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0467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216 大小:5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技术 重要考点精编.ppt(2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重要知识点学习精编掌握必过,考题说明,一、安全生产技术本试卷由1组必答题和4组选答题组成,必答题为本科目第一章至第六章的内容;4组选答题分别为“矿山安全技术”(第七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第八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第九章)和综合安全技术(第一章至第六章)的内容。二、考试必须完成必答题(占分值的90%)的内容和任意一组选答题(占分值的10%)的内容。试卷全部为主观评分题,答案用2B铅笔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内容说明,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和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考试分数占60%左右。第五章

2、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和第六章 运输安全技术占考试分数40%左右。,主要内容,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第六章 运输安全技术,第一章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了解)1、机械行业生产的主要产品 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有12种(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等);(1)机床的种类: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木工机械、铸造机械。(2)基础机械:轴承、液压件、密封件、标准紧固件、工业链条、齿轮、磨具、粉末冶金制品。2、非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 有5种(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

3、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熟悉),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四种中最常见)等多种伤害。(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2)旋转的轴,包括连轴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锟。(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7

4、)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8)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凸式运动带等。(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如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二)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这些机构高速旋转着,人体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带进去而造成不幸事故,因而有必要把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加以防护。1、安全措施的类别 直接设计时消除不安全因素;间接有效的防护装置;指导性 规定及设置标志三类。,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2、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 传动装置的防护(使操作者接触不到危险部位)(1)齿轮啮合传动的防护,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2)皮带传动

5、机械的防护,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 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2m 以上也应加以防护:1)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2)皮带宽度在15cm 以上;3)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3)联轴器等的防护,型防护罩,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一)机械伤害类型(掌握)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伤、火灾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14种。产生原因:(1)正常工作状态:执行预定功能时,对人员产生的危险因素,如零件的相对运动(碰撞),锋利刀具的旋转(切割),机械转动的振动、噪声(环境

6、恶化)等。(2)非正常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砂轮片破损、电气开关故障)和检修保养状态(攀高、进入狭小或密闭空间、将安全装置短路、机械突然启动)。(3)非工作状态:机械处于停止静止状态,不排除发生事故的可能(室外机械在风力作用下滑动、倾翻)。,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掌握)(1)实现机械安全(设备方面)按顺序记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本质安全);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机会(自动化);3)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装置);4)提供防护用品。(2)保护操作者的安全(管理方面)1)培训以提高操作者辨别危险的能力;2)使用警示标志;3)提高操作者避免伤害的

7、能力和自觉性等。(三)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掌握),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1、安全设施设计要素(1)考虑人的因素,降低疲劳 1)正确地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2)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3)提供座椅;4)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2)考虑安全装置的性能 1)强度、刚度、耐久性;2)对机械可靠性的影响(固定装置散热不良,过热);3)可视性(不影响对危险部位查看);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1)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无锐利的边缘和突缘。(2)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

8、,以确保安全;安全防护罩、栏的材料及其至运转部件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3)安全防护罩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5)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灵敏)。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连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动后,必须按启动顺序从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3、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1)活动式防护罩

9、必配有连锁装置。(2)固定式防护罩应牢固的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间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间的任何接触。(4)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5)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作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牛顿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4、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满足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对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间的直线距离的规定。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了解)机械

10、安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拆卸等各阶段的安全。机械安全设计: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小噪声和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或或减小危险。,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1、本质安全 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的危险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考虑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本质安全实质:机器设备不需要采取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的功能,并满足自身的安全要求。典型危险工况:意外启动、速度变化失控、运动不能停止、运动机械零件或工件脱落飞出、安全装置的功能受阻等。2、失

11、效安全 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即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包括限制开关、限位装置、制动装置、预防下落的装置、失效安全的紧急开关。3、定位安全,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把机器的部件(运动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4、机器布置 合理地机器布置可有效地减少事故。考虑如下因素:(1)空间:便于操作、维护、调试和清洁;(2)照明:全面照明和局部照明;(3)管、线布置:不能妨碍通行;(4)维护时出入安全。5、安全装置(细看)1)固定安全装置 2)连锁安全装置3)控制安全装置 4)自动安全装置 5)隔离安全装置 6)可调安全装置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8)跳闸安全装置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第

12、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六、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掌握)1、采光:自然光(白天)与人工照明(夜间及阴天)相结合;保证有足够的光照度。覆盖长度大于90%2、通道:宽度(厂区干道、车间安全通道)符合要求;有醒目标记;危险地段设置限速牌、警示牌;道路土建施工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有红灯警示。,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厂区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不小于5m,单行不小于3m。车间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m,电瓶车大于1.8,手推车、三轮车大于1.5m,一般人行通道大于1m。物料堆放 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 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 m,砂箱堆垛不超过3.5 m。,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

13、机安全技术,一、金属切削机床和砂轮机(了解)1、危险因素(细看)(1)静止部件(刀刃、工件边缘锋利飞边)的危险;(2)旋转部件(轴、凸块、刀具)的危险;(3)内旋转咬合(对向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等咬合)的危险(4)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险;(5)飞出物(装夹具、机械部件、切屑、工件)危险。,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2、常见事故 设备接地不良、漏电;旋转部位没加防护罩;操作者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时未戴护目镜,操作旋转机床带手套;零部件装卡不牢,飞出;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3、机床运转异常状态(异常现象是事故的前兆)(1)电动机温升异常(超负荷或

14、故障);(2)机床转速异常(负荷突然变化);(3)机床在运转时出现振动和噪声(安装缺陷,零件运转不平衡、进入异物);,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4)机床出现撞击声(零部件松动脱落)等。4、易损件的故障检测(1)检测重点:传动轴、轴承(滚动)、齿轮、叶轮。(2)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1)损伤现象:滚珠砸碎;断裂;压坏;磨损;生锈等。2)检测参数:振动;噪声;温度;间隙。(轴承监测器)(3)齿轮装置的故障1)损伤现象:齿轮的损伤(齿轮和齿面损伤)、齿轮本体损伤;轴、键、连轴器的损伤。2)检测参数:噪声;振动;发热;齿轮箱漏油。,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5、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

15、措施(1)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2)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3)用专用工具,带护目镜不能戴手套。(4)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5)零部件装卡牢固。(6)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7)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8)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6、砂轮机的安全防护技术(1)砂轮机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位置:应有专用的砂轮机房,或正面装设不低于1.8m的防护挡板;2)保持静平衡:振动、破碎。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的砂轮安装后安装后进行静平衡调试。3)砂轮与卡盘的匹配:卡盘直径不小于砂轮直径的1/3。4)防护罩:最主要的防

16、护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或丢弃不用;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得超过65。5)工具托架,直径在150mm以上必须设置。6)接地保护:砂轮机的外壳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2)砂轮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1)禁止侧面磨削(砂轮);2)不准正面操作(人员);3)不准共同操作(2人不得共用1台砂轮机同时操作)。,第三节 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1、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1)设备结构具有危险性:离合器接合后,一定要完成一个循环,才会停止。(2)动作失控:零部件损坏后,发生连冲。(3)开关失灵: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误动作。(4)模具危险:系统能量集中释放的部位。模具设计不合理,使操作者手直接或经常性地伸进模具才

17、能完成作业。,第三节 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2、冲压作业安全技术(1)安全技术措施1)改进冲压作业方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是根本措施。2)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手工工具。(2)防护装置1)使用安全工具:使用专门工具,如夹钳、吸盘等,避免用手直接伸入上、下模口之间,实现模外作业。,第三节 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2)模具防护措施:包括在模具周围设置防护板(罩);通过改进模具减少其危险面积,扩大安全空间。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按结构分为机械式防护装置(推手式保护装置、摆杆护手装置又称拨手保护装置、拉手安全装置)、双手按钮式防护装置、光电感应式防护装置等。,第四节 木工机械安全技术,1、木工

18、机械的危险特点(1)切削速度高,难于制动;(2)火灾、爆炸;(3)手工送料,易造成割断手指的伤害;(4)木材生物、化学危害;(5)粉尘;(6)切削过程中噪声大、振动大。2、安全装置技术要求(1)各种木工机械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锯片(条)有罩、刨(剪)切有档);(2)对噪声、木粉尘或有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机械设备,要配置消声、吸尘和通风装置;(3)刀轴与电气应有安全联锁装置(在装卸、更换刀具时能切断电源并保持断开位置);(4)采用安全送料装置或设置防反弹屏护装置。(5)紧急停车的安全控制装置,第五节 铸造安全技术,一、铸造作业的主要危险因素1、火灾及爆炸;2、灼烫;3、机

19、械伤害;4、高处坠落;5、尘毒危害;6、噪声振动;7、高温和热辐射二、铸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工艺要求浇注作业一般包括烘包、浇注和冷却三个工序。浇包盛铁水不得太满,不得超过容积的80%。2、建筑要求1)铸造车间应安排在高温车间、动力车间的建筑群内,建在厂区其他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的下风侧。2)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3)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第六节 锻造安全技术,一、锻造作业的主要危险因素1、火灾及爆炸;2、灼烫;3、机械伤害;4、尘毒危害;5、噪声振动;6、高温和热辐射二、锻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电动启动装置的按钮盒,其按钮上需标有“启动”、“

20、停车”等字样。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2、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以消除水击现象,降低突然升高的压力。3、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第七节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安全人机工程的定义: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安全人机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1、分析机械设备及设施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安全装置设计。,第七节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3、研究人与机器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人机界面中信息传递。4、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人机

21、系统的类型人机系统主要分两类,一类为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另一类为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第八节 人的特性,人的几种常见的视觉现象:1、暗适应是指人从光亮处进人黑暗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的轮廓。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30min 才能完全适应。2、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这个过渡时间很短,约需1min。3、眩光由光源直射或光滑表面反射的刺激、耀眼的强烈光线,造成的影响主要有: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被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严生摸糊感觉等。,第八节 人的特性,视觉的运动规律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

22、垂直运动快,即最容易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对垂直方向的东西感受慢。2、视线运动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6、对于运动的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1/s2/s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时,才能鉴别出其运动状态。7、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最短的注视时间为0.070.3s,这与照明的亮度有关。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听觉

23、一般识别声音所需要的最短持续时间为20 50ms。人的感觉与反应1、反应时间 一般条件下,反应时间约为0.10.5s。对于复杂的选择性反应时间达13s,要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反应时间平均达35s。2、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1)合理地选择感知类型。听觉反应时间最短,约0.10.2s,其次是触觉和视觉。2)适应人的生理、心理要求,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3)操作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反应速度,应通过训练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第八节 人的特性,人体特性参数归纳起来有4类;静态参数、动态参数、生理学参数、生物力学参数人体劳动强度参数1、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3 L,常锻炼者可达到4L以上。2、人的劳动

24、强度体力劳动强度按I大小分为4 级级(I15)为轻劳动;级(I=1520)为中等强度劳动;级(I=2025)为重强度劳动;级(I25)为“很重”体力劳动。,第八节 人的特性,第九节 机械的特性,1、机械安全特性(1)系统性:建立在心理、信息、控制、可靠性、失效分析、环境学、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基础上,并综合运用这些科学。(2)防护性: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的功能,包括误操作时机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3)友善性:设计中通过减小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在人与机器之间建立起一套满足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提高人机系统效率的安全系统。(4)整体性:全面、系统地对导致危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

25、整体寻求降低风险的最优方案。,2、诊断实施(熟悉)(1)信号检测:选择最能表征设备状态的信号,进行检测、汇集,形成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子集。(2)特征提取(信号处理):提取故障特征,形成待检模式。(3)状态识别:将待检模式与样板模式(故障档案)对比,进行状态分类。(4)诊断决策:根据判别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3、维修性设计可达性、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维修人员的安全,第九节 机械的特性,第十节 人机系统,一、构成微气候的要素1、空气温度 舒适温度应在213,允许温度是舒适温度35;2、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相对湿度在30%70%时感到舒适;3、气流速度。一

26、般气流速度为0.15 m/s 时,人即可感到空气新鲜。4、热辐射,第十一节 人机系统,一、人在人机系统中的3种主要功能1、传感功能。2、信息处理功能。3、操纵功能。二、人机特性比较 从信息感受、信息处理和决策、操作反应、工作能力等4个方面比较。(1)人优于机器的能力: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随机应变、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性。(2)机器优于人的能力:反应、操作速度、精确性、耐久力、重复性、完成多种操作、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第十一节 人机系统,三、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基本原则1、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原则机器的可靠性高于人的可靠性,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就可将人从机器的危险点和危险环境中解脱出来,

27、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机系统可靠性。2、高可靠性组成单元要素原则系统要采用经过检验的、高可靠性单元要素来进行设计。3、具有安全系数的设计原则4、高可靠性方式原则采用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设置、自动保险装置等高可靠度结构组合。5、标准化原则6、高维修度原则,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系列化产品,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一、触电事故预防技术(一)电击和电伤的危害(了解)1、电击:即触电事故,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发生痉挛,严重时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1)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2)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故障状态下意外带

28、电的带电体。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包括电能转化为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最严重)。,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二、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1)电流值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0.5 1 mA】平均(概率50%),男:1.1 mA;女:0.7 mA)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5 10 mA】平均(概率50%),男:16mA;女:10.5 mA 最低(概率99.5%),男:9mA;女:6 mA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50 mA】,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2)电流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电流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

29、颤动,危险性就愈大。3)电流途径。流经心脏的电流多、电流路线短的途径是危险性最大的途径。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径。4)电流种类。直流电流、高频交流电流、冲击电流以及特殊波形电流也都对人体具有伤害作用,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5)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情况、性别、年龄等。,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三、人体阻抗变化范围: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3000;条件:接触电压220V、左手-右手、接触面积50100cm2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500 800。,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一、电击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间接接触电

30、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如: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故障下带电形成电击)单相电击事故是防范重点,占全部电击事故的70%以上,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二、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多见于机体的外部,往往在机体表面留下伤痕。能够形成电伤的电流通常比较大。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1、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大部分触电事故都含有电烧伤成分。电烧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1)电流灼伤。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

31、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的伤害。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2)电弧烧伤。电弧发生在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烧伤既可以发生在高压系统,也可以发生在低压系统。最严重的电伤!2、点烙印;3、皮肤金属化;4、机械损伤;5、电光性眼炎,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三、电气引燃源1、危险温度形成的典型情况:1)短路、2)过载、3)漏电、4)接触不良、5)铁心过热、6)散热不良、7)机械故障、8)电压异常、9)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10)电磁辐射能量2、电火花和电弧电弧形成后的弧柱温度可高达60007000,甚至10000以上。3、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燃爆1)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变压器油的闪点在130

32、140之间。2)电动机着火。,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四、雷电危害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1)雷电的种类 1)直击雷。2)闪电感应。又称作雷电感应。3)球雷(特殊状态下的带点气体)。,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五、静电危害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静电的类型1)固体静电双电层上的接触电位差是极为有限的,而固体静电电位可高达数万伏以上,其原因在于

33、电容的变化。2)人体静电人体静电的产生主要由摩擦、接触分离和感应所致。人体静电可达10000 V以上。3)粉体静电、4)液体静电、5)蒸气和气体静电静电的消散中和与泄漏是静电消失的两种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空气发生的;后者主要是通过带电体本身及其相连接的其他物体发生的。射频电磁场的危害:指100kHz以上的频率,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基本防护原则应使危险的带电体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基本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1.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07m主要电气指标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

34、000。,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2.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3.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1)低压操作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m。2)高压作业时,线路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10KV不得小于1.0m,35KV 不得小于2.5m。,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IT 系统(

35、保护接地)。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但应注意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IT 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字母T 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2、TT 系统(工作接地)。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必须配合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使用前者。TT 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3、TN 系统(保护接零)。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

36、电网中性点之间直接连接。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三种方式:TN-S系统、TN-C-S系统、TN-C系统TN-S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电部分和保护导体呈零电位安全性最好。TN-C-S宜用于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TN-C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应用保护接零应注意的安全要求(1)不允许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2)重复接地合格(注意重复接地的作用)。

37、(3)切断前的故障持续时间符合要求。手持和移动电气设备应保证不超过0.4s。(4)工作接地合格。不超过4。(5)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6)保护导体截面合格。(PE线和L线材料相同时,表2-4)(7)等电位联结,【例题】某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3,流过该接地装置的最大接地故障电流为10A,如果接触该设备的人的人体电阻为1000,则在故障情况下流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08年考题)A30mA B3 A C10 A D30A,U故障=310=30V,IP=U故障/RP=30/1000=30mA,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其他电击预防技术 一、绝缘工作绝缘又称基本绝缘或功能绝缘

38、,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位于带电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保护绝缘又称附加绝缘,是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M双重绝缘 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加强绝缘 是基本绝缘经改进,在绝缘强度和机械性能上具备了与双重绝缘同等防触电能力的单一绝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电气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1)0类设备。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当设备有可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时,该部

39、分不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线相连接,一旦基本绝缘失败,则安全性完全取决于使用环境。这就要求设备只能在不导电的环境中使用。(2)0I类设备和I类设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线相连接。(3)类设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4)类设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电压限值。要知道0、0I、II、III的安全性能是由低到高的,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二、特低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特低

40、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42V、36V、24V、12V 和 6V由特低电压供电的设备属于III类设备。选用: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42V 特别危险环境 36V/24V 有电击危险环境 12V 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 6V 水下作业,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间接接触电击保护,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A。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中间环节(色括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1)末

41、端保护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生产用的电气设备;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其他需要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场所。,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一、危险物质及危险环境(一)危险物质分类、分组1危险物质分类爆炸危险物质分如下三类。(1)I类:矿井甲烷(CH4);(2)类:爆炸性气体、蒸气;(3)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2类、类爆炸性物质的进一步分类(级);(1)对于类

42、爆炸性气体,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和最小引燃电流比(MICR)进一步划分为A、B和C三类。A、B和C各类对应的典型气体分别是丙烷、乙烯和氢气。其中,B类危险性大于A类;C类危险性大于前两者,最为危险。,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2)对于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进一步划分为A、B和C三类。A:可燃性飞絮。指正常规格大于500m的固体颗粒包括纤维,可悬浮在空气中,也可依靠自身质量沉淀下来。飞絮的实例包括人造纤维、棉花(包括棉绒纤维、棉纱头)、剑麻、黄麻、麻屑、可可纤维、麻絮、废打包木丝绵。B:非导电粉尘。指电阻系数大于103m的可燃性粉尘。C:导电粉尘。指电阻系数等于或小于103m的可

43、燃性粉尘。其中,B类粉尘危险性大于A类,而C类导电粉尘一旦进入电气装置外壳可直接产生电火花形成引燃源,其危险性又大于B类,是最为危险的粉尘。,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一、危险物质及危险环境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区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区。1)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例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常见2)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例如: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不常见3)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

44、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例如:油罐外3m内。偶然出现,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2、释放源的等级释放源的等级和通风条件对分区有直接影响。其中释放源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基础。释放源有如下几种情况。1)连续级释放源。连续释放、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2)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3)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且只能短时间释放;4)多级释放源。包含上述两种以上特征。,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3、爆炸性粉尘环境(1)20区。在正常运行工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45、2)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3)22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为21区。,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4、火灾危险环境火灾危险环境按下列规定分为21区、22区和23区。(1)火灾危险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

46、境。(2)火灾危险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3)火灾危险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二、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1防爆电气设备(1)防爆电气设备类型1)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2)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甲烷以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3)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2)设备保护等级(EPL)引入设备保护等级(EPL)目的在于指出设备的固有点燃风险,区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和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的差别

47、。用于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中的I类设备EPL分为Ma、Mb两级。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类设备的EPL分为Ca、Cb、Cc三级。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类设备的EPL分为Da、Db、Dc三级。,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3)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结构型式1)爆炸性气体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型式及符号。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型式及符号分别是: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分为ia、ib、ic)、浇封型(m,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分为ma、mb、mc)、无火花型(nA)、火花保护(nC)、限制呼吸型(nR)、限能型(nL)、油浸型(o)、正压型(p,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

48、分为px、py、ps)、充砂型(q)等设备。各种防爆型式及符号的防爆电气设备有其各自对应的保护等级,供电气防爆设计时选用。,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2)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型式及符号。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型式及符号分别是:隔爆型(t,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分为ta、tb、tc)、本质安全型(i,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分为ia、ib、ic)、浇封型(m,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EPL分为ma、mb、mc)、正压型(p)等设备。,第四节 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一、防雷措施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

49、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5)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

50、亡者。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