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384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第2卷第3期2005年9月海军工程大学(综合版)J0URNALOFNAVALUNIVERSITYOFENGINEERINGVo1.2NO.3Sep.2005治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高学敏(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摘要:总结了孙子兵法的士气说,指出其核心是治心和夺气.并以之为理论切入点,结合海军官兵战斗精神的培养,探讨了士气说对未来海战中激励官兵士气的启示,即注重用教育和宣传提高士气,用管理和训练培养士气,用将领的示范作用影响士气,用严明的赏罚激励士气.关键词:孙子兵法;士气;战斗精神中图分类号:E892文献标识码:AToad

2、justpsychologyandinspiritmorale:onTheoryofMoraleintheSunzisArtofWarandcultivationoffightingspiritGAOxuemin(NavalUniv.ofEngineering,Wuhan430033,China)Abstract:SummarizedtheTheoryofMoraleintheSunziSArtofWar,andpointedthatadjustingpsychologyandinspiritingmoralearethecoresofit,someenlightenmentsoftheThe

3、oryofMoraleinthefutureseawararegivenwithcultivatingfightingspiritofsailorandofficer.Thatistosay,tokeepupmoralebyeducationandpropaganda;tocultivatemoralebymanagementandtraining;toinfluencemoralebythedemonstrationofofficerandlasttoinspiremoralebystrictandimpartialreward-punishment.Keywords:SunziSArtof

4、War;morale;fightingspirit孙子兵法十分强调对参战官兵士气的观察和激励,在不少篇章中论述了士气变化的规律,并阐述了调动己方积极性,控制敌方气势的问题,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古往今来,高超的智胜术总是要通过士气高昂的部队去实施的.正如刘伯承元帅指出的那样:斗志与斗法(战术)是用兵的把柄,要善于贯彻运用之.如无斗志,则不但一切谈不上,且有覆灭的危险.斗法是建立在斗志之上的.通观孙子兵法关于提高部队士气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敌仇恨情绪的收稿日期:2005-07-11;修订日期:200508-28作者简介:高学敏(1947一),男,海军工程

5、大学政治委员.强烈程度.故杀敌者,怒也(作战篇)指的就是对敌人的仇恨心情.二是利益欲望的满足程度.取敌之利者,货也(作战篇)指的就是运用物质奖励的办法激励官兵去夺取一定的作战目标.三是对指挥员的信任程度.谋攻篇强调国君不知对部队士气的严重危害.四是对战争条件的适应程度.例如九地篇中,孙子分析了深入敌境,陷于相持状态时的紧张心理状态,身陷危险境地时的恐惧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官兵的士气.孙子的士气说包括两个方面:治心和夺气.心指军心,治心就是对军心的调节;气指士海军工程大学(综合版)第2卷气,夺气就是削弱敌军的士气.对己方,强调兵以制胜,贯穿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思想,采用文武结合,恩威兼施,以赏服

6、人,以罚立威的方法,治心治气,以发挥本军旺盛的士气.对敌方,则采取各种方法夺气夺心,瓦解敌人士气,或想方设法避开敌人锐气,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未来海上作战一般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战事发生的突然性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性,要求海军官兵战前充分准备,具有快速反应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准备;二是战争环境的艰苦性和战争本身的极端残酷性,要求海军官兵具有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顽强斗志;三是远离后方的独立性和跨区作战的协同性,要求海军指战员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协同意识.这些特征,要求参战官兵必须保持同仇敌忾的心理状态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因此,认真学习和借鉴孙子兵法中的士气说,深入思考未来海战中

7、激励官兵士气的有效途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注重用教育和宣传鼓动提高官兵的士气孙子在九地篇中说: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是涕沾襟,偃卧得涕交颐.即是说,当发布动员令之时,历数敌人的罪恶,可激起战士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使坐着的涕泪沾襟,仰卧着的泪满两腮,增强同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因而能像专诸和曹刿那样忠于其主,忠于其国地英勇搏斗而不惜性命.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之所以能起到提高士气的作用,正是因为它能把战争情景和人们的情感通过活的形式迅速沟通起来.人的情感有简单和高级之分.简单情感通常是在人的肌体的自然需要能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战争中环境艰苦,缺水少食,生命危险等,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惊慌和恐惧.在这

8、种情况下,借助一定内容的宣传鼓动,就可以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士气的目的.高级情感是人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集体,对自己家庭,对军人价值等的认识态度,用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这种情感的表现形式.在战争条件下,借助宣传鼓动对这些情绪施加影响,可坚定人们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到政治动员时说: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他主张用进步的政治精神去动员全国军民,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战争的目的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进行和支持战争的动机和政治热情.(一)宣传鼓动工作要充分激发官兵对敌仇恨心理在所有心理活动中,最能长期而深刻影响部队士气的是阶级心理和民

9、族心理.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再没有什么比复仇心更能激起军民的斗志了.因此,应注重在宣传鼓动工作上下功夫,充分激发官兵对敌仇恨心理,在宣传我军正义战争性质的前提下,使敌我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发生对我有利而对敌不利的变化,从而提高我军战斗力,削弱敌方战斗力.敌人强加于我的海上战争,必然毁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害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因此,就必然激起军人责任感,羞耻感等特有情感,并将付诸到战斗行动中去.战争年代,我军常用诉苦法,即控诉敌人罪行的方法教育部队,从而激发广大指战员的阶级仇恨和民族情感,使他们爱憎分明,英勇杀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夺取未来海战的胜利,我军在平时的战备教育中,就应使海军

10、官兵牢记近代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的屈辱历史,充分了解我国尚未实现统一,部分海洋国土被别国占据,海洋权益受侵,海洋资源遭略夺的事实,认清国家分裂,领海沦丧对民族复兴的严重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练兵热情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在海战中,更要强化宣传鼓动工作,要用敌人罪行及由此造成的我方伤亡情景激发官兵强烈的复仇心理,树立勇于杀敌立功的英雄主义气概.(二)和平时期宣传鼓动工作不容忽视研究孙子的士气说,在和平时期,就是要提高海上训练的效率和海军教育训练效果.将士气说运用于海军的军事训练和院校教育中,就是要激发海军官兵学习战术,技术的高度热情,调动他们练兵习武的积极性,树立为海军建功立业的志向,使之更

11、快更好地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先进的海战知识.这也是海军思想政治工作在和平时期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为了夺取未来海战胜利,平时就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使海军官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高昂士气.未来海第3期高学敏:治心与治气孙子兵法士气说与战斗精神的培养战胜利必须建立在参战官兵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由于孙子受当时历史条件局限,他所说的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只能是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因而不能稳定而持久.而我人民海军,由于科学战争观与祖国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可用先进的战争观教育官兵认清战争性质,使其练兵和杀敌的动力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在当前,应突出海军官兵使命感教育,同时要大力开

12、展法律战,舆论战,心理战,以强我弱敌.(三)宣传鼓动必须注意阶段性和针对性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孙膑把激励士气分为五种形式:根据作战全过程要求,在战前进行思想动员,叫激气(激发士气);部队进发后,不间断整顿叫利气(使士兵有锐气);监战时再鼓动,鼓动士兵斗志,叫厉气,即励气;战斗进行一段时间再鼓动,以坚定决心,保持旺盛士气,叫断气(使士兵果断,有决心);一仗取胜,教育士卒有持续作战的思想准备,叫延气(使士兵有持续作战的准备).气可鼓,不可泄.但鼓气只有针对战争不同阶段士卒情绪及因敌情变化可能产生的不同心理,采用不同方法,才能奏效.孙子在谈到对敌国进行攻势作战时,提出深入敌境内处于相持状态时要精心搞

13、好部队生活,即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教育部队保持战斗意志,同时要禁祥去颖,即破除迷信解除疑虑,防止奸人瓦解士气.在未来海战中,要想始终保持官兵高昂士气,也要进行阶段性鼓动.战前,可用敌情,敌人罪行激励官兵,使之树立杀敌立功的决心;战斗中要及时用战士看得见,感觉得到的情景不问断鼓励士气,例如为战友报仇,战场立功等,激发英雄主义气概;战斗进展顺利时,应提醒大家保持冷静头脑;受到挫折时应鼓励大家提高勇气;战斗进行一阶段,可进行小结,树立榜样,铭记对敌仇恨,使之保持旺盛斗志.二,注重用管理和训练培养旺盛士气孙子十分注意官兵的平时管理教育和养成训练,强调它对于提升军队对战斗力的作用.

1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认为,治乱,勇怯,强弱是变化的,欲使勇不变怯,治不变乱,强不变弱,必须加强管理教育,增强斗志.训练中要重视练勇气.孙子很注重运用事物向其反面转化的规律.他所揭示的治乱,勇怯,强弱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意在指出,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向不利方面转化.教兵之法,练胆为先(正气堂集),古代兵家都很重视训练中勇敢精神的培训和锻炼.朱德讲过:我们练兵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人又勇敢又有技术,这样,打起仗来就有把握了.我人民海军的海上训练,要重视培养海军官兵对未来海战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训练条件尽量近似实战,越逼真越好.指挥员对未来海战可能出现的残酷场面要充分预见,并想方设法营造逼真

15、的实战环境演练,以便练就官兵过硬的心理素质,适应未来海战要求.要做到孙子所说的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九地篇),就必须打好平时训练培养的基础.重视培养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习惯.孙子主张将领在部队管理中要恩威并重,不可偏废,唯其如此,才能对士卒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将领要有较高的素质,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对士卒要情同手足,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奚谷;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管理要提倡怀柔手段,又要有高压政策,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行军篇).心理教育和严格管理互相配合,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将这一原则贯穿到部队管理全过程之中,使官兵养成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

16、习惯.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一定要用条令条例规范部队行动.三,注重用将领的示范作用影响士气在孙子兵法中,有多处提到将领素质问题,认为将领表率作用对士气影响极大.一是将领要有很强的奋勇精神,用今天的话说,即有很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二是将领应有良好的修养,脾气,秉性.对国家有利才行动,对国家无利则停止,不可因恼火而交战,不能因愤怒而兴兵.否则,个人性格中的优点也会向其对立面转化.这种认为将领性格中包含的优缺点共存一体的辩证思想,很值得今人思考.三是对最高统帅提出

17、了要求,君子所以患于军者三,海军工程大学(综合版)第2卷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是为乱军引胜.可见指挥不当,直接影响军心士气.将领的各项素质,主要靠刻苦训练和院校教育来养成,靠实战来磨练.在海军指挥军官的培训中,尤其要注重对指挥员素质的全面培养.一是在教育中把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使之坚定革命信念和理想,坚定为海军建功立业的决心.二是在战役战术演习中,不仅练指挥,而且要注意培养,练就适合未来海战需要的气质,性格,修养,使之能在战时以自身言行来调动部属士气.尤其对孙子所说的必死,必胜,忿速,廉洁,爱民这五危,应注重和考察,凡此五种,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

18、察也.使指挥员做到:要勇敢,但不要只知死拼;要果断,但不要急躁;要廉洁自爱,又能忍辱负重.三是要注意军官爱兵之情,扭转离兵倾向.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强调官兵思想一致所凝聚成的强大战斗力.孙子所处的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军中官兵关系与我们人民军队官兵一致,情同手足的关系差距很大.孙子所说的令民与上同意,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是要求士卒为君王而死.但强调上级与下级建立情感,从而激发士卒士气,这一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真正做到上下同欲,靠身先士卒,靠关心体贴,靠同甘共苦.这就要求海军各级军官,士官都要和士兵建立深厚的阶级感情.刘伯承指出:首先要拿自己忠实于革命事业的

19、表现,要拿自己本职的军事技能或政治修养,要拿自己关心部属物质生活的行动,来取得部属的信仰.而这一切,首先要从海军院校抓起,培养学员爱舰,爱岛,爱海洋,爱士兵的高尚情感,以便毕业后乐于扎根基层,献身事业.四,注重用赏罚激励士气孙子兵法中关于赏罚问题的论述,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赏罚要适当,要和思想疏导相结合,即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二是突出物质奖励,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三是提出在战争期间,应实施特殊奖励.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应有格外奖赏,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

20、间.这些对我们今天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未来海战对战时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正确实施奖罚,以便激励士气,保证作战胜利,必须深入研究.具体而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奖罚的及时性.巴顿说过:迅速而公平地颁发勋章,对鼓励士气至关重要.奖罚实施是否及时,对于奖罚的效益影响很大.奖罚及时,在海战中能树立起官兵身边的正反典型,对参战人员精神上和心理上震动效果最佳.为了能做到当场,及时奖罚,应制定与海战相适应的奖罚条例及细则,对纪律条令中的规定做出适合海上作战的特殊奖罚规定.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才能适应战争突发性的要求.姜子牙说: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

21、实践证明,为了在瞬息万变的海战中及时实施奖罚,必须对战时奖罚实施权限事先做出规定,明确编队,舰艇指挥员奖罚权限,做到一旦海战爆发,奖罚权限自动下放.下放幅度以舰艇主官对水兵,士官,编队指挥官对舰艇主官有记功权为宜.二是海战中奖励与平时应有质的区别.奖励之所以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是建立在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的追求欲望之上的.我军的奖励,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政策规定.但目前,在实行这一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至少可以制定战时奖励优待法规,对在战争中立功人员的物质奖励应区别于平时,对受奖励人员战后的待遇应有特殊规定,以此在全民族中形成对立功人员的崇敬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这对于青少年,对后代都会有影响.海军完全可以建立一套配合海上作战的奖励制度,实施有别与平时的战时奖励办法.在奖金数量,受奖人员优先晋级及医疗,随军条件(而不是单纯在提拔使用上考虑)等问题上应与和平时期有所区别.总之,未来海战既是各国军力和经济力的竞争,又是双方官兵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主动,力求摆脱被动和劣势的竞争.关键是如何创造实现由被动变主动,劣势变优势的条件,而对己治气治心,对敌夺气夺心,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