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329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讲座.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西北大学 王永智,第一讲 道德与伦理的基本理论,我们一谈到道德,就会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之中,不仅是因为这是人类特有一个领域;而且因为它是人类最早拥有的社会意识,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社会意识;同时它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并不断实践着的实践理性,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一、道德与伦理,所谓“道”,最初是指道路。后来,引伸开来,在先秦思想史上,道是指一种普遍的最高的原则,或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孔子在论语中讲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老子道家的“道”也指此。“德”字古代注释家把它解释为“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

2、施于人,便称之为“德”。,道德两字连用,开始于战国时的荀子,他在劝学篇中讲:“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中国古代,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甚至泛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等。在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伸开来,也有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所以在“道德”这一概念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中,都包含着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等广泛的内容。,道德是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一个 人成长为社会群体一员所必备的规范规则。,表现在两个方面:1、用善恶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3、和评价,通过社会舆论和教育的方式,影响人们心理和意识,形成人们的善恶观念,情感和意向,以集中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良心)。2、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规章制度的形式,在社会生活中确定起来,成为一定社会和群体约束人们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的原则和规范。由此可见,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它既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心理意识现象,也表现为道德行为和活动现象,同时又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现象。,道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方面:,从质的规定性上来讲:所谓道德就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用善恶标准来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从量的规定性上来

4、说:就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教育、道德感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伦理:“伦”在中国的古义里讲是“辈”的意思,由此引伸出群、类、比、序等涵义,根据许慎说文解文和后来一些学者的解释,“伦”字,从人从仑,仑字含有“条理”“思虑”之意,加人字作偏旁就有人事之理的意义。孟子腾文公篇讲到了中国古代的五伦关系: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各种不同关系之间的规范。“理”字从玉从里,许慎讲:“理,治玉也”,由此引伸出有分解、条理、精微、道理等涵义。所以,伦理有人事之理、规范、规则、道理等含义。

5、可见,在古代汉语中的伦理和道德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是相通的,所以常将伦理道德一起连用。,西方第一个创立“伦理学”这个名词的人叫亚里士多德,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Ethikn”(Ethies)即伦理学,他的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十卷),欧德米亚伦理学(十卷)以及这两书的提要大伦理学(二卷)。他使伦理学真正变成了哲学范畴内的一门学科。哲学主要包含这么几个方面:宇宙论(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与伦理思想(道德学说)。“伦理”或“伦理学”这个概念,一般用以表示道德的理论;而“道德”这个概念,一般用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伦理学是一门科学,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二、人为什么需要道德,1从

6、道德的起源上谈起。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曾经有两种起源说是很有名的:一种认为道德是外在于人的神给予的,宗教学说往往持这样的观点。基督教圣经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十诫。十诫:除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事奉这些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工作劳碌六天,第七天要安息;要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及其他一切。,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天性,认为它是人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中国古代的孟子可以说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照亮)我也,我固有之

7、也”。这就叫“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两种道德起源的观点不对。,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人猿相揖别以及相揖别过程中的产物。,俄罗斯有一位学者,他认为:在人尚未变成人之前,其行动服从着两大本能,一是食的本能,二是性的本能,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是它们行动的唯一动因。为了这两方面本能的需要,它们经常进行冲突,调节这一行为的原则就是“优势原则”。导致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情况;对人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在生存与死亡面前,人们得出结论:必须要服从群体的要求和群体的愿望。于是,大家共推的群体的头领和长辈们一起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维护集团得以生存的禁忌和禁规。而且这些禁忌和禁规首先是针对着限制人的兽性的本能以及优势原则而来

8、的。,首先,人类最早的禁忌是控制人的性关系中的性禁忌,道德的萌芽由此而来。,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性本能的冲突而引起的同伙之间的相互残杀。在各个民族的历史上几乎都产生了生产性的性禁忌以及相应的社会习俗、风俗。在生产期间,在准备狩猎的时候,准备捕鱼的时候,在准备生产工具期间,禁止男女接触,方法是让男女隔开住,不准有任何接触,这是一种绝对的强制。,性禁忌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道德以及道德风尚。这种禁忌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禁止氏族内部的通婚,先是禁止父母子女之间的,进一步禁止兄弟姐妹之间的,尔后禁止本氏族内部一切成员的通婚。这样性禁忌使人类性本能得到了有效的限制,这是人类由兽性

9、过渡到人性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一系列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规范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方面(比如说,羞耻心、人伦关系、情感等),其次,分配中的绝对平均主义,解决食的问题。,为了氏族中每一个成员都能生存下去,氏族道德中必须要消除“优势原则”和少数人或个人的获得物归个人所有的观念。这种平均主义培养起了平均、平等、团结、互助、民主等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使人类向人性方面、人的类本质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第三,禁止氏族内部吃人。,恩格斯讲:“近代科学已经肯定证明:吃人,包括吞食自己的父母,看来是所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要禁止人吃人的现象。他们将尸体掩埋,并举行一定的

10、仪式,后来进一步的发展,认为他们有灵魂,将他们当作一种保护者等等。衍生出了宗教的观念,祖先崇拜的观念;进一步还产生了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加强了氏族群体的凝聚力、安全感和归属感等等。,第四,在原始道德中注重人的勤劳、勇敢、顽强的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塑造。,拉法格在思想起源论中对原始社会作了深入的考察后讲:“力量和勇敢是处于经常不断地彼此斗争和同自然作斗争的原始人的首先和最必要的美德”,“力量和勇敢经常代替当时的一切美德,以至拉丁文本来创造出来为了表示肉体上的力量和勇敢的词Virtue当作美德的意义来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越是古老的故事,越是落后的民族,对勇敢、勤劳、力量的赞美也就越多。这

11、是人们在用道德的形式,在动用舆论来激励、鼓动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奋斗的精神,借以发挥人的最大的潜力。,2.道德的本质及其特征,道德的本质首先,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必须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其次,道德的内容始终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任何道德原则和规范都要以社会经济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为其实在内容,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再次,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道德行为的特征,第一,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人的道德行为必须是在人通过一定的教育、宣传、舆论及习俗的影响,通过个人的自我修养之后,使人在内心深处建立

12、起了信念,然后自觉自愿地实施的行为。它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道德是禁于未然之前,法律是禁于已然之后。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第二,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利他性,利群性,或牺牲精神 普列汉诺夫曾讲过:“实际上道德的基础不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这种愿望和利己主义毫无共同之点,相反地,它总是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第三,道德带有理想的性质和成分,人的道德行为不是对自己本能或本性的肯定,而是对人性的一种超越,它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人生理想之上,并且这种理想必须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他是在人生理想的导引下,并朝着

13、这种理想而去努力的。所以,道德不是一种“实然”的行为,而是“应然”的行为。道德的这种理想并不完全能在更多的人身上显现出来,而是在少数人身上显现出来,这些人就代表着这种方向,他们叫“理想人格”。如雷锋。,三、道德对个人成长的意义,1.道德是个体认识和把握社会的重要窗口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搞中把人类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划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理性的(即道德的)。其中,科学、艺术和道德是最为基本的认识方式,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真的知识,艺术提供关于世界美的学问,道德提供关于世界善的知识,这三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对整个世界真、善、美的全面把握。,道德把握世界的特点

14、就在于它是精神实践的。道德首先是一种精神,但它作为精神又不同于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精神,而是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而它又是实践的,所以称之为实践精神的方式。世界在这种关系中和人的实践中就被分为有益的、有害的,善的、恶的的完整的价值体系。所以,人们认识世界,在道德的实践中是在价值的意义上和价值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的。,道德规范这一“应然之则”依据于社会生活的“必然之理”。把握了道德,也就从一个方面把握了社会人生的必然之理,也就把握了社会人生,并用这种社会人生之理来指导实践,从他律到自律,从不自由到自由。道德成了人们预测未来社会的重要方式。伦理学家季塔连柯指出的:“人

15、类的道德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实验室,在这里可以找到社会发展和人类完善的最具有前景的,最人道的途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即当人们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认识还没有形成科学定义时,社会制度未来轮廓的道德预测往往是历史转变的第一个信号”。,2.道德是个人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手段,道德本来就产生于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需要,因而融洽人际关系也就是它的根本职能。正是基于此,有人把道德通俗地理解为“人们相互凉解和团结的手段”,“处世秘决的经验”,理解为“处世之道”,掌握了这一“处世之道”,就能制造出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来。,2001年,中央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应遵守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

16、,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实际上就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3.道德是个人必要的理性控制,道德是基于维护社会利益、保证社会生活秩序、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它一经产生,就必然会带有某种超越于个体特殊性的社会普遍性,成为个人的外在约束力量。但这种约束不是简单的限制和消极防范,而是体现了人的理性力量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控制。道德约束并不是一种反对自我的力量,相反,它是保存、发展与完善自我的必要条件。,4.道德是个人成长的主要动力,道德用否定词来表达就是“不应当做什么”即主要表现为约束,而用肯定词来表达就是“应当做什么”,即主要表现为引导和激励

17、。引导和激励正是道德动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在很多情况下,道德是以“应当如何”的独特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人这一能动的主体的发展过程就是在道德的“应当”的感召和推动下不断否定实然的我,而追求应然的我的过程。,5.道德是个人完善发展的核心内容,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统一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人格,真善美统一的基础是“真”,统一的形式是“美”,而统一的核心则是“善”。因此,求善才是求真的目的,至善既然是真善美这一理想人格的核心,那么追求道德的完善就自然成了个人完善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所以,未来社会将是人类道德高度发展的社会,人类有可能又会向原始社会那样,追求道德价值的完全实现,

18、到那时,人类才真正由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走向了个体的完善。,第二讲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第一节 教师职业 一、教师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第一、教师劳动的目的具有社会性和责任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有用之才,要有责任性。第二、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的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教育对象有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第三、教师劳动的过程具有示范性和严格性。教师的音容相貌、语言、讲授、板书、仪表、行为、举止等,都要有示范意义。也

19、受着学生最严格的监督。第四、教师劳动手段具有规范性和创造性。各个时代,传递知识的过程都有较强的规范性;同时,教师的教育是一个不断创造性的过程。,第五、教师的劳动具有个性化和自觉性。教师以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等个性的内涵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自觉自愿性起主导作用。第六、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广泛性和长期性。教师培养的人才具有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对社会和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劳动是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大学的社会职能和基本特征,蔡元培曾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有四方面: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

20、,直接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大学有鲜明的特色:国际性。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一项没有国界的事业,只有在不断地国际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中才能取得进步。,公开性。大学不同于企业,不追逐利润,不同于政府机关,不因为国家安全而关紧大门。大学通过基础的研究,创造知识,从战略上为国家安全服务。它营造一种无拘无束和开放的环境,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比任何其它社会机构中更多的平等、民主与自由。它是一种公开和开放的文化。批判性。大学本质上讲是批判性的,因为创新孕育于批判之中。“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作出

21、正确的选择。,包容性。能包容者乃大,与其他任何社会机构相比,大学都有更大的包容性。首先,它所包容的学科之多是无与伦比的,它不仅包容传统的基础学科,还包容不断产生的跨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其次,它不问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种族、性别和年龄,包容各种各样的学者和学生。第三,它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四、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教师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第二、开发人类智力资源,促进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教师对人类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其一,传授知识。教师通过对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二,

22、通过揭示新思想、新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引导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殿堂。其三,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智力得到尽快发展。,第三、培育新型劳动者,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培育新型劳动者后备军,其一,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理论教育和技术、技能的训练。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作用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二,培育劳动者的身心素质。通过培养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人才,使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第四、全面塑造人,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言传身教,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训练学生的意志,指导学生的行

23、为,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心灵纯洁、品德高尚之人。,美国一位思想家、教育家舍勒,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统治事功型:包括自然科学(数、理、化、生物、地质、天文学);社会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律学等)。目标是形成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法则,以便解决自然和社会的问题。二是本质教养型:包括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目标是获得人类沟通的可能性,培养本质直观的思维,形成主体的世界观。三是获救型:包括宗教、伦理、艺术、音乐等。目标是培养主体的责任意识、生命信仰和情感意志。,爱因斯坦曾言:“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所以,

24、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应该是全面发展主要方面。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谈到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主要任务,首先提到的是人文学习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他说:“最好的教育不但帮助人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还应使学生更善于思考并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洞察力和创造精神,成为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和完美的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社区的一名成员来说,度过更加有趣和更有价值的人生。所以,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使人生向着真善美的境地进发,这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第二节 教师职业

25、道德 一、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于从事一定社会职业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道德生活中的具体体现。2、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内容的稳定性。第二,形式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每一行业既有原则性规定,又有具体性要求,用规章制度、工作守则、行业公约、岗位责任、条例、须知、章程、誓词、格言等形式表达。3、适用对象的限定性。,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 其一,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理各种教育关系的道德准则系统。其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从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从外在内化到内在外化

26、的过程,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其三,教师职业道德重在揭示教师职业道德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的种种表现,总结反映这些矛盾发展变化规律,确定解决这些矛盾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提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进行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功能 本质:1、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实践,是反映教育中人与人关系的教育意识。诸如师与生、教与学,教师个体与集体,教师的学生观、认识观、教育目的观等。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反映教育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二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以这种教育意识,来确定在教育活动中

27、发展人与人之间适应教育目的要求的、良好的关系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一能维持教育的秩序,延续教育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人才;二能有利于履行教育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起现实的推动作用。,2、教师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将有助于教育活动在合理的秩序、内涵和要求下进行,将“应然”转化为“实然”。3、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实践精神。以指导教育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教育行为为方式、内容的精神。解决教育实践中纷繁复杂的问题,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及教学,完善教师人格等。,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认识功能。一是信息反映性、展望性和预测性。对教师与社会,教师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教师对社会利益、教育利

28、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状况,提供了现实的信息;对教育的历史趋势,未来图景作出展望和预测。二是评价性、征兆性和轮廓性。教师职业道德关于行动准则、习惯、情绪、信念、理想的界定表达了对实现教育认识的成果,具有评价性、征兆性和轮廓性。三是评价活动的内涵具有道德规范性。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和确证其认识成果的标准是教育实践。往往应用善与恶、荣与辱、高尚与卑劣、正当与不正当等来评价教育活动。四是广泛的反映性和意志聚合性。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主体是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教育组织以及每个教育工作者。它最广泛地反映着教育现象,同时又聚合着最广泛的主体意志。,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表现在:一从教育现实利益关系的角

29、度;二从教育活动中个人对待教育集体和其他人态度的角度,去调节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能够以“应当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为调节尺度,从不同层次上去要求和判断教育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迁移功能。通过教育工作者将反映人类文明精华的道德意识与规范迁移到受教育者身上,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塑造受教育者的心灵。,社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社会道德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支配和制约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并影响着社会道德.,第三节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 修养:是指人们在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

30、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逻辑起点是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基本矛盾:就是教师素质中包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水平与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任何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都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可使教师职业人格不断完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

31、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可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时代赋予的教育任务。,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廉洁从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 道德原则是

32、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道德的灵魂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诸规范和诸范畴都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派生出来的。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第四,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是社会道德的最根本标志。,二、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 第一,必须反映

33、一定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的要求。第二,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三,必须是从行为准则上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职业道德类型的最基本的标志。,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

34、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全面育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使其“全面发展”。3、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一)要认识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涵义。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表明了教师热爱教育、立志从事教育的献身精神。象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象人梯,让一代代、一批批青少年学生从自己的肩上攀登科学的高峰。2.它还表明了人民教师应具有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从事的岗位,是教书育人、塑造灵魂、教人做人的重要岗位,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3.它还体现了人民教

35、师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相一致的根本关系,热爱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会更好地为社会和民族培育人才。(二)明确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作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无产阶级对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最根本要求,是区别古今中外其它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志。它规定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和性质,贯穿于教师道德发展的全过程和教师道德活动的各个领域,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统帅作用。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会发生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用什么准则来进行判断和裁决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呢?重要依据和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三)牢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树立无产阶级

36、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投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第二,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第三,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第四,教师要具有顽强的意志、毅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全面育人:中国儒家“君子-圣人”教育,1、“博爱”理想“爱人”“泛爱众”爱民、养民、利民、富民、教民、安民“民胞物与”“大同世界”2、“经世济民”的胸怀 既修身养性,又躬行实践。“明道、稽政、志在天下”。,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论语 子路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公孙丑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东林党人:“风声、

37、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3、“中庸”风度,孔子:“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 子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卫灵公“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 尧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八佾“温而厉”,“恭而安”论语 述而,4、气节和献身精神,“三军可得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滕文公下,为人师表:孔子的教育理念

38、及实践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温故知新: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举一反三: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

39、盾心理状态。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

40、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习染:指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孔子十分强调外在环境特别是生活环境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主张“里仁为美”,居必择乡,游必择土。,立志:孔子强调学生要立志为先,认为志于则无恶,人无志者则不达。主张“士志于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有恒: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之有恒者斯可矣。”所谓有恒就是坚持

41、不懈持之以怛,始终不自两自足,不半途而废,在知识学习和道德修养方面,锲而不舍。,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显然,他对现代教育的理论贡献还远远不止这些.例如他和他的弟子们后来还断断续续地提出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和教育方法,无疑都影响了数千年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轨迹。,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特点,第一,具有质的规定性。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育性质、教育任务、教育原则的本质反映,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畴产生、存在与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具有社会意志性。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反映的是社会、国家或群体根本利益要求,因此,它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具有框定作

42、用,对教师道德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均被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加以确认,上升我国家意志。教师是否执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不仅涉及道德评价问题,也涉及法律的责任问题。,第三,具有全面调整性。发挥定向作用、指导作用和评价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进行全面调整,发挥定向作用、指导作用和评价作用。不论是教师的行为取向、利益关系的协调,或者是内在素质的调节、外部行为的评价,或者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都必须而且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指导下进行。,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与要求,一、作用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整个教师道德体系的根本标志,具有最普遍的指导作用 第

43、二,教师职业基本道德原则是整个教师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统帅作用。第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整个教师道德体系的最高准则,具有裁决作用。,二、要求 第一,要求教师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投入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第二,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第四,要求教师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及崇高的精神境界。,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构成要素(八方面),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关于职业对个人价值及通过从事职业活动所能实现的社会价值方面的愿望和要求。教师职业理想应包含

44、以下几方面:a.要明确教师应承担的社会义务。b.要明确教师发展个性理想的内容。c.维持生活的愿望要与中国的现实需要相联系。,2、职业态度:即人们对待劳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动三方面。教师职业态度: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主动性认知和情感。其次,要有劳动的成就感和积极主动将教育工作干好的追求。第三,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将认知和情感加以落实并升华。,3、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是职业劳动者对职业义务的主动认识。教师职业责任:a.教师应以履行职业责任为自身素质表现的内核。b.教师应当将履行职业责任规范视为自己不断发展的动力。c.教师应当把履行职业责任与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

45、系起来。,4、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实现职业责任,反映职业态度,达到职业理想的手段。教师职业技能包括:教学技能、管理技能、交往技能、德育技能、研究技能等。要求:首先,教师运用职业技能时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其次,教师运用职业技能时,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教师应当使自己的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技能。,5、职业纪律:纪律是一种要求。教师职业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教师职业纪律的要求:第一,要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第二,要充分运用纪律。第三,要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6、职业荣誉:职业荣誉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对职业行为

46、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以及正确的主观认识。教师职业荣誉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当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达到使每一个学生在素质上得到发展,成为合格公民的目的为荣。其次,教师应当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更好的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服务为荣。第三,教师应当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使教师群体更加和谐,学校更加优秀,自己更加进步为荣。,7、职业作风:是指职业劳动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教师职业作风:第一,对教育工作有执着的热爱,视工作为享受,全身心的投入.第二,教学活动要有启发性、趣味性。第三,要有宽容、公正、友爱、自主的态度,处理好师生关系。,8、职业良

47、心:职业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职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教师职业良心要求教师能自觉意识到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职业责任,并能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热爱教育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态度。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意义。其次要树立职业荣誉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具体体现。,二、教书育人、遵循规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

48、好的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校培养的学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教书育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教书的核心在育人,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进行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大学阶段学生的基本特征,1、身体的迅速发育。初中时代的第二伸张期,高中时代的第三充实期以后,身高体重明显增加,身体迅速发育成熟。2、性的成熟和对异性兴趣的增加。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明朗化,这是第三性征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以性为特征的,与异性关系的发展。3、智力的发展。智力可以说是在青年期成熟起来的。与智力成熟的同时,理智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也就是说,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发生了变革,出现了合理的、抽象的和怀

49、疑的思考。,4、自我的发现。随着身体内部的冲动和精神智力的发展,青年人开始发现自我。这可以说是青年期最为根本的特征。5、社会性的缺乏和向社会地位的过渡。一方面,由于青年人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与社会条件相适应的思考力、感受力和行动力;另一方面,青年人也是要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并使其巩固的变化期、过渡期。因而,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总是过高的估计一个崇高的思想,一个对不公正的反抗的意义,对于现实和与现实的相伴现象,平庸和普通,还缺乏一种基本的忍耐态度。6、感情生活的动摇和不安。青年人的感情(情绪)生活被称作“疾风和怒涛的时代”,表现着强烈的动摇、不协调的特色。常常明显地表现出冲动和幻想,

50、经常出现断断续续的不稳定状态。,另外,这一时期还有:1、从家庭监督中独立出来。2、与朋友适当的交际。3、与异性适当的接触。4、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5、对未来生活的设计、推进等课题。,那么,大学这一段面临的深层次的人生问题是什么?是如何实现自我的问题。按照现在的情况,进入大学的学生处在青春期的晚期阶段(1819岁)。在心理特征上,这一时期是大学生处值与父母、家庭切断脐带,走向独立自主的“心理性断乳”的时期。这是人的生命意识上的“第二次诞生期”。特征:大学生开始探求自己的精神生活,了解自我的内部世界,发现自我价值并理解生命的意义。发现自我是这一时期最根本的心理特征。青年人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探询的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