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508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统电视台固有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11月26日12月6日,吴秀波、黄海波、郭京飞、张嘉译、小宋佳、汪东城、于正等著名演员和金牌制片先后出现在腾讯视频2014年的三场推介会上,吆喝自己的新剧。而广告主似乎更能看清这一点,并没有把电视广告的投放和视频网站的投放视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电视台们还真是遇上了不小的麻烦:电视的开机率越来越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只有30%左右;电视收视群体的年纪越来越大,电视台不得不大量播放“老年口味”的节目,渐渐远离社会的主流人群;观众离开之后可能就会是广告主的离开,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CCTV头号广告平台的宝座将首次让位于互联网公司百度,结束20多年的广告霸

2、主地位而这一切麻烦的制造者就是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看电视剧、看电影、看综艺节目但就是不打开电视机,而是用电脑、手机和Pad,也包括盒子和智能电视登录视频网站去观看,而不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对于电视台来说,这些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公司让他们既爱又恨: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正在成为电视台的大金主,热门电视节目的网络版权动辄过亿;而另一方面,他们也犹如闯进门来的“野蛮人”,分食着电视台对于观众、广告主和在影视产业中的话语权。人们不爱看电视了?从一屏到多屏今年6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曾经引发了电视行业激烈的讨论,在这份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首次量化了新媒体对传

3、统广电产业的冲击。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开机率(HUTs:Household Using Television)是指某特定时间段内,按户的电视平均开机家庭(不论看何频道)占全部拥有电视的家庭户数的百分比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正在向老年人群集中,40岁以上的受众已经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加剧;在仍然收看电视的群体中,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比例大幅提升,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传统电视台固有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瓦解,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

4、媒体面临着广告滞涨或减少的危机,广告投放向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大大超过同期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视听新媒体分得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直接稀释了电视台的广告价值。难道人们真的不爱看电视节目了?错!人们只是不再仅通过电视机看电视节目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大小尺寸的屏幕充斥着,而且几乎无时无刻,电视机、PC电脑、手机、Pad随着“新屏幕”的加入,“多屏时代”实际上是让人们“看电视”(观看视频内容)的时长和频次都增加了。“2013年确实是快速变化的一年,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在感受着很多的变化,比如说我

5、们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屏幕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变得离不开手机了。”腾讯视频总编辑、腾讯在线视频部副总经理王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于优质的电视内容,由于传播渠道和广度的扩大,其影响力和可变现的商业价值实际上是增加的,比如热播剧甄嬛传和热门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所创造的商业回报都是惊人的,只是胜利果实不再只是被电视台所独占。王娟认为,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的融合已经到了无缝的境界,具体到网络视频领域,可以清晰看到三大趋势:“移动化”、“多屏幕化”及“互动化”。而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视频的大爆发必将发生,随时随地观看视频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从整体互联网趋势来

6、看,我们看到有两个关键变量影响着行业发展:一个是互动,另一个是移动。在互动方面,微信、微视、微博等新兴的互动社交产品不断涌现,让在线媒体的互动性已经达到空前程度;而在移动方面,全球手机和平板的出货量将达近20亿,这意味着视频移动化时代将全面到来。”王娟说,而这两点显然是目前电视台所不具备的。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vspace=10 border=0大金主来了?网络版权:甄嬛传400万一集,辣妈正传500万一集CCTV每年的广告招标会一向被视为业界产业行情的风向标,与往年的高调不同,今年央视并没有公布2014年招标的签约总额,只透露了四个字:“稳中有增

7、”,言下之意,大家都懂的。但至少央视还是有很多强势的垄断资源可以售卖。而对于一些省级卫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即使是像湖南卫视这样的一线卫视,广告收入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的。传统电视台固有的商业模式正在因为互联网冲击而发生着深刻变化。尽管电视台在销售广告的时候会把互联网公司视为“假想敌”,但是他们知道这个“敌人”不是用来对打的,而是一定要与之合作的,甚至是学习的。电视台也在做着各种互联网创新,从央视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一线卫视几乎都提出了要打造全媒体,比如湖南卫视的“呼啦”和东方卫视的“哇啦”。“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基因太不同了,传统的广电人要做新媒体很困难,很多障碍几乎无法突破,比如决策

8、者的思路。”一位资深电视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不至于像媒体标题“电视将死”那么恐怖,但是电视台式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网络视频却一派风生水起。11月26日12月6日,吴秀波、黄海波、郭京飞、张嘉译、小宋佳、汪东城、于正等著名演员和金牌制片先后出现在腾讯视频2014年的三场推介会上,吆喝自己的新剧。“做影视演员已经将近10年了,过去总是去传统平台参加这样的推介会,而现在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来到新的平台做影视推介。”吴秀波说。在腾讯视频一项“你们看啥,我们买啥”的调查中,他与产后复出的姚晨合作的新剧离婚律师因为被网友票选为2014年最期待的电视剧而被腾讯视频提前“预订”了网络版权。过

9、去,在中国的整个影视产业当中,电视台几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影视制作公司需要根据电视台的喜好和要求来生产“产品”,这个权重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真正的上帝观众,因为他们最终的销售对象是电视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一些不招电视台待见的电视剧,却由于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而火得一塌糊涂,比如武林外传、士兵突击;而一些电视台重磅推出的大剧,收视率和观众口碑却并不体面,广告主的钱也大半打了水漂。互联网公司则不同,他们并没有太多基于丰富经验的主观判断,有的只是网民们的偏好和由大数据挖掘出的需求,观众喜欢,必定出手;观众不喜欢,就马上撤掉。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很有钱,甚至出手比电视台还阔绰。就在几年前,万元一集的电视剧

10、网络版权价格还是天价,相比电视台的购剧价格只是九牛一毛。而现在,电视剧的网络版权售价已经到了动辄百万一集的程度,已经与电视台上星播出的价格接近,以3040集的容量计算,一部热门电视剧仅销售网络版权就可以回收4000万左右的成本,这已经接近一部“大剧”的制作成本了。“乐视是国内最早大量购买电视剧网络版权的视频网站之一,当年大火的电视剧潜伏也不过1万元一集,而现在甄嬛传要400万一集,辣妈正传已经500万一集了。”曾经担任过乐视网副总裁、现任乐视TV副总裁的梁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热播剧陆贞传奇的编剧于正和咱们结婚吧的导演刘江都曾表示,自己的作品都是经过调查确定能够成为互联网上热门题材而制作的,故事

11、的走向和结局也是遵循大多数网友偏好。著名导演赵宝刚也透露,自己的作品仅依靠新媒体就能收回成本,而且后者带来的盈利收入每年正以100%的增速上升,奋斗、婚姻保卫战等剧其实就是应对新媒体而诞生的作品。“影视工作者作为一个内容提供商,需要沿着这条路线探索,没跟上节奏的提供商会大面积死掉。”赵宝刚说。小伙伴艰难牵手?从网台同播到网台互动一边是感觉要被时代抛弃而无法再高傲的电视台,一边是受困于购剧成本日益高企、好似被人遏住喉咙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显然是共赢的最佳选择。“我们希望不再是像过去搬运电视台的综艺内容到我们平台上去播,而且希望接下来互联网平台上也能产生更代表互联网精神的内容。我们会颠覆传统网台同播

12、的合作模式,从网台同播到真正的网台互动,比如在选秀类节目中,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实现观众的实时参与和互动。”王娟说。虽然,过去视频网站也做了不少的自制内容,但大多都是低投入、短平快的小制作,大部分比较“山寨”。现在视频网站的企图则已经远非于此了。“这个自制不再是过去的10年里的那种尝试,现在是要做规模性的投入。”爱奇艺CEO龚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了持续购买最好的内容,爱奇艺接下来会把自制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会投资影视制作公司,也会设立自己的工作室。“在2014年,腾讯将颠覆原有低成本制作模式,带动整个行业向高品质自制的方向发展,我们在会上正式提出和一线影视制作机构合作,全力提升

13、网络剧质量。”王娟说。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台,特别是传统电视人和影视工作者必然是受益者,因为他们不是多了一个竞争者,而是多了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平台。去年年底,在央视供职11年的主持人、制片人马东加盟爱奇艺,出任首席内容官;今年6月,已经做了20年电视的金牌制片人、中国好声音的总策划杜昉担任视频网站酷6网的CEO;杨澜、华少、李静等主持人纷纷以制片人身份加盟视频网站,推出专门的网络自制节目。但是,电视台依然是产业中的主导力量,而视频网站也不希望与电视台泾渭分明,他们非常渴望和需要与电视台等传统平台进行合作。在谈到自制内容的时候,王娟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联合开发”,互联网会给电视节目带来很多新的

14、体验和可能性。“网台互动2.0是要跟好的节目融合,找到双方创新的合作模式,而不是简单的同步播出,当然这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她说。而广告主似乎更能看清这一点,并没有把电视广告的投放和视频网站的投放视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现在广告投放有一个新趋势,就是传统平台和新媒体的粘连投放,我们称之为视网膜,即电视模式+网络模式,因为这种投放方式会产生1+12的效果。而且,一个精品电视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二次传播,实际上增加了它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因为你在视频网站上看中国好声音,一样要听到华少在卖凉茶,尽管这个品牌的广告费是付给电视台的。”一位500强品牌的广告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500)this.width=50

15、0” align=center vspace=10 border=0未来我们如何“看电视”?电视不再只是一个被“看”的玩意儿在互联网的改造之下,电视不再只是一个被“看”的玩意儿,而是可以互动和交流的。更为重要的是,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选择,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构建电视与观众的关系。“电视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靠广告,受众只能被动观赏。但是,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电视,电视不再是只读的,而是可以交互的。电视不再是大众传播,而是小众传播。”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最为主流和时髦的重建电视与受众关系的尝试就是“二维码”,这也几乎成了所有热门电视节目的标配,观众通过扫码可

16、以轻松进行互动,对节目内容进行表达、参与、议论,分享到微博、微信,也可以享受节目内容的延伸服务。在段永朝看来,现在这种标准化、统一的电视用户界面时代将逐渐被淘汰,未来用户可能会更多地通过搜索获取内容,电视台也会像互联网公司那样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推送。“两三年后,网络视频行业很可能会迎来重要的分界点,技术革命带来对用户需求新的满足可能,也使整个影视产业发生了变革,构成良性循环。”龚宇说。“时至今日,传统媒体依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大事件报道方面,电视占有垄断性优势。优秀内容制作团队在今天依旧居于统治地位,所以视频网站应当跟传统媒体紧密结合,腾讯非常期待视频网站与电视制作团队深度整合。”腾讯公

17、司副总裁兼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孙忠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未来不会有互联网产业,而是所有的行业都被互联网化。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工具,是方法,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电视产业和影视产业都是一样,最终不是形成两个行业,而是一个产业。”梁军说。任何一个行业里,“新”与“旧”的碰撞与融合总是值得探讨和玩味。所以,电视不死,但须重生。 11月26日12月6日,吳秀波、黃海波、郭京飛、張嘉譯、小宋佳、汪東城、於正等著名演員和金牌制片先後出現在騰訊視頻2014年的三場推介會上,吆喝自己的新劇。而廣告主似乎更能看清這一點,並沒有把電視廣告的投放和視頻網站的投放視為此消彼長的關系。電視臺們還真是遇上瞭不小的麻煩:

18、電視的開機率越來越低,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經隻有30%左右;電視收視群體的年紀越來越大,電視臺不得不大量播放“老年口味”的節目,漸漸遠離社會的主流人群;觀眾離開之後可能就會是廣告主的離開,據業內人士估計,今年CCTV頭號廣告平臺的寶座將首次讓位於互聯網公司百度,結束20多年的廣告霸主地位而這一切麻煩的制造者就是互聯網,越來越多的人看電視劇、看電影、看綜藝節目但就是不打開電視機,而是用電腦、手機和Pad,也包括盒子和智能電視登錄視頻網站去觀看,而不是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對於電視臺來說,這些來勢洶洶的互聯網公司讓他們既愛又恨:一方面,互聯網公司正在成為電視臺的大金主,熱門電視節目的網絡版權動輒

19、過億;而另一方面,他們也猶如闖進門來的“野蠻人”,分食著電視臺對於觀眾、廣告主和在影視產業中的話語權。人們不愛看電視瞭?從一屏到多屏今年6月14日,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一份報告曾經引發瞭電視行業激烈的討論,在這份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中,首次量化瞭新媒體對傳統廣電產業的沖擊。調查顯示,受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沖擊,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開機率(HUTs:Household Using Television)是指某特定時間段內,按戶的電視平均開機傢庭(不論看何頻道)占全部擁有電視的傢庭戶數的百分比從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傳統廣播電視收聽收視群體正在向老年

20、人群集中,40歲以上的受眾已經成為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電視觀看人群的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趨勢加劇;在仍然收看電視的群體中,同時收看網絡視頻和電視的“雙屏用戶”比例大幅提升,網絡已經成為收看熱播電視劇的主要渠道。與此同時,傳統電視臺固有的商業模式正在被互聯網瓦解,隨著年輕用戶的流失,傳統媒體面臨著廣告滯漲或減少的危機,廣告投放向新媒體遷移的趨勢明顯:20072012年,中國網絡視頻廣告市場規模增幅有3年超過瞭120%,大大超過同期電視廣告收入的增長幅度,視聽新媒體分得的市場“蛋糕”越來越多,直接稀釋瞭電視臺的廣告價值。難道人們真的不愛看電視節目瞭?錯!人們隻是不再僅通過電視機看電視節目瞭。現在

21、,我們的生活被各種大小尺寸的屏幕充斥著,而且幾乎無時無刻,電視機、PC電腦、手機、Pad隨著“新屏幕”的加入,“多屏時代”實際上是讓人們“看電視”(觀看視頻內容)的時長和頻次都增加瞭。“2013年確實是快速變化的一年,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我和我身邊的朋友們都在感受著很多的變化,比如說我們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瞭,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屏幕開始出現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變得離不開手機瞭。”騰訊視頻總編輯、騰訊在線視頻部副總經理王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對於優質的電視內容,由於傳播渠道和廣度的擴大,其影響力和可變現的商業價值實際上是增加的,比如熱播劇甄嬛傳和熱門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所創造的商

22、業回報都是驚人的,隻是勝利果實不再隻是被電視臺所獨占。王娟認為,互聯網和現實生活的融合已經到瞭無縫的境界,具體到網絡視頻領域,可以清晰看到三大趨勢:“移動化”、“多屏幕化”及“互動化”。而隨著4G時代的到來,移動視頻的大爆發必將發生,隨時隨地觀看視頻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從整體互聯網趨勢來看,我們看到有兩個關鍵變量影響著行業發展:一個是互動,另一個是移動。在互動方面,微信、微視、微博等新興的互動社交產品不斷湧現,讓在線媒體的互動性已經達到空前程度;而在移動方面,全球手機和平板的出貨量將達近20億,這意味著視頻移動化時代將全面到來。”王娟說,而這兩點顯然是目前電視臺所不具備的。500)this.w

23、idth=500” align=center vspace=10 border=0大金主來瞭?網絡版權:甄嬛傳400萬一集,辣媽正傳500萬一集CCTV每年的廣告招標會一向被視為業界產業行情的風向標,與往年的高調不同,今年央視並沒有公佈2014年招標的簽約總額,隻透露瞭四個字:“穩中有增”,言下之意,大傢都懂的。但至少央視還是有很多強勢的壟斷資源可以售賣。而對於一些省級衛視,就沒有那麼幸運瞭,即使是像湖南衛視這樣的一線衛視,廣告收入也是呈現下降趨勢的。傳統電視臺固有的商業模式正在因為互聯網沖擊而發生著深刻變化。盡管電視臺在銷售廣告的時候會把互聯網公司視為“假想敵”,但是他們知道這個“敵人”不是

24、用來對打的,而是一定要與之合作的,甚至是學習的。電視臺也在做著各種互聯網創新,從央視到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等一線衛視幾乎都提出瞭要打造全媒體,比如湖南衛視的“呼啦”和東方衛視的“哇啦”。“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基因太不同瞭,傳統的廣電人要做新媒體很困難,很多障礙幾乎無法突破,比如決策者的思路。”一位資深電視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雖然不至於像媒體標題“電視將死”那麼恐怖,但是電視臺式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另一方面,網絡視頻卻一派風生水起。11月26日12月6日,吳秀波、黃海波、郭京飛、張嘉譯、小宋佳、汪東城、於正等著名演員和金牌制片先後出現在騰訊視頻2014年的三場推介會上,吆喝自己的新劇。“

25、做影視演員已經將近10年瞭,過去總是去傳統平臺參加這樣的推介會,而現在發現,有越來越多的機會來到新的平臺做影視推介。”吳秀波說。在騰訊視頻一項“你們看啥,我們買啥”的調查中,他與產後復出的姚晨合作的新劇離婚律師因為被網友票選為2014年最期待的電視劇而被騰訊視頻提前“預訂”瞭網絡版權。過去,在中國的整個影視產業當中,電視臺幾乎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影視制作公司需要根據電視臺的喜好和要求來生產“產品”,這個權重的重要性甚至超過瞭真正的上帝觀眾,因為他們最終的銷售對象是電視臺。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一些不招電視臺待見的電視劇,卻由於在互聯網上的傳播而火得一塌糊塗,比如武林外傳、士兵突擊;而一些電視臺重磅

26、推出的大劇,收視率和觀眾口碑卻並不體面,廣告主的錢也大半打瞭水漂。互聯網公司則不同,他們並沒有太多基於豐富經驗的主觀判斷,有的隻是網民們的偏好和由大數據挖掘出的需求,觀眾喜歡,必定出手;觀眾不喜歡,就馬上撤掉。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很有錢,甚至出手比電視臺還闊綽。就在幾年前,萬元一集的電視劇網絡版權價格還是天價,相比電視臺的購劇價格隻是九牛一毛。而現在,電視劇的網絡版權售價已經到瞭動輒百萬一集的程度,已經與電視臺上星播出的價格接近,以3040集的容量計算,一部熱門電視劇僅銷售網絡版權就可以回收4000萬左右的成本,這已經接近一部“大劇”的制作成本瞭。“樂視是國內最早大量購買電視劇網絡版權的視頻網站

27、之一,當年大火的電視劇潛伏也不過1萬元一集,而現在甄嬛傳要400萬一集,辣媽正傳已經500萬一集瞭。”曾經擔任過樂視網副總裁、現任樂視TV副總裁的梁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熱播劇陸貞傳奇的編劇於正和咱們結婚吧的導演劉江都曾表示,自己的作品都是經過調查確定能夠成為互聯網上熱門題材而制作的,故事的走向和結局也是遵循大多數網友偏好。著名導演趙寶剛也透露,自己的作品僅依靠新媒體就能收回成本,而且後者帶來的盈利收入每年正以100%的增速上升,奮鬥、婚姻保衛戰等劇其實就是應對新媒體而誕生的作品。“影視工作者作為一個內容提供商,需要沿著這條路線探索,沒跟上節奏的提供商會大面積死掉。”趙寶剛說。小夥伴艱難牽手?從

28、網臺同播到網臺互動一邊是感覺要被時代拋棄而無法再高傲的電視臺,一邊是受困於購劇成本日益高企、好似被人遏住喉嚨的互聯網公司,合作顯然是共贏的最佳選擇。“我們希望不再是像過去搬運電視臺的綜藝內容到我們平臺上去播,而且希望接下來互聯網平臺上也能產生更代表互聯網精神的內容。我們會顛覆傳統網臺同播的合作模式,從網臺同播到真正的網臺互動,比如在選秀類節目中,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實現觀眾的實時參與和互動。”王娟說。雖然,過去視頻網站也做瞭不少的自制內容,但大多都是低投入、短平快的小制作,大部分比較“山寨”。現在視頻網站的企圖則已經遠非於此瞭。“這個自制不再是過去的10年裡的那種嘗試,現在是要做規模性的

29、投入。”愛奇藝CEO龔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除瞭持續購買最好的內容,愛奇藝接下來會把自制內容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會投資影視制作公司,也會設立自己的工作室。“在2014年,騰訊將顛覆原有低成本制作模式,帶動整個行業向高品質自制的方向發展,我們在會上正式提出和一線影視制作機構合作,全力提升網絡劇質量。”王娟說。在這個過程中,電視臺,特別是傳統電視人和影視工作者必然是受益者,因為他們不是多瞭一個競爭者,而是多瞭一個全新的、更廣闊的平臺。去年年底,在央視供職11年的主持人、制片人馬東加盟愛奇藝,出任首席內容官;今年6月,已經做瞭20年電視的金牌制片人、中國好聲音的總策劃杜昉擔任視頻網站酷6網的CEO

30、;楊瀾、華少、李靜等主持人紛紛以制片人身份加盟視頻網站,推出專門的網絡自制節目。但是,電視臺依然是產業中的主導力量,而視頻網站也不希望與電視臺涇渭分明,他們非常渴望和需要與電視臺等傳統平臺進行合作。在談到自制內容的時候,王娟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聯合開發”,互聯網會給電視節目帶來很多新的體驗和可能性。“網臺互動2.0是要跟好的節目融合,找到雙方創新的合作模式,而不是簡單的同步播出,當然這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她說。而廣告主似乎更能看清這一點,並沒有把電視廣告的投放和視頻網站的投放視為此消彼長的關系。“現在廣告投放有一個新趨勢,就是傳統平臺和新媒體的粘連投放,我們稱之為視網膜,即電視模式+網絡模

31、式,因為這種投放方式會產生1+12的效果。而且,一個精品電視內容在互聯網上的二次傳播,實際上增加瞭它對廣告主的吸引力,因為你在視頻網站上看中國好聲音,一樣要聽到華少在賣涼茶,盡管這個品牌的廣告費是付給電視臺的。”一位500強品牌的廣告主告訴中國經濟周刊。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vspace=10 border=0未來我們如何“看電視”?電視不再隻是一個被“看”的玩意兒在互聯網的改造之下,電視不再隻是一個被“看”的玩意兒,而是可以互動和交流的。更為重要的是,觀眾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選擇,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和構建電視與觀眾的關系。“電視的主要商業

32、模式就是靠廣告,受眾隻能被動觀賞。但是,互聯網重新定義瞭電視,電視不再是隻讀的,而是可以交互的。電視不再是大眾傳播,而是小眾傳播。”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段永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最為主流和時髦的重建電視與受眾關系的嘗試就是“二維碼”,這也幾乎成瞭所有熱門電視節目的標配,觀眾通過掃碼可以輕松進行互動,對節目內容進行表達、參與、議論,分享到微博、微信,也可以享受節目內容的延伸服務。在段永朝看來,現在這種標準化、統一的電視用戶界面時代將逐漸被淘汰,未來用戶可能會更多地通過搜索獲取內容,電視臺也會像互聯網公司那樣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推送。“兩三年後,網絡視頻行業很可能會迎來重要的分界點,技術革命帶來

33、對用戶需求新的滿足可能,也使整個影視產業發生瞭變革,構成良性循環。”龔宇說。“時至今日,傳統媒體依然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大事件報道方面,電視占有壟斷性優勢。優秀內容制作團隊在今天依舊居於統治地位,所以視頻網站應當跟傳統媒體緊密結合,騰訊非常期待視頻網站與電視制作團隊深度整合。”騰訊公司副總裁兼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孫忠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未來不會有互聯網產業,而是所有的行業都被互聯網化。互聯網不是一個行業,而是工具,是方法,是一種新的生產力。電視產業和影視產業都是一樣,最終不是形成兩個行業,而是一個產業。”梁軍說。任何一個行業裡,“新”與“舊”的碰撞與融合總是值得探討和玩味。所以,電視不死,但須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