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技术交流.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0554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RP技术交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PRP技术交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PRP技术交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PRP技术交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PRP技术交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RP技术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P技术交流.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OSPF 多实例介绍本期工程组网,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本期工程组网,RPR为逆向双环拓扑结构,外环为Outer Ring、内环为Inner Ring,外环和内环都传送数据包和控制包,内环的控制包携带外环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反之亦然。,RPR技术介绍(1),节点数据操作,Insertion:将其它接口转发过来的报文插入RPR环。Forwarding:将途径本节点的报文简单转发到下一个节点。Receiving:接收从环上来的数据报,送

2、Host/L3处理。Stripping:将报文从环上剥离。,单播报文接收:同时执行Receiving和Stripping;多播报文接收:同时执行Forwarding和Receiving;Pass Though模式:对所有包执行Forwarding操作,RPR技术介绍(2),高效带宽利用,目的地址剥离:单播报文在目的点被剥离空间复用机制:非重叠复用和重叠复用两种带宽自动分配:RPR-Fa公平算法无冗余带宽:外环和内环互为备份,故障自愈无需类似APS的50%冗余带宽。广播和多播的支持:环上仅有一个拷贝,中间节点接收的同时传递到下一个节点,有源节点负责剥离。二层快速转发:二层转发有硬件直接完成,无需

3、送入Host/L3处理,增加了吞吐量。,RPR技术介绍(3),高效带宽利用空间复用机制,A,E,D,C,B,非重叠复用独占最大带宽,A,E,D,C,B,重叠复用共享最大带宽,共享,RPR技术介绍(4),故障自愈单点故障、高低优先级故障共存,Steering后的路径,Steering前的路径,IPS:SF.C.W.S,IPS:SF.C.W.L,IPS:SF.B.W.L,IPS:SF.B.W.S,B,C,SD Pending,RPR技术介绍(5),故障自愈多点SF/FS故障,RPR技术介绍(6),拓朴发现正常情况,Originator:AA,Outer,No Wrap,Originator:AA,

4、Outer,No WrapB,Outer,No 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No WrapC,Outer,No 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No WrapC,Outer,No WrapD,Outer,No 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No WrapC,Outer,No WrapD,Outer,No WrapE,Outer,No Wrap,提取拓朴信息拓朴包被剥离,RPR技术介绍(7),拓朴发现Wrap情况,Originator:AA,Out

5、er,No 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WrapC,Outer,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WrapC,Outer,WrapD,Outer,No Wrap,Originator:AA,Outer,No WrapB,Outer,WrapC,Outer,WrapD,Outer,No WrapE,Outer,No Wrap,提取拓朴信息拓朴包被剥离,RPR技术介绍(8),即插即用节点删除,说明:将A、C接口的光纤断开,

6、环将在A、C两处环回B的两侧也将环回,业务不间断。将A、C之间光纤直接连接好,WTR之后,两处环回将消除,环恢复双环结构,环上节点的拓朴信息中不再有B节点。,RPR技术介绍(9),即插即用节点加入,说明:准备好需加入节点B,启动正常,将A、C接口的光纤断开,环将在A、C两处环回,业务不间断。将AB光纤、BC光纤连接好,WTR之后,两处环回将消除,环恢复双环结构,环上节点的拓朴信息中有B节点增加,可以看到A到C的业务经由B转发。,RPR技术介绍(10),多播和广播支持,说明:对于多播报文,环上节点快速执行转发,有硬件完成,并同时接收一份,送Host/L3处理。当该报文回到源节点时,执行源地址剥离

7、。,报文被剥离,报文直接被转发同时送Host处理,RPR技术介绍(11),公平算法RPR-Fa,说明:D、C均发送700M流量给E,在E-D段上面共享带宽,无拥塞。,700M,700M,700M,RPR技术介绍(12),公平算法RPR-Fa,说明:B增加700M后,E-D流量达到2.1G,仍然可以无阻塞转发。但是在A也注入700M流量到E时,E-D上面流量拥塞,4*700M大于2.5G。依据公平算法D节点立刻将本地节点下发流量降为400M,然后向上游节点C 通过Usage Message消息传递拥塞信息,700M,700M,700M,400M,700M,700M,700M,拥塞,RPR技术介绍

8、(13),625M,550M,公平算法RPR-Fa,说明:C节点接收到D节点的拥塞信息后,立即降低下发的流量,随着C节点流量的降低,D节点下发的流量会有所增加;依据公平算法,D节点和C节点下发的流量变为550M,然后继续向上游节点B传递拥塞信息。依次持续,最后各节点均发送625M,公平享有带宽。,625M,拥塞解除,550M,700M,700M,拥塞,625M,625M,拥塞,RPR技术介绍(14),队列调度、QOS保证,说明:Transit 采取Single队列时,调度顺序为Ts、HP Tx、HM Tx、HL Tx,其中HM Tx和HL Tx受RPR_Fa控制。Transit 采取Dual队

9、列时,调度顺序为HP Ts、HP Tx、HM Tx、HL Tx、HL Ts,其中HL Ts、HM Tx和HL Tx受RPR_Fa控制。,RPR技术介绍(15),其它特性,RPR是一种物理层无关Mac层协议,可支持Ethernet、SDH/SONET、DWDM等物理介质;RPR链路高带宽设计,带宽支持平滑扩展,155M10G,甚至40G;RPR环是Mac层全连接设计,无N问题;RPR环是一种改进的Ethernet技术,支持所有Ethernet能支持的协议和业务;RPR设计支持环网级别的设备互通性,多网合并,相互透明,共享环网物理链路和环网带宽;RPR具备完善MIB特性,能提供完善的操作和维护平台

10、,真正做到可运营可管理。,RPR技术介绍(16),RPR环较POS环的优点,带宽高利用率和QOS保证:空间复用、RPR-Fa公平算法、L2队列调度节点处理的高效率:对于非本节点数据仅硬件完成L2转发,无需L3参与,吞吐量高。保护机制和环网弹性:提供50ms故障自愈,无需50%冗余带宽。服务提供简单化:完全分布式存取控制,带宽由公平算法动态分配,拓朴自动发现,用N条链路实现N节点Mac层全连接。可升级易维护性:支持节点即插即用,可支持232节点,增加删除节点不影响现有业务。,RPR技术介绍(17),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本期

11、工程组网,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1),概述IGP快速收敛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它通过ISPF、PRC来实现单路由器上的路由快速计算,结合链路状态信息的快速通告、指数退避定时器等技术来实现整个网络的路由快速收敛。在路由计算方面,主要的思想就是“增量计算”(即,只计算变化的部分,而不是全部计算)。,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2),在一台路由器上,路由系统中的路由收敛过程大致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1)IGP收到变化的链路状态报文;(2)IGP将变化的链路状态报文通告给邻居,并进行路由计算;(3)IGP根据计算结果向路由管理平面通告路由的变化;(4)路由管理平面将变化的路由下刷到FIB中,指导转发。

12、,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3),若要使得路由收敛的速度加快,就需要针对上述几个关键过程进行优化。IGP快速收敛技术主要关注于链路状态信息的接收、发送,以及路由计算过程的优化。其中路由计算的优化是重点。目前的主流IGP协议(ISIS、OSPF)使用经典的SPF算法计算网络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链路状态信息(对应于ISIS协议中的LSP、OSPF协议中的LSA)发生变化时,整个网络拓扑以及路由需要全部重新计算。,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4),在路由计算方面,主要的思想就是“增量计算”(即,只计算变化的部分,而不是全部计算)。SPF算法将整个网络信息分为两个部分(如下图所示):一

13、个部分是网络的顶点(对应于网络中的路由器、共享网段)和边(路由器以及共享网段之间的链路)组成的网络拓扑;另一个部分是挂在顶点上的叶子(网段路由、主机路由)。进行路由计算的路由器称为“根(ROOT)”;路由计算的第一步就是根据拓扑计算出以ROOT为根的一棵最短路径树,第二步就是根据最短路径树计算各个顶点上的叶子(路由)。,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5),针对网络拓扑中的最短路径树的增量计算称为ISPF(Incremental SPF);而针对叶子(路由)的增量计算则称为PRC(Partial Route Calculate)。“增量计算”能够极大地提高单路由器的计算性能,降低CPU负荷。另一方面,

14、普通的路由计算定时器一般在10秒时间间隔,也阻碍了路由计算的快速进行,因此定时器的优化也成为要点。采用指数退避的形式来控制定时器的超时时间间隔从短间隔逐步增加到长间隔,可以有效的加快路由的计算速度,同时避免了短时间内进行多次的路由计算。本文以下将这种定时器称为“智能定时器”。在只有少量信息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要求整个网络的快速收敛,不仅要求单路由器的快速计算,同时还需要变化的路由信息能够快速的传播到整个网络中,采用“链路状态信息快速通告”的技术可以实现这一需求。,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6),ISPF在SPF计算中,网络是由顶点(路由器以及共享网段)以及边(路由器之间以及与共享网段之间的链接)构

15、成,最终形成一棵以计算路由器为根的最短路径树;而路由则是附着在树的顶点上的叶子。ISIS以及OSPF协议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自己特定格式的链路信息,这些信息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拓扑的情况以及路由与拓扑的关系,因此SPF必须通过全部的计算过程来确定最短路径树,并计算出路由。但是,SPF并不保存这个计算结果;这样当有信息发生变化时,SPF只能再次全部重新计算一遍。ISPF只处理网络拓扑的信息,即只负责计算出最短路径树。通过重新组织链路信息,ISPF形成了一个直接反映网络拓扑的“图”状数据库;而计算出的最短路径树则保存在这个“图”中。当链路状态信息发生变化,ISPF会判断出哪部分网络拓扑受到了影响,从而只

16、计算那些受到了影响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网络拓扑。,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7),PRC任何一条路由都是网络节点上的“一片树叶”,在SPF术语中称为叶子。这个比喻很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路由与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从根节点看,只要到网络节点的最短路径确定了,那么到节点发布的路由的最短路径也就确定了。因此,PRC就是直接利用ISPF计算出的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叶子路由的。当有路由信息改变,PRC直接判断出那条路由(叶子)发生了变化,之后直接进行路由的选择与更新(基于现有的ISPF的计算结果)。由于ISIS以及OSPF协议的链路信息格式的限制,路由信息与网络节点(发布路由器)之间的关系并不直接,不同发布者发布

17、的相同路由直接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PRC重新组织数据库。如下图所示:,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8),一方面以“路由”为基点,将所有发布了这条路由的因素组织在一起,这样在计算路由时可以很直观的在所有因素中选择最佳路由;另一方面以“发布者”为基点,将这个发布者发布的所有路由都集结在一起,这样当ISPF宣布某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发生变化时,这个节点发布的所有路由都会被直接的更新。特别的,对于OSPF协议,这种数据库的组织方式还可以方便的实现Transit Area的Summary路由(第三类以及第四类)更新过程,而不用重新进行整个区域的计算。详细的Summary路由计算过程、以及Transit Are

18、a的更新过程请参见“RFC2328”。,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8),智能定时器为了能够快速响应网络信息的变化,同时由不会过于频繁的进行路由计算,采用了“智能定时器”的技术。所谓“智能定时器”,是指能够根据预先配置的参数,依照指数退避的规律动态的改变时间间隔的定时器。智能定时器有三个可配置的参数:初始时间间隔、递增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定时器最初的时间间隔就是“初始时间间隔”,第二次的时间间隔则是“递增时间间隔”,之后每次的时间间隔都会是前一次的2倍,即“递增时间间隔”2n,直到到达“最大时间间隔”为止。通常情况下,“初始时间间隔”可以配置为10毫秒左右(或者小于10毫秒),可以快速响应突然

19、的变化;“递增时间间隔”则可以设置在几十毫秒或者1秒的级别;“最大时间间隔”可以设置在5秒或者10秒的级别。,IGP快速收敛技术介绍(9),典型应用 在Router上将智能定时器的“初始时间间隔”配置为1毫秒;当网络中只有简单路由的变化时,Router上的路由收敛速度(流量切换速度)可以控制在10毫秒的量级;而对于某处的网络拓扑变化,Router上也能够很快的计算出结果。特别的,当这种变化发生在“简单网络”中时,Router根本不会去计算“复杂网络”所对应的巨大量的网络信息。通常情况下,网络拓扑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快速收敛技术带来的效果越明显(收敛时间可以提高13个量级),而这种快速收敛的效

20、果具有不确定性。在相同的组网状况下,对于同一台路由器而言,不同位置的网络变化所引起的路由收敛时间会不同,而相同位置的网络变化所引起的不同路由器上的收敛时间也会不同。在考虑路由收敛时间时,不能仅仅考虑IGP路由计算的时间。正如前面所述,路由收敛时间还要包括IGP路由计算结果路由管理平面FIB的过程所消耗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这个时间与发生变化的路由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大,收敛时间越长。,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本期工程组网,BFD技术介绍(1),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对相邻转发

21、引擎之间的通道提供轻负荷、持续时间短的检测。这些故障包括接口,数据链路以至转发引擎本身。提供一个单一的机制来对任何媒介、任何协议层进行实时地检测,并且检测的时间与开销范围比较宽。协议概述 BFD是一个简单的“Hello”协议,和路由协议的邻居检测部分相似。一对系统在它们之间所建立会话的通道上周期性的发送检测报文,如果某个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未收到对端的检测报文,则认为在这条到相邻系统的双向通道的某个部分发生了故障。BFD目前存在两个版本:VER 0和VER 1,并且两个版本不能互相兼容,BFD(2),BFD协议设计在转发与控制分离的情况下,BFD通常实施在系统转发引擎上BFD运行在任何数据协议

22、的顶层,不关心具体的链路封装。BFD净荷可以作为任何媒介或者网络的封装协议净荷在网络中传输BFD运行在单播、P2P模式。BFD能够在系统之间的任何类型通道上进行故障检测。建立或者拆除一个BFD会话时,BFD状态机实施一个三向握手,保证两个系统都能知道状态的改变。BFD会话的每个系统对自身能够收发BFD报文的频率进行估计,并与相邻系统达成一致,这些估计可以实时地修改。BFD可以抽象成一个简单的服务,最终提供一个信号给它的客户,表示BFD会话开始或者结束。,BFD(3),BFD检测模式,BFD定义了两种检测模式:异步检测模式 系统之间相互周期性地发送BFD控制包,如果某个系统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对

23、端发来的BFD控制报文,就宣布会话为Down-主要工作模式查询检测模式 这种模式假定每个系统都有一个独立的方法确认它连接到其他系统。一旦BFD会话建立,系统停止发送BFD控制包,除非某个系统需要显式地验证连接性。在需要显式验证连接性的情况下,系统发送一个短系列的BFD控制包,然后,协议再次保持沉默。两种模式的区别本质区别在于检测的位置不同,异步模式下本端按一定的发送周期发送BFD控制报文,在远端检测本端系统发送的BFD控制报文;而在查询模式下检测本端发送的BFD控制报文是在本端系统进行的,BFD(4),BFD的回声(ECHO)检测功能:可以与异步或者查询模式结合起来使用本地发送一系列BFD回声

24、报文,远端系统通过它的转发通道将它们环回回来。如果本地系统连续几个回声报文都没有接收到,会话就被宣布为Down对比异步、查询、回声异步模式:得到一个特定的检测时间,纯异步模式只需要回声功能一半的包。在支持回声功能的情况下,也采用纯异步模式。,对比异步、查询、回声-续回声功能:真正地验证远端系统的转发通道,允许更精确的检测时间,可以潜在地检测其它方法所不能检测到的一些故障。回声功能可以单独地在每个方向使能。查询模式:在某些情况下是比较有用的,比如系统建立了大量的BFD会话,则周期性的发送BFD负担的很重。另外,当回声功能对称使用的时候,查询模式也比较有用。查询模式的缺点:检测时间本质上是由系统实

25、现的直观推测驱动的,它对BFD协议不可见。当通道来回行程时间比期望的检测时间长,则查询模式也是不可用的。,BFD(5),BFD(6),BFD Session(BFD会话)的建立BFD会话的建立取决于使用它的应用的需求,由应用来决定是否需要BFD以及使用BFD时采用的地址。分离与鉴别域Discriminator由于在两个系统之间可能运行多个BFD会话,需要一种机制来将接收到的BFD控制包与相应的BFD会话进行对应。系统通过为每个会话选择一个唯一的鉴别值来区分不同的会话允许一个系统在会话期间改变它的鉴别值,而不影响会话的状态,因为本系统仅仅利用鉴别值对BFD控制包进行分离。,BFD(7),BFD

26、Session(BFD会话)的建立-续分离与鉴别域-第一个报文的分离(Your Discriminator 为0)第一个BFD报文一般Your Discriminator字段为0,依据BFD协议无法分离到相应的会话上,需要其它的方法:对于1hop:第一个报文的分离依据接收报文的接口,同时收到报文TTL必须为255 对于multihop:方法1:限制配置在单一BFD会话上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对唯一。在OSPF的虚链路上建立BFD会话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BFD(8),BFD Session(BFD会话)的建立-续方法2:在会话建立之前先用带外的方式得到对端的Discriminator。在MPL

27、S的LSP上建立会话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方法3:使用两条单向链路,初始化报文的分离类似1hop,对其中的一条单向链路来说,会话在建立前一个为主动方、一个被动方,被动方根据接收报文的接口来分离Your Discriminator 为0的BFD控制报文。分离与鉴别域-一旦远端返回了本地鉴别值,后面的BFD包都只根据这个鉴别值进行分离,BFD(9),BFD会话的建立-续会话建立过程是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时协商好相应的参数,以后的状态变化就是根据缺陷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并做相应的处理。其状态机迁移如下:。,BFD(10),会话连接建立过程状态机迁移:,BFD(11),BFD会话参数协商发送周

28、期:Tx Interval=max(bfd.DMTI,接收的RMRI)考虑到链路的抖动,一般实际的发送周期在Tx Interval的70%100%之间检测时间:异步模式 在异步模式下,检测的位置是在对端,检测时间=接收的远端DM*max(bfd.RMRI,接收到的DMTI)。查询模式 在查询模式下,检测的位置在本端,检测时间=bfd.DM*max(bfd.RMRI,接收到的DMTI)。,BFD(12),BFD会话参数修改 BFD的各种参数在会话建立起来以后都可以动态的改变,并且不影响会话的当前状态 可以动态改变的参数有:DMTI、RMRI、使能去使能ECHO功能、使能去使能查询功能、使能去使能

29、认证等。对于DMTI增加:本地实际的发送间隔不能改变直到接收一个F比特为1的BFD控制报文,这是为了保证远端系统在本地发送间隔增加时更新了它的检测时间;对于RMRI减少:远端计算的检测时间必须不能改变,直到接收到一个F比特为1的BFD控制报文。这是为了保证在减少检测时间之前,远端系统已经按照较高的速率发送BFD控制报文,BFD(13),BFD会话参数修改-异步模式增加发送间隔,A,B,T1,T2,T4,T5,T6,T7,T8,T9,T10,T11,T3,发包间隔L,原发包间隔L,增加间隔dL,T,BFD(14),BFD会话参数修改-异步模式下减少收包间隔,A,B,T,T3,T1,T2,T4,T

30、5,T6,T6,减少之前发包间隔;减少之后发包间隔;,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本期工程组网,MPLS TE 技术(1),MPLS TE 快速重路由技术是一项实现网络局部保护的技术,在应用了MPLS TE的网络中,当某处出现链路或节点失效时,配置有快速重路由保护的LSP可以自动将数据切换到保护链路上去。为了保证MPLS 网络的可靠性,MPLS 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技术借助MPLS 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的能力,为LSP 提供快速保护倒换能力。MPLS快速重路由事

31、先建立本地备份路径,保护LSP 不会受链路/节点故障的影响,当故障发生时,检测到链路/节点故障的设备就可以快速将业务从故障链路切换到备份路径上,从而减少数据丢失。快速响应、及时切换是MPLS 快速重路由的特点,它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平滑过渡,不会导致业务中断;同时,LSP 的头节点会尝试寻找新的路径来重新建立LSP,并将数据切换到新路径上,在新的LSP 建立成功之前,业务数据会一直通过保护路径转发。,MPLS TE 技术(2),MPLS TE 及其四个构件传统的路由器选择最短的路径作为路由,不考虑带宽等因素,这样,即使某条路径发生拥塞,也不会将流量切换到其他的路径上。在网络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这

32、种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随着Internet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最短路径优先的路由的问题暴露无遗。MPLS TE 是一种将流量工程技术与MPLS 这种叠加模型相结合的技术。通过MPLS TE,可以建立指定路径的LSP 隧道,进行资源预留,并且可以进行定时优化,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优先级和抢占参数的情况,抢占低优先级的LSP 隧道的带宽资源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备份路径和快速重路由技术,在链路或节点失败的情况下,提供保护。,MPLS TE 技术(3),MPLS TE 的实现需要四个部分:网络信息的搜集,现在通过OSPF TE 来实现;路径的计算,现在通过CSPF 来实现;建立LSP

33、的信令,现在采用RSVP TE 协议;MPLS 转发。,MPLS TE 技术(4),MPLS TE四个组件报文转发组件:MPLS TE报文转发组件是基于标签的,通过标签沿着某条预先建立好的LSP进行报文转发。由于LSP隧道的路径可以指定,因而可以避免IGP的弊端。信息发布组件:除了网络的拓扑信息外,流量工程还需要知道网络的负载信息。为此,引入信息发布组件,通过对现有的IGP进行扩展,比如在IS-IS协议中引入新的TLV,或者在OSPF中引入新的LSA,来发布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最大链路带宽、最大可预留带宽、当前预留带宽、链路颜色等。通过IGP扩展,在每个路由器上,维护网络的链路属性和拓扑属性,形

34、成流量工程数据库TED。利用TED,可以计算出满足各种约束的路径。,MPLS TE 技术(5),MPLS TE四个组件路径选择组件:MPLS TE技术通过显式路由来指定数据转发的路径,即在每个入口路由器上指定LSP隧道经过的路径,这种显式路由可以是严格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可以指定必须经过某个路由器,或者不经过某个路由器,可以逐跳指定,也可以指定部分跳。此外,还可以指定带宽等约束条件。路径选择组件通过CSPF算法,利用TED中的数据来计算满足指定约束的路径。CSPF算法是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变种,它首先在当前拓扑结构中删除不满足条件的节点和链路,然后再通过SPF算法来计算。信令组件:信令组件用来预

35、留资源,建立LSP。LSP隧道的建立可以通过CR-LDP,或RSVP-TE协议完成。这两种信令都可以支持LSP的建立、显式路由、资源信息携带等功能。以RSVP-TE为例:为了能够建立LSP隧道,对RSVP协议进行扩展,在RSVP PATH消息中引入Label Request对象,支持发起标签请求;在RSVP RESV消息中引入Label对象支持标签分配。这样就可以建立LSP隧道了。,MPLS TE快速重路由(1),Facility Backup方式快速重路由MPLS TE快速重路由是MPLS TE中一套用于链路保护和节点保护的机制。当LSP链路或者节点失败时,在发现失败的节点进行保护,这样可以

36、允许流量继续从保护链路或者节点的隧道中通过以使得数据传输不至于发生中断。同时头节点就可以在数据传输不受影响的同时继续发起主路径的重建。MPLS TE快速重路由的基本原理是用一条预先建立的LSP来保护一条或多条LSP。预先建立的LSP称为快速重路由LSP,被保护的LSP称为主LSP。MPLS TE快速重路由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Bypass隧道绕过失败的链路或者节点,从而达到保护主路径的功能。快速重路由LSP和主LSP的建立过程需要MPLS TE系统的各个构件参与。,MPLS TE快速重路由(2),实现快速重路由有两种方式:One-to-one Backup:分别为每一条被保护LSP提供保护,为每一

37、条被保护LSP创建一条保护路径,该保护路径称为Detour LSP。Facility Backup:用一条保护路径保护多条LSP,该保护路径称为Bypass LSP。华为公司提供Facility Backup方式快速重路由。,MPLS TE快速重路由(3),快速重路由Facility Backup方式又称为Bypass方式。如图,蓝色为主LSP,红色为Bypass LSP,当链路RTB-RTC失效或节点RTC失效时,主LSP上的数据会切换到Bypass LSP上。从RTB出去的报文头使用RTF为RTB分配的标签,同时RTC的出标签也被压入标签栈中。在RTB-RTF-RTD这条路径上,LSP使用

38、两层标签。RTD收到的报文,弹 出RTD为RTF分配的标签以后,继续用RTD为RTC分配的标签进行转发。,快速重路由的应用布署(1),MPLS TE快速重路由是MPLS TE的一个特性,它特点是快速的局部保护。它一般布署在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网络中。当网络中出现局部的失效的时候,快速重路由可以很快的切换到Bypass隧道,数据业务受到影响较小。骨干网不仅容量大,对可靠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出现网络局部失效的情况,需要有自动保护和恢复机制,MPLS TE快速重路由就是实现网络局部保护的技术之一。通过适当配置网络,当出现链路和节点失效的时候,如果接口配置有FRR快速重路由的保护,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保

39、护链路上去。当失效恢复时,正常的转发路径会自动重建。实际上,MPLS TE的网络中一般都需要实施快速重路由保护。这种主要是MPLS TE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快速重路由的应用布署(2),对于纯IP网络,当局部失效出现的时候,如果到同一个目的地的还有其他路由可以使用,报文会按照这些路由进行转发。在失效引起的路由变化扩散到全网之前,仅靠这种机制就可以比较快速地在局部实现失效保护。在没有布署TE的MPLS网络,现在应用比较多的是LDP按照DU方式建立LSP。当局部失效出现时,如果还有其他路由可用,LDP会向上游节点发起LSP的建立。由于没有考虑到带宽、优先级和链路属性等TE有关的需求,这个LSP建立成

40、功的机会相对较大。因此从失效到恢复的过程也相对较短。,快速重路由的应用布署(2),在头节点,CSPF利用路由信息计算出域内的所有路由,RSVP按照这个路径建立LSP。当网络中有局部失效时,需要重建整条LSP。而在失效引起的路由改变扩散到头节点之前,CSPF无法算出有效的路径。另外,局部失效可能会引起网络中多条LSP的重建。这样一来,利用新计算出来的路径建立LSP的过程中,出现带宽不够等问题的机会比较大。因此,与纯IP网络和没有布署TE的MPLS网络比较而言,MPLS TE网络从局部失效中恢复的时间可能会更长,更需要一种能快速响应失效的机制。由于需要预先建立一条Bypass隧道,MPLS TE快

41、速重路由会占用额外的带宽。在网络带宽余量不多的情况下,只能对关键的接口进行快速重路由保护。这一点是部署MPLS TE快速重路由时需要注意的。,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本期工程组网,VPN FRR 技术简介,一项旨在解决CE双归属网络中当PE设备故障时业务快速收敛的技术对于VPN的隧道增加隧道状态表和VPN等价路由的区别:路径是非等价的(可能由于部署、租用价格等原因)目前没有实现监测PE和CE之间的链路故障,VPN FRR工作原理,VPN FRR技术面向内层标签的快速倒换和LDP FRR/TE FRR等组合使用时,VPN FRR处于高层,大纲,RPR技术IGP快速收敛介绍BFD 技术介绍TE FRR技术介绍VPN FRR 技术介绍本期工程组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