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375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个病句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的结尾是一个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其中,“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一个复句的条件或假设分句。在这个分句中,“愿”是述语,是“乐

2、意”或“想要”的意思。述语具有这样的词汇意义,自然就要求其宾语所表达的内容是没有疑问的,然而其宾语“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却是一个特指问,因此这是个病句。关键词:向天再借五百年;樊孝斌先生;商榷向天再借五百年是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片头主题歌。这首歌的词、曲创作都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歌词,真可谓感情豪迈,大气磅礴,对观众深刻理解作品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思想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那便是这首歌的结尾一句:“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是一个病句,里面存在着一处语法的硬伤,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是一个由两个分句组成

3、的复句。其中,“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是结果分句,而前面的“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则是条件或假设分句。问题就出现在前面这个分句上。在这个分句中,“愿”是述语,“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为其宾语。这问题就来了这个“愿”为心理动词,是“乐意”或“想要”的意思,述语具有这样的词汇意义,必然要求其宾语所表达的内容是确定的、没有疑问的。例如: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汉乐府古诗白头吟)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宋周邦彦六丑)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元王实甫西厢记) 愿挨打不嫌巴掌疼,走吧,咱现在就去,省

4、得夜长梦多。(李准黄河东流去)以上用例,或出自先秦散文,或出自汉代乐府,或出自唐诗、宋词、元曲,乃至于现代小说中的惯用语,其中“愿”的宾语所表达的内容无不是确定的、没有任何疑问的。可是,“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却是一个特指问,由于“安得”的存在,其所表达的内容就成了一种疑虑或困惑,既然这样,又怎么能去充当“愿”的宾语呢?正如“愿安得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愿安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愿安得挨打不嫌巴掌疼”这样的句子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一样,“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既然如此,又怎么能作为“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前提条件呢?如果笔者的分析没错的话,就让我们尝试

5、着修改这个句子。删去“安得”似乎是最直捷的改法了。这样一来,原句就变成了“愿烟火人间太平美满”,那么怎么样呢?假如“愿烟火人间太平美满”是个初造句、单句,当然是无可挑剔的,然而它是个后改句、分句,这就存在两点不妥了:一、比原句少了两个字,虽然不能说与曲谱不谐,但是,众多熟悉这首歌曲的人恐怕会觉得不大习惯;二、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前后分句的联系不是那么密切,关系不是那么明确,人们不大容易弄清活得那么累的康熙大帝到底为什么“还想再活五百年”。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笔者拟对此分句作如下修改:删去“愿”字,代之以关联词语“只要”或“倘若”,删去“安得”二字,代之以“终得”。这样,整个句子就是这么个样子了

6、:“只要(倘若)烟火人间终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还有一种改法:将“愿”改成“为了”,把“安得”改成“早日”,原来的前一分句成了目的状语,原来的复句变成了单句:“为了烟火人间早日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改法,笔者在此不过是抛砖而已。其始,有同事劝我不要对这句歌词提出异议,理由是韵文不同于散文,其语句往往可以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则。然而笔者觉得,无论是韵文或散文,没有语病乃是最起码的要求,于是放胆喋喋了一通,谨与词作者樊孝斌先生商榷。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7、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8、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9、,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