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0379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的处理.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平潭精神病防治院刘晓三,特殊人群,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老年精神障碍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行为与环境不协调,儿童及青少年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早期及活跃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病情缓解后再缓慢减量至最低巩固有效剂量维持治疗23年足量治疗46周无改善可换药,切忌骤然加、停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心电图、肝功等,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使患儿及家长理解

2、疾病的性质,积极配合治疗,使社会功能损害降至最低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工娱治疗教育训练,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预后,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的指标:病前分裂人格、隐匿发病、症状迁延、起病年龄小、阳性家族史、不良家庭环境、药物反应不敏感预后良好的指标:病前适应能力好、智力水平高、急性发病。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属支持、情感障碍家族史、药物治疗敏感,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很少主动诉述其情绪体验行为障碍明显:活动过多、学校恐怖、破坏攻击行为、发脾气、孤独、离家出走、自伤、自残、自杀躯体不适:胃痛、厌食、遗尿、头痛、腹痛、心慌家族史明显,早年环形情绪波动,环境因素影响少,转换快,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治

3、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治疗前全面检查评估尽可能选择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血药浓度检测较成人能耐受较大剂量(每公斤体重)停药应根据病情、治疗反应、不良反应、等多种因素决定;忌骤然停药,尤其是抗抽搐药。,儿童及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用厌烦、孤僻、愤怒来表达悲伤学龄前期:违拗、攻击、退缩、交往、睡眠和饮食问题小学期:不上学、成绩差、躯体主诉、交往不良、白日梦、躯体攻击行为青少年期:进食障碍(女)、躯体攻击(男)、自杀念头、反社会行为、成人抑郁症状,儿童及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处理原则,抗抑郁剂与心理治疗并重没有一种抗抑郁剂绝对安全,SSRIs不良反应较轻;可用SNRIs;TCAs疗效肯定,但副作用大

4、,青少年可试用可用锂盐及丁螺环酮增效,老年精神障碍,老年期精神分裂症老年期双相障碍老年期抑郁症,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老年人的改良电抽搐治疗心理社会干预躯体疾病的合并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安全属首先考虑的问题,应慎重选药、剂量调整及注意不良反应监测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的调整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典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为选药根据,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常选用奋乃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治疗阳性及阴性症状,对认知缺陷有效,心血管不良反应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底,为首选药物治疗不合作者可慎用长效剂,抗

5、精神病药物剂量的调整,老年起始剂量一般不超过年轻成人的14。剂量滴定速度应慢,有效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312症状淡化视为治疗的目的躯体疾病合并用药,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CYP;P450),合并用药,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CYP;P450),老年人抗精神病药物常用剂量和不良反应,老年人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过度镇静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抗胆碱作用色素沉着吞咽困难,老年人的改良电抽搐治疗,伴有明显抑郁自杀企图兴奋躁动、拒食、木僵幻觉妄想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格健康的老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干预,初期门诊或家庭病床治疗,调动家庭和社会提供心理援助和生活帮助

6、,消除孤独,增强治疗的依从性。症状严重威胁他人,住院治疗,住院环境应安静、安全、温馨,同时开展音乐、工疗、心理治疗,可采用最低限度的强制措施出院应重新安排社会环境,帮助其立足与社会,并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老年期精神分裂症躯体疾病的合并治疗,积极治疗躯体疾病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期双相障碍临床特点,典型“三高”“三低”少见躁狂发作时,情绪虽高,但缺乏感染性偏执症状较多抑郁发作时,常有疑病和躯体化症状,自杀倾向较严重常有认知功能改变可表现混合发作,不典型状态,老年期双相障碍的预后,有严重躯体疾病预后不佳严重自杀倾向患者预后不佳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患者预后不佳,老年期精神药物治疗的原则及注意

7、事项,用药前详细的检查,用药过程复查,注意心脏、血压、肝脏、肾脏、中枢系统情况;要注意有无青光眼、颈椎骨关节病及前列腺肥大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最好选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尽可能避免长效药物低剂量开始,治疗量一般为青壮年成人的1213加量应慢一天药量分次给予,一般不要一次给药不要太快断言一种药物无效而改换药物定期测血药浓度,准确有效地掌握用药剂量,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疑病焦虑、激越躯体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妄想认知损害自杀倾向,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处理原则,一般治疗:饮食护理、营养、伴发躯体疾病的恰当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SSRIs、SNRIs,小剂量开始,使用剂量为青壮年成人的1312,TCAs 因有严

8、重的抗胆碱作用和心脏毒性应慎用改良电抽搐治疗:自杀倾向明显、严重激越者、拒食者、抗抑郁药无效者,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可选用,可能与SSRIs相互作用的药物,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精神科用药总原则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精神科用药总原则,凡育龄妇女,精神科用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采取可靠、有效的避孕措施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妊娠应首先考虑终止,如来不及终止,且病情稳定可考虑停药对于过去无复发史和临床缓解水平较高的病例可暂时停药,待妊娠12周后再用药对确实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例,可选用对母体及胎、婴儿毒性最小、最安全的药物,用药量减少到

9、最低有效量(原药维持量的12或13)也可维持原剂量,但应实行周末停药法咨询医师可详细介绍资料,最好不作具体建议,对胎儿中度危险的精神药物,对胎儿高度危险的精神药物,母乳中抗精神病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母乳中抗抑郁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母乳中抗焦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母乳中抗抽搐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母乳中其他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分裂症,症状严重、慢性及衰退、大剂量服药、应用对胎儿影响较大的药物的不应该妊娠生育2年以上无复发的,可停药妊娠,妊娠的第13个月,可完全停药,开始从小剂量服用原治疗药物,分娩前12个月必须服药,但应注意药物对分娩过程前后的影响产后应适当增加治疗剂量,尽快给予足量药物哺乳期间,病情稳定者可停药或低剂量治疗,适当哺乳,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抑郁症,尽量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坚持以孕产妇的安全为前提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要兼顾胎儿或婴儿的的安全哺乳期服药者可改用人工喂养,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双相障碍,妊娠头三个月锂盐致畸率高;受孕前应逐渐停药频繁发作者改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妊娠头三个月已用锂盐,1618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妊娠中期锂盐维持治疗者,药量减低2530,定期检查母亲血药浓度及甲状腺功能,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妊娠头三个月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可增加胎儿神经管发育障碍的危险,应预防补充叶酸,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