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课件.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150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陵》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陵春,李清照,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词人背景,风住尘香花已尽,交待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在地上残留着花的芬芳。说明已是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

2、伤的原因和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初而泪先流。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层。内心的悲哀不可触摸,不仅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的表达了她内心浓重的哀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春色还不错,使人也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动自己内

3、心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喻成连绵不断的流水,(斜晖脉脉水悠悠)比作展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独辟蹊径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了,创意出奇,“也拟”、“只恐”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出来。艺术构思表现手法新鲜奇特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拓展延伸,少女时期快乐生活,如梦令,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

4、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作业,1、在武陵春上阕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2、“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1、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种行为表达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到她已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2、“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闻说”“也拟”由产生泛舟的念头想去消除愁苦变为否定计划“只恐”愁绪太重,用个形象的比喻更加突出内心沉重的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