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495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论文孔子的逻辑.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的逻辑 某歌手唱了1支很风靡的歌,歌手的名字和歌的名字我都忘了,但有1句作为主题的歌词我却记得真: 只要人人都献出1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1听,摇头如拨浪鼓,连呼废话废话,弱智弱智。何以故?因为这句“只要将(就)”不构成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而是同意重复。前提和结论,因与果在内涵上是1致的,甚至前提(或因)在内涵上比结论(或果)还要丰富。所以,这样的话可以倒过来说: 只要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人都会献出1点爱 细心辨析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世界变成了美好的人间,并不能保证人人都会献出1点爱。那就是我前面说的,作为前提与条件(或因)的内涵竟然比作为结论与目的(或果)的内涵还要丰富。你能说这

2、两句歌词不是废话吗? 可是,说这种废话已经成了我们思维与语言上的痼疾。我们可以随便举出1大堆。比如:“只要人人像雷锋,风气就会变好”,等等。 可这毛病的病根从什么时候种下的呢?至少从孔子。我们来看看。 孔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治国软件。到了齐国,齐景公问他:“听说您有很伟大的治国方略,请问,什么是施政的关键?” 孔子答:“要使君主像君主的样儿,臣子尽臣子的职责;父亲要仁慈,子女要孝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1听,佩服得5体投地:“说得好啊,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粮食,我又怎能吃到嘴?” 可是,景公晚上回去1琢磨,就回过劲来了:“奶奶的,俺今天又上了孔家老2的当了。他说的不是废话吗?我问他如

3、何施政,他倒拿大话来哄我。我问他手段,他答我结果。真狡猾!” 第2天,齐景公把孔子叫来,对孔子说:“你老人家昨天教导我的我记下了。但我还要问,如何才能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下孔子没法滑头了。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那就从节约财用开始吧。” 后来齐景公见到孔子,就很恭敬,敬而远之,再也不问什么了。过了1段时间,就暗示孔子滚蛋。 孔子离开齐国,转了几个圈,转到叶地去了。叶地也有1个自己跑来的人,叫诸梁,诸梁1来,便圈地为王,自称叶公,宣布这儿是他的了,老百姓都归他管。但老百姓还不认识他呢,就不太服他。于是诸梁就问孔子怎么办。孔子知道诸梁的心思是急于收附人心,便答:“让远方的人来投奔你,近处的

4、人依附你。”这叶公的脑子比齐景公的好使,他马上便觉得孔子脑子有:这谁不知道?我问的是如何才能做到这1点! 第2天,叶公见到孔子的弟子子路,就问子路;“你老师的脑子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子路早就觉得老师迂腐,好象是脑子有问题。但这怎能对外人说呢。于是便不搭话。 孔子听说了,就埋怨子路:“你为什么不告诉他,我的为人是学道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呢?” 1发疯便忘了吃,1撒癫便笑呵呵,忘了自己是老头,觉得自己是玩童还真是有点不正常。 鲁国的权臣季肥要讨伐颛臾。孔子的两个弟子冉求和子路在季肥手下做官,也暗中支持。但他们怕老师骂,便事先去孔子那里探探虚实。孔子果然把他俩狠狠地批评

5、了1番,然后又讲了1番治国齐家的大道理。这大道理后来1直是我们的圭臬。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孔子的均,当然不是绝对平均),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1。但“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那么,“均”与“贫”两者既为不相及之风马,简单地以为解决了“均”的问题,便能解决“贫”的问题,便是神经搭错通道。 因此,简单地说:“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

6、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韩非子在5蠹中就讲到了,正是人多财少,才引发了争,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与人心的险恶。司马迁货殖列传也写到他观察到的1个有趣现象,那就是南方富裕,物产丰富,家给人足,偏偏没有豪富,因为人们不觉得有聚敛的必要;北方贫穷,物产缺乏,人人不足,却偏多聚敛千万之家,穷怕了,当然聚敛无度。1个馒头两人均分,固可收1时心理平衡之效,然长期饥肠辘辘,最终必使强者恃强而凌弱,全占而为快。可见,贫,正是不均的根源,也是不安的根源。孔子立论,而至于如此胡说,至少思维不够缜密吧。 逻辑:不患贫而患不均以全称肯定判断来以偏概全。 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0,也就不是贫。人人

7、都是0,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孔子这种把两类不同范畴不同类属的概念搅到1起,然后乱说1气的毛病,还多着哩。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中“学而”,“阳货”章两见) 巧妙的言辞,美丽的容貌,1属于智力上的,技巧上的,1属于天赋上的,肉体的,它们与1个人道德上的仁与不仁,没有关系。孔子把它们扯到1起了。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刚”与“毅”还说得通,“木”与“讷”,与人的天资、智力有关,与人的道德无关。1个智力上有缺陷的人,比如弱智,他当然不会奸诈,但那能说是近于仁德?难道说仁德推而及人的1切道德行为,能离开人的自由选择而存在? 那我们往极端里推,倒不如说蠢猪才最仁。它肉让我们吃,皮让我们做鞋,

8、连毛都让我们做了刷子。 这是孔子的语言。我们再看他的1些行为。 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 名叫“盗泉”的水,不饮。 肉切得不方正,他不吃,他把肉块的方正与品行的端正联系起来。滑溜肉片,肯定会吃出1个滑头的家伙。 席子摆得不正,他不坐。他把坐席的方向与人心的正派联系起来。躺椅,能坐出1个人格匍匐的人,转椅呢?那就1定坐着1个见风使舵的家伙。转椅上坐着的大多是见风使舵的家伙,这我信。但我以为他们之见风使舵不是因为坐了转椅。恰恰相反,大多倒是他先会见风使舵,然后才能坐上标志身分与地位的转椅。 名叫“盗泉”的水,他不喝。类似的例子,是他的学生,大孝子曾参。曾参路过1个叫“胜母”的地方,赶紧避开。

9、喝了“盗泉”水便成盗贼;住在“胜母”的地方,便会虐待母亲。若是这样,“农夫山泉”必不为城里的小姐少爷所好,不然把他们的潇洒人生喝成1个苦难农夫怎办?“娃哈哈”1定在养老院畅销,他们都想返老还童。出访外国,1定不去危地马拉。大家争着去美国与德国1个有色,1个有德。1个美,1个善。 孔子有1个学生,名叫宰予,字子我,所以在称字不称名的,人1般称他宰我。我的天!多么可怕的名字!我若叫他1声,便是喊人来宰了我,他自称1声,便是让人去宰了他。最后他作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1族尽灭,还真让人宰了。 这是说个笑话。实际上,这“宰”字,在那时,乃“宰相”之“宰”;“使尔多财,我为尔宰”之“宰”,“主宰”之意也

10、。这样看,宰我,便是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宰我先生,还颇有精神呢! 孔子不喜欢“宰我”。这人白天睡了1个懒觉,被孔子抓住了,大骂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汉代的王充都认为孔子待宰我太刻薄了,睡了1个懒觉,不算太大的罪过,何至于被骂为“朽木”“粪土”?其实,孔子对宰我有成见。他俩之间,有过1次关于3年之丧的争论。 宰我说:3年的守丧期,太长了。君子守丧3年,什么也不能干,必然礼也坏了,乐也崩了。况且,1年过去,4季轮了1回,1切都从头开始,1年也就够了。 孔子1听,怒发冲冠:“在服丧期你吃细粮,穿锦衣,心安吗?” 宰我老实回答:心安。 孔子1听,火气更大:你心安你就这么做吧!哼!君子居

11、丧时,食美味也不甘甜,听也不快乐,住在家里也不安适,所以不做。现在你倒感到心安!你心安,你就这么做吧! 宰我1看形势不好,不知道雷霆过后还有什么,赶紧溜走。宰我1走,孔子破口大骂:宰予太不仁了!儿女生下来3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要为父母服丧3年,这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呀!为什么他就偏偏觉得太长了?难道他就没在父母的怀抱中得过3年抚爱吗?! 孔子太情绪化了。宰予本来是心平气和地来与老师讨论问题的,但孔子显然是觉得这3年丧期是个原则问题,不能讨论。事实上呢,关于守丧3年的礼制,那时候持反对意见的就不少,比如据说也曾是孔子学生的墨子,就对这3年之丧深恶痛绝,大加挞伐。并

12、且,真实行的人也不多,据孟子载,连孔子的父母之国,礼乐文化最昌盛的鲁国也没有实行(见孟子滕文公上)。事实上既行不通,在上对之进行1些探讨,有什么不可以呢?但孔子先是拒绝把这个问题作为礼制问题来从学理上进行讨论,他把它变成情感问题,而且是子女对父母的情感问题。这1转换,很厉害,其逻辑是: 守3年丧是对父母情感的表现,反对3年之丧便是对父母没有情感。 可怜的宰予,1下子就变成了这样1个冷酷无情不仁不孝的家伙,他只好赶紧避开孔子的雷霆之怒。 孔子的这种把观点与立场(包括所谓阶级感情)搅为1谈,然后大扣帽子、道德帽子的做法,在上贻害千年。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孔子除了道德上“正确”外,他对宰予没有别

13、的优势,他的立论并没有多少事理依据与逻辑支持。3年之丧的根据,据他所说是:“子生3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3年是指3周岁还是指3虚岁?如指3周岁,则孩子定不需要3周岁才能独立行走;如指3虚岁,那么年首生的孩子与年尾生的孩子定不1样,并且最后1年算1整年呢,还是只要跨跨年度?如果这“免于父母之怀”不是指独立行走,而是指独立生活,那就决不是3岁所能做到。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当然不敢面驳先生,但孔子的谬误,也就1直没人敢于指出。 早在东汉,就有王充发现孔子说话往往缺乏根据且前后矛盾。他的大著论衡中,就专有1章问孔,胪列了孔子言行中的106点疑问,来与孔子较真。我们选1则来与大家1同。这1则是由孔子与

14、人的1则对话引起的: 子欲居9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翻译1下,便是: 孔子要离开中原去东部沿海9夷居住的地方去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很野蛮落后啊,怎么办?”孔子说:“君子去住那里,还会落后吗?” $False$ 王充就从中找到了孔子的麻烦。 他说,孔子为什么要去9夷?因为他的那1套在中原推行不下去,所以要去9夷。那么,他的理论在中原文明地区尚且行不通,又怎能在野蛮而落后的9夷地区行得通?孔子自己说过:“夷狄有君主,还不如华夏没有君主。”(论语8佾)可见,事情还是在华夏好办,在夷狄不好办。 不止到这。因为我们可以把孔子欲居9夷看成是他的1句感慨

15、,与他在另1个场合感慨过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样,是倦于世事,遁世隐居情怀的流露。所以,欲居9夷,没错,错在下面。 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很落后啊。 如果孔子说:落后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去隐居。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他的回答是:君子去住在那里,(就会教化那里的风俗),还会落后吗? 这就有了问题。君子既然不能教化诸夏,还能教化夷狄吗? 如果他能教化夷狄,他也应该能教化诸夏。能教化诸夏,他就不需要落魄到夷狄去。王充的结论是,孔子是硬着头皮坚持自己已说出口的话,拒绝别人对他的劝告。 这里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 君子所呆的地方必定不落后。(这是孔子自己的观点,我们把它作为前提) 孔子是君子; 所以孔子呆的地方不落后。 孔子要去9夷居住,9夷就会因此不落后。 孔子就是这样想的,但他忘了: 诸夏是孔子呆了很久的地方。 所以诸夏更不落后。 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对诸夏那么失望呢? 还有更让孔子难堪的: 凡事能行于难,必能行于易。 孔子能教化夷狄(难) 孔子必能教化诸夏(易) 可孔子没把诸夏教化好。逻辑于孔子不利。 人的文章,往往写得文采飞扬,让我们糊里糊涂地就点了头,认了可。但用逻辑1,必会张口结舌。我们的思维是诗性的,感悟的,联想的,类比(推)的。而不是因果的。这种诗性思维,不讲逻辑,没有因果,所以往往不合。这是我们民族思维的1大特色,也是1大致命弱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