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506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七”英雄刘伯明:父母的恩情把我托上了天东方【专题名称】家庭教育导读【专 题 号】V2【复印期号】2009年04期【原文出处】妇女生活(现代家长)(郑州)2008年12期第1315页2008年9月25日晚,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红星乡刘志生的家里,挤满了兴奋不已的父老乡亲。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当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腾空而起时,电视解说员激动地说:“发射成功,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屋内顿时一片欢腾!刘志生将准备好的喜糖撒给乡亲们,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刻的幸福和喜悦。一位老乡感叹着对他说:“短短几分钟,你家伯明就到太空去了,真是不可思议。祝贺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这不光是你一家的光荣,也是乡亲们的骄傲

2、和自豪啊!”刘志生紧握老乡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幸福的泪在眼里闪烁。鼓励孩子勤于思考,培养他的动手能力1966年9月,刘伯明出生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田地里的活父母忙不过来,稍大点的孩子要帮着干活,割草、放牛、生火做饭,刘伯明样样能干。他干活善用脑子,做起事来又快又好。母亲经常夸他:“伯明爱动脑子,将来读书肯定好。”刘伯明对什么事物都很好奇。那时,刘志生有一台宝贝收音机,每次收工回来,都要用它听新闻、天气预报和一些综艺节目。这个收音机是当时家里的一个大家当,一旦刘志生下地干活去了,家里就无人敢动。刘伯明对父亲的这个宝贝垂涎已久,他想弄明白:这个小匣子为

3、什么能发出声音?为什么能装下那么多事?刘伯明的大脑中充满了问号。有一天,父母不在家,他再也忍不住了,偷偷将那台收音机拆了。他太想知道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他趴在地上,正兴致勃勃地鼓捣线路板时,突然身后传来父亲怒不可遏的声音:“伯明,你在干啥?怎么把我的收音机给拆了?”说完,捡起一根树枝就要打刘伯明。跟在父亲后面的母亲赶紧拦住丈夫,劝说道:“孩子爱动脑筋,爱琢磨问题,这是好事。孩子一直很懂事,知道你爱惜收音机,他会注意不给弄坏的。是吧,伯明?”母亲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小伯明感到了莫大的信任。他对父母说:“我能弄好,马上就弄好。”说完,他埋下头,三下两下就把散了一地的线路板和零件安装起来。收

4、音机装好后,刘志生赶紧装上电池试了试。嘿,完好如初!这下,他转怒为喜,拍着儿子的脑袋说:“你小子行啊!”从此,他默许了儿子的“捣蛋”行为。没有了顾虑,刘伯明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什么都想捣鼓,还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小风扇。因为父亲说过,等上学了,你不知道的东西就都知道了。所以,刘伯明对上学充满了期待。“再难,也要供孩子们读书!”刘志生曾是当地的高才生,可惜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中途辍学。正因为有渴望读书而又不能读书的经历,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刘伯明上小学的第一天,刘志生像以前对大儿子一样,将二儿子叫到跟前,郑重地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学生了。上学是为自己学知识、长本领,懂吗?既然是自己的事,那就

5、要认真、刻苦。上学虽苦,但是你想想我和你妈在田里干活的苦,上学的苦就不苦了。”刘伯明点点头,他觉得父亲说得太对了。父亲和母亲起早贪黑地干活,供养一家人,那种辛苦他是天天看见的。他决心好好学习,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刘伯明上课听讲非常专心,所以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名列前茅。每当他拿着成绩单回家,父亲都告诫他不要骄傲,而母亲则夸奖他有出息。养活六个孩子,对刘志生夫妇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可是家里再困难,只要孩子说要买本、买笔、买书,父母总是爽快地找出皱巴巴的钱,催促孩子快去买。父母的支持,让刘伯明心中有一股巨大的动力。每当想起父母辛苦操劳的样子,想起母亲爽快地从箱底找出钱催促他买书的慈爱,

6、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做有出息的人。除了好好学习外,他还在假期和父亲一起到砖厂做工,这样可以为自己挣点学费,减轻父母的压力。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学会战胜困难刘伯明上的初中是农村学校,由于没有专职的英语老师,英语课开了半年就停了。中考时,刘伯明的英语成绩是零分。当时,他们班所有的学生成绩都被英语拖了后腿,一个班只有五人考上了高中,刘伯明就是这五人之一,他考进了依安县一中。进入高中后,刘伯明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英语课他根本听不懂。回家后他把苦恼向父母说了,父亲鼓励他说:“不行就从头赶,只要刻苦,人家走一步,你走三步,我就不信赶不上!”母亲也为他打气道:“你从小就学习好,只要你肯学,肯定能赶

7、上!再说,从农村考去的学生不止你一个,他们能学好,你就能学好!”父母语气里充满了儿子必胜的信念,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给了刘伯明莫大的鼓励。从那以后,刘伯明在英语学习上格外下工夫,走路、洗脸都在背单词,整天沉浸在ABC的世界里。高中三年,刘伯明用勤奋和意志战胜了英语这只拦路虎。他的英语成绩大大提高,别的科目也很出色。高中期间,为了节省住宿费和伙食费,刘伯明一直走读。他每天吃完早饭后,带上当午餐的饼子,骑将近10公里的自行车去上学,每天往返20公里风雨无阻。农村的冬夜格外寒冷,刘伯明顶着刺骨寒风,在漆黑的土路上一路狂蹬。每次进屋,他的帽子都被霜雪冻得起一层白茬儿。母亲会将他的衣服放到炕头上烘着,好让他

8、第二天穿着干衣服去上学。有时,在上学的路上,他被雨雪淋湿了衣服,只能靠体温把衣服烘干。正是高中三年骑车上学的风雪之路,磨炼了刘伯明的坚强意志,也锻炼了他的强健体魄,为他以后成为飞行员和航天员打下了良好基础。“不要辜负祖国,一定要争取上天!”刘志生夫妻非常重视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家里六个孩子都很争气,全都考上了大学。当然,这六个孩子当中,最有出息的要数老二刘伯明了。1985年,长春某空军飞行学院招预备飞行员,刘伯明报了名。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报军校,他说:“第一,我觉得当飞行员很神圣很光荣;第二,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刘志生听了没动声色,心里却非常感动,儿子懂事,能体谅父母,这让他很欣

9、慰。那一次,报名人数120人,经过多轮考核,最后只有3人进入最后一轮的文化课考试。在最后一关的文化课考试中,刘伯明是唯一过关的人,他幸运地被录取了。得知此消息后,刘志生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伯明一直勤奋学习,他不会幸运地成为那一百二十分之一。”经过数年学习,1991年,刘伯明开始独立驾驶“歼八”战斗机。1998年,他又被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听说儿子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要调到北京航天城去培训,刘志生夫妇真是又高兴又自豪。他们一再叮嘱儿子:“你能当上航天员,是我们全家的光荣!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临别时,母亲更是依依不舍,紧紧拉着他的手说:“我听说国家培养航天员,在一个人身上投

10、入的金钱,相当于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那么一堆黄金。国家这么重视,你一定要争取上天的机会,来报答国家,不要担心我和你爸。”从小养成的优秀品质,成了他上天的助力感恩之心,责任之心,成了刘伯明不断进取的动力。刘伯明时刻牢记母亲的话,争取上天!他除了训练更为刻苦外,剩余时间全都用来看书学习,并每天专门安排两个小时学习英语。在航天员队伍中,刘伯明的英语是最棒的。刘伯明不仅用功,而且善于用功。他说:“我学东西不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找到它的根,从根本上把问题弄明白。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理出头绪,找到主线,这样学习效果才会好。”在培训时,他和景海明是搭档,训练中一旦出现问题,两人从原理到现象,各个环节都分析得清清楚

11、楚。有时一个小问题,他们往往要研究几个小时。由于刘伯明反应快,知识面广,爱研究,同伴们都称他为“小诸葛”。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参加。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连续考问了刘伯明十多道难题,刘伯明都对答如流,结果这名教官服气了,以后对刘伯明实行“免提”政策。“神六”发射前,刘伯明被选入梯队,但最终没能上天。他对此进行了客观分析:能被选进梯队,说明自己能力不错;没能飞天,说明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必须继续努力。他不急不躁,像往常一样紧张有序地训练和学习,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2008年9月,“神七”到了上天的最后准备时刻。这一次,刘伯明被正式确认为上天人选。刘伯明赶忙给父亲打去报喜电话,父亲激动得好半天才说出话来。他说:“儿子,好样的!你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我等着你平安归来!等你回来的那天,我和你一起到你母亲坟前,把这件喜事告诉她。”放下电话,刘伯明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母亲熬夜给他做鞋,父母的叮嘱和教诲,还有为他送行后,回转身去的孤独背影刘伯明说,他能有今天,是父母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和强健的体魄,以及做人的可贵品质。“父母的深思我永远无法报答,我只有认真完成祖国给我的任务,让他们分享我的成功与光荣!”NU1DA20091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