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0941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 第一卷 讲义第十二部分.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一、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1、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资本积累,劳动生产力,资本构成变化,可变资本,不可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相对过剩人口,2、工人人口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资本增值需要的过剩,3、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二、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条件之一,1、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2、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所特有的周期性,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原因:,1、在可变资本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原有工人因延长劳动

2、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而供给了较多的劳动,工人人数可以不变甚至减少,2、在可变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的办法,可以使同样数量的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3、在可变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用低工资雇佣大量女工童工替代较熟练的成年男工。,四、决定工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减,1、工资的一般变动是由产业后备军的膨胀和收缩来调节的,2、马克思:“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是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被游离的程度”,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

3、式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1、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2、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3、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4、相对过剩人口的底层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阶层,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1、一般规律:资本积累越多,产业后备军越大;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人口也越多;他们越是失业,贫困越是加重。,2、实质:在一方,资本的积累越多;在另一方,工人的失业和贫困就越大,3、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生产资料和劳动生产率比生产人口增长得快的事实,在资本主义下却相反的表现为:工人人口总是比资本的增殖需要增长得快,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原始积累的秘密,一 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4、二 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 原始积累不是资本家勤劳节俭的结果,而是对直接生产者实行暴力剥夺的结果。,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建筑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分离的基础之上。,3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三 原始积累的历史是暴力剥夺的历史,1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2 劳动者的奴役状态是产生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发展过程的起点。,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一.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向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转化,1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使生产者和

5、劳动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过程。,2 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是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容的。因此这种小私有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逐渐被消灭。,3 个人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累的生产资料,从而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二 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化,1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积聚和集中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在日趋发展。(客观条件),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少数资本巨头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贫穷,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得程度不断加深,由此造成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主观条件),三 资本主义产生和灭亡的辩证法,1 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这是对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又造成了对它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2 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协作和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从新建立个人所有制。,3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的基础上,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