,分内衣、外衣和斗篷三部分,五颜六色,用棉花、鹿皮或羊毛制成,外衣用金线刺绣,有了纱丽和陶迪。纱丽是一块长6-8米的料子,女子穿时紧紧缠在身体肚脐以下部位,尾端披在肩上或裹住头部。陶迪是男子包裹住下身的围裙,尾端在裆部从前向后兜起别在腰间。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后,外国服装随之传入,但一般男女大多穿陶迪,缠围裙,披头巾等。,印度男子平常大多身穿无领或立领的长衫和宽松的围裤陶迪,头上缠上厚厚的头巾。长衫一般长不过膝,围裤垂至脚面以上,头巾长达几米。印度妇女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等。裙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有绣花和钉珠,有些镶上镜片。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踝处。内有衬裙或衬裤,颜色与纱丽相配,不露大腿小腿。,印度锡克人的头巾向来很有特色。,印度舞女的服饰体现了传统服饰的风貌。,黄金首饰是印度女子装饰的最爱,纱丽也用金丝绣花。,现代女子的短袖紧身上衣、长裙和穿法各异的围巾。,现代女子的短袖紧身上衣、长裙和穿法各异的围巾。,TO BE CONTINUED,END OF PART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